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 第760章 8 天地众神荟萃

雪的女儿2 太阳焰星 第760章 8 天地众神荟萃

作者:Ann泠善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8:47:24 来源:文学城

昆仑山巅的瑶池畔,千年一度的蟠桃盛会正开得热闹。云气在玉石栏杆外缓缓流动,将各方神祇的身影衬得愈发分明。

东华帝君刚在紫木榻上坐定,手里那串星月菩提便转得慢了,目光掠过阶下——赤脚大仙提着装满仙酿的陶瓮,正和撑着青竹杖的土地公说笑;织女指尖缠着半缕云霞,却频频望向不远处拨弄琴弦的乐神,那弦上流淌的音律,竟比天河的水声还要清亮。

最惹眼的是哪吒,混天绫在肩头飘得欢快,却被太白金星笑着拉住:“小神君莫急,待王母娘娘驾临,这瑶池的仙灯才会尽数亮起呢。”话音未落,天边已浮起万点金光,将众神的衣袂都染上了暖融融的色泽。

瑶池的风裹着桃花香,吹得玉盏里的仙酿泛起细碎涟漪。东华帝君指尖的菩提子停了停,望向云端那道渐清晰的金光——王母娘娘的鸾驾正踏着七彩祥云而来,车辕上的凤凰衔着明烛,将整座瑶池照得如同白昼。

“诸位仙家久等。”王母的声音似浸了清泉,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落座时,阶下众神皆躬身行礼,唯有东华帝君微微颔首——毕竟是与天地同生的神尊,论资历,倒不必拘这些俗礼。

哪吒早按捺不住,混天绫在身后摆成个俏皮的弧度:“娘娘,今年的蟠桃是不是比去年更甜?”话刚出口,就被身旁的托塔李天王轻咳着拉了拉衣袖。王母却笑了,指尖轻扬,一盘裹着金辉的蟠桃便飘到哪吒面前:“小神君性急,这头盘最饱满的,便先给你。”

哪吒眼睛一亮,刚要伸手去接,却见一道红光从瑶池外窜来,直扑向那盘蟠桃。“哪来的泼猴!”天兵刚要阻拦,却被太白金星按住。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孙悟空踩着筋斗云来了,手里还抓着个啃了一半的野果:“俺老孙闻着香味就来了,王母莫怪!”

王母无奈摇头:“你这猴头,倒是比哪吒还性急。”说着又唤出一盘蟠桃,“去年你闹天宫,今年倒规矩了些。”孙悟空挠挠头,嘿嘿笑着蹲在玉柱上,一边啃蟠桃一边瞅着哪吒怀里的果子,那眼神里的馋意,惹得旁边的土地公偷偷直笑。

织女趁着众人说话,悄悄往乐神那边挪了两步。乐神的琴弦还在微微颤动,见她靠近,指尖下意识弹出个明快的调子。“这曲《云裳》,倒是配今日的景致。”织女轻声道,指尖的云霞恰好落在琴弦上,竟与音律缠成了半朵桃花的模样。乐神耳根微红,刚要开口,却被一阵喧哗打断——原来是八仙踩着各自的法器来了,汉钟离的扇子扇起一阵风,把铁拐李葫芦里的仙酒洒了几滴在地上,竟瞬间长出一片会发光的仙草。

“钟离兄还是这般毛躁。”何仙姑笑着拂去落在发间的草叶,目光却被瑶池中央的莲池吸引。池里的并蒂莲正开得盛,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到水面,竟化作一群银鱼,围着吕洞宾的宝剑游来游去。吕洞宾索性将宝剑横在膝上,指尖在剑脊轻弹,银鱼竟跟着剑声摆尾,引得众仙频频侧目。

东华帝君端着仙酿起身,走到莲池边。他望着池底那片若隐若现的倒影——那是当年他为镇压幽冥戾气,亲手埋下的定海神针。如今针身的金光透过池水映上来,与瑶池的灯火交相辉映。“帝君在看什么?”身后传来观音大士的声音,她手持玉净瓶,瓶中柳枝正滴着甘露,落在莲池里,激起一圈圈金色涟漪。

“不过是看这莲池景致罢了。”东华帝君转过身,目光落在她瓶中的柳枝上,“南海的水,倒是养得好灵物。”观音浅笑:“不及帝君座下的菩提,能度化众生。”两人正说着,却见瑶池东侧的云气突然翻涌起来,隐约有龙吟声传来。

“是东海龙王来了。”太白金星掐指一算,笑道,“怕是带着今年的夜明珠来贺寿了。”果然,片刻后东海龙王便领着龙子龙孙入了瑶池,手里捧着个硕大的珊瑚盒,打开时,百颗夜明珠的光芒竟压过了瑶池的灯火。“娘娘寿辰,小神献薄礼。”龙王躬身行礼,盒中的夜明珠却突然躁动起来,纷纷往莲池的方向滚去。

众仙皆是一惊,唯有东华帝君神色平静。他指尖轻叩玉栏,定海神针的金光骤然盛起,夜明珠在池边盘旋片刻,竟化作一串明珠链,静静落在莲池中央的并蒂莲上。“原来这些珠子,与定海神针有缘。”王母轻叹,“倒是成了瑶池一景。”

此时,乐神的琴弦突然急促起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西方的云端飘来朵朵莲花,花台上坐着佛陀与菩萨。“我等迟来,望娘娘海涵。”佛陀的声音如洪钟,落在瑶池的每一个角落。王母起身相迎:“佛陀能来,瑶池蓬荜生辉。”

佛陀落座后,目光扫过众仙,最后落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正啃着第三颗蟠桃,见佛陀看来,挠挠头笑道:“佛祖,俺老孙今日没闯祸。”佛陀颔首:“你这猴头,心性倒是沉稳了些。”说罢指尖轻扬,一朵金莲落在孙悟空膝上,“此莲可安神,免得你又心痒。”

孙悟空把金莲揣进怀里,刚要道谢,却见哪吒突然跳起来:“快看!蟠桃树上的果子动了!”众人抬头,只见那株千年蟠桃树的枝丫正轻轻摇晃,熟透的蟠桃纷纷落下,却在半空中化作漫天花瓣,飘向每一位仙家。花瓣落在身上时,竟化作了护身的金光——原来这是王母的心意,借蟠桃仙力,为众仙添一道灵气。

花瓣落尽时,瑶池中央突然升起一座玉台,台上摆着十二只青铜鼎,鼎中燃着檀香,烟柱在空中凝成“天地同寿”四字。“今日盛会,亦是为感念天地庇佑。”王母起身道,“诸位且饮此杯,愿三界安宁,四海升平。”

众仙举杯相碰,玉盏相撞的声响与乐神的琴声、莲池的水声缠在一起,竟化作一阵祥云,缓缓升向天际。孙悟空蹲在玉柱上,看着云端的祥云,突然拍了拍哪吒的肩膀:“小娃娃,明日俺老孙带你去花果山摘桃,比这瑶池的还甜!”哪吒眼睛一亮,混天绫飘得更欢了:“好啊好啊!我还要看你那七十二变!”

东华帝君望着两个小辈的模样,指尖的菩提子又缓缓转起来。瑶池的风还在吹,桃花香混着檀香,漫过玉栏,漫过莲池,漫向三界的每一个角落。或许神仙的岁月本就这般,既有千年不变的威严,也有这般烟火气的热闹——毕竟天地浩大,总要有些温暖的瞬间,才不算辜负这漫长时光。

瑶池的檀香还未散尽,莲池里的并蒂莲忽然轻轻摇曳,花瓣上的夜明珠链折射出细碎的光,竟在水面映出一幅流动的星图。东华帝君端着玉盏的手顿了顿,目光掠过星图上那道若隐若现的暗纹——那是北俱芦洲的方向,往日里总被浓雾笼罩,今日竟在珠光里显了形。

“帝君看出什么了?”观音大士的玉净瓶轻晃,几滴甘露落在莲池,星图上的暗纹顿时清晰了些。东华帝君指尖轻叩玉栏,菩提子在掌心转得快了几分:“北俱芦洲的戾气,似有异动。”

这话一出,瑶池的喧闹声淡了几分。托塔李天王放下玉盏,眉头微蹙:“前些日子派去巡查的天兵回报,说那边的瘴气比往年更浓,莫非是有妖物作祟?”孙悟空啃蟠桃的动作停了,抓着桃核的手紧了紧:“妖物?俺老孙去打杀了便是!”

王母却抬手按住了他:“猴头莫急。北俱芦洲与三界灵气相通,贸然动武恐伤了地脉。”她指尖轻扬,瑶池上空的祥云忽然散开,露出一片澄澈的天幕——北俱芦洲的轮廓在云端显形,黑压压的瘴气里,隐约有无数双猩红的眼睛在闪烁。

“是穷奇余孽。”太白金星掐着手指算了半晌,脸色凝重,“当年黄帝斩穷奇于北海,残余的戾气藏在北俱芦洲,如今怕是借着幽冥月蚀,要破封而出了。”

哪吒听得眼睛发亮,混天绫“唰”地展开:“那还等什么?我去把它们打回地里!”话音未落,却见东华帝君起身,星月菩提在指尖凝出一道金光:“不必劳烦小神君。北俱芦洲的戾气需以静心炼化,动武只会让它们更狂暴。”

观音大士点头附和:“帝君所言极是。贫尼愿同往,以玉净瓶甘露涤荡瘴气。”孙悟空挠了挠头:“那俺老孙呢?总不能在这儿看着吧?”王母笑道:“你这猴头的火眼金睛能辨妖气,正好随帝君同行,也好照应。”

正说着,莲池里的星图突然剧烈晃动,北俱芦洲的瘴气竟化作一条黑龙,朝着瑶池的方向扑来。“不好!”天兵们纷纷举起兵器,却被东华帝君拦住。他指尖的菩提子飞出,在空中凝成一道金色结界,黑龙撞在结界上,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竟化作点点黑气散了。

“戾气已开始外泄,我们需即刻启程。”东华帝君望向孙悟空和观音大士,“事不宜迟,诸位随我来。”三人化作三道流光,瞬间消失在云端。王母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轻声道:“但愿此行顺利。”

哪吒扒着玉栏,望着空荡荡的云端,有些失落:“我也想去打妖怪。”托塔李天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小,待修为再深些,有的是机会。”织女却指着莲池笑道:“你们看,星图变了。”

众人低头望去,只见莲池里的星图上,北俱芦洲的位置正缓缓亮起微光,那是东华帝君等人的气息。太白金星捋着胡须笑道:“看来帝君已到了北俱芦洲,这微光便是吉兆。”

瑶池的喧闹渐渐恢复,只是众人的目光总忍不住望向云端。何仙姑摘了片莲瓣,放在指尖轻捻:“不知帝君他们会不会遇到危险。”吕洞宾弹了弹剑脊,笑道:“有东华帝君在,再加上观音大士的甘露和孙大圣的金箍棒,便是再厉害的妖物也不怕。”

正说着,忽然见孙悟空踩着筋斗云回来了,手里还抓着个黑乎乎的东西。“俺老孙回来取些仙酿!”他把那东西往地上一扔,竟是只浑身裹着瘴气的小兽,“这孽畜偷偷跟着我们,被俺一棒打晕了。”

土地公凑过去看了看,惊道:“这是穷奇的幼崽!怎么会这么小?”孙悟空挠了挠头:“谁知道呢,俺们刚到北俱芦洲,就见这小东西在瘴气里打滚,帝君说它还未沾染凶性,让俺带回来养着。”

王母闻言,指尖轻扬,一道金光落在小兽身上,瘴气顿时消散,露出雪白的皮毛。“倒是只灵物。”她笑着道,“便让它在瑶池待着吧,有莲池的灵气滋养,想来不会再沾戾气。”小兽似乎听懂了,蹭了蹭王母的裙摆,模样竟有几分乖巧。

哪吒看得心痒,伸手想去摸,却被小兽呲着牙躲开。“这小东西还挺凶。”他撇了撇嘴,却见小兽蹦蹦跳跳地跑到孙悟空脚边,蹭着他的靴子。孙悟空笑道:“看来它跟俺有缘!”说着把它抱起来,往它嘴里塞了块蟠桃肉。

瑶池的风又起了,桃花香混着莲池的水汽,漫过每一个角落。托塔李天王望着云端的微光,轻声道:“想来帝君他们快回来了。”话音刚落,就见三道流光从天际落下,正是东华帝君、观音大士和一位陌生的仙子。

“这位是?”王母起身相迎。东华帝君道:“此乃北俱芦洲的山神,世代守护着地脉。此次戾气异动,多亏她指引我们找到戾气源头。”那仙子躬身行礼,声音清越:“小神见过王母娘娘,见过诸位仙家。”

原来东华帝君三人到了北俱芦洲后,多亏山神指引,找到了当年黄帝封印穷奇的石碑。观音大士以甘露涤荡石碑上的瘴气,东华帝君以星月菩提镇住戾气,孙悟空则用金箍棒加固了封印。三人合力,总算化解了危机。

“此番多亏诸位。”王母笑着道,“快请入座,这瑶池的仙酿,还等着诸位品尝呢。”众人重新落座,莲池里的星图已恢复平静,北俱芦洲的位置亮着温暖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的奇遇。

孙悟空抱着小兽,一边啃蟠桃一边跟哪吒讲着北俱芦洲的趣事:“那儿的石头都长着眼睛,还有会飞的鱼,比瑶池的银鱼好玩多了!”哪吒听得眼睛发亮,拉着他的袖子道:“下次你再去,一定要带上我!”

东华帝君端着玉盏,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指尖的菩提子缓缓转动。瑶池的灯火映在他的眸子里,温柔得像一汪春水。或许神仙的岁月,本就该这般有起有伏——既有守护三界的责任,也有这般温情的相聚。

夜渐渐深了,瑶池的仙灯依旧明亮。众神或举杯谈笑,或倚栏望月,莲池里的并蒂莲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夜明珠链折射出的光,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或许这样的时光,才是对“天地同寿”最好的注解——不是孤独地看着岁月流逝,而是与众生一同,在这浩渺天地间,守着一份温暖,一份安宁。

瑶池的月色渐渐沉到莲池中央,将那串夜明珠链浸得愈发温润。北俱芦洲来的山神正捧着玉盏,听土地公讲人间春耕的趣事——她说那处终年瘴气弥漫,竟不知田埂上的新绿能嫩得掐出水。孙悟空怀里的小穷奇打了个哈欠,雪白的尾巴扫过孙悟空的手背,惹得他低头笑骂:“你这小东西,倒比俺老孙还会享福。”

忽然,瑶池西侧的云幕动了动,像是被谁用指尖轻轻拨开。织女正帮乐神整理散乱的琴弦,抬头时恰见一缕银辉从云缝里漏出来,落在琴弦上,竟让那弦音凭空清亮了三分。“是月神来了。”她轻声道,指尖的云霞不自觉绕成了弯月的形状。

众人望去时,嫦娥已踏着桂花瓣飘至阶前,怀里还抱着只通体雪白的玉兔。“来迟了些,”她眉眼弯弯,声音里带着桂花香,“刚在广寒宫收了新酿的桂花酒,想着带来给诸位尝尝。”说着便将一只青瓷坛递与仙娥,坛口刚开,醇厚的酒香就漫了开来,连莲池里的银鱼都循着味儿游到了岸边。

“嫦娥仙子的桂花酒,可是三界独一份的好东西。”太白金星笑着捻须,“去年尝过一盅,到现在舌尖还留着甜呢。”哪吒早凑了过去,混天绫在身后摆得欢快:“仙子仙子,我能先尝一口吗?”嫦娥被他逗笑,取了只玉杯斟满递过去:“小神君慢些喝,这酒后劲足。”

哪吒刚抿了一口,突然“呀”了一声,指着广寒宫的方向:“那是什么?”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红光从月轮边窜过,快得像道闪电。孙悟空眼睛一亮,腾地跳上玉柱:“这妖气倒是熟悉!”话音未落,那红光已撞开云幕,直扑向瑶池中央的并蒂莲——竟是只通体赤红的狐狸,嘴里还叼着片燃烧的梧桐叶。

“大胆妖孽!”托塔李天王摘下宝塔,金光顿时笼罩了瑶池。谁知那狐狸却不怕,反而将梧桐叶往莲池里一抛,叶尖的火苗竟在水面燃起青蓝色的光,照得池底的定海神针微微震颤。“是青丘的九尾狐。”东华帝君指尖的菩提子转了转,“只是看这毛色,倒像是偷跑出来的幼崽。”

果然,那狐狸见众人不拦它,竟蹦到嫦娥脚边,用尾巴扫着她的裙角,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咽。玉兔从嫦娥怀里探出头,鼻尖动了动,竟凑过去舔了舔狐狸的耳朵。嫦娥轻叹了口气:“想来是偷溜出青丘,迷了路。”她指尖轻扬,那片燃烧的梧桐叶便飘回狐狸嘴里,“这叶尖的离火,是青丘用来记路的吧?”

狐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叼着梧桐叶蹭了蹭嫦娥的手。正这时,瑶池外突然传来阵银铃般的笑声,九道彩光穿透云幕,落在阶前化作九位衣袂飘飘的女子。为首的女子眉眼间带着嗔怪:“白璃,你倒是会跑,害得我们好找!”

“是青丘的狐帝。”王母笑着起身,“今日盛会,倒是把青丘的贵客也引来了。”狐帝躬身行礼,眼底却藏着无奈:“小女顽劣,偷了族里的引路梧桐,竟跑到瑶池来了,还望娘娘恕罪。”那名叫白璃的小狐狸见了狐帝,立马蔫了尾巴,乖乖蹲在地上,活像做错事的孩童。

“孩童心性,倒也可爱。”王母指尖轻扬,一盘裹着金辉的蟠桃飘到白璃面前,“尝尝这个,比青丘的桑葚甜。”白璃眼睛一亮,刚要叼过蟠桃,却被狐帝轻轻按住:“还不快谢过娘娘。”小狐狸连忙用爪子作揖,逗得众仙都笑了起来。

孙悟空抱着小穷奇凑过去,挠了挠头:“你们青丘的狐狸,都这么能跑?”狐帝笑道:“孙大圣有所不知,青丘的幼崽生来就爱闯祸,白璃这性子,倒是随了她姑姑。”孙悟空眼睛一瞪:“是那个会放**阵的?俺老孙当年……”话没说完就被太白金星拉住,“大圣,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正说着,莲池里的定海神针突然发出嗡鸣,水面的星图再次亮起,这次却不是北俱芦洲,而是东海的方向——只见星图上的浪花越涌越高,隐约有座仙山在浪里摇晃。“是蓬莱岛。”东华帝君望向东海龙王,“龙王可知岛上近况?”

东海龙王脸色微变,掐指算了半晌,眉头紧锁:“不好!蓬莱岛的护岛结界怕是出了问题!”他话音刚落,就见一朵祥云从东海方向飞来,云上站着位拄着竹杖的老仙,正是蓬莱岛的守岛仙翁。“诸位仙家救命!”老仙刚落地就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焦急,“蓬莱岛的聚灵阵突然崩了,岛上的仙草都在枯萎!”

众仙皆是一惊。蓬莱岛的聚灵阵乃上古神阵,守护着三界半数的灵草,若是崩了,三界的灵气怕是都会受影响。“莫急。”观音大士手持玉净瓶,“贫尼与帝君同去看看。”东华帝君点头:“正好定海神针与蓬莱岛的地脉相连,或许能稳住阵眼。”

孙悟空把小穷奇往哪吒怀里一塞:“俺老孙也去!正好活动活动筋骨!”狐帝见状,也上前一步:“青丘与蓬莱素有往来,小女白璃的离火或许能助燃阵眼,臣愿同往。”王母点头:“如此甚好,诸位多加小心。”

四人化作四道流光,瞬间消失在云端。瑶池里,哪吒抱着小穷奇,又逗着蹲在地上的白璃,两个小兽倒也和睦,竟用爪子互相拨弄着玩。织女望着东海的方向,轻声道:“不知蓬莱岛会不会有事。”乐神指尖轻弹,琴弦流出安定的调子:“有帝君和观音大士在,定能化解。”

约莫过了三盏茶的功夫,天边终于传来祥云翻动的声音。众人望去,只见东华帝君等人踏着祥云归来,身后还跟着蓬莱岛的聚灵阵灵——那是位身披绿叶的仙子,手里捧着株绽放的灵芝。“多亏诸位仙家相助。”阵灵躬身行礼,“聚灵阵已稳住,只是损耗了些灵气,需百年才能恢复。”

“无妨。”王母笑着道,“只要阵眼还在,灵气自会慢慢聚回。”她指尖轻扬,一道金光落在灵芝上,那灵芝顿时绽放出七彩霞光,“这道灵光送与蓬莱,权当补了聚灵阵的损耗。”阵灵感激涕零,捧着灵芝化作流光返回蓬莱。

狐帝见白璃在瑶池里玩得开心,便笑着对王母道:“小女顽劣,倒是让娘娘见笑了。”王母却道:“青丘与天庭本就该多些往来,不如让白璃在瑶池住些时日,也好与哪吒他们作伴。”白璃听得眼睛一亮,连忙用爪子拉住狐帝的裙角,狐帝无奈点头:“既如此,便劳烦娘娘照拂了。”

夜渐渐深了,瑶池的仙灯却愈发明亮。孙悟空抱着小穷奇,蹲在玉柱上看哪吒教白璃翻跟头;织女和乐神并肩坐在莲池边,琴弦上流淌的调子,竟与青丘的狐鸣缠在了一起;东华帝君与观音大士站在云端,望着三界的万家灯火,指尖的菩提子与玉净瓶的甘露,都带着温柔的光。

或许神仙的岁月,本就该这般——有守护三界的责任,有突如其来的风波,更有这般烟火气的相聚。就像瑶池里的并蒂莲,总要经历风雨,才能开得愈发繁茂。而那些来来往往的身影,那些或急或缓的时光,最终都会化作莲池里的星光,在岁月里,温柔地闪着亮。

瑶池的莲香混着青丘的狐尾草气息,在月色里酿得愈发绵长。白璃把哪吒教的"翻跟头"练得七扭八歪,雪白的身子撞在玉柱上,惹得柱顶的仙灯晃了晃,落下几点金辉。小穷奇从孙悟空怀里探出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儿,像是在笑它笨。白璃恼了,甩着尾巴去拍小穷奇的脑袋,却被对方灵活躲开,两个小家伙在玉阶上追着跑,把土地公刚摆好的仙果盘撞得歪了歪。

"慢点跑!"土地公慌忙去扶果盘,指尖刚碰到玉盘,却见盘里的长生果突然冒出细碎的光。他愣了愣,凑近了看——那光竟是从果核里钻出来的,像极了人间孩童玩的萤火。"这是......"他刚要开口,就见所有仙果都亮起了光,从蟠桃到雪莲,一个个悬浮起来,在瑶池上空织成了片流光溢彩的网。

"是天地灵气在共鸣。"东华帝君端着玉盏的手顿了顿,望向莲池中央的定海神针。那神针此刻正泛着温润的金光,针身上的纹路与空中的果光交相辉映,竟在水面映出幅流动的图卷——有凡人在田埂上插秧,有鲛人在深海里泣珠,有小狐崽在青丘的桃树下打滚,还有稚童在道观里追着道士要糖吃。

"这是......三界众生相?"嫦娥怀里的玉兔竖起耳朵,前爪扒着她的衣袖,像是要看清图卷里的细节。王母微微颔首,指尖轻扬,空中的仙果便缓缓落回盘里,只是每个果子上都留了点微光,像沾了颗小星辰。"蓬莱聚灵阵虽稳了,却让三界灵气晃了晃。"她轻声道,"这些仙果吸了灵气异动时的碎光,竟把众生的日常映了出来。"

孙悟空挠了挠头,伸手戳了戳盘里的长生果:"俺老孙见惯了打打杀杀,倒不知凡人的日子这般......热闹。"他说的"热闹",是图卷里妇人晾在竹竿上的花布,是樵夫担着柴禾哼的小调,是卖糖画的老汉用铜勺在青石板上画的小鲤鱼。那些细碎的、带着烟火气的画面,竟比斩妖除魔的场景更让人心头暖。

正说着,瑶池东侧突然传来阵"哒哒"的蹄声。众人望去,只见头通体雪白的鹿踏着云气而来,鹿角上缠着半卷泛黄的竹简。鹿背上坐着位老神仙,灰袍上沾着些尘土,像是刚从远路赶来。"是司命星君。"太白金星笑道,"怕是又带着新写的命格册来了。"

司命星君下了鹿背,把竹简往玉桌上一放,喘着气道:"可算赶上了......刚在南天门撞见送子娘娘,她说瑶池今夜灵气旺,让我把这届凡人的'姻缘册'带来,沾沾仙气。"他说着翻开竹简,只见上面的朱砂字正冒着红光,每个名字旁边都系着根红线,线的另一头隐在云气里,看不清连着谁。

哪吒凑过去看,指着其中个名字道:"这叫'阿巧'的,红线怎么断了半截?"司命星君叹了口气:"这姑娘命里该有段好姻缘,谁知去年山洪毁了村子,她男人为救孩童没了......红线断了,却没散,想来是魂魄还记着牵挂。"他说着指尖蘸了点莲池的水,轻轻点在断线上,那红线竟慢慢续上了,只是比别处细了些,像根脆弱的蛛丝。

"能续上就好。"织女手里的云霞突然飘了飘,落在竹简上,竟让所有红线都亮了亮。"我这云霞沾了天河的水,或许能让这些线牢些。"她轻声道,指尖的云霞越飘越密,把整卷竹简都裹了起来。司命星君眼睛一亮:"多谢织女仙子!有了这天河灵气,怕是再大的磨难,也拆不散真缘了。"

白璃蹲在竹简边,用爪子拨弄着那些亮闪闪的红线,突然"嗷"了一声——它的爪子被根特别亮的红线缠上了,线的另一头竟连着哪吒腰间的混天绫。哪吒愣了愣,伸手去解,那红线却越缠越紧,惹得白璃甩着尾巴直蹦。"这可奇了。"司命星君翻着竹简,笑道,"这线本是人间对小夫妻的,许是沾了仙气,竟认错了主。"他指尖轻弹,红线便化作光点散了,只在白璃的爪子上留了点红痕,像染了胭脂。

孙悟空看得直乐:"这小东西,倒比俺老孙还招红线。"正笑着,怀里的小穷奇突然不安分起来,雪白的尾巴绷得笔直,鼻子嗅个不停。"怎么了?"他低头一看,只见小穷奇盯着瑶池外的云幕,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众人顺着它的目光望去,只见那片云幕正慢慢变黑,像是被墨染了似的。

"是幽冥的气息。"东华帝君站起身,指尖的菩提子转得飞快,"北俱芦洲的戾气虽封了,却引动了幽冥的旧怨。"话音刚落,黑云中就飘出无数虚影,都是些没入轮回的孤魂,个个面色愁苦,在瑶池边徘徊不去。"这些魂魄被戾气惊扰,失了轮回的路。"观音大士举起玉净瓶,甘露洒在虚影上,那些魂魄顿时清明了些,却依旧茫然地飘着。

"得让他们找到轮回门才行。"土地公急道,"可轮回门在幽冥深处,怎么引他们去?"白璃突然窜到黑云中,嘴里叼着片燃烧的梧桐叶——正是青丘的引路叶。它把叶子往空中一抛,叶尖的离火竟化作条火线,在黑云中绕出条路来。那些孤魂循着火光,慢慢跟着火线飘去,身影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云幕尽头。

"好个机灵的小东西。"王母笑着摸了摸白璃的头,"青丘的引路叶,竟还能引魂归道。"狐帝上前一步,躬身道:"这都是托瑶池的福。若不是此处灵气足,白璃的离火怕是没这般威力。"她话音刚落,瑶池上空突然响起阵钟鸣,不是天庭的晨钟,而是人间寺庙里的晚钟,悠远而温和。

"是人间的子时到了。"嫦娥望着天边的月轮,"凡人该睡了,我们这盛会,也快散了。"众人望着莲池里的倒影,图卷里的凡人大多已熄灯,只有几户人家还亮着灯——或许是母亲在等晚归的游子,或许是书生在挑灯夜读,那些昏黄的光晕,在月色里显得格外温柔。

孙悟空把小穷奇抱得紧了些,轻声道:"俺老孙以前总觉得,神仙就该斩妖除魔,护三界安宁。今日才知,这安宁里,原还有这么多细碎的暖。"东华帝君指尖的菩提子停了停,望向三界的方向:"三界本就是一体。没有人间的烟火,天庭的云也少了几分活气;没有青丘的狐鸣,山林的风也缺了些趣致。"

王母起身,鸾驾上的凤凰再次衔起明烛:"盛会虽散,情谊不散。诸位仙家若有空,常来瑶池坐坐。"众神纷纷起身行礼,托塔李天王拉着哪吒的手,叮嘱他别再闯祸;织女把一缕云霞系在乐神的琴弦上,说这样弦音里就有了天河的水响;司命星君抱着沾了云霞的竹简,说要赶紧把这灵气带回司命府,好让人间的姻缘更顺些。

孙悟空抱着小穷奇,踩着筋斗云往花果山去,临走时还不忘喊:"哪吒,明日来花果山!俺让小的们给你摘野果!"哪吒挥着混天绫应着,白璃也蹦蹦跳跳地跟着喊,声音奶气,惹得众仙都笑了。

瑶池的仙灯渐渐暗了,莲池里的并蒂莲却还亮着,夜明珠链的光与月色缠在一起,落在空荡荡的玉阶上。东华帝君望着那串珠子,指尖的菩提子缓缓转动。或许神仙的岁月,本就该这般——有守护的责任,有意外的风波,更有这些来来去去的温暖。就像这瑶池的莲,开了谢,谢了开,总有新的花,新的人,在岁月里,留下新的光。

瑶池的玉阶上还留着仙酿的余温,莲池里的并蒂莲却悄悄换了模样——花瓣边缘染上了层浅粉,像是被晨露浸过的胭脂。守池的仙娥刚要伸手去拂,却见那粉色竟顺着叶脉往上爬,不过片刻,整朵莲花都成了暖融融的桃色。

“这是……要结果了?”仙娥惊得后退半步。往年蟠桃盛会后,莲池总要静上三月,今年却这般不同。话音未落,池底突然泛起金光,定海神针的纹路里渗出点点甘露,滴在莲蕊上,竟催得莲心处冒出个指节大的绿果,周身裹着细碎的光。

这动静惊动了刚要回东华殿的帝君。他站在池边,指尖的菩提子转了转:“是蓬莱聚灵阵的灵气,顺着地脉淌到了瑶池。”那绿果似有感应,竟轻轻晃了晃,果蒂处缠上缕微光,细看竟是司命星君那姻缘册上漏下的红线。

正看着,瑶池外传来阵扑棱棱的声响。只见只灰羽信鸽落在玉栏上,腿上绑着卷青竹简。仙娥取下一看,笑着对帝君道:“是花果山来的信,孙大圣说……小穷奇把他的桃林刨了个坑,正等着哪吒去赔呢。”

东华帝君闻言轻笑。他指尖轻扬,那卷竹简便飘到眼前——上面是孙悟空歪歪扭扭的字迹,还沾着几点桃汁:“帝君若得闲,可带那莲池新果来花果山。俺老孙让小的们烤野鹿,就着桃酒喝!”末了还画了个歪脑袋的猴子,倒有几分传神。

“这猴头,倒会享福。”帝君将竹简递给仙娥,“你去趟南天门,让守将把这果子送去花果山。就说……让小穷奇补补它刨坏的桃树。”仙娥应着,刚要去摘那绿果,却见它突然从莲蕊里跳出来,顺着玉栏滚到帝君脚边,活像个怕生的孩童。

“倒是灵透。”帝君弯腰拾起绿果,指尖刚碰到果皮,就见它身上的红线突然亮了——竟与前日白璃爪子上的红痕隐隐相牵。他眉梢微挑,想起司命星君说的“灵气认错主”,怕这果子也沾了痴气,便将它揣进袖中:“罢了,我亲自去趟花果山吧。”

驾云往东南去时,袖中的绿果总在动。帝君索性将它拿出来,托在掌心。只见那果子竟慢慢展开片嫩叶,叶尖指向青丘的方向。“还惦记着玩伴?”帝君失笑,调转云头往青丘去。

刚过忘川河,就见白璃蹲在桃树下,尾巴上缠着根红绳——正是哪吒送它的护身绳。见了帝君,它立马蹦过来,用脑袋蹭他的袍角,鼻尖却直往他掌心凑。绿果似是认亲,竟从掌心跳下去,滚到白璃脚边,嫩叶轻轻扫着它的爪子。

“这是……瑶池的莲果?”狐帝恰好从洞府出来,见了那果子,眼底闪过诧异,“传闻莲池每千年结次果,能化戾气,助修行。只是这果子生来认主,怎么会跟着帝君来青丘?”

帝君指尖轻拂过绿果的嫩叶:“许是盛会时沾了青丘的灵气,认了白璃做伴。”正说着,远处传来阵马蹄声——竟是哪吒骑着风火轮来了,身后还跟着托塔李天王。“帝君!”哪吒跳下车轮,混天绫飘得欢快,“我爹说青丘的桃林好练枪,带我来借块地!”

白璃见了哪吒,立马叼着绿果蹦过去,用爪子拍他的靴子。绿果被它颠得晃了晃,竟从叶尖滴下滴甘露,落在哪吒的枪尖上。那枪本是凡铁所铸,沾了甘露,瞬间泛出金光,枪身上的纹路活了似的,竟绕出朵莲花的模样。

“好家伙!”哪吒眼睛一亮,挥着枪在空里耍了个花,“这枪竟比以前沉了三分,还更顺手了!”托塔李天王捋着胡须点头:“瑶池莲果的灵气,竟能淬兵器。看来这果子倒是与你有缘。”

正说着,天边突然飘来朵黑云,云里裹着阵腥风。白璃瞬间炸了毛,把绿果护在身后。帝君抬头望去,只见云里竟是头独角兕,额间的角泛着黑气,正是当年偷了太上老君金刚琢的那只。只是此刻它身上缠着锁链,像是从哪里逃出来的。

“孽畜!怎敢闯青丘!”托塔李天王摘下宝塔就要扔,却被帝君拦住。“它身上有老君的捆仙绳,怕是偷跑出来的。”帝君指尖的菩提子转得快了,“而且……它肚子是瘪的,像是饿了许久。”

果然,那兕牛见了众人,非但不凶,反而蔫蔫地低下头,喉咙里发出呜咽。白璃犹豫了下,叼着绿果凑过去,把果子往它嘴边推了推。兕牛嗅了嗅,小心翼翼地舔了口,眼睛里的戾气竟淡了些。

“这孽畜倒是识好歹。”哪吒举着枪笑道,“要不咱们把它送回老君那儿?听说他最近正找这头牛呢。”帝君点头:“也好。只是它既沾了莲果的灵气,想来以后不会再闯祸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阵笛声,清越悠扬。众人望去,只见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来了,手里还拿着个紫金葫芦。“让诸位见笑了。”老君捋着胡须道,“这孽畜趁我炼丹,咬断锁链跑了,竟跑到青丘来了。”

兕牛见了老君,立马蔫了,乖乖卧在地上,任由老君重新锁上锁链。老君摸了摸它的头,又对帝君道:“多谢帝君照拂。这孽畜虽顽劣,却通人性,此次闯祸,也是因为我多炼了三日丹,饿坏了它。”

哪吒抱着枪凑过去:“老君,我这枪沾了莲果的甘露,竟变样了,你帮我看看?”老君接过枪端详片刻,笑道:“这枪本有仙缘,只是缺了点灵气。莲果的甘露正好补了这点,以后你用它,能多三分力。”

说话间,绿果突然从白璃怀里跳出来,滚到青牛的脚边。青牛低头舔了舔,竟从角上滴下滴玉液,落在绿果上。那果子瞬间涨大了圈,叶尖的甘露更浓了,连周身的红线都亮得像团火。

“这是……”帝君愣了愣。老君笑道:“我这青牛喝了千年的瑶池水,角上的玉液能催灵物。这莲果沾了玉液,怕是要提前成熟了。”话音刚落,绿果“啪”地裂开,里面竟躺着颗通体莹白的珠子,珠子上绕着红线,还沾着片莲瓣。

“是莲心珠!”狐帝惊呼,“传闻这珠子能聚灵气,保一方安宁。看来这果子认了青丘做家了。”白璃用爪子把珠子扒到自己怀里,用尾巴盖着,活像护着宝贝的孩童。

老君见状笑道:“既是天意,便让它留在青丘吧。有这珠子在,青丘的灵气会更盛,那些小妖小怪也不敢来了。”帝君点头:“如此甚好。”

日头渐渐西斜,老君骑着青牛,带着兕牛回去了。托塔李天王见哪吒练枪练得入迷,便笑着道:“咱们也该回天庭了,免得你娘惦记。”哪吒恋恋不舍地放下枪,对白璃道:“我明日再来看你和珠子!”白璃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算是应了。

帝君站在桃树下,望着白璃把莲心珠埋在土里,上面盖着片桃花瓣。风过处,青丘的桃香混着瑶池的莲香,漫过忘川河,漫向三界。他指尖的菩提子缓缓转动,眼底映着天边的晚霞——或许神仙的岁月,本就该这般,有不期而遇的风波,更有细水长流的温暖。就像这莲果,从瑶池到青丘,兜兜转转,终究找到了最适合它的地方。而那些相遇的人,相伴的时光,也会像这莲心珠上的红线,在岁月里,越缠越紧。

莲心珠埋在桃树下的第三日,青丘的土地突然冒出些嫩苗,茎秆上缠着细碎的金光,不过半日就长成了片小莲池。白璃整日蹲在池边,用爪子拨弄水面的倒影,连哪吒送来的桂花糕都顾不上吃。

这日清晨,池里突然开出朵半白半粉的莲花,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到地上,竟化作颗颗珍珠。狐帝刚走近,就见莲花突然绽放,里面浮着面巴掌大的玉镜,镜中映出花果山的景象——孙悟空正追着小穷奇跑,那小家伙叼着他的紫金冠,蹦得比桃树还高。

“这镜子能照见牵挂的去处。”狐帝轻抚镜面,镜中画面突然变了,显出瑶池的莲池,东华帝君正坐在玉栏边,指尖的菩提子转得缓慢,面前摆着盘刚摘的青丘桃。

白璃用爪子拍了拍镜面,镜中帝君似有感应,抬头望了望青丘的方向。露珠从镜缘滚落,在地上凝成行小字:“莲池新藕已熟,待你归来尝。”

正这时,哪吒踩着风火轮来了,混天绫上还沾着些桃毛:“白璃快看!我带了花果山的野果!”话音未落,就见玉镜里的小穷奇突然蹦起来,对着镜面龇牙咧嘴,惹得白璃甩着尾巴直笑。

池边的莲花轻轻摇曳,把三人的笑声缠进花瓣里,随风吹向远处。或许这玉镜要照的,从来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这些散落在三界各处,却彼此牵挂的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