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 第779章 27 大地之母娲皇女娲娘娘

混沌初开,天地间还弥漫着未散尽的鸿蒙紫气,山川如沉睡的巨兽,江河似银带蜿蜒。彼时,众神尚未有明确的位次,只是在各自的领域中悄然运化。直到那一日,昆仑之巅的霞光比往日更盛,七彩祥云层层叠叠,仿佛为一场盛大的仪式铺就了天毯。

人皇伏羲大帝正立于不周山的崖边,指尖轻捻,一缕先天八卦的气息在他周身流转。他额前的神纹微微发亮,那双能洞察天地玄机的眼眸,此刻正望着远方奔腾的江河。河水裹挟着泥沙,却在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渐渐变得清澈,水中的游鱼、岸边的草木,都似有了灵性般,朝着他的方向微微颔首。伏羲大帝身侧,大地之母娲皇女娲娘娘一袭绣着山川草木的素裙,裙摆拂过之处,原本干裂的土地竟悄然冒出了嫩绿的草芽。她手中握着一截从昆仑神树折下的枝桠,枝桠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每一颗露珠里都映着一方小小的天地。

“此番天地秩序初定,是该为众生立个章法了。”伏羲大帝的声音如金石相击,穿透了山间的薄雾,“你我生于天地,受万物滋养,如今也该让众神各归其位,护这世间生灵。”女娲娘娘闻言,轻轻点头,指尖的神树枝桠在空中一点,一道柔和的绿光洒向大地。原本在荒野中徘徊的凶兽,此刻竟温顺地伏在地上,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你看这世间,既有飞禽走兽,也有花草虫鱼,若无神位约束,恐生乱象。”她的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前日我见北海有巨鳌兴风作浪,卷走了沿岸的渔村,若有神位在,便可令海神即刻镇压。”

伏羲大帝抬手,将先天八卦图在空中展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流转不息,每一卦都对应着天地间的一种力量。“我观天象,紫微垣星光渐明,此乃众神归位之兆。”他指尖在“乾”卦上一点,只见天际突然划过一道金光,落在了东方的扶桑树上,“东方甲乙木,当由青帝主掌,护佑万物生长。”话音刚落,扶桑树后便走出一位身着青衣的神祇,手持青圭,对着伏羲与女娲深深一拜。

女娲娘娘见状,也抬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圈。那圆圈渐渐化作一轮明月,月光洒在西方的昆仑山巅,“西方庚辛金,太白金星性沉稳,可主西方之位,掌管刑罚善恶。”话音未落,昆仑山巅便升起一道白光,太白金星手持拂尘,踏云而来,立于众神之列。

伏羲大帝又指向南方,“南方丙丁火,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教民耕种,功绩卓著,当主南方,司掌教化与农事。”南方的火山喷发处,顿时传来一阵轰鸣,炎帝身着红袍,肩扛耒耜,从火光中走出,眼中带着对众生的悲悯。紧接着,伏羲大帝再指北方,“北方壬癸水,玄武神龟背负河图洛书,深谙水之玄机,可主北方,镇守北海,防止水患。”北海深处,一只巨大的神龟缓缓浮出水面,龟背上的河图洛书熠熠生辉,朝着不周山的方向点了点头。

女娲娘娘看着众神陆续归位,眼中泛起柔和的光芒。她走到伏羲大帝身边,两人的指尖轻轻相触,一股融合了阴阳二气的神力瞬间扩散开来。“天地之间,除了四方神祇,还需有掌管人间祸福的神明。”女娲娘娘轻声说道,“前日我抟土造人,见人间有生老病死,若有司命神掌管寿数,有文曲星主掌功名,人间便可少些迷茫。”伏羲大帝颔首称是,指尖在八卦图的“巽”卦上一点,“巽为风,主消息传递,可令千里眼、顺风耳居于天庭,监察人间善恶,及时传递给司命神。”

就在这时,天际突然传来一阵异响。只见西方的天空中,一朵黑云正快速飘来,云中有无数小妖在叫嚣。伏羲大帝眉头微蹙,指尖的八卦图瞬间变得金光闪闪。“看来还有妖孽不服管教。”他沉声道,“女娲,你护住下方生灵,我去去就回。”女娲娘娘却拉住了他的衣袖,手中的神树枝桠在空中一挥,一道绿色的屏障瞬间将大地笼罩。“不必你独自前往,你我夫妻同心,何惧妖孽?”她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你主先天八卦,定乾坤之位;我掌大地生机,护万物根基,你我联手,可定这天地乾坤。”

伏羲大帝看着女娲娘娘眼中的坚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握住妻子的手,两人并肩朝着黑云飞去。先天八卦图在伏羲手中旋转,发出万丈金光,将黑云照得无所遁形。女娲娘娘则将神树枝桠插入云中,只见无数藤蔓从枝桠中生出,将小妖们一一捆住。那些小妖在藤蔓的束缚下,渐渐显露出原形,原来是些修炼未成的山精树怪。“尔等本是天地生灵,为何要兴风作浪,残害众生?”女娲娘娘的声音在云中回荡,带着一丝悲悯,“若肯潜心修炼,日后亦可位列仙班,何必在此为恶?”小妖们闻言,纷纷低下了头,眼中的凶光渐渐变成了羞愧。

伏羲大帝见状,指尖在八卦图上一点,一道柔和的金光洒在小妖们身上。“今日看在女娲的面上,饶尔等一次。”他沉声道,“速速回山修炼,若再为恶,定不姑息。”小妖们连忙拜谢,化作一道道流光消失在天际。黑云散去,天空重新变得晴朗,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都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

回到不周山时,众神已按位次排列整齐。伏羲大帝与女娲娘娘并肩立于众神之前,先天八卦图在他们头顶旋转,神树枝桠则散发着柔和的绿光。“今日天地众神荟萃,我与女娲共册封诸位神位。”伏羲大帝的声音传遍了三界,“自今日起,诸神各司其职,护佑天地生灵,若有失职者,定当严惩。”众神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云霄。

女娲娘娘看着下方跪拜的众神,又望了望脚下生机勃勃的大地,轻声对伏羲大帝说:“你我虽为帝后,却也不过是天地间的守护者。这神位并非荣耀,而是责任。”伏羲大帝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你我夫妻,自当携手并肩,守这天地,护这众生,直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先天八卦图的光芒与神树枝桠的绿光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道彩虹,横跨在天地之间。从此,三界有了明确的秩序,众神各归其位,人间太平,万物生长,而人皇伏羲大帝与大地之母娲皇女娲娘娘的故事,也随着这天地秩序的建立,被永远地流传了下来。每当人间有危难之时,人们总会抬头望向天空,仿佛能看到那对并肩而立的身影,在默默守护着这方他们用爱与责任撑起的天地。

册封大典过后,昆仑山顶的霞光仍未散去,反倒化作一层薄薄的金雾,萦绕在众神周身。伏羲大帝将先天八卦图收入袖中,指尖却仍残留着卦象流转的温热。他望着东南方的天际,那里有一缕极淡的黑气正悄然消散——方才镇压小妖时,他便察觉那黑云并非自然生成,倒像是有人在暗中引动了戾气。

“那黑气的源头,你看清了?”女娲娘娘的声音在身侧响起,她正弯腰拾起一片被神辉染成金色的梧桐叶,叶尖的露珠里,隐约映出西荒的轮廓。伏羲大帝摇头:“藏得极深,只隐约触到一丝混沌遗留的气息。”他抬手在半空画了个“艮”卦,卦象落地时,化作一面青石镜,镜中浮现出西荒的景象:干裂的土地上,几株枯木歪斜地立着,远处的火山口冒着灰烟,地底似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西荒本就受混沌之气侵扰,怕是有老物在底下醒了。”女娲娘娘将梧桐叶夹在袖中,素裙下摆扫过青石镜,镜中景象骤然清晰——枯木下的土壤里,竟缠着无数黑色的根须,根须尽头,隐约可见一只覆盖着鳞片的爪子。伏羲大帝指尖在镜面上一点,青石镜瞬间碎裂,化作无数光点融入风中:“先让土地神加固西荒的地脉,你我今夜去一趟归墟。”

归墟在东海之滨,是天地间水流的归处。往日里,这里只有万顷碧波翻涌,今日却不同——离岸三里的海面上,竟浮着一层厚厚的冰碴,冰下的水流打着旋,发出沉闷的呜咽。伏羲大帝踏在水面上,脚下的波涛瞬间平静,露出水下的景象:无数细小的冰针正从海底往上冒,针尖泛着幽蓝的光,每一根都带着刺骨的寒气。

“是北冥的玄冰之气。”女娲娘娘蹲下身,指尖轻触水面,冰碴遇她指尖的暖意便化作水汽,“可北冥与归墟隔着万里海域,这气息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她话音刚落,海底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道冰柱猛地冲出水面,直刺天际。冰柱上凝结着无数冰晶,每一片冰晶里都冻着一条小鱼,鱼眼圆睁,竟还带着活气。

伏羲大帝反手抽出腰间的八卦杖,杖头的乾卦纹章亮起金光,对着冰柱轻轻一点。冰柱应声而裂,化作漫天碎冰,冻在里面的小鱼纷纷落入水中,摆着尾巴游走了。可碎冰落地时,却在水面上拼出一个古怪的图案——像极了混沌初开时的漩涡,只是漩涡中心,多了一道扭曲的裂痕。

“是空间裂缝。”伏羲大帝的眉头皱得更紧,“有人在北冥凿开了裂缝,想让玄冰之气顺着归墟蔓延到四海。”他抬手对着裂缝的方向画了个“坤”卦,卦象沉入水中,水面顿时泛起一层金光,将那古怪的图案压住,“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在北冥凿开裂缝?”

女娲娘娘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那片梧桐叶。叶尖的露珠此刻已变得浑浊,隐约能看到西荒的火山口——那里的灰烟正越冒越浓,火山口边缘,竟也出现了一道与归墟相似的裂缝,裂缝里渗出黑色的泥浆,泥浆流过的地方,连石头都被腐蚀得冒起了白烟。

“西荒的混沌气,北冥的玄冰气,归墟的空间裂缝……”女娲娘娘将梧桐叶放在水面上,叶子顺着水流漂向裂缝,“这不是巧合,是有人在故意搅乱天地的五行之气。”她指尖在叶面上轻轻一按,梧桐叶突然化作一道绿光,钻入水下的裂缝中。片刻后,裂缝里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被缠住了。

伏羲大帝握着八卦杖的手紧了紧:“不管是谁,今夜总得见个分晓。”他抬头望向北冥的方向,天际已泛起鱼肚白,可北冥的位置,却仍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黑雾。“你守着归墟,我去北冥看看。”他刚要动身,却被女娲娘娘拉住了手腕。

“你忘了?你我夫妻,从来没有谁守着谁的道理。”女娲娘娘的眼中映着水面的金光,“要去,便一起去。”她抬手对着归墟的水面画了个圈,圈内的水流突然旋转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一道虹桥缓缓升起,一头连着归墟,一头直指北冥的黑雾。

踏上虹桥时,寒风扑面而来,带着玄冰特有的腥气。虹桥下的海水已结了薄冰,冰面上趴着几只海豹,正缩着脖子瑟瑟发抖。女娲娘娘指尖一弹,几道绿光落在海豹身上,冰层顿时融化,海豹们连忙跳入水中,尾巴拍打着水面,像是在道谢。

“前面就是北冥的冰原了。”伏羲大帝指着前方的黑雾,黑雾里隐约能看到一座冰山,冰山顶端插着一柄黑色的斧头,斧刃上还在往下滴着黑水,“那是盘古大神遗留的开天斧,怎么会在这里?”

两人快步走到冰山前,才发现开天斧并非插在冰上,而是钉着一只巨大的章鱼。章鱼的触手被斧刃斩断了三根,断口处冒着黑烟,剩下的触手正疯狂地拍打冰面,每一拍,冰面上就多出一道裂缝,裂缝里涌出更多的玄冰之气。

“是北海的章妖。”女娲娘娘认出了这只章鱼——百年前,它曾在北海兴风作浪,被伏羲用八卦图镇压在海底,“它怎么会挣脱封印?”她话音刚落,章妖突然抬起头,触手上的眼睛死死盯着两人,喉咙里发出古怪的嘶鸣:“混沌……要醒了……你们……都得死……”

伏羲大帝举起八卦杖,杖头的金光直刺章妖的眼睛:“谁让你这么做的?”章妖却只是怪笑,触手猛地拍向冰山,开天斧竟被它震得微微晃动。女娲娘娘见状,指尖在冰面上一点,无数藤蔓从冰下钻出,缠住章妖的触手。可藤蔓刚碰到章妖的身体,就被它身上的黑水腐蚀得冒出了白烟。

“它身上的黑水,是混沌浊液。”伏羲大帝的脸色沉了下来,“看来西荒的混沌气,就是从它这里漏出去的。”他反手将八卦杖插入冰中,八卦图在冰面上展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同时亮起,将章妖困在中间。“女娲,用你的息壤。”

女娲娘娘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捧黄土,黄土在她掌心化作金光,落入八卦图中。息壤遇卦象的神力,顿时化作无数土刺,从冰下钻出,刺向章妖的身体。章妖痛得嘶鸣起来,触手疯狂地拍打冰面,可八卦图的金光却越收越紧,土刺也越刺越深。

就在这时,章妖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身体猛地炸开,化作漫天黑水。黑水中,一道黑影飞速冲向天际,伏羲大帝抬手一抓,只抓住了一片黑色的鳞片。鳞片在他掌心冒着黑烟,隐约能看到上面刻着一个“幽”字。

“是幽都的东西。”女娲娘娘看着那道黑影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幽都在天地尽头,向来不与三界相通,他们怎么会突然插手人间的事?”她蹲下身,指尖轻触冰面上的黑水,黑水遇她的指尖便化作水汽,“而且章妖身上的混沌浊液,比百年前浓郁了十倍不止,像是被人刻意喂养过。”

伏羲大帝将黑色鳞片收入袖中,抬头望向东方的天际——那里的霞光已经升起,照得北冥的冰原一片金黄。“不管是谁在背后捣鬼,只要他们敢乱天地秩序,我便不会容他们。”他握住女娲娘娘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北冥的寒意,“先回昆仑,让众神加强三界的结界,再查幽都的动静。”

两人踏上虹桥时,归墟的水面已恢复了平静,只是水下的裂缝处,仍有淡淡的金光在闪烁。女娲娘娘回头望了一眼北冥的方向,袖中的梧桐叶轻轻颤动,叶尖的露珠里,映出西荒的火山口——那里的裂缝已经合上了,只是火山口边缘,多了一圈淡淡的绿光,像是有人在那里布下了结界。

“看来这天地间,不只有我们在守护。”女娲娘娘轻声说道,指尖拂过梧桐叶,叶面上的纹路渐渐清晰,竟化作了一幅小小的八卦图。伏羲大帝看着那片叶子,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是啊,这天地太大,我们守不过来,可总有生灵在为它拼命。”

回到昆仑时,众神已按伏羲的吩咐,在三界各处布下了结界。青帝在东方的扶桑树旁种下了万年青藤,藤条缠绕着树干,每一片叶子都泛着青光;太白金星在西方的昆仑山巅设下了金罡阵,阵眼的太白星石发出耀眼的白光;炎帝在南方的火山口埋下了神火珠,珠子的暖意让火山不再喷发;玄武神龟则驮着河图洛书,沉入北海的海底,龟背上的纹路与海底的地脉相连,镇压着可能出现的裂缝。

伏羲大帝站在昆仑之巅,看着三界的结界亮起微光,指尖的先天八卦图与结界的光芒遥相呼应。女娲娘娘走到他身边,将一片新摘的梧桐叶放在他掌心:“你看,这叶子上的露珠,映着人间的炊烟呢。”

伏羲大帝低头看去,叶尖的露珠里,果然映着人间的景象:农夫在田里耕种,孩童在溪边嬉戏,妇人在屋前织布,炊烟袅袅,一派祥和。他握紧手中的叶子,眼中的凝重渐渐散去,只剩下温柔:“只要人间还有炊烟,我们便守着这天地,护着这炊烟。”

霞光落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远处的归墟水面,一道彩虹缓缓升起,一头连着东海,一头连着北冥,彩虹下的海水波光粼粼,像是撒满了碎金。而在无人察觉的西荒地底,那片被女娲的藤蔓缠住的混沌浊液,正慢慢化作水汽,融入土壤中,滋养着干裂的土地——或许用不了多久,那里也会冒出嫩绿的草芽,像当年女娲裙摆拂过的地方一样。

三界结界布下后的第三日,昆仑山顶的玉阶上突然生出一层薄霜。这本是盛夏时节,按理不该有霜,伏羲大帝指尖拂过霜花,触到一丝极淡的阴寒之气——与北冥的玄冰气不同,这寒气里带着腐朽的味道,像是从地底深处的阴沟里钻出来的。

“是幽都的死气。”女娲娘娘正站在瑶池边,看着池中的莲花开得正好,闻言回头,素裙下摆扫过玉阶,薄霜顿时化作水汽,“他们竟能穿透三界结界?”她抬手摘下一片莲叶,叶面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流转,隐约映出西方的昆仑山脉——那里的金罡阵光芒比往日黯淡了些,阵眼的太白星石上,竟蒙着一层灰黑色的雾气。

伏羲大帝踏云而起,立于昆仑之巅望向西方。只见太白金星正挥着拂尘,试图驱散星石上的雾气,可雾气刚散,又从石缝里冒了出来,反而越来越浓。更诡异的是,山脉间的溪流竟开始逆流,水面上漂着些枯黄的树叶,树叶背面,隐约有黑色的纹路在蠕动。

“不是穿透结界,是从内部破的。”伏羲大帝的声音沉了下来,“你看那溪流里的树叶。”女娲娘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指尖轻弹,一片枯叶便飘到她掌心。她将树叶翻过来,只见背面的黑色纹路竟是无数细小的虫子,虫子聚在一起,正慢慢组成一个“幽”字——与之前那片鳞片上的字一模一样。

“是幽都的蚀骨虫。”女娲娘娘指尖凝聚起一丝生机之气,按在树叶上,虫子遇着暖意,顿时化作黑烟消散,“这虫子专啃食灵气,金罡阵的灵气被它们啃得差不多了,结界自然会松。”她抬头望向西方的天空,那里的云层正慢慢变黑,像是有墨汁在水里晕开,“它们不止在昆仑,怕是三界各处的结界都被放了虫子。”

话音刚落,东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扶桑树的枝叶剧烈摇晃,青帝正站在树顶,手持青圭抵挡着什么。伏羲大帝与女娲娘娘踏云赶去时,才发现扶桑树的根部竟被蛀空了,无数蚀骨虫从树洞里爬出来,正啃食着树干上的灵气。青帝的青圭虽能斩杀虫子,可虫子太多,杀了一批,又从树洞里钻出一批,根本杀不完。

“用息壤堵树洞。”女娲娘娘从袖中取出息壤,捏成泥团,精准地塞进扶桑树的每一个树洞里。息壤遇着树汁,顿时生出细根,与树干紧紧缠在一起,蚀骨虫被堵在里面,发出细微的嘶鸣,渐渐没了动静。青帝松了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多谢娲皇,这些虫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从树底下钻出来了。”

伏羲大帝蹲下身,指尖拂过树根旁的土壤。土壤里藏着几缕黑色的丝线,丝线尽头连着地底深处——他顺着丝线往下探,触到一处极寒的洞穴,洞穴里堆满了白骨,白骨上爬满了蚀骨虫,而洞穴的石壁上,刻着与北冥鳞片上一样的“幽”字。

“是有人在三界的地脉节点埋下了虫巢。”伏羲大帝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地脉连着结界,虫子啃食地脉灵气,结界自然会失效。”他抬手对着地面画了个“离”卦,卦象沉入地底,洞穴里顿时传来一阵灼热的气息,蚀骨虫的嘶鸣声渐渐消失——离卦主火,正好能克制阴寒的虫巢。

可就在这时,南方的天空突然红光冲天。炎帝的声音顺着风传来,带着一丝焦急:“伏羲大帝!娲皇!南方的神火珠灭了!火山开始喷发了!”两人对视一眼,立刻踏云赶往南方。

南方的火山口此刻正喷着浓烟,火红的岩浆顺着山坡往下流,眼看就要淹没山脚下的村庄。炎帝正站在火山边,手持耒耜试图挡住岩浆,可岩浆太热,耒耜的木柄都被烤得冒了烟。“神火珠就在火山口里,刚才突然就暗了,我想下去捞,可岩浆太烫……”炎帝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热浪打断。

女娲娘娘见状,指尖在半空画了个圈。圈中顿时涌出万顷海水,海水落下时,化作一道水墙,挡住了往下流的岩浆。可岩浆遇水,立刻蒸发出大量的水汽,水汽里带着硫磺的味道,呛得人睁不开眼。“伏羲,你去取神火珠,我来挡岩浆。”女娲娘娘的声音在水汽中响起,带着一丝吃力——海水虽能挡岩浆,可岩浆的热量正慢慢蒸发着海水,水墙已经薄了不少。

伏羲大帝点头,周身亮起金光,冲入火山口。火山口里的岩浆正翻滚着,原本嵌在石壁上的神火珠此刻黯淡无光,珠身上爬满了蚀骨虫,虫子正啃食着珠子里的神火。伏羲大帝指尖一弹,几道金光射向虫子,虫子瞬间化作黑烟。他伸手去摘神火珠,却发现珠子竟被一根黑色的铁链锁在石壁上——铁链上刻着“幽都”二字,链身冒着阴寒的气息,与岩浆的热浪撞在一起,发出滋滋的声响。

“好狡猾的手段。”伏羲大帝冷哼一声,抬手握住铁链。铁链的阴寒之气顺着他的手臂往上爬,试图冻伤他的经脉,可他周身的金光却越亮越盛,将寒气逼了回去。他用力一扯,铁链应声而断,断口处冒出黑烟,化作几只蚀骨虫,被金光烧成了灰烬。

取下神火珠后,伏羲大帝立刻冲出火山口。他将珠子递给炎帝:“注入你的灵力,重新激活它。”炎帝接过珠子,将自身的神火灵力注入其中。神火珠渐渐亮起红光,光芒融入火山口,翻滚的岩浆慢慢平静下来,喷发的浓烟也渐渐散去。

女娲娘娘撤去水墙,看着山脚下安然无恙的村庄,松了口气。可她刚要说话,就突然捂住胸口,闷哼了一声。伏羲大帝连忙扶住她,发现她的指尖竟泛着淡淡的青色——那是被阴寒之气侵体的征兆。“你刚才挡岩浆时,是不是被水汽里的寒气伤了?”伏羲大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指尖凝聚起金光,按在她的胸口。

金光涌入体内,女娲娘娘才觉得胸口的闷痛轻了些。她摇了摇头:“不是水汽里的寒气,是刚才水墙破的时候,有几只蚀骨虫顺着水汽钻进来了。”她指尖一弹,几道黑气从她袖口飞出,落在地上,化作几只死虫,“这些虫子比之前的更厉害,竟能穿透生机之气。”

就在这时,北方的天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玄武神龟的声音带着惊慌:“大帝!娲皇!北海的冰面裂了!有东西从海底钻出来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幽都的人,怕是要全面动手了。

“炎帝,你守好南方,加固火山的结界。”伏羲大帝将先天八卦图递给炎帝,“若有异动,立刻用八卦图镇压。”炎帝点头,接过八卦图,眼中满是坚定:“请大帝放心!”

伏羲大帝扶起女娲娘娘,两人踏云赶往北方。北海的冰面此刻裂了一道巨大的口子,口子下的海水正翻滚着,隐约能看到一只巨大的爪子——爪子上覆盖着黑色的鳞片,与之前在北冥见到的章妖鳞片一模一样,只是更大、更狰狞。玄武神龟正驮着河图洛书,试图堵住裂口,可裂口却在慢慢扩大,龟背上的纹路已经开始闪烁,像是快要支撑不住了。

“是幽都的玄武兽。”女娲娘娘看着那只爪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传闻幽都的玄武兽早在混沌时期就被封印了,怎么会突然醒过来?”她指尖凝聚起生机之气,注入玄武神龟体内,龟背上的纹路顿时亮了些,裂口扩大的速度慢了下来。

伏羲大帝则立于冰面之上,周身亮起金光,先天八卦图在他身后展开。“不管它是什么,敢破三界结界,就别想回去!”他抬手对着裂口的方向一挥,八卦图化作一道金光,冲入裂口。裂口里顿时传来一声凄厉的嘶鸣,海水翻滚得更厉害了,巨大的爪子在水里疯狂地拍打,试图挣脱八卦图的束缚。

可八卦图的金光却越收越紧,将玄武兽困在海底。伏羲大帝指尖不断凝聚金光,注入八卦图中,试图彻底镇压玄武兽。就在这时,他突然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玄武兽的挣扎虽然剧烈,可气息却很不稳定,像是被人强行唤醒的,而且它的鳞片下,竟缠着无数黑色的丝线,丝线的尽头,似乎连着幽都的方向。

“它是被人控制的。”伏羲大帝的声音沉了下来,“幽都的人根本不是想让它破结界,是想借它的力量,在北海打开一道通往幽都的门!”他刚要加大金光的力量,却发现玄武兽的身体突然开始膨胀,像是要自爆——若是它在海底自爆,不仅会炸开北海的结界,还会引发海啸,淹没沿岸的村庄。

“不能让它自爆!”女娲娘娘立刻明白了伏羲的意思,她从袖中取出息壤,将其撒向裂口。息壤遇水化作巨大的土块,堵住了裂口,可土块刚落下,就被玄武兽的爪子拍碎了。女娲娘娘没有放弃,继续撒出息壤,土块碎了又凝,凝了又碎,渐渐在裂口处形成一道厚厚的土墙,暂时挡住了玄武兽的冲击。

伏羲大帝趁着这个间隙,指尖在八卦图上一点,卦象瞬间变了——乾卦变坤卦,坤卦主地,八卦图的金光化作无数土刺,从海底钻出,刺向玄武兽的身体。土刺刺入体内,玄武兽的嘶鸣声更凄厉了,挣扎的力度却渐渐小了下来。伏羲大帝再一点,土刺开始吸收玄武兽体内的阴寒之气,玄武兽的身体慢慢缩小,最终化作一道黑光,被八卦图收了进去。

裂口处的土墙渐渐稳定下来,北海的冰面不再扩大。伏羲大帝收回八卦图,看着墙后的海水慢慢平静下来,松了口气。可他刚要说话,就发现女娲娘娘的脸色又白了些,她的指尖不仅泛着青色,还多了几道细小的血痕——刚才撒息壤时,她被玄武兽拍碎的土块碎片划伤了,碎片上的阴寒之气正顺着伤口往里钻。

“你怎么样?”伏羲大帝连忙握住她的手,将更多的金光注入她体内。女娲娘娘笑了笑,摇了摇头:“没事,这点寒气,还伤不了我。”她抬头望向幽都的方向,那里的天空依旧是一片漆黑,“只是幽都的人既然能控制玄武兽,怕是还有更厉害的手段。我们得尽快找到他们的老巢,不然三界的结界迟早会被他们彻底破掉。”

伏羲大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们想打开通往幽都的门,必然需要借助三界的地脉之力。三界的地脉节点有五处,分别在昆仑、扶桑、火山、北海,还有一处……”他顿了顿,看向东方的天际,“在人间的泰山。”

女娲娘娘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凝重:“泰山是人间的龙脉所在,若是那里被动手脚,人间的生灵怕是会遭殃。”她指尖凝聚起一丝生机之气,注入北海的冰面,冰面下的地脉渐渐稳定下来,“我们现在就去泰山,不能再让他们得手了。”

两人踏云赶往泰山时,天边的晚霞正红得像火。泰山顶上的封禅台旁,几个农夫正弯腰耕种,田埂上的野花随风摇曳,一派祥和的景象。可伏羲大帝却皱起了眉头——封禅台的石缝里,竟也藏着几只蚀骨虫,虫子正啃食着台基上的灵气,而台基下的土壤里,隐约有黑色的丝线在蠕动,与其他地脉节点的情况一模一样。

“看来他们果然盯上泰山了。”伏羲大帝指尖一弹,几道金光射向石缝,虫子瞬间化作黑烟。他蹲下身,指尖拂过土壤里的丝线,丝线的尽头连着地底深处的龙脉——那里的龙脉之气正慢慢变得浑浊,像是被什么东西污染了。

女娲娘娘走到封禅台旁,抬手按在台基上。生机之气顺着她的指尖注入台基,台基上的裂纹渐渐愈合,土壤里的丝线也慢慢停止了蠕动。“龙脉还没被彻底污染,我们还有时间。”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庆幸,可指尖的青色却又深了些,“只是幽都的人既然能在五处地脉节点都布下虫巢,说明他们对三界的情况很了解,甚至可能……有内鬼。”

伏羲大帝站起身,望向三界的方向。昆仑的金罡阵已经重新亮起,扶桑的枝叶也恢复了生机,南方的火山不再喷发,北海的冰面渐渐愈合,泰山的龙脉之气也慢慢清澈起来。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幽都的人既然敢动手,就绝不会轻易放弃。

“不管有没有内鬼,我们都得守住这三界。”伏羲大帝握住女娲娘娘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寒意,“你我夫妻,从混沌初开时便一起守护这天地,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

女娲娘娘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笑了笑。晚霞落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封禅台旁的野花随风摇曳,像是在为他们祝福。而在地底深处,那些被斩断的黑色丝线正慢慢缩回幽都的方向,丝线的尽头,一双眼睛正透过黑暗,死死地盯着三界的方向,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阴狠——一场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泰山龙脉稳固后的第七夜,人间忽然起了异常。本该星月璀璨的夜空,竟被一层灰雾笼罩,连最亮的启明星都隐去了踪迹。更诡异的是,凡俗百姓家中的井水,竟在子夜时分泛起了黑色的泡沫,泡沫破裂时,还带着幽都特有的腐朽气味。

伏羲大帝立于昆仑之巅,指尖先天八卦图流转不息。卦象显示,人间的阴气正以泰山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阴气的源头,却不在地脉,而在人间的一座废弃祭坛。“是蚩尤旧部遗留的血祭坛。”他眸色沉凝,“幽都竟能引动上古血祭的阴气,看来他们找齐了‘三阴之物’。”

女娲娘娘正用息壤加固东海的结界,闻言指尖一顿。素裙下摆拂过的海面,突然浮出几片黑色的海藻——海藻本该是青绿色,此刻却像被墨染过,根茎处还缠着细小的黑色丝线。“三阴之物是幽都开启冥界之门的钥匙,分别是血祭坛的阴气、冥河的水、还有……”她话音未落,手中的息壤突然剧烈颤动,“还有混沌遗留的骨殖!”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踏云赶往人间的血祭坛。那祭坛藏在太行山脉的深谷中,是上古蚩尤与黄帝大战时遗留的遗迹。此刻祭坛周围的树木都已枯死,树干上爬满了黑色的藤蔓,藤蔓的花苞里,竟裹着无数细小的蚀骨虫,虫鸣汇成尖锐的嘶声,听得人头皮发麻。

祭坛中央,一个身着黑袍的人影正站在血池边,手中握着一根白骨法杖。法杖顶端镶嵌着一颗黑色的珠子,珠子里流淌着暗红色的液体,正是冥河的水。黑袍人每念一句咒语,血池里的血水就上涨一分,池边的黑色藤蔓也疯长一分,朝着山谷外蔓延。

“是幽都的鬼将。”伏羲大帝认出了黑袍人的服饰——那是幽都专司刑罚的鬼将才有的玄铁黑袍,“没想到幽都竟派了鬼将亲自出手。”他指尖八卦图亮起金光,直刺黑袍人的后心,“女娲,毁了他的白骨法杖!”

女娲娘娘应声而动,袖中飞出无数翠绿的藤蔓,藤蔓如灵蛇般缠向白骨法杖。可黑袍人早有防备,猛地转身,法杖一挥,血池里的血水瞬间化作无数血箭,射向藤蔓。血水带着极重的阴气,藤蔓遇血便开始枯萎,发出滋滋的声响。

“伏羲大帝,娲皇女娲。”黑袍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布满鳞片的脸——他的眼睛是浑浊的灰色,瞳孔里没有丝毫生气,“你们以为加固了结界,就能挡住幽都大军?”他冷笑一声,法杖指向血池,“今日我便用这血祭坛的阴气,加上冥河之水,再引混沌骨殖的力量,彻底打开冥界之门!”

话音刚落,血池中央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里涌出黑色的雾气,雾气中隐约能看到一具巨大的骨架——骨架通体漆黑,每一根骨头上都刻着混沌时期的符文,正是混沌遗留的骨殖。骨殖遇血池的阴气,顿时散发出冲天的黑气,黑气与灰雾交融,天空中竟出现了一道扭曲的裂缝,裂缝里传来无数鬼魂的哀嚎。

“不好!他真的要打开冥界之门!”女娲娘娘脸色一变,指尖凝聚起所有的生机之气,化作一道绿光,射向裂缝。绿光与黑气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裂缝暂时停止了扩大,可绿光也黯淡了不少。女娲娘娘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血迹——她之前被蚀骨虫的寒气侵体,此刻强行催动生机之气,伤势顿时加重了。

伏羲大帝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周身金光暴涨,先天八卦图在他身后展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同时亮起,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色光罩,将血祭坛罩在其中。“幽都鬼将,你可知擅开冥界之门,会让三界生灵涂炭?”他的声音如金石相击,穿透了黑气的阻隔,“混沌骨殖本就该长眠于地脉,你强行唤醒它,就不怕遭天谴吗?”

黑袍人却只是冷笑:“天谴?幽都本就在天地之外,何惧天谴!”他法杖猛地插入血池,混沌骨殖的黑气更盛,金色光罩竟开始微微晃动,“等冥界之门打开,幽都大军踏入三界,你们这些所谓的神明,都将成为我们的祭品!”

就在这时,血池里的血水突然开始沸腾,池边的黑色藤蔓也停止了生长。黑袍人愣了一下,低头看向血池——只见池底的缝隙里,竟钻出了无数翠绿的草芽,草芽遇血水不枯,反而越长越盛,很快就铺满了整个血池,将血水与混沌骨殖隔了开来。

“是息壤的力量。”女娲娘娘的声音带着一丝虚弱,却异常坚定,“我早就用息壤在血池底下布了结界,你引动的阴气越多,息壤的生机之气就越盛。”她指尖一弹,草芽瞬间长成藤蔓,缠住了混沌骨殖的骨架,“混沌骨殖虽强,可它本质上也是天地生灵,只要有生机之气,就能克制它的戾气。”

黑袍人脸色大变,试图收回法杖,可法杖却被草芽缠住,根本拔不出来。他怒吼一声,周身散发出浓浓的黑气,黑气化作无数鬼爪,抓向伏羲大帝与女娲娘娘。伏羲大帝抬手一挥,八卦图的金光射向鬼爪,鬼爪瞬间被金光消融,化作黑烟。

“该结束了。”伏羲大帝指尖在八卦图上一点,金色光罩突然收缩,将黑袍人困在其中。光罩上的卦象流转不息,每一道卦光都如利刃般割在黑袍人身上,他的玄铁黑袍渐渐碎裂,露出里面干枯的身体——原来他早已不是活人,只是被幽都操控的行尸。

黑袍人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在金光中渐渐消散。临死前,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白骨法杖掷向天空。法杖顶端的冥河珠在空中炸开,黑色的液体洒向四周,落在地上,竟腐蚀出一个个小坑。

伏羲大帝立刻飞身接住混沌骨殖的骨架,指尖金光注入骨架,骨头上的混沌符文渐渐黯淡。他将骨架收入袖中,转身看向女娲娘娘——她正用生机之气净化血池里的血水,脸色苍白如纸,指尖的青色已经蔓延到了手腕。

“你怎么样?”伏羲大帝扶住她,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女娲娘娘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事,只是……有点累。”她抬头望向天空,灰雾已经散去,启明星重新亮起,“冥界之门没打开,幽都的计划……失败了。”

可就在这时,太行山脉的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西方的天空中,一道黑色的光柱冲天而起,光柱里隐约能看到无数鬼影在蠕动。伏羲大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不好!是北海的玄武兽!他们用玄武兽的内丹,在北海打开了另一个裂口!”

两人立刻踏云赶往北海。北海的冰面此刻已经彻底裂开,裂口下的海水翻滚着黑色的浪花,浪花里漂浮着无数冰块,冰块上爬满了幽都的小鬼。玄武兽的内丹悬浮在裂口上方,散发着浓浓的阴气,内丹周围,竟有无数黑色的锁链从裂口深处钻出,锁链的尽头,似乎连着幽都的大军。

“他们是故意让鬼将在血祭坛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真正的目的是北海!”女娲娘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懊恼,“玄武兽的内丹蕴含着极重的水属性阴气,正好能用来打开冥界之门!”她指尖凝聚起最后一丝生机之气,射向玄武兽的内丹,可生机之气刚靠近内丹,就被阴气消融了。

伏羲大帝见状,周身金光暴涨,先天八卦图在他身后展开到极致。“女娲,你退后,我来!”他飞身冲向裂口,指尖的八卦图化作一道巨大的金色利刃,斩向黑色的锁链。锁链应声而断,断口处冒出黑烟,化作无数小鬼,被金光烧成了灰烬。

可裂口深处的阴气却越来越盛,玄武兽的内丹也越来越亮。伏羲大帝知道,单凭他一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彻底关闭裂口。他回头看向女娲娘娘,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女娲,用息壤堵住裂口,我用先天八卦图镇压内丹!”

女娲娘娘点头,从袖中取出所有的息壤,撒向裂口。息壤遇海水化作巨大的土块,堵住了裂口,可土块刚落下,就被阴气腐蚀得冒出了白烟。伏羲大帝见状,立刻将先天八卦图注入土块中,金色的卦象与息壤交融,土块顿时变得坚硬如铁,阴气再也无法腐蚀。

玄武兽的内丹失去了阴气的支撑,渐渐黯淡下来,最终坠入海中,被息壤掩埋。裂口深处的锁链也慢慢缩回,幽都的小鬼们失去了依靠,纷纷坠入海中,被海水淹死。

北海的冰面渐渐恢复平静,天空中的黑色光柱也消失了。伏羲大帝落在女娲娘娘身边,扶住她的肩膀——她的身体已经开始微微颤抖,指尖的青色几乎蔓延到了手肘。“我们……成功了。”女娲娘娘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疲惫,“幽都的计划……彻底失败了。”

伏羲大帝点头,将她拥入怀中。北海的寒风呼啸而过,却吹不散他周身的金光。他低头看向怀中的女娲娘娘,眼中满是温柔:“是啊,我们成功了。”他指尖凝聚起金光,注入她的体内,“你好好休息,剩下的,交给我。”

女娲娘娘靠在他的怀里,慢慢闭上了眼睛。她知道,幽都虽然暂时退去了,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可只要她与伏羲大帝在一起,只要他们还守护着这三界,就没有人能破坏这天地的秩序。

北海的冰面上,阳光渐渐升起,照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远处的海面上,几只海鸥正展翅飞翔,发出欢快的鸣叫。而在无人察觉的幽都深处,一双眼睛正透过黑暗,死死地盯着三界的方向,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怨毒——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