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着行进过的路线在导航上画出一道扭曲混乱的线,脚步越放越缓。
“这到底是天太黑了导致的脚步偏移还是什么……”威尔碎碎念道。
“没那么简单,”柳春秋环视着四周,已经习惯了隐藏在暗处的那些凝视,“这样的偏移程度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了。”
确实如此。即使能够及时修正大方向,但这斗折蛇行的走法不对劲。白羽音关闭了导航。
“唯一的解释是,”柳春秋犹豫了半晌,“我们自身的某个部分失去了平衡。”
并且,他们这一路不断修正方向,却不止一次遇见警告的告示牌,它们全部都无法完全辨认,但都传达着同一个信息:回去,不要相信导航。
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那边好亮,不然我们先到那里休息一晚吧。”林萌萌指了指不远处。
白羽音点点头,这是当下最好的决断了。
几人朝着眩目的光亮走去,像是被没有温度的白光吸引而去的飞蛾。什么都看不清楚,但凭借着躯体的本能渴望着未知的光。
头晕。
不知道是因为猛烈的光源还是因为什么,头晕的感觉侵袭着他们。
这让他们眨眼的频率变得极快。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让他们对于身体的其他感官近乎麻木无知,时间作为观测的工具彻底消失,连他们的身躯也隐没在其中。
眼前开始出现杂乱的噪点,脑内若有若无的电流声让他们无法听清身边人的动静。
好像无论走多久都离不开这片吞噬他们的无尽白光。
到底过去了多久?到底走了多久?这里像是一切理性和智械失去控制的边缘。
直到眼前开始出现更加光怪陆离的眩目色彩。
那是只应该出现在繁华都市中的绚丽霓虹。
闪烁的紫色,黄色,绿色,炽热的镁光灯,电流的嗡嗡声。
几人终于得以停下脚步。
眼前高大的建筑看不清楚,只能看见匾额。
这是?寺庙?这是什么?
建筑漆黑模糊的轮廓像是某种中式的建筑。
匾额上写着怪异的字。
“敱鬮脎”。
这到底是什么字?这是什么?
什么?什么?什么?
思维越发混乱。
那些奇怪的字在匾额上发出幽幽的紫色光芒,似乎是由某些未知材料的灯管组成的。
可是他们无法辨认那些字。
可是那些字在不断地闪烁变幻,连眨眼的瞬间都不需要。
谳鬟嫢颽竁豨觱戙圙驫氍斝瞢児龜贃。
看不懂,什么都看不懂。
棨叇筻鋆鞴齉勔箦薤貋鳓。
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但几人仍然迈着机械的步伐,推开漆黑沉重的木门,向内走去。
无法理解的景象充满了视野。
建筑的大门打开后竟是更多的建筑。
一个匾额的后面还有更多的匾额。
霓虹灯闪烁,但照亮不了任何的黑暗。
他们向前走,身侧的建筑既飞速又缓慢地向后掠去。
灯光,灯光,灯光,还是灯光。
他们到底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如果是在室外,为什么抬头望天时能够看见木制的房梁?
如果是在室内,为什么这里像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街道?
为什么既有向上延申的阶梯,又有向下探去的阶梯?
为什么有像庭院一般的构造?为什么有彭罗斯阶梯一般循环的木桥,为什么被木桥环绕起来的池塘深陷地下?
为什么会有水流声从水泥地、从他们的脚下传出?为什么会有游鱼从密封的钢筋中游向池塘?
这到底是什么?
这是哪里?
自己在什么地方?脚下是什么?
两侧的是什么东西?
过量的信息在逐渐代替他们原本的记忆。
名字。自己的名字是什么?
柳春秋发出一阵狂笑。
这阵笑声勉强拉扯着几人的神智不涣散。
“我明白了。”他笑着,凭着身体的记忆点燃一支烟,在手背上烫出一块圆形的焦黑,“我们早就已经不正常了。”
白羽音张了张麻木的嘴唇,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什么。
“是认知错乱啊。”柳春秋的手机械地摆动,不断地在手背和手臂上留下骇人的伤痕,好像不知道疼痛一般,“集体性的认知错乱。”
他闭上双眼,切断了信息涌入的入口,顿时感觉脑子清明了些许。威尔有样学样,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白羽音也早就反应过来,闭上双眼,顺带捂住了林萌萌的眼睛。
“我们从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看见。”白羽音冷静的声音传进了几人的耳朵。
“或许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只不过经过电子错误的处理进行了扭曲。”柳春秋补充道,此时手上的疼痛逐渐苏醒,让他皱起了眉头。
“啪。”一只冰凉的手搭在肩上。
“哇啊……!”威尔一激灵,本能地想要睁眼。
“不要睁眼。”一个亦男亦女的声音说道。
“你是谁?把手拿开。”柳春秋冷冷地说。
另外两人脸色惨白了几分。
一只手搭在威尔身上,一只手搭在柳春秋身上,那么她们肩膀上搭着的手是……?
“我是上一波的调查员,你们都被那个东西骗了。”
“那个东西?”
“概念神。”
“可是……它不是人类所设定的电子程序吗?没有自主意识的东西要如何欺骗人类?难不成真有什么智械危机?”威尔语带嘲讽。
“概念神不会明目张胆地欺骗,但它会隐瞒、筛选信息。不要相信它。”
“那么你为什么会在山上?”
“我回不去了。”
白羽音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她在试探,试探现场有几个人控制了他们。但似乎现场并不存在更多的人了。
那多出来的手到底是什么?
“回不去了”又是什么意思?
“时间不多了,听我说。”那声音打断询问,“不要睁眼,把你们的导航和夜视系统全部关闭。我会指引你们前进。”
“怎么指引??”威尔有点紧张。
“别废话。我会调整你们的方向的。”
白羽音眯缝着眼,发现关闭一切功能后,外面的世界竟是完全漆黑的。
但在那片深不见底的漆黑中,有着不寻常之物。
现在她理解了为什么“回不去”了。
那东西没有人形可言。
一条外置的白色机械脊椎可以称之为“蜿蜒”,细长的脊椎上没有任何肉身的部分,连接着数条细软管,不知延申何方。脊椎的尽头是一只白色的头颅,连同面部全部都是光滑的金属制品,表情僵硬,就像是静置在商场中的假人模特一样。
这样一个头颅,要怎么开口说话?
从脊椎每一个关节的连接处垂下修长的充满生气的人类般的手臂,随着脊椎的移动而轻轻晃动着,密密麻麻。
那只巨大的“蜈蚣”就这样悬停在他们的头顶,无数支手臂从上空轻轻擦过发丝。扭曲的脊椎骨向下蜿蜒,那只看不见表情的头颅静静地盯着他们。
因为没有任何的生息,除了她,没有人发现这东西贴得多么近。
应该相信它吗?相信此等非人之物?
不,不要打草惊蛇。
“那你倒是说往哪走啊?”
“闭嘴。迈步。”白羽音叫停了无意义的争执,率先向前迈步。
那东西的头颅就像是装了稳定器一样,无论走快还是走慢,直走还是拐弯,都始终保持着相同的距离和角度。
就好像是在观察他们有没有睁眼一样。
如果不是白羽音实际上偷偷观察着情况,他们甚至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在前进。道路平坦得简直就像是商场平滑的地面。唯一能听见的只有几人衣料的摩擦声,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搭在肩膀上冰冷又不容拒绝的手。
但他们确实是在前进的。
树林中的路看起来千篇一律,尤其是夜晚的时候。但他们大概是在往来时相反的方向前进的,白羽音想到。因为一路上能够隐隐约约看见那些伫立的告示牌背对着她。
“还没到吗?”林萌萌的声音有些干涩。
那东西稍作停顿,像是在思考。
“天刚破晓的时候应该差不多就到了。”
还有约莫三个小时。
“你要带我们去哪?”威尔满脸苦瓜像。
“我只能送你们到神殿的入口处。”
“……为什么?”
“因为我的躯体早就已经消亡,和这片山林融为一体,成为了这座山上自然衍生出来的生灵。”
“鬼魂……?”林萌萌咽了一下口水。
“什么?不,”那东西的声音多了一分疑惑,“你们怎么回事?鬼魂这种说法都是多少年前的迷信了。”
“那你……是什么东西?”白羽音试探道。
“我?我是???????。”
关键的地方像是一串杂音。听不懂。
这让白羽音感到头皮发麻。
“呃,请你解释一下吧,如你所见,这里有一个幼小的孩子。”威尔开口装起了无辜。
于是那头颅悄无声息向下移动,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对焦的那对金属假眼睛观察了他半晌。
“好吧,看来是个上课走神的坏孩子。”
“哈哈。”威尔干笑了两声,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实际上头皮炸开般的恶寒灌满了全身。他透过狭小的缝隙看到了那个东西,理解了白羽音的试探。
“你们的老师应该讲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了吧。”那东西慢悠悠说道。
“讲……讲过了?”威尔装腔。
“哦,看来也没有好好听。”它出乎意料地有耐心。
“那个实验啊……”它接着说道,“简单来说,就是量子,观测。杨的实验非常简单,用到的仅仅是一束单色的光和两条缝隙。通过光穿过缝隙投射在屏幕上的形状来确定光到底是不是波动的。最开始,确实,光穿过缝隙,像水波一样互相干涉,在屏幕上投下了数道条纹,叫作干涉条纹。于是,那个时候的人类认定了光是波,推翻了牛顿光是粒子的学说。”
“可是,后来意外出现了。科技发展后科学家开始用光子来做双缝干涉实验。当发射的光子数量少的时候,投射出来的是杂乱无序的光斑,数量多的时候就又变成了条纹。那么问题来了,单个光子发射的时候,它是怎么被干涉的?难不成是它同时穿过了两个缝隙,和自己产生了干涉?”
“于是,科学家决定增加一个观察探测器,来捕捉光子的轨迹。探测器捕捉到光子并没有同时穿过两个缝隙,但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本该出现的多道干涉条纹消失了,变成了仅仅的两条杠。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哦,哦……”威尔听得云里雾里的,“什么?”
“这意味着,在增加了观测器以后,光变成了粒子的特性。”
白羽音皱眉。她意识到了这个实验和量子力学的关联。
“这次实验,无论是在光子通过后再迅速打开观测器还是以极快速度打开观测器,结果都是一样的:双杠。而反之,如果事先打开观测器,最后一秒关上,屏幕就会重新出现众多的干涉条纹。这就好像是光子能够预测到人类的全部行动和意图一样。”
“这就是最初几百年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它说道,“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就逐渐意识到了,我们眼中所观测到的东西并非绝对的真实。于是有一天,他们开始置疑,所谓的‘鬼魂’难道也是与观测相关的现象吗?”
“哦,我懂了。”威尔长呼一口气。
所谓的鬼魂,实际上只是因为人类的观测而发生了变化的某种物质。在失去观测时,它们可能并非人类所认识到的那样。那么,人类要如何才能真正地见到鬼魂的真面目呢?目前或许是无解的。
但同时,他们也找到了和鬼魂达成沟通的方式。
这或许就是眼前这个生物的本源。
这具巨大怪异的躯体不过是一个媒介,并不能真正的代表什么。
何等高度发展的文明。他们甚至证实了人死后的归宿。
“还算聪明,小子。”那东西说道,“就像概念神。它的制作本也是基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数据库,第二个则是观测。所以,不同的人在观测到它时所看见的样貌也是不同的。注意不要被迷惑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悬灵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