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以诗文寄日暮 > 第5章 弦断之音谁人听

我以诗文寄日暮 第5章 弦断之音谁人听

作者:润舍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4 10:31:31 来源:文学城

文落诗迷迷糊糊站门前,朦朦胧胧看到门牌上“春庭酒楼”四个大字。

待眼前的景象清晰了,她才反应过来,刚刚这个小伙计口中的“魔娘”,指的是自己。

而就在小伙计说完那一刹那,一股巨大的黑色光晕涌起,将文落诗卷了进去。待她再睁开眼时,已经来到酒楼门口了。

背后的东家到底是何人?

文落诗的修为可不低,而这家酒楼的仅仅一个小伙计,就能施法把她带走,不敢想象这背后之人有多可怕、多强大。

不过话说回来,春庭酒楼是整个稀音城最大的酒楼,甚至其他城池的人都听说过,出名程度可想而知。

这里的东家,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文落诗摸不着头脑,看到小伙计正在前方给自己引路,连忙问道:“敢问,你们东家是哪位?”

可那小伙计却傻乎乎地答道:“他只和我说,让我来这家小铺传话,请你过去,也没说别的呀,我好像也不能告诉你他是谁吧?”说完,他又幻化成一团黑雾,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文落诗回头看了一眼酒楼之外,街上的雪本就不厚,如今已经消融了大半。天色已晚,几乎已经看不到光亮了。

她望着那团黑影飞去的方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走到了酒楼的后院入口处。

如果可以选择,她绝不会跟陌生人走。但是对方实力过于强大,根本没给她选择的机会。想到这里,文落诗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毕竟她也无从得知,后院里的“东家”,究竟是何等人物。

进入推开通往后院的木门,真正进入院中,文落诗被眼前这一幕彻底震撼了:这与她想象中的酒楼后院,大相径庭啊!

这哪里是一个简单的后院,这分明是缩小版的一座奢华的府邸。

院中花草纵横交错,花瓣上闪着点点亮光,草丛处有蝴蝶流连飞过。

这可是冬年啊,这里竟然有如此生意盎然的景致!

虽然依旧能感受到空气中的冷意,花草却鲜艳如同春年之间的景象。

花丛中间,一条乌黑透亮的鹅卵石所铺的路,通向不远处的小楼。

这小楼是暗红色的墙、浓墨色的瓦、琉璃金色的脊兽、五彩斑斓的瓦当;两侧的墙是常见的青灰色,却有着华丽而繁琐的浮雕,从院门处一路延伸到围墙的尽头。

文落诗走近墙面,发现这些浮雕大概是在讲述一个乐师在不同季年的演奏情形。

与人间的一年四季不同,九天之上,一个季节是一整年,便有春年、夏年、秋年、冬年之说,四年为一轮回。一年之中,前四个月名为孟月,中四个月名为仲月,后四个月名为季月。

无论是天界还是魔界,都是如此。

在这浮雕上,春夏秋冬四年,乐师分别演奏了笛、筝、琴、埙四种乐器,时而在竹林间,时而在高山顶,景致之多、兴致之雅,尽显于浮雕之上,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只可惜,那乐师从未露过真容,只留下一个个背影。

有没有可能,这个乐师,就是这个院子的主人?或者说,这春庭酒楼的东家?

文落诗忍不住转身,再看看这座春庭酒楼。可是哪里还能看到酒楼?

此处应当有什么障眼法,也隔绝了声音,使酒楼里的人根本看不到后院的景象,而后院也不需要被酒楼喧嚣所打扰。

可真会享受啊。

文落诗正暗自念叨着,忽然感到一股敌意的气息。

她转过头,却看到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正站在自己面前。

她先是怀疑自己看错了,直到无比确定后,吓得一个踉跄,差点跌倒。

还好她反应快,站稳了,没有跌倒,也不需要别人来扶。不然,她身上就要上演一出烂大街的戏码了。

而对方眼中也满是惊讶,像是完全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文落诗。

四目相对,沉默许久,对方先试探性地开口:“姑娘……这是?”

文落诗尴尬地一笑:“这位仙君,真是有缘啊,又见面了。”

眼前这人,正是不久之前来老婆婆的小铺,买了两个红苕的那个仙人。

文落诗是真的没想到,还会再次遇见他,也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莫名其妙地再次遇见他。

按照魔界民间的习俗,一般称呼男子“郎君”或是“魔郎”。

可是这人,一身仙气地站在文落诗面前,而且很明显修为高于她。她警惕感拉满,实在不敢轻举妄动,称呼上,也带了刻意疏离的意味。

转而,她忽然反应过来了什么:“等下……阁下可是这酒楼的东家?”

仙君先是怔了一下,随即豁然开朗:“这酒楼的东家是我至交,我这是来找他帮个忙。”他看了看文落诗,略带看戏意味,问道:“怎么,姑娘也是来找他的?”

文落诗连忙澄清:“当然不是,我都不知道这酒楼的东家是谁,就被一个小伙计带来了,说他要见我。我没想来,可是一阵风就把我卷过来了,我睁开眼,人已经在这里了。”

仙君“扑哧”笑了一声,然后意味深长地看向文落诗,道:“我猜得可真准。得亏我想起点事,又回来一趟,被我给撞上了,不然真看不出来啊。”

文落诗闻言,脸上大大地写着疑惑。

她的喜怒哀乐,往往都直接写在脸上。

而仙君却没有解释,反而继续笑道:“在下先告辞了,姑娘快去吧,我朋友在屋里等你。”

待那仙君离开后,那文落诗更疑惑了。

没在任何一个话本里,见过这种剧情啊?

所以,她竟然没办法预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要见他的人,竟然能跟仙族有如此之好的交情,而是对方还肯定是个修为不低的仙族,那要见她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于是,她思考着,走到了木门之前。感受到浓郁的魔气后,文落诗暗自松一口气。

幸好,对方也是魔族。

她的要求已经降低到这种程度了……

本想敲门,却看见门开了一道细小的缝,传来几丝淡淡的琴声。

透过门缝,文落诗隐隐约约看到里面有个身影,正端坐在桌案前抚琴。结合刚刚看到的院中浮雕,文落诗心中愈发确定,这就是酒楼的东家,也就要见她的那个人。

正在她犹豫要不要敲门、打断悦耳的琴声时,门却忽然开了。

而里面那人,在身前一拂袖,琴消失在桌上。

他抬眸,看向文落诗的那一刹那,文落诗惊呆了。

眼前这人的脸,眉如山陵,眼若灵泉,鼻如峰峦,口若落红,颊如闲淡游云,颌若苍劲山石。

若是打量他全身,便会误以为身处林间,清风若起,那一束顺直而细长的乌发,似细长溪水一般,从盈盈山间直倾而下;他身子,是一尊沉淀了万年古木,稳稳扎根在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天地间;而那一双手,则是遒劲却细长的树枝。

从未见过如此俊美之人!

文落诗心下高兴坏了,顿时觉得,不管今天被叫来的目的是什么,自己也来得值了。

她多少个日夜,绞尽脑汁、抓耳挠腮,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描写自己话本里男主人公的长相,如今,一个天然的原型摆在她面前,她再也不用凭空捏造了,这是天大的喜事啊!

她就差把激动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此刻,这样一个人坐在自己面前,往日她话本里那些浮夸的、繁琐的、冗余的描述,统统都不需要了。

那男子却眼神平静地任由文落诗打量。直到他实在被看得太久了,才两指轻轻一挑,施法将文落诗身后的门“呀”地一声关上。

“多谢姑娘前来。屋外天冷,勿在门前站太久。”

他这一开口,文落诗却再次心底里乐开花了。

如同落石坠入空谷中的水潭,晕开无数道涟漪。

我好像,也知道该怎么描写男主人公的声音了。

他的声音,简直是我幻想过、试图描写过无数次的那种。

天助我也,这么多天的奔波和坎坷,换来如今的大好运气。

文落诗通过紧紧盯着面前这张脸,似乎看到了自己解决卡文的救星,看到了自己的灵感来源,看到了自己每天奋笔疾书的希望!

可是高兴归高兴,她并不认识对方,从进屋开始,她已经手里捏了一把冷汗了。理智告诉她,不能因为他成为了你事业上的救星,就对他卸下防备。

于是,文落诗并没有上前,而是收起了笑容,静静等待他的下一句话。

面对文落诗一通打量,再目睹了她喜笑颜开的样子,如今又见她脸色变化太快,那男子实在没忍住,无奈笑了出来:“姑娘放心,只想请姑娘帮个忙而已,绝无恶意。快请坐吧。”

文落诗心里稳了一些,上前坐在男子对面。她方才走进屋子里面便觉得相当暖和,这才发现,桌子旁有个暖炉,正缓缓向外冒着暖融融的白烟。而这个暗金色的暖炉,则是用极为上等的连城铜制成的,只有身份不凡之人,才能有机会得到这种铜。

而刚刚进门那一刻,她看到此人在抚琴。又联想到刚刚院落中墙壁上的浮雕,文落诗确定,眼前这位,应当是一名对曲乐颇有研究之人。

于是,她开口笑道:“这位郎君,可是要见我的那位酒楼东家?”

对面的男子轻轻一笑:“正是在下。”

文落诗故作轻松,笑问:“怎么称呼?”

而她实在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因为这个简答的问题,而沉默了好一会,像是在纠结什么。

少许,他答道:“姑娘海涵,在下真正的名姓实在不便透露,但有一个名字,姑娘或许听说过。”

文落诗挑眉,心想这个关子卖得也太大了。

然后他缓缓道出二字:“长晓。”

接着,空气安静了几秒。

文落诗反应过来那一刻,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长晓!

她刚才的心花怒放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只余下响彻雷霆的震撼。

看着她满脸震惊,长晓十分无奈,失笑:“姑娘知道在下的名字,在下已经很荣幸了,也不必……如此震惊。”

文落诗回过神来:“久仰大名。”她像打量一件难得一遇的绝世珍宝一样,看着长晓:“其实我一个多时辰前,方才在街上听到有人吹奏你的曲子,转而见到了本人,着实有些震撼。”

长晓,或许并非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可但凡与“曲乐”二字有交集的人,几乎没有不知他名字的。毕竟,《落雪歌》一出,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

而这仅仅是他的最家喻户晓的一首。凡是有曲乐的地方,乐坊、茶楼、勾栏、瓦舍、甚至大街旁的小铺,都经常有些耳熟能详的曲子,出自乐师长晓之手。

传言,沧海历八千三百五十五年孟三月初,大雪纷飞之际,长晓于第三重天赤缇城中,掩帘演奏了一曲《落雪歌》。虽未有人看到他的容貌,群众却瞬间哗然,赞叹于他的琴技之高超,感慨于他的创作之美妙,折服于他身上那种少年初出江湖、一曲成名的灵气。

那时候文落诗刚出生百岁有余,还是个襁褓之中的姑娘。多年后她习琴之时,听闻当年长晓的故事,时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去到赤缇城,亲眼见证这一轰动至极的景象。

那之后,长晓又将此曲填词,交给乐坊,从此这首曲子便在各个城池的乐坊之间流行开来,无数人演奏或吟唱。

而当今,已经是沧海历九千九百五十一年,时过境迁,岁月流转间,一千余年已过。时至今日,文落诗已经几百年没碰过琴了,也渐渐消减了儿时对曲乐的兴趣,可长晓这个名字,以及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不曾衰朽。

无人知晓“长晓”究竟是谁,可他的名字,早已成为“琴技”的代名词,是多少人的目标,和难以企及的高度。

可今日一见,文落诗才得知,人们只道长晓才华,无人得见长晓真容——

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好看的真容。

她忽然想到什么:“方才我进来的时候,院中墙上的浮雕似乎有笛、筝、琴、埙,演奏之人,都是你?”

长晓眸光一顿,点头。

文落诗心底哗然,这是多有曲乐的天赋啊!众人只知长晓之琴,不知他还精通多种器乐!

看文落诗一脸崇拜的样子,长晓很是好笑。但他犹豫半晌,又道:“姑娘,在你之前,无人知道长晓是我。”

文落诗心神一凛,顿时明白,长晓定是另有身份。不过他们萍水相逢,她也不想给自己添麻烦,知道得越少,便越安全。

她正思考时,长晓浅浅开口:“那姑娘怎么称呼?”

“文落诗。”

她轻轻将手拂过桌面,一团粉色的烟雾中出现了纸张和笔砚,她迅速执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长晓看着消散的粉烟,又看了看她的手,点点头:“幸会,文姑娘运笔速度如飞。”

文落诗其实一直在观察长晓的反应,特别是在她露出粉色烟雾之时。而长晓给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感觉,并没有因这出现在眼前的粉烟而有所波动。

“我以写诗文话本谋生,写得多了,笔速自然快些。”

长晓想到什么,又问道:“方才寻得文姑娘之地,正是欲晓书局旁的一家小铺,你可是要去投稿?”

文落诗颔首:“正是。”

长晓大概对文落诗有个模糊的了解了。转头之时,看着身边的姑娘眨巴眨巴眼睛,心下一动,于是手一挥,蓝色光晕闪过,桌上出现了茶壶和茶杯。正欲倒茶之时,却见身边姑娘的身子无意识地轻轻往后退了一点。

文落诗喃喃道:“你竟是融雪之人……”

长晓似乎早就料到她如此反应,没说话,只是继续倒茶。

忽然,文落诗意识到什么,猛地一抬头。

“长晓魔君,你是如何得知我在小铺的?”

【大长文预警】补充说明一下我的世界观。

我这个大世界观下面会有三个大系列,分别是“九天”“世外”“尘世”。九天是天上的奇幻/仙侠文,世外讲的是个开天劈地以来独立的世界,尘世是传统的纯古言。目前应该会先以奇幻为主,所以先不用考虑天上地下的关联问题。

当然,目前是这样设想的。手握二十多本大纲的我经常瑟瑟发抖,因为腱鞘炎颈椎病痔疮已经找上我了。一切还得看我以后能不能写得动,要不要解约续约,甚至也要看阿晋能不能多活几年。

好,说正事,《诗暮》这本书主要讲魔的故事,预计上卷下卷加起来共百万字。选这个背景和人物,一方面是我这个人比较特立独行,且拒绝物种歧视,二是现实的问题,对面天界的世界观我构造了百分之八十,剩下没建完的我目前实在懒得想,过几年再说……

所以大家将会在这篇文里见证一群魔是如何自强自立,然后规划去攻打仙族的。与别的仙侠文相比,我这个肯定是倒反天罡的写法。

顺带提一句,这个书名,大结局的时候我应该会去作话里解读。我知道好多人说我这个书名太拉垮、云里雾里、或者不符合频道风格什么什么的,但是我坚持这是唯一一个适用于这本书的书名,我自己也没改过。所以,我不可能做出“为了蹭榜单吸引眼球去改成含热话题的抽象书名”这种事。(谢谢各位听我说这些。认真鞠躬。)

接下来说说这本书中世界观时间线。

历法:夷古历——>天云历/沧海历。

万年前,两界大战之后开启对立局面,废除夷古历,开始分别用天云历和沧海历作为历法。可以理解为,这两个历法在时间上没区别,元年都是大战结束那一年,只不过两界叫法不同。

纪年:一年是一个季节。春年,夏年,秋年,冬年。四年一轮回。

月历:孟月是一年中前四个月(1234),仲月是中间四个月(5678),季月是后四个月(9 10 11 12)。

比如,文中提到,沧海历八千三百五十五年孟三月初,这个“孟三月”指的就是一年中前四个月里的第三个月。大家可以理解成8355年3月初。后文有提及季一月初三,大家理解成9月3日就行。

以上这些,九天之上通用。

有不懂的大家去评论区问我。虽然我真的不怎么登后台,懒得搞营销,也基本不看数据或者评论,但有事的话我迟早也会看到的![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弦断之音谁人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