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来自作文本 > 第14章 暮色沉舟(一章完结)

我来自作文本 第14章 暮色沉舟(一章完结)

作者:沈云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8:30:43 来源:文学城

我第一次见到江逾白是在十五岁的深秋,梧桐叶把巷口铺得像条金红色的河,他跟着我妈走进家门时,浅灰色毛衣上还沾着细碎的光尘。我妈拉着他的手腕,声音比平时软了好几个度:“阿澈,这是逾白哥哥,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他比我高半个头,垂眼看向我的时候,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浅影。我攥着书包带没说话,只盯着他手腕上那块旧机械表——表盘里的指针转得很慢,像是要把这突如其来的“一家人”三个字,慢慢嵌进我原本只有两个人的生活里。

在此之前,我和我妈相依为命了十年。我爸在我五岁那年出了车祸,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相册里穿警服的模糊身影。我妈是中学语文老师,总爱在改作业的间隙给我削苹果,果皮卷成完整的一圈,她说:“阿澈,咱们要好好的。”可我知道她夜里会偷偷哭,枕头角总带着淡淡的泪痕。直到半年前,她在家长会上认识了江逾白的爸爸,两个同样带着孩子的单亲家长,像是找到了彼此的浮木。

江逾白的爸爸是建筑设计师,常年在外地出差,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跟着我妈和我住。他比我大三岁,已经在念高三,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客房写作业,房门总是虚掩着一条缝,透出暖黄色的灯光。我有时会趴在门缝上看他,他握笔的姿势很好看,指骨分明,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的声音很轻,像蚕食桑叶。

有一次我不小心撞开了门,他抬头看我的时候,眼神里没有不耐烦,只是把桌上的牛奶往我这边推了推:“刚热的,喝吗?”那是我第一次跟他说话,我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杯子的温度,烫得我指尖发麻。他又低下头写题,我站在原地没动,直到牛奶凉了大半,才小声说了句“谢谢”,转身跑回自己房间。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话渐渐多了起来。他会在我写不出数学题的时候,过来帮我在草稿纸上画图,铅笔勾勒出的辅助线像突然亮起的灯,让我一下子就懂了。他讲题的时候声音很低,气息落在我耳边,带着淡淡的薄荷味——后来我才知道,他总在口袋里装着薄荷糖,说是提神。

我妈总说我黏人,以前我只黏她,现在却总跟着江逾白。他去书房查资料,我就坐在旁边看漫画;他去阳台晾衣服,我就帮他递衣架;他晚上要复习到很晚,我就泡两杯咖啡,一杯给他,一杯自己喝——其实我不爱喝咖啡,总觉得苦,可每次看到他接过杯子时眼里的笑意,就觉得那点苦也没什么。

高二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得了重感冒,发烧到39度。我妈正好去外地培训,家里只有我和江逾白。我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感觉有人摸我的额头,指尖微凉,是江逾白的手。他给我敷了湿毛巾,又喂我吃了退烧药,坐在床边守着我。我迷迷糊糊地抓住他的手,他的手很暖,我小声说:“哥,我有点怕。”

他没说话,只是把我的手攥得更紧了些,另一只手摸了摸我的头发,动作很轻,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动物。“别怕,”他说,“我在。”那天晚上,我醒了好几次,每次都能看到他坐在床边,要么在看课本,要么在看我,灯光落在他脸上,柔和得不像平时那个清冷的江逾白。

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发现自己对他的感觉好像不一样了。我开始在意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意他跟谁说话,在意他是不是又在吃薄荷糖。有一次他跟同班的女生一起回家,那个女生笑起来有两个酒窝,递给了他一瓶橘子汽水。我站在二楼的窗户边看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故意把筷子摔在地上,声音很大。我妈吓了一跳,问我怎么了,我没说话,只是低着头捡筷子。江逾白把他的筷子递给我,小声说:“我的没碰过,你用这个。”我接过筷子,指尖碰到他的指尖,一下子就红了脸,赶紧低下头扒饭,不敢看他。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江逾白变得很忙,每天都要学到凌晨。我怕打扰他,就不再总跟着他,只是每天晚上给他留一盏客厅的灯,再泡一杯热牛奶放在他门口。有天晚上我起夜,看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就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发现他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我拿了条毯子给他盖上,他醒了,揉了揉眼睛看着我:“怎么还没睡?”“你也早点睡,”我说,“别太累了。”他笑了笑,伸手摸了摸我的头:“知道了,小管家婆。”那是他第一次叫我“小管家婆”,我的心跳得飞快,转身跑回房间,用被子蒙住头,嘴角却忍不住一直往上扬。

江逾白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去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坐在阳台上天台。那天的月亮很圆,把天台照得像铺了一层银霜。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递给我,我接过,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阿澈,”他说,“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学习。”

“嗯,”我点头,鼻子有点酸,“你也要好好的,记得给我打电话。”他没说话,只是看着我,眼神里有我看不懂的情绪。过了一会儿,他伸手抱了我一下,很轻,只有几秒钟,我却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心跳,和我的心跳叠在一起,跳得飞快。

他走了以后,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我妈总说:“要是逾白在就好了,他还能帮你辅导功课。”我每次都只是笑笑,却在没人的时候,把他留在家里的东西翻出来看——他穿过的浅灰色毛衣,他用过的草稿本,他送给我的那支钢笔,还有他手腕上那块旧机械表,后来他走的时候,把表留给了我,说:“看到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我把表戴在手腕上,每天都看着表盘里的指针转来转去,算着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每个周末都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吃饭。我总是跟他说我很好,可其实我很想他,想跟他说我遇到的烦心事,想跟他一起在阳台上天台看月亮,想再听他叫我一声“小管家婆”。

高三那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我想考去北京,想跟他在同一个城市。我妈很支持我,每次打电话都跟我说:“阿澈,加油,妈妈相信你。”江逾白也经常鼓励我,他说:“等你来了北京,我带你去吃烤鸭,去逛故宫。”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考得很好,超出了北京那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很多。我第一时间给江逾白打电话,他在电话里笑得很开心,说:“我就知道你可以的,阿澈。”挂了电话,我哭了,不是因为考得好,而是因为我终于可以去他身边了。

去北京报到的那天,江逾白来火车站接我。他比以前更高了,穿着黑色的风衣,站在人群里,我一眼就看到了他。我跑过去,扑进他怀里,他接住我,拍了拍我的背:“欢迎来到北京,阿澈。”我抬头看着他,他的眼里满是笑意,和我记忆里那个深秋第一次见到他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大学的生活很精彩,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周末的时候,去江逾白的学校找他。他会带我去吃学校附近的小吃,带我去图书馆看书,带我去操场散步。有一次我们在操场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同学,那个同学笑着问:“逾白,这是你弟弟啊?”江逾白点头,说:“嗯,我弟弟。”

我听到“弟弟”两个字,心里有点不舒服,却没说什么。晚上我们坐在操场的看台上,他递给我一瓶橘子汽水,我接过,喝了一口,甜丝丝的。“阿澈,”他突然说,“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我抬头看他,他的眼神很认真,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我想说的话有很多,我想说我不是只想当他的弟弟,我想说我喜欢他,我想说我从高二那年冬天就开始喜欢他了。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以后,我们连现在这样的关系都维持不了。

后来有一次,我跟同学去酒吧玩,喝多了,给江逾白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他来了以后,把我扶上车,很生气地说:“谁让你喝这么多酒的?不知道很危险吗?”我靠在他的肩膀上,哭着说:“哥,我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你别不理我好不好?”

他没说话,只是把我抱得更紧了些。回到他的出租屋,他给我擦脸,喂我喝水,我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哥,”我说,“你喜欢我吗?”他低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过了很久,他才小声说:“阿澈,我们不能这样。”

“为什么不能?”我哭着问,“就因为我们是‘兄弟’吗?可我们不是真的兄弟啊,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啊。”他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我的头发,动作还是那么轻。那天晚上,他在我身边守了一夜,我醒了好几次,每次都能看到他坐在床边,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心疼。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照顾我,可我能感觉到,他在刻意跟我保持距离。我很失落,却也知道,他有他的顾虑。我们是伪骨科,是法律上的兄弟,这样的关系,注定不会被世俗认可。

放寒假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家。我妈看到我们,很高兴,做了一大桌子菜。吃饭的时候,我妈说:“逾白,你也老大不小了,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啊?”江逾白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还没有呢,妈,我现在只想好好工作。”我低下头,扒着碗里的饭,没说话。

晚上我跟江逾白睡在同一个房间——因为家里的客房被改成了储物间,所以只能挤在一起睡。躺在床上,我们都没说话,黑暗里,我能听到他的呼吸声。“哥,”我小声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这样很不正常?”

他沉默了很久,才说:“阿澈,不是不正常,是太难了。我怕我们以后会后悔,怕伤害到妈妈,怕别人的眼光。”“可我不怕,”我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他没说话,只是伸手握住了我的手,他的手很暖,和我第一次生病时他握我的手一样。

开学以后,江逾白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很忙,我们见面的时间变少了。我很想他,却不敢总给他打电话,怕打扰他。有一次我去他的出租屋找他,看到他跟一个女生一起回来,那个女生是他的同事,笑起来很好看。我站在楼下,看着他们一起走进楼道,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我转身跑回学校,在路上,我把他送给我的那块机械表摘了下来,扔进了垃圾桶。我想,也许我们真的不合适,也许我该放弃了。可回到宿舍,我又后悔了,跑到垃圾桶里去找,找了很久,才把表找回来,表壳已经被弄脏了,表盘里的指针也停了。

我抱着表哭了很久,第二天,我拿着表去修表店,修表的老师傅说:“这表太旧了,零件都不好找了,修不好了。”我拿着表,走在大街上,心里空荡荡的。就在这时,江逾白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说我在修表店。他很快就过来了,看到我手里的表,皱了皱眉:“怎么回事?”

“表坏了,修不好了。”我说,声音有点哽咽。他接过表,看了看,然后说:“我再给你买一块新的。”“我不要新的,”我说,“我就要这块。”他没说话,只是把我抱进怀里,说:“对不起,阿澈,让你受委屈了。”

那天晚上,我们在他的出租屋里,说了很多话。他说他其实很早就喜欢我了,从他第一次给我讲数学题的时候,就喜欢我了。他说他怕伤害到我妈,怕我们以后会过得很难,所以才一直不敢承认。他说他看到我跟别的男生说话的时候,会吃醋;看到我难过的时候,会心疼。

“阿澈,”他说,“我们在一起吧,不管以后有多难,我都会跟你一起面对。”我靠在他怀里,哭着点头,心里的委屈和不安,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开始偷偷地谈恋爱,像所有情侣一样,牵手、拥抱、接吻。他会在我下课的时候来接我,会给我买我喜欢吃的草莓蛋糕,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我。我们也会像以前一样,坐在操场的看台上看月亮,他会把下巴放在我的肩膀上,小声说:“阿澈,有你真好。”

可我们的恋爱,只能在黑暗里进行,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不能让我妈知道。每次跟我妈视频的时候,我们都要装作只是普通的兄弟,我妈问我们有没有女朋友,我们都只能笑着说没有。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我真的很怕失去他,很怕失去现在的幸福。

有一次,我妈突然来北京看我们,没提前告诉我们。那天我正好在江逾白的出租屋里,我们正抱在一起看电视,听到敲门声,我吓得赶紧推开他,躲进了卧室。江逾白去开门,看到我妈,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妈,你怎么来了?”

我妈走进来,说:“我想你们了,就过来看看。”她走进客厅,看到茶几上放着两个杯子,还有一块草莓蛋糕,皱了皱眉:“逾白,你有女朋友了?怎么不跟妈说啊?”江逾白赶紧说:“没有,妈,这是阿澈过来,我们一起吃的。”

我从卧室里走出来,笑着说:“妈,你怎么突然来了?”我妈看到我,很高兴,拉着我的手问东问西。可我能感觉到,她看我的眼神有点不对劲,好像察觉到了什么。那天晚上,我妈住在江逾白的出租屋里,我和江逾白挤在卧室里,一夜没睡,都很紧张。

第二天,我妈要走的时候,拉着江逾白的手,说:“逾白,你是个好孩子,妈一直很信任你。阿澈还小,你要多照顾他,可你们毕竟是兄弟,有些事情,不能做。”江逾白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他点了点头,说:“妈,我知道了。”

我妈走了以后,我们都沉默了很久。我知道,我妈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关系了,她没有明说,是在给我们留面子。“阿澈,”江逾白说,“我们是不是该结束了?”我看着他,哭着说:“你是不是后悔了?”

“我没有后悔,”他说,“我只是怕伤害到妈,怕她受不了。”“可我也受不了失去你,”我说,“哥,我们能不能再坚持一下?也许妈会慢慢接受我们的。”他没说话,只是把我抱进怀里,我能感觉到他的身体在发抖。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变得更紧张了。我们还是会见面,可每次见面都很小心翼翼,怕被别人看到,怕被我妈发现。有一次,我们在商场里牵手,被江逾白的爸爸看到了。他爸爸很生气,把江逾白叫到一边,说了很久的话。

江逾白回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他说:“我爸让我们分手,他说我们这样是丢人的,是不被世俗认可的。”“我不管,”我说,“我只在乎你,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看着我,眼里满是心疼:“可我在乎,我不想让你受委屈,不想让你被别人指指点点。”

那天晚上,我们吵了一架,这是我们第一次吵架。我哭着说他不爱我了,说他想放弃了。他也很生气,说我不懂事,说他是为了我好。最后,我摔门而去,回到学校,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哭了整整一夜。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们都没有联系。我很想给他打电话,可又拉不下脸。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他发来的短信,他说:“阿澈,我在你学校门口,你出来一下。”我赶紧跑出去,看到他站在门口,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好像很久没睡觉了。

“阿澈,”他说,“我想好了,我不会放弃你的。不管我爸怎么说,不管别人怎么看,我都会跟你在一起。”我扑进他怀里,哭着说:“哥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他抱着我,手在我后背轻轻拍着,像哄小时候受了委屈的我,声音哑得厉害:“不会的,阿澈,这辈子都不会。”

那天我们在学校附近的长椅上坐了很久,风把他的风衣吹得猎猎响,他把我往怀里裹了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递给我。我打开一看,是块新的机械表,表盘比他以前那块小一点,表带是我喜欢的深棕色,阳光下能看到表壳上细细的纹路。

“之前那块修不好了,”他低头帮我把表戴上,指尖蹭过我手腕的时候有点烫,“这个表盘里的指针走得准,以后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就当我在跟你一起数时间。”我攥着他的手贴在表盘上,能感觉到指针在底下轻轻跳,像他的心跳,又像我自己的,叠在一块儿,稳得很。

从那以后,我们还是没敢跟我妈挑明,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江逾白跟他爸谈了一次,具体说了什么他没细说,只说“以后家里的事我自己扛”,他爸没再逼他,却也没松口,只是不再主动联系我们。倒是我妈,后来又给我打了次电话,没提我们的事,只说“天凉了记得加衣服,逾白胃不好,你多盯着他吃饭”,我握着手机眼泪差点掉下来——她从来都是这样,就算知道了,也舍不得真的怪我们。

江逾白实习结束后留在了北京的公司,租了个两居室,离我学校不远。周末我总往他那儿跑,帮他收拾屋子,给他做晚饭——一开始我只会煮泡面,后来跟着手机上学,慢慢也能做出几样像样的菜。他每次下班回来,一进门就会先抱我一会儿,把头埋在我颈窝里叹气:“还是阿澈做的饭香。”

有次我炖了排骨汤,给他盛了一大碗,他边喝边说:“以后等我们稳定了,就把妈接过来,我做饭给你们吃。”我愣了一下,问他:“妈要是不同意怎么办?”他放下碗,伸手摸了摸我的头,眼神很认真:“会同意的,我们慢慢来,她只是需要时间。”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慢慢等,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可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麻烦来得比我们想的要快。

大三那年冬天,我放寒假回家,刚进巷口就看到我妈站在门口,脸色很不好。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她没说话,只是把我拉进屋里,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照片扔在桌上。照片上全是我和江逾白——在操场牵手的,在出租屋门口拥抱的,甚至还有上次他送我回学校,在公交车站吻我的样子。

我当时脑子就懵了,手都在抖。我妈坐在沙发上,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声音发颤:“阿澈,你告诉妈,这些都是真的?你们……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啊?”我想解释,可话到嘴边却一句都说不出来,只能蹲在她面前哭:“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骗你的,我只是……我只是喜欢他。”

“喜欢?”我妈声音提高了些,又很快低下去,带着哭腔,“他是你哥啊!就算没有血缘,外人怎么看我们?你爸要是还在,他能同意吗?阿澈,你让妈以后怎么抬头做人啊?”她越说越伤心,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只能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那天晚上我没敢给江逾白打电话,怕他担心,也怕自己一听到他的声音就忍不住哭。第二天一早,我妈没提照片的事,却也没跟我说话,只是默默地做早饭。我知道她心里难受,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能放弃江逾白,可也不能让我妈这么伤心。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江逾白突然回来了。他是早上坐最早一班高铁回来的,手里还提着我妈爱吃的桂花糕。一进门看到我,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走到我妈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妈,对不起,是我的错,你别怪阿澈,所有事都是我先开始的。”

我妈抬起头,看着他,眼泪又掉了下来:“逾白,我一直把你当亲儿子看,你怎么能……怎么能对阿澈做这种事?你让他以后怎么办?”江逾白直起身,走到我身边,把我拉起来,然后握着我的手,看着我妈:“妈,我不会让阿澈受委屈的。我知道这件事让你很难受,可我是真心喜欢阿澈,不是一时冲动。我们已经想好了,以后会好好过日子,会照顾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不会分开。”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啊!”我妈突然站起来,声音都在抖,“你们要是非要在一起,我就……我就不认你们了!”她说完就往卧室走,关上门的时候声音很大,我吓得赶紧想去敲门,江逾白拉住了我,摇了摇头:“让她冷静一下,我们等她。”

接下来的几天,我妈一直没理我们,饭也不怎么吃。江逾白每天早上起来给她煮粥,放在她门口,晚上就坐在客厅里,陪我一起等。有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跟江逾白说:“要不……我们先分开吧,等妈消气了再说?”他当时正在给我剥橘子,听到这话手顿了一下,然后把橘子塞进我嘴里,很严肃地说:“不行。阿澈,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要是这次分开了,我们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他说得对,我也知道,可我看着我妈日渐憔悴的样子,心里实在不好受。直到第五天,我妈终于打开了卧室门,眼睛肿得像核桃,走到江逾白面前,问他:“逾白,你跟妈说句实话,你是真的想好了?不管以后多苦,都不会后悔?”

江逾白站起来,很认真地说:“妈,我想好了。我这辈子就认定阿澈了,不管以后有多苦,我都会跟他一起扛,绝不会让他受一点委屈。”我妈看着他,又看了看我,沉默了很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妈这辈子就你们两个孩子,还能真的不认你们吗?只是你们以后……要好好的,别让妈再担心了。”

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扑过去抱住我妈:“妈!”她拍了拍我的背,也哭了:“傻孩子,哭什么,以后好好过日子就行。”江逾白也红了眼睛,走过来,跟我们一起抱在一起——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一家人”这三个字,可以这么暖。

寒假结束后,我们一起回了北京。江逾白把出租屋重新收拾了一下,留了一间房给我妈,说等她什么时候想来住,随时都能来。我妈虽然同意了我们的事,却还是没好意思马上来北京,只说“等你们再稳定点”。

日子慢慢步入正轨,江逾白的工作越来越顺,我也开始准备考研,目标是北京的一所大学,离他公司更近。我们不再躲着别人,偶尔会一起去超市买菜,一起去公园散步,遇到熟人问起,江逾白就笑着说“这是我弟弟,也是我对象”,虽然有人会露出异样的眼光,但我们都不在乎——比起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那些眼光又算得了什么?

有次我们去逛故宫,走到角楼的时候,夕阳正好落在我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江逾白牵着我的手,指着远处的天空说:“阿澈,你看,夕阳落下去了。”我点点头,他又说:“可明天早上,太阳还会升起来的。”我转头看他,他眼里映着夕阳的光,笑得很好看。

我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那句话——“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以前我不懂,总觉得浪漫是轰轰烈烈的,可现在我明白了,浪漫不是别的,是十五岁那年他递给我的热牛奶,是高三那年他留在我门口的灯,是他为了我跟家里对抗的勇气,是我们一起等我妈原谅的那些日子,是现在他牵着我的手,说“太阳还会升起来”的笃定。

后来我考研成功了,开学那天江逾白陪我去报到,帮我拎着行李,跟我一起走在校园里。有个同学问我:“这是你哥啊?”我笑着点头,然后转头看江逾白,他也在笑,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小声说:“是哥,也是对象。”

那天晚上,我们在出租屋里做饭,我炖了排骨汤,他炒了我爱吃的青菜。吃饭的时候,他给我夹了块排骨,说:“阿澈,我们在一起快七年了。”我愣了一下,算起来还真是——从十五岁他走进我家,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说,“好像昨天还是你给我讲数学题的时候。”他笑了笑,放下筷子,伸手过来握住我的手,手腕上的机械表轻轻碰在一起,发出细微的声响。“以后还有很多个七年,”他说,“我们一起过。”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我们身上,像那年天台上的银霜。我看着他,突然觉得,不管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他在,我就什么都不怕。因为我知道,他会一直牵着我的手,从日出到日落,从青丝到白发,就像我们手腕上的表,指针会一直走下去,我们的爱意,也会一直都在。

后来我妈还是来了北京,江逾白把客房收拾得干干净净,买了她爱吃的东西,每天下班回来都陪她说话。我妈慢慢也接受了我们的关系,有时候还会跟邻居说:“我家两个儿子,都很孝顺。”每次听到这话,我和江逾白都会对视一眼,偷偷笑起来。

有次周末,我们带我妈去颐和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晒太阳。我妈靠在我肩上,看着远处的游船,突然说:“其实妈早就看出来了,你小时候总跟着逾白,眼睛里的光都不一样。”我愣了一下,江逾白在旁边笑:“还是妈眼尖。”我妈拍了他一下:“别得意,要是你敢对阿澈不好,我照样饶不了你。”

江逾白握住我的手,举到我妈面前,认真地说:“妈,你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对阿澈好,绝不会让他受一点委屈。”阳光落在我们交握的手上,手腕上的两块机械表,指针正好指向同一个方向。

我看着他,又看了看我妈,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原来所谓的浪漫,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有人愿意陪你走过漫长的岁月,愿意跟你一起对抗世俗的眼光,愿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握紧你的手,告诉你:“别怕,有我在。”

就像太阳会东升西落,可第二天总会再升起来一样,我们的爱意,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慢慢沉淀,直到永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