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 第770章 18 光明之神姬少典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第770章 18 光明之神姬少典

作者:Ann泠善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8:47:24 来源:文学城

昆仑墟的云气在祭坛上空凝而不散,玉阶上的青铜鼎腾着袅袅香烟,将天地间的神祇都拢在一片朦胧里。姬少典立在众仙之中,素白的广袖垂在身侧,被风掀起细碎的弧度,倒比殿角的玉兰花更显清透。

他指尖还沾着方才祭天时的朱砂,却没像旁的神明那般整理衣袍,只垂眸看着阶下流转的云光。老君捧着丹册走过时,忍不住多瞧了两眼——这神尊自降生便伴天光而行,连衣袍都染着初晨的颜色,倒应了此刻要册封的名号。

“光明之神姬少典,上前受印。”司仪神的声音穿透云层,姬少典这才抬步,白靴踩在云阶上,竟似有细碎的光点从衣褶里漏出来,落在青石上,转瞬又化作雾气散了。

昆仑墟的云气似有了灵性,随着姬少典的脚步缓缓流动。他走上祭台时,白色衣袍的下摆扫过台面上的祥云纹,竟让那些镌刻千年的纹路隐隐泛起微光,像是被晨光唤醒的星辰。

司仪神捧着鎏金神印立于台中央,神印上“光明”二字由上古符文凝成,此刻正随着姬少典的靠近而发出细碎的嗡鸣。台下众仙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上古神尊的审视,也有新晋仙官的好奇——自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从未有过专司光明的神祇,这枚神印闲置了万载,今日终于要寻得主人。

“姬少典接印。”司仪神的声音比方才更显庄重,他将神印递出时,指尖不慎触碰到姬少典的袖口,竟觉一股暖意顺着指尖往上涌,像是握住了初升的朝阳。姬少典双手接过神印,掌心与神印相贴的刹那,神印上的符文突然炸开万道金光,顺着他的手臂钻进衣袍,白色的布料上顿时浮现出流动的光纹,时而化作展翅的鸾鸟,时而凝为跃动的火焰,最终却都归为柔和的光晕,隐在衣料的纹路里,不细看竟难以察觉。

“此后三界光明皆由你执掌。”天帝的声音从云层深处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白昼需让天光普照四海,黑夜要令星辰不失其辉,若有阴邪遮蔽光明,你需以神印驱散,莫要让人间陷入永夜。”

姬少典垂首应道:“臣遵旨。”他的声音清冽如玉石相击,落在众仙耳中,竟让人心头的杂念都淡了几分。此时台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西方王母座下的青鸟仙官匆匆飞来,停在祭台边缘时,羽翅上还沾着西天的霞光:“启禀天帝,西荒之地突生黑雾,已遮蔽三千里疆域,凡间百姓正受其扰。”

众仙闻言皆是一怔,西荒本是荒漠,虽人烟稀少,却也是三界疆域的一部分。天帝眉峰微蹙:“刚册封光明之神,便有阴邪作祟,姬少典,你且去一趟西荒,让三界看看光明的力量。”

姬少典应了声“是”,转身时白色衣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像一道流星掠过昆仑墟的云层。他未驾云车,亦未唤仙兽,只凭神印之力化作一道白光,转瞬便消失在天际。众仙中有人轻“咦”一声,老君捋着胡须笑道:“这孩子倒是性急,不过这周身的光明气,倒真能克那阴邪。”

西荒的黑雾比青鸟仙官描述的更甚。姬少典抵达时,只见漫天黑雾如墨汁般浓稠,连正午的日头都被遮得只剩一团模糊的光晕。地面上的砂砾被黑雾浸染,竟化作了灰黑色的怪石,寻常走兽触碰到怪石,顷刻间便倒在地上,口鼻中溢出黑色的气息。几个赶骆驼的凡人蜷缩在巨石后,身上裹着的粗布衣裳已被黑雾染得发黑,脸上满是惊恐。

姬少典落地时,白色衣袍在黑雾中格外显眼。那些黑雾似是畏惧他身上的气息,竟自动往后退了半尺,露出一小块干净的天地。他抬手按在最近的一块怪石上,掌心的神印透出微光,怪石上的黑气如遇烈火般滋滋作响,片刻后便褪去黑色,重新变回普通的砂砾。

“莫怕。”姬少典对那几个凡人温声说道,声音穿过黑雾,竟带着一丝暖意。凡人中领头的老者颤巍巍地抬头,见他白衣胜雪,周身似有光萦绕,愣了愣后突然跪倒在地:“是神仙!神仙来救我们了!”

姬少典未让他们多礼,转身望向黑雾最浓的地方。那里的黑雾已凝聚成漩涡,隐约能看见漩涡中心有一双猩红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你是何人?竟敢扰我修行。”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漩涡中传出,带着刺骨的寒意,“这西荒本就是无主之地,我在此修炼,与你何干?”

“天地间每一寸土地皆有秩序,光明所至,不容阴邪作祟。”姬少典手中神印微微转动,白色衣袍上的光纹随之亮起,“你在此凝聚黑雾,害生灵涂炭,若即刻散去黑雾,我可饶你一次。”

“饶我?”那声音发出一阵狂笑,黑雾漩涡猛地扩大,无数黑色的触手从漩涡中伸出来,直扑姬少典面门,“一个刚册封的毛头神,也敢在我面前说大话!今日我便吞了你这光明气,助我修成魔道!”

黑色触手即将触到衣袍时,姬少典身上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白色衣袍如被灌满了天光,竟变得透明起来,露出里面流动的光脉。那些触手碰到光芒,瞬间便化作黑烟消散,漩涡中的猩红眼睛闪过一丝惊惧:“你……你这是先天光明体?”

姬少典未答,只是抬手将神印往空中一抛。神印在黑雾中化作一轮圆日,万丈金光穿透黑雾,将三千里西荒照得如同白昼。黑雾在金光中急剧收缩,发出凄厉的尖叫,最终在神印下方凝成一只黑色的巨蝎,蝎尾上的毒刺还在微微颤抖。

“原来是只修行万年的蝎精。”姬少典看着巨蝎,白衣上的光纹渐渐淡去,“念你修行不易,今日暂且废去你三千年修为,若再为恶,定不饶你。”说罢,他指尖一点,神印射出一道金光,打在巨蝎背上。巨蝎发出一声痛呼,身体急剧缩小,最终化作一只巴掌大的黑蝎,仓皇地钻进沙砾中不见了。

黑雾散去后,西荒的日头重新变得炽热。那几个凡人对着姬少典连连叩拜,他却只是摆了摆手,白色衣袍在风中轻轻晃动:“你们且在此等候,不久便有仙官前来修复此地灵脉。”说完,他化作一道白光,又往昆仑墟而去。

回到昆仑墟时,祭台已散去,众仙也各自回了洞府。天帝却还坐在凌霄殿的宝座上,见他回来,指了指殿侧的玉凳:“坐吧,西荒之事办得不错。”

姬少典谢过后坐下,白色衣袍铺在玉凳上,竟让冰冷的玉石都染上了一丝暖意。“那蝎精虽已逃窜,但西荒灵脉受损,需得派人驻守百年,方能恢复如初。”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天帝点了点头:“此事我已让土地神去办。不过你今日显露先天光明体,怕是会引起三界阴邪的忌惮。”他顿了顿,又道,“你且回光明神殿歇息,三日后需往东海一趟——东海龙宫近日说有明珠失了光泽,想是海底有阴邪作祟,你去看看。”

姬少典应了声“遵旨”,起身告退。走出凌霄殿时,天边的晚霞正染红云层,他白色的衣袍在晚霞中竟也染上了淡淡的粉,像是将落日的余晖都拢在了身上。路过南天门时,守门的仙将对着他躬身行礼,他微微颔首,脚步未停,径直往光明神殿而去。

光明神殿坐落于昆仑墟东侧的霞光峰上,殿宇由千年暖玉砌成,屋顶铺着琉璃瓦,无论昼夜都有光萦绕。姬少典踏入神殿时,殿中央的光明灯突然亮起,灯芯跳跃的火焰与他衣袍上的光纹遥遥呼应。他走到灯前,指尖拂过灯盏,灯焰便化作一只小小的光蝶,绕着他的白衣飞了两圈,又钻回灯芯里去了。

他在殿中坐下,取出从西荒带回的一粒砂砾。砂砾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黑气,他将神印放在砂砾旁,神印的光芒慢慢渗入砂砾,黑气渐渐消散,最终砂砾变得洁白剔透,竟似一颗小小的珍珠。姬少典将砂砾放在灯台上,看着它在光中流转着微光,忽然想起西荒那些蜷缩在巨石后的凡人——原来光明不仅是驱散黑暗,更是给绝境中的人留一盏希望的灯。

三日后,姬少典准时前往东海。他踏着浪尖而行,白色衣袍的下摆沾了海水,却未湿分毫,反而有细碎的光在衣褶间跳跃,像是将海面的波光都绣在了上面。东海龙王早已在龙宫门口等候,见他到来,连忙迎上前:“神尊可算来了,龙宫的夜明珠这几日竟接连失了光泽,连镇海的定海神珠都黯淡了不少。”

姬少典跟着龙王走入龙宫,只见殿内的夜明珠果然都蒙着一层灰雾,原本能照亮千里的珠光,此刻竟连殿角都照不亮。他走到定海神珠前,伸手按在珠上,神印的光芒透过掌心渗入珠内,珠上的灰雾顿时如潮水般退去,重新绽放出璀璨的光。“珠内有阴气,想来是海底有阴物在吸食珠光。”姬少典收回手,白色衣袍上的光纹因驱散了阴气而更显明亮,“带我去海底最深处看看。”

龙王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他往海底而去。越往深处,海水越发冰冷,光线也越来越暗。到了海底深渊时,四周已漆黑一片,唯有姬少典衣袍上的光在照亮前路。忽然,他瞥见不远处的海沟里有一团黑影,正散发着浓郁的阴气。

“就在那里。”姬少典指了指海沟,白色衣袍随海水波动,光纹在水中漾开圈圈光晕。他往前走去,黑影察觉到动静,猛地转过身来——那是一只巨大的乌贼,触手比龙宫的殿柱还要粗,眼睛里满是贪婪的红光。“又是你这光明神。”乌贼的声音带着海水的咸涩,“西荒的蝎精太无用,竟让你坏了好事。”

姬少典未与它多言,神印在掌心亮起。白色衣袍上的光纹在水中舒展,化作无数条光带,缠绕住乌贼的触手。乌贼发出一声怒啸,触手用力挣扎,却被光带越缠越紧,身上的阴气在光带的灼烧下不断消散。“我修行千年,才得以在此吸食珠光,你为何非要与我为难!”乌贼嘶吼着,巨大的身体在海水中剧烈翻滚。

“天地万物各有其道,你以阴邪之法吸食珠光,扰了东海的秩序,便是逆天而行。”姬少典的声音透过海水传来,清晰而坚定,“今日我便收了你,以免你再为祸三界。”说罢,他掌心的神印光芒大盛,光带猛地收紧,乌贼的身体在光芒中渐渐缩小,最终化作一颗黑色的珠贝,落在姬少典手中。

他将珠贝递给龙王:“此贝内有乌贼的阴魂,你将它放在定海神珠旁,百年后阴魂自会消散。”龙王连连道谢,捧着珠贝的手都在颤抖。姬少典看着重新变得明亮的海底,白色衣袍上的光纹慢慢隐去,只留下淡淡的光晕——他忽然明白,光明并非要将所有黑暗都彻底抹去,有时留一线生机,或许才是天地间真正的秩序。

离开东海时,海上正起了风。姬少典立在浪尖,白色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衣摆上的光纹在阳光下闪烁,像是将整个东海的波光都收在了身上。他望向远方的天际,那里云卷云舒,光明与阴影交替,正如三界的秩序,在平衡中生生不息。而他这光明之神,便要做那平衡中的一束光,无论白昼黑夜,都要让三界不失其辉。

从东海归来的第三日,霞光峰下的云海突然起了异动。并非风暴将至的翻涌,而是有细碎的黑影在云隙间穿梭,像被揉碎的墨汁滴进了牛乳里。姬少典正坐在光明神殿的玉阶上擦拭神印,白色衣袍的下摆垂在阶前,被晨露打湿了一角,却依旧泛着柔和的光。他抬眼时,恰好看见一只黑影撞在神殿的光罩上,发出细微的“滋滋”声,随即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神尊,”守在殿外的仙童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慌张,“南天门传来消息,北境的幽冥瘴气越界了,如今已漫到昆仑墟边缘。”

姬少典指尖的神印微微发烫。他起身时,白衣随动作扬起一道流畅的弧线,光罩外的黑影似是感应到他的气息,竟齐齐往后退了数尺。“幽冥瘴气向来守着北境边界,为何突然越界?”他问。

“听说……是北境的玄冰裂了。”仙童小声道,“千年玄冰本是镇压瘴气的结界,如今裂了三道缝,瘴气便顺着裂缝涌出来了。”

姬少典不再多问,转身踏出神殿。霞光峰的风带着昆仑墟特有的清冽,吹得他衣袍上的光纹隐隐发亮。他未驾云,只凭神印引着方向,白衣在云海中如同一道流动的光,转瞬便到了北境边界。

这里的景象与昆仑墟截然不同。天空是灰蒙蒙的,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寒霜,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腥气——那是幽冥瘴气的味道,带着能腐蚀仙力的阴寒。远处的玄冰崖果然裂了,三道巨大的裂缝像狰狞的伤口,黑色的瘴气正从裂缝中源源不断地涌出,在崖下聚成一片黑色的雾海,缓慢地向南蔓延。

雾海里隐约有黑影晃动,仔细看去,竟是些被瘴气侵蚀的精怪。它们原本该是山间的狐兔、林里的雀鸟,如今却浑身覆盖着黑色的鳞甲,眼睛里没有丝毫神采,只凭着本能往前冲。离玄冰崖最近的一处凡人村落,已被瘴气笼罩了大半,村口的老槐树叶子全枯了,树干上爬满了黑色的藤蔓。

姬少典落地时,白衣在瘴气中划出一片清明。他抬手按在最近的一棵枯树上,神印的光芒顺着指尖渗入树干,黑色藤蔓立刻如遇烈火般蜷缩起来,化作灰烬飘落。“里面的人可还安好?”他对着村落的方向朗声问道,声音穿透瘴气,带着一丝暖意。

片刻后,村头的柴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探出头来,手里还紧紧攥着半块窝头。她看见姬少典白衣上的光,眼睛亮了亮,却又怯生生地缩了回去:“爹娘说……外面有吃人的黑雾,不让我出去。”

“黑雾不伤人了。”姬少典温声道,指尖轻弹,一道微光落在小女孩的窝头上,窝头顿时散发出淡淡的麦香。“你爹娘在哪?”

小女孩指了指村尾的土坯房:“在那里照顾李奶奶,李奶奶被黑雾呛到了,一直咳嗽。”

姬少典顺着她指的方向走去。白衣扫过地面的瘴气,那些黑色的雾气便自动散开,露出下面湿润的泥土。村尾的土坯房里,一个中年汉子正用湿布擦拭老妇人的额头,见他进来,先是一愣,随即扑通跪倒在地:“神仙!求您救救我们村子!”

“起来吧。”姬少典扶起他,指尖搭在老妇人的腕上。一股阴寒的瘴气正顺着她的血脉游走,若不及时驱散,不出三日便会侵入心脉。他掌心的神印亮起,柔和的光芒笼罩住老妇人,她喉咙里的咳嗽声渐渐停了,苍白的脸上也恢复了一丝血色。

“多谢神仙!”汉子连连作揖,“这黑雾是三日前开始有的,一开始只是飘着几缕,后来越来越多,村里的牛羊都死了……”

姬少典打断他:“我去处理玄冰崖的裂缝,你们待在屋里别出来,瘴气散后便安全了。”说罢,他转身走出土坯房,白衣在瘴气中如同一盏移动的灯,照亮了整个村落。

玄冰崖下的雾海已比先前更浓了。姬少典走到裂缝前时,一股刺骨的阴风从缝里涌出来,带着无数细小的黑色冰晶,打在他的白衣上,却被衣料上的光纹挡住,化作水珠滚落。裂缝深处隐约有声音传来,似是有人在低低地啜泣。

“是谁在里面?”姬少典问道。

啜泣声停了。片刻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是……是我。”

随着话音,裂缝里缓缓飘出一个身影。那是个女子模样的精怪,通体由玄冰凝成,头发是剔透的冰丝,眼睛是淡蓝色的,只是此刻脸上布满了裂纹,身上还沾着黑色的瘴气。“我是守冰灵,”她低声道,“玄冰崖是我的本体,三日前……北境的黑风老妖突然来犯,我拼尽全力才挡住他,可本体还是裂了……”

姬少典看着她身上的裂纹:“黑风老妖为何要破玄冰崖?”

“他想借瘴气淹没南境,”守冰灵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光明神刚册封不久,定是个软柿子,只要毁了玄冰崖,三界便再无人能挡他的瘴气。”

姬少典指尖的神印微微发热。他抬手按在玄冰崖的裂缝上,掌心的光芒顺着裂缝蔓延,原本狰狞的裂口竟开始缓慢地愈合。“你且稳住本体,我去会会那黑风老妖。”

守冰灵一愣:“神尊,黑风老妖修行万年,瘴气中藏着他的本命毒,您……”

“光明所至,不容阴邪。”姬少典打断她,白衣在瘴气中轻轻晃动,“你只需守住玄冰崖,其余的事交给我。”说罢,他转身往瘴气最浓的地方走去。

北境的瘴气核心在一片黑森林里。这里的树木全是黑色的,叶子像蝙蝠的翅膀,地上积着厚厚的黑色腐叶,踩上去会发出“咕叽”的声响。姬少典刚踏入森林,头顶突然落下无数黑色的藤蔓,直扑他的面门。他侧身避开,白衣在藤蔓间划过,那些藤蔓触到衣袍上的光,立刻化作黑烟消散。

“好个光明神,果然有点本事。”一个粗哑的声音从树后传来,带着浓浓的恶意。随即,一个身高三丈的老妖从树后走了出来。他通体漆黑,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鳞片,手里拿着一根用骷髅头做的拐杖,拐杖顶端的骷髅眼窝里闪烁着绿色的幽光。“不过,你今日既然来了,就别想活着回去!”

黑风老妖挥动拐杖,无数黑色的瘴气从拐杖里涌出来,在半空中凝成一只巨大的黑手,直拍姬少典的胸口。姬少典不闪不避,掌心神印猛地亮起,白色衣袍上的光纹瞬间绽放,如同一轮小太阳。黑手拍在光纹上,发出一声巨响,随即寸寸碎裂,化作瘴气消散。

“不可能!”黑风老妖瞪大了眼睛,“你的光明气怎么会这么强?”

“因为光明从不是软弱的象征。”姬少典缓步上前,白衣上的光越来越亮,照亮了整个黑森林,“它是守护,是希望,是能驱散一切阴邪的力量。”

他抬手将神印往空中一抛。神印在瘴气中化作一轮圆日,万丈金光穿透黑雾,将黑森林照得如同白昼。瘴气在金光中急剧收缩,发出凄厉的尖叫,黑风老妖的身体也在金光中不断颤抖,鳞片一片片脱落,露出下面溃烂的皮肤。

“饶……饶了我……”黑风老妖跪倒在地,拐杖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我再也不敢了……”

姬少典看着他,白衣上的光微微收敛:“玄冰崖的裂缝需百年才能完全愈合,这百年里,你需在此地净化瘴气,若有半分懈怠,神印定不饶你。”

黑风老妖连连磕头:“我遵……我遵旨……”

姬少典不再看他,转身走出黑森林。此时北境的瘴气已开始慢慢消散,天空露出了淡淡的蓝色,地面的寒霜也融化了,露出下面青绿色的草芽。玄冰崖下,守冰灵正用灵力修补最后的裂缝,见他回来,连忙躬身行礼:“多谢神尊。”

姬少典微微颔首。他抬头望向南方,昆仑墟的方向已能看到淡淡的霞光。白衣在风中轻轻晃动,衣摆上的光纹与天边的霞光交相辉映,像是将整个北境的光明都拢在了身上。他知道,三界的阴邪不会就此绝迹,未来或许还会有西荒的蝎精、东海的乌贼、北境的老妖……但只要光明还在,他这白衣的光明之神,便会一直守护下去。

回到霞光峰时,已是深夜。光明神殿的光明灯依旧亮着,灯芯的火焰跳跃着,与他衣袍上的光纹遥遥呼应。他走到灯前,指尖拂过灯盏,灯焰化作一只小小的光蝶,绕着他的白衣飞了两圈,又钻回灯芯里去了。

他在殿中坐下,取出从北境带回的一片冰屑。冰屑上还残留着淡淡的瘴气,他将神印放在冰屑旁,神印的光芒慢慢渗入冰屑,瘴气渐渐消散,最终冰屑变得晶莹剔透,竟似一颗小小的冰珠。姬少典将冰珠放在灯台上,看着它在光中流转着微光,忽然想起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想起她手里攥着的半块窝头,想起守冰灵脸上的裂纹……原来光明不仅是驱散黑暗,更是守护那些需要守护的生灵,让三界在秩序中生生不息。

窗外的云海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姬少典站起身,白衣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只要天光还会升起,星辰还会闪耀,他这光明之神,便会一直走下去,带着一身白衣的光,照亮三界的每一个角落。

北境之事了结后,霞光峰难得清静了半月。姬少典每日晨起擦拭神印,午后坐在玉阶上看云海流转,白衣上的光纹随日光强弱变换,时而淡如薄雾,时而亮若流萤。这日他正对着殿外初生的昙花出神,南天门的仙使却踏着云气匆匆而来,手里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光明神接旨。”仙使展开圣旨,声音在神殿前回荡,“近日人间多地白日无光,虽有星辰暂代,却已扰了春耕时序。令姬少典即刻下凡查探,务必寻回天光,不得有误。”

姬少典接了圣旨,指尖触到圣旨边缘时,隐约察觉到一丝熟悉的阴寒——与西荒蝎精、东海乌贼身上的邪气同源,却更淡,更隐蔽。“可知是哪几处人间地界?”他问。

“青州、楚地、吴越皆有报。”仙使躬身道,“人间的土地神查了半月,只说天光像是被什么东西‘吞’了,连一丝光痕都寻不到。”

姬少典颔首,转身时白衣在殿门处扫过,带起一阵微风,吹得昙花花瓣轻轻颤动。“我这便去青州。”

青州地界此刻正是怪异的“黄昏”。明明该是日头最烈的午时,天空却只悬着一轮模糊的光晕,像被蒙上了厚厚的纱,连田埂上的草叶都泛着灰调。姬少典落在一处田埂上,白衣下摆扫过沾着露水的麦苗,青苗竟似被唤醒般,悄悄挺直了些。

“这位公子看着面生。”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从田埂那头走来,见他白衣胜雪,周身似有光,不禁愣了愣,“是从外地来的?这几日青州怪得很,白日里暗沉沉的,夜里倒比往常亮些,你可得早点找地方歇脚。”

“老丈可知这光景是从何时开始的?”姬少典温声问。

老农放下锄头,往天上望了望:“约莫是七日前,那天清晨我起来喂牛,就见东边半天都是黑的,还以为要下大雨,结果等了半晌,日头没出来,倒把亮堂气儿全带走了。”他叹了口气,“再这么暗下去,麦子该长不好了。”

姬少典顺着他望的方向看向东方。那里的天空果然比别处更暗,云层像是被墨染过,隐隐有黑气流转。他指尖轻弹,一缕微光飞向东方云层,却在触到黑气的刹那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是吞噬之光的邪术。”姬少典心头微沉。这种术法需以千年阴木为引,辅以百只阴年阴月生的精怪内丹,能在特定区域形成“无光结界”,将天光硬生生吞入结界核心,再转化为阴气反哺施术者。西荒蝎精的黑雾、东海乌贼的珠光,恐怕都只是为了掩护这真正的阴谋。

他辞别老农,化作一道白光往东方飞去。越往东,天色越暗,到了青州与楚地交界的巫山时,竟已暗如子夜。巫山深处隐约有火光,走近了才发现是座废弃的祭坛,祭坛中央立着一根丈高的黑木,木身上刻满了扭曲的符文,每道符文都在微微发亮,散发出浓郁的阴气。

黑木顶端悬着一颗拳头大的黑色珠子,珠子里隐约有光在流转——正是被吞噬的天光。珠子下方,一个身着黑袍的道人正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他周身的阴气与黑木的符文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不断吸食着珠子里的天光。

“果然是你。”姬少典落在祭坛边缘,白衣在阴气中格外醒目。那道人闻声抬头,露出一张枯瘦的脸,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的白。

“光明神?”道人笑了,声音像两片枯叶在摩擦,“我还以为要等你查到楚地才会来。”他抬手一指黑木顶端的珠子,“这‘噬光珠’滋味如何?你看,人间的天光多甜,吞进肚里,比吸一百个精怪内丹都舒服。”

“你是谁?为何要做此逆天之事?”姬少典掌心神印微微发烫,白衣上的光纹开始发亮。

“我是谁?”道人歪了歪头,像是在回忆,“三百年前,我是青城山的道士,因练了些旁门左道,被你们这些‘正神’废了修为,逐下山崖。若不是被黑风老妖救了,我早成了崖下的枯骨。”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你们神尊高高在上,哪里知道我们这些‘异类’的苦?今日我便吞了人间天光,让三界都尝尝暗无天日的滋味!”

说罢,他猛地拍向地面,祭坛上的符文瞬间亮起,无数黑色的锁链从地里钻出来,直扑姬少典。姬少典不闪不避,白衣上的光纹骤然绽放,如同一道屏障,锁链撞在光纹上,顿时化作黑烟消散。

“噬光珠,还来!”姬少典抬手向黑木顶端的珠子抓去。道人见状,口中急念咒语,黑木上的符文猛地收紧,噬光珠里的天光瞬间变得黯淡,珠子表面浮现出一张扭曲的鬼脸,张开嘴便往姬少典的手咬去。

“雕虫小技。”姬少典指尖神印射出一道金光,正中鬼脸眉心。鬼脸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瞬间消散,噬光珠上的黑气也随之褪去,露出里面璀璨的天光。他将珠子握在掌心,神印的光芒慢慢渗入珠内,被吞噬的天光顺着他的手臂流回体内,再从白衣上的光纹散出,化作无数道光束,射向青州、楚地、吴越的天空。

祭坛外,青州的田埂上,老农正眯着眼睛看天。忽然,一道金光穿透云层,紧接着,万丈天光如潮水般涌了出来,照亮了灰沉沉的田野。麦苗上的露珠折射着阳光,泛出七彩的光,老农手里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他喃喃道:“亮了……亮了!”

祭坛上,道人见噬光珠被夺,又惊又怒,猛地扑向姬少典:“我跟你拼了!”他周身的阴气瞬间暴涨,身体竟开始扭曲变形,化作一只巨大的蝙蝠,翅膀上布满了眼睛,每只眼睛都在流出血泪。

“冥顽不灵。”姬少典掌心的噬光珠已完全净化,化作一道流光飞向天空,融入日头。他转身面对蝙蝠精,白衣上的光纹亮得刺眼,“你因私怨扰人间秩序,吞噬天光,害生灵不安,今日便让你形神俱灭。”

说罢,他抬手将神印往空中一抛。神印在祭坛上空化作一轮圆日,金光如瀑布般落下,将蝙蝠精完全笼罩。蝙蝠精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在金光中不断消融,翅膀上的眼睛一个个爆开,最终化作一缕黑烟,被风吹散。

黑木上的符文随着道人的消亡渐渐黯淡,最终失去了光泽。姬少典走到黑木前,指尖按在木身上,神印的光芒顺着木纹蔓延,黑木上的阴气被一点点驱散,最终化作一截普通的枯木,倒在祭坛上。

他走出祭坛时,巫山的天光已变得炽热。白衣上的光纹慢慢淡去,只留下淡淡的光晕,衣摆上还沾着几片被金光灼烧过的枯叶。他抬头望向天空,日头正悬在正中,光芒万丈,照亮了人间的每一寸土地。

回到霞光峰时,天帝的旨意已在神殿前等候。仙使笑着递上旨意:“神尊此番下凡,不仅寻回了天光,还揪出了幕后的邪祟,天帝甚是欣慰,特赐了这颗‘定光珠’,让神尊随身携带,以防再遇阴邪。”

姬少典接过定光珠,珠子入手温润,隐隐有光流转。他看着珠子,忽然想起青州田埂上老农的笑脸,想起巫山深处被净化的黑木,想起噬光珠里重新绽放的天光。白衣在殿外的风中轻轻晃动,他知道,三界的光明从不是一劳永逸的守护,而是在一次次驱散黑暗中,让光的暖意,真正落在每个生灵的心上。

夜深时,他将定光珠放在光明灯旁。灯芯的火焰与珠子的光芒交相辉映,在白衣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窗外的云海已染上了月色,他坐在玉阶上,指尖拂过衣袍上的光纹,那里还残留着人间的烟火气——那是比任何神力都更温暖的光。

青州之事了结后,霞光峰的风似乎都带上了人间的暖意。姬少典每日除了擦拭神印,便会坐在光明神殿的玉阶上,看定光珠在阳光下流转微光。这日午后,他正对着珠上折射的光斑出神,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极轻的“簌簌”声——不是风声,倒像是有细小的生灵在叩击神殿的光罩。

他起身走到殿门处,白衣下摆扫过阶前的玉簪花,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光罩上溅起一圈涟漪。光罩外,一只巴掌大的青鸟正用喙轻轻啄着光壁,羽毛上沾着些暗红色的血渍,翅膀微微颤抖,显然是受了伤。见姬少典看来,青鸟竟歪了歪头,眼中似有哀求。

“这是……西天瑶池的信使青鸟。”姬少典指尖微动,光罩应声开了一道缝隙。青鸟立刻钻了进来,落在他的肩头,用头蹭了蹭他的白衣,随即从口中吐出一卷金色的帛书,便歪倒在他掌心,闭上了眼睛。

帛书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写就:“瑶池莲池无故结冰,千年莲种尽数冻伤,池中灵脉似有异动,望光明神速至。”落款是西王母座下的采莲仙官。

姬少典指尖抚过青鸟的伤处,一道微光渗入羽毛,血渍渐渐淡去。他将青鸟放在光明灯旁的玉盏里,转身踏出神殿。霞光峰的云气在他脚下流转,白衣如一片云帆,转瞬便过了昆仑墟,往西天而去。

瑶池的景象比帛书描述的更令人心惊。往日里碧波荡漾的莲池,此刻竟结了一层厚厚的玄冰,冰面下的莲叶全成了暗褐色,连池中央那株千年莲王也垂下了花瓣,叶尖凝着细碎的冰碴。池边的仙树落满了白霜,连空气中都带着刺骨的寒意——这绝非瑶池该有的光景,此地本是天地间至暖的灵地,四季皆如盛夏。

“神尊!”采莲仙官从莲池旁的亭子里迎出来,她的广袖上沾着冰屑,脸上满是焦急,“三日前夜里,池面突然冒起白烟,等我们发现时,莲池已经冻上了。王母娘娘让仙医查了,说是灵脉被一股极寒的阴气缠住,若不及时驱散,不出十日,整个瑶池的灵脉都会冻绝。”

姬少典走到池边,指尖按在冰面上。一股阴寒之气顺着指尖往上涌,比北境的幽冥瘴气更冷,却带着一丝熟悉的甜腥——像是……东海乌贼的阴气,却又混杂了别的东西。他掌心的神印亮起,微光顺着冰面蔓延,冰层下的暗褐色莲叶竟隐隐透出一丝绿意。

“池底可有异动?”他问。

采莲仙官摇头:“我们试过破冰,可冰面刚破开一道缝,就会立刻冻上,还会有冰锥从池底射出来,伤了好几个仙娥。”

姬少典不再多言,转身往莲池中央走去。白衣扫过冰面,留下一串淡淡的光痕,冰面下的水流似被唤醒,竟在光痕旁微微涌动。到了莲王所在的位置,他俯身细看,发现莲王的根茎处缠着一缕极细的黑气,黑气正顺着根茎往池底蔓延,所过之处,连水流都结了冰。

“果然是人为的。”姬少典指尖轻弹,一道金光射向黑气。黑气被金光击中,顿时剧烈扭动,化作一条小蛇的模样,往池底钻去。他纵身跃入池中,白衣在冰水中竟未沾湿分毫,衣上的光纹亮起,如同一层光晕,将周围的寒冰都逼退了三尺。

池底比想象中更暗。灵脉的入口处缠着厚厚的冰茧,冰茧上布满了黑色的符文,正是这些符文在不断释放阴气,冻结灵脉。而在冰茧旁,竟躺着一只巨大的海螺,海螺壳上的花纹与东海乌贼身上的鳞片一模一样,壳口还在微微开合,不断吐出细小的冰丝。

“是东海乌贼的同族?”姬少典皱眉。他上前一步,掌心的神印抵住冰茧,光芒顺着符文蔓延,冰茧上的黑色符文顿时发出“滋滋”的声响,如遇烈火般消融。就在此时,海螺突然猛地张开,一股极寒的阴气从壳中喷出来,直扑他的面门。

阴气中夹杂着无数细小的冰针,冰针上还沾着黑色的毒液——竟是东海乌贼的本命毒,只是被炼化成了冰的形态。姬少典侧身避开,白衣在冰针间划过,那些冰针触到衣袍上的光,瞬间便化作水汽消散。他抬手将神印往海螺上一按,金光穿透螺壳,螺壳内顿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随即,整个海螺都开始剧烈颤抖,壳上的花纹一点点褪去,最终化作一堆普通的贝壳碎片。

随着海螺碎裂,冰茧上的符文彻底消失,灵脉入口处的寒冰开始融化,温暖的水流从入口涌出,池底的冰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姬少典浮出水面时,莲池上的玄冰已尽数化开,千年莲王重新抬起了花瓣,叶尖的冰碴滴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神尊!”采莲仙官在池边欢呼,“灵脉通了!你看,莲池的水又变暖了!”

姬少典走上岸,白衣上的光纹渐渐淡去,只留下淡淡的水汽。他望向东海的方向,眉头微蹙:“这海螺精的手法与之前的东海乌贼如出一辙,恐怕东海还有余孽未清。”

正说着,西天的云层突然翻涌起来,西王母的声音从云端传来:“光明神留步。”随即,一朵祥云落在池边,西王母端坐其上,手中还拿着一面水镜,“方才瑶池的水镜照见东海有异动,一群乌贼精正围攻龙宫,似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姬少典心中一动:“他们在找定海神珠?”

“正是。”西王母点头,“当年你收了那只乌贼,定海神珠便成了东海的镇物,这些乌贼精怕是想夺回神珠,再兴风作浪。”她顿了顿,又道,“龙宫的虾兵蟹将虽勇,却难敌乌贼精的阴毒,还请神尊再去一趟东海。”

姬少典颔首:“分内之事。”他转身时,白衣在池边的霞光中轻轻晃动,衣摆上的光纹与莲池的水光交相辉映,竟似有无数光点从衣褶里漏出来,落在莲叶上,化作细碎的露珠。

抵达东海时,龙宫外正打得激烈。无数乌贼精缠在龙宫的水晶柱上,喷出的墨汁在海水中凝成黑色的网,网住了不少虾兵。龙王手持三叉戟,正与一只领头的乌贼精缠斗,那乌贼精比之前见到的更大,触手上布满了白色的毒刺,每刺出一下,都有黑色的毒液渗入海水。

“光明神救驾!”龙王见姬少典到来,顿时喜出望外。

姬少典未多言,直接跃入战圈。白衣在海水中如同一道流动的光,他抬手将神印往空中一抛,神印在海水中化作一轮圆日,金光穿透墨网,那些黑色的墨汁顿时如潮水般退去,露出里面被网住的虾兵。乌贼精们见金光袭来,纷纷发出尖叫,转身便想逃。

“哪里走!”姬少典指尖一点,神印射出无数道金光,金光在海水中化作光网,将所有乌贼精都罩在里面。领头的乌贼精见状,猛地喷出一口毒液,毒液在海水中凝成一条黑色的巨蛇,直扑姬少典的面门。

“雕虫小技。”姬少典侧身避开,白衣在蛇身间划过,蛇身触到衣袍上的光,顿时化作黑烟消散。他抬手按在领头乌贼精的触手上,掌心的神印亮起,乌贼精发出一声痛呼,身体开始急剧缩小,最终化作一只巴掌大的小乌贼,落在他手中。

“说,你们为何围攻龙宫?”姬少典冷声问道。

小乌贼瑟瑟发抖:“是……是黑乌老妖让我们来的。他说……只要夺回定海神珠,就能用珠内的光明气净化我们身上的阴气,让我们修成正果……”

姬少典皱眉:“黑乌老妖是谁?”

“是我们的族长,”小乌贼颤声道,“他修行万年,一直想让我们乌贼族摆脱阴邪之体,可……可我们天生靠阴气修行,若无光明气中和,终究成不了仙……”

姬少典沉默了。他看着手中的小乌贼,又望向那些被光网罩住的乌贼精,它们的眼睛里虽有惧意,却也藏着一丝渴望。他忽然想起东海的那只乌贼,想起它临死前的嘶吼——或许,这些阴邪之物的作恶,并非全是出于恶意,有时只是为了寻找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定海神珠乃东海镇物,不可妄动。”姬少典收回神印,光网渐渐散去,“但你们若真心想摆脱阴邪,可随我回霞光峰。光明神殿的光能净化阴气,只要你们潜心修行,不再为恶,终有一日能修成正果。”

乌贼精们闻言,纷纷愣住,随即齐齐跪倒在海水中,对着姬少典连连叩拜。龙王见状,也松了口气,笑着道:“神尊果然慈悲。”

姬少典未多言,只是将小乌贼放回海水中。他转身往霞光峰而去,白衣在海水中轻轻晃动,衣摆上的光纹与海水的波光交相辉映,竟似有无数光点从衣褶里漏出来,落在海面上,化作细碎的光晕,久久不散。

回到霞光峰时,夕阳正染红天际。光明神殿的光明灯依旧亮着,灯旁的青鸟已醒了,正站在玉盏里梳理羽毛。姬少典走到灯前,指尖拂过灯盏,灯焰化作一只小小的光蝶,绕着他的白衣飞了两圈,又钻回灯芯里去了。

他在殿中坐下,取出从瑶池带回的一片莲瓣。莲瓣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寒气,他将定光珠放在莲瓣旁,珠子的光芒慢慢渗入莲瓣,寒气渐渐消散,最终莲瓣变得晶莹剔透,竟似一颗小小的玉片。姬少典将莲瓣放在灯台上,看着它在光中流转着微光,忽然明白,光明并非只有驱散黑暗一种形态——有时,给阴邪留一条通往光明的路,或许比彻底毁灭它们,更能让三界的秩序生生不息。

窗外的云海渐渐泛起了月色,新的一夜开始了。姬少典站起身,白衣在月光中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瑶池的冰、东海的贼,甚至更难缠的阴邪,但只要光明还在,他这白衣的光明之神,便会一直守护下去——不仅守护光明,也守护那些渴望光明的生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