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兄长不仁 > 第59章 复命

兄长不仁 第59章 复命

作者:非山让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14:48:15 来源:文学城

回京后,裴扬雨一刻也没有耽搁,即刻换了朝服进宫面圣。

“玉安,怎么瘦了这么多?莫非是身上的伤还没好全?”弘帝已有数月未见过裴扬雨了,见他比离京时瘦了整整一大圈,狭长的凤目不禁涌起一抹淡淡的讶异。

裴扬雨躬身道:“多谢陛下关心,臣无碍,只是有些水土不服,待过几日便好了。”

弘帝理了理红色的宽袖又起身走到阶下,问道:“你寄信回京,言明云山寨上并无先太子遗脉,可这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的,也找不到个源头,你可在庐江查到什么线索?”

裴扬雨回道:“陛下,臣在庐江辗转数月,发现云山寨恶名在外,与团花阁脱不开关系。我三番四次遇险,都出自团花阁的手笔。他们四处害人,再将祸水往云山寨引,让我们不明真相的人合力对付云山寨。被捕的团花阁余孽知晓我的身份,声称是受了命令要借我之力对付云山寨。”

“三年前庐江的那场屠杀,其实并非是云山寨所为,而是团花阁所做,还有许多对庐江百姓做的恶事,也是团花阁所做。臣怀疑,京中的谣言与团花阁定然有联系。”

话毕,裴扬雨将袖中的口供尽数取出,恭敬递到弘帝面前,“陛下,这些口供都是在州府大牢签字画押的,里面写尽了他们的罪状,您可以看一看。”

弘帝一张张口供翻看过,瞳孔骤然一缩,道:“团花阁,连庐江也有团花阁的踪迹吗?上回他们传信回来,说得不明不白,只说你是被杀手所害坠楼受伤,半分未提及团花阁的事。出了这样接连的祸事,为何庐江知州并未查清上报?”

“可那云山寨又是什么来头?若真是一个普通的寨子,何须引团花阁对付他们?又何须动用你的力量对付他们?”

裴扬雨再躬身回话:“陛下息怒,庐江知州固然失职,可团花阁的人手段狠辣,备好人证物证指证云山寨,心思严密,若非我此次遇险,捉到几个活口,若非听他们承认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也不会相信云山寨是清白的。人人都是先入为主,又有证据指向,即便云山寨未曾做过什么,也无人相信。”

“臣也曾摸入云山寨中查探,发现里面也只是一群没有反叛之心,安居乐业的山民,在周遭蹲守数月的侍卫也并未回禀云山寨的可疑之处。

“陛下,这其中一人的口供提及,他们受命推波助澜,想让我踏平云山寨,可丝毫未言明先太子遗脉之事,我们分开盘问过多次,他们也并不清楚先太子遗脉的事,可见这句谣言是个幌子。只是臣也想不通,若云山寨真是清白的,为何会被团花阁盯上。”

弘帝眉眼微沉,周身漫开威压:“且先不论云山寨的事。玉安你可知,国子司业的死也与团花阁有关,只可惜杀害国子司业的杀手已死,刑部的人至今也没查出什么眉目。连带着你也在庐江被他们加害,他们这一招招一步步,下手狠厉,我们眼下却找不到幕后凶手,实在是可恶。”

“忠臣身死,谣言纷乱,势必会动摇江山,朕只怕潜藏在京中的团花阁余孽,要将京城搅个翻天覆地。”

裴扬雨跪下,抱拳道:“陛下,臣大胆推测若谣言真为团花阁所出,他们所想,不过是想引开我们的注意到庐江的先太子遗脉线索上。这样一来,便给他们在京中作恶留了余地。庐江与京中某处一定有联系,他们才会将我引往庐江。庐江已无线索可供,此事就只能在京中暗中摸查。”

“陛下,为防团花阁,依臣之见,京城里外都需秘布军士,以防其害。”

弘帝的眉心猛然一蹙,“我只担心,这操控团花阁之人,是你我都认识的人。我年纪尚轻,朝中许多人暗藏鬼胎,互相勾结,心中谋划,朕不是不知道。在我初初登位时,虽也铲除了不少逆党,但这些反对我的人,是永远也除不尽的。若我连身边的人都不能相信,我又能相信谁。”

裴扬雨伏地,朝弘帝一拜,“臣如从前一般,赤诚以待陛下,永远都不会改变。”

“玉安快起。”弘帝稍稍弯腰,将裴扬雨扶起道:“你我从小相识,我深知玉安为人,有这多年的情分在,我自当永远信你。只是眼下,朝中可用之人不多,若非我只信得过你,我也不会让你到庐江查探先太子遗脉一事。我知道,在庐江查探并非易事,也是危险重重。你与我站在一道,只怕回京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平。”

裴扬雨躬身再朝弘帝一拜,“臣不惧,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好,有玉安这一句话便够了。”弘帝命内侍给裴扬雨上茶又邀他坐下,“团花阁一事,我已经命刑部尚书去查了,但一些细枝末节还需你在暗中留意。贪墨案未能肃清团花阁,当年定然有清查的官员与团花阁暗中勾结,团花阁才能重新在京中扎根。也许等国子司业的死查清了,我们离真相也更近了一步。团花阁在庐江与京中布下的棋子,很快便显露出来了。”

裴扬雨道:“是。”

弘帝又问:“近日听闻温尚书之女在庐江死而复生,再返京中。我想,玉安在庐江多日,或许也知晓此事罢?”

“温尚书的女儿没死?可臣在庐江听闻,温娘子一行人被烧得面目全非,温尚书不是也已经将尸身都领回去了吗?怎么会……”裴扬雨很是震惊。

弘帝点点头,“玉安如此反应,便是没有同温娘子打过交道了。朕开始也觉得纳闷,若温娘子还活着,怎么数月后才返京与温尚书相认?据温尚书所说,温娘子被歹人所害,受了重伤,直到近日才养好了身体,得以返京归家。只是温娘子初初遇害时,便有传闻是云山寨所为,温尚书查过后再也没有下文,这毕竟是他的家事,我也不好过问,只是觉得奇怪。”

“陛下,此事臣也查过,温娘子遇险与云山寨并无关系,可遗留下来的腰牌却指明云山寨,这定是有人蓄意嫁祸。”裴扬雨一五一十将查探到的消息告知弘帝,打消弘帝的疑虑,他不希望云山寨再成众矢之的。

“总总看来,此事也只有团花阁的人能做出来了。他们在团花阁对这么多人下手,可叫朕奇怪,温尚书与你与云山寨,同团花阁究竟结了什么仇。”弘帝闻言,表情更为凝重。

“陛下放心,臣会暗中查探,若有眉目,会即刻向陛下禀报。”裴扬雨听明白弘帝的意思,主动向他请缨调查此事。

团花阁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找到关口,便才有可能将这几件事情都捋清楚。那日在山洞袭击他的人,对京城的事情了如指掌,若也能借此次暗查之机将此人找出来,也算是多了一件好事。

从宫里出来后,裴扬雨就回国公府了。

裴夫人得知裴扬雨回京,张罗了一大桌子好菜,只等他从宫里回来一起吃饭。

裴扬雨见桌上摆满了菜,有些恍惚,一时间又以为自己还在小院。

“玉安,若是这些菜不合你的口味,我再让厨房重做。”裴夫人的话在裴扬雨耳边响起。

裴扬雨顿时回神,朝裴夫人笑了笑,“阿娘,这些菜都是我爱吃的,亏得你为我费心了。”

裴夫人盛了一碗汤,道:“瞧你去了几个月,定是十分辛苦,人也瘦了不少,快喝些汤补补身子。”

裴扬雨喝尽一碗汤,觉得已经半饱了,可为了不扫裴夫人的兴,又将桌上的菜全都尝了一遍。

裴夫人见他不语,主动问了一句:“玉安,上回你托我回来问的玉佩,我看着是枚娘子贴身佩戴的物件,怎么你手中会有,莫非是……”

“阿娘,您别乱想,什么也没有。这枚玉佩是块证物,我留下只是想查清玉佩的来源。”裴扬雨矢口否认。

“好,原来是我误会了。”裴夫人又道:“可京城这么大,找到这枚玉佩的主人实属不易。我这些天已经来回向相熟的夫人和娘子打听过一遍,也没听说谁家丢了贴身的玉佩。”

“烦请阿娘再帮我仔细看看。”裴扬雨从怀里掏出玉佩,递到裴夫人手中。

裴夫人接过玉佩,前后仔细翻看了一遍,道:“制成这枚玉佩的羊脂玉可是不多见的好货。可京中有此好玉的人也不少,若是要从料子上找,怕是不易。”

“玉佩的边缘好像刻有一个图案,像是海棠花。”裴夫人触到并不光滑的玉佩边缘,喃喃道。

“阿娘,女子之物刻上海棠花不是很常见么?”裴扬雨凑过去看,觉得有些奇怪。

裴夫人摇头道:“当然不是,若以海棠花作为女子之物的象征,便该在前后两面镌刻,怎么会在玉佩边缘刻花。我看,这边缘的海棠花,暗含着玉佩主人的名字。这京城里名字有棠的夫人,娘子也不少。一时半会,我也记不起来。”

裴扬雨道:“无事,阿娘慢慢想。若是想出了眉目,再告诉我也不迟。”

裴夫人点点头,又问:“这次回来,能好好休息一阵了罢?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应是休息不够,我看还是找大夫来看一看要好一些。”

裴扬雨放下筷子又擦了擦嘴,道:“阿娘不必担心,或许是这几天赶路,有些累。陛下允我休沐三日,再上朝议事。”

“阿娘,我有些累了,先行退下了。”裴扬雨起身朝裴夫人屈身微微一拜,继而走出正厅。

一阵风声略过,园中的海棠花扑簌。透过长廊悬挂的竹帘往外看,园子里的海棠花密压压地在枝头开满,虽然花上沾了灯笼投下的光,可还是看不见半分鲜艳的颜色。

裴扬雨立在竹帘下,无声地望着园中的海棠。

回忆随风声翻涌,好似又将他带回了在庐江的那一夜。海棠花下,她笑颜逐开,似乎对周遭的一切都很好奇。可在裴扬雨的记忆中,她的笑颜已经模糊了,只剩得一张含泪愤怒的面容与他相对。

裴扬雨心中又觉刺痛,可还是情不自禁去想。如今两地遥遥相隔,她应当已经将他忘得一干二净了。

走走剧情,将前面的一些坑先稍微填一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9章 复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