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探秘 骨生花 > 第2章 灯影勾魂

探秘 骨生花 第2章 灯影勾魂

作者:语梦年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4 20:40:03 来源:文学城

槐树坳的炊烟总带着股焦糊味,像被什么东西压着,飘不高就散了。赵家的悲事,就是在这样灰蒙蒙的日子里,压得整个坳子都喘不过气——赵家老三的媳妇,怀着九个月的身孕,终究没能熬过那场凶险的难产,大人孩子,一并去了。

下葬那天,天阴得能拧出水来。按照老辈传下的规矩,黑漆棺材的前头,稳稳当当摆了一盏厚重的铜质油灯。灯身磨得发亮,刻着模糊的缠枝莲纹样,是赵家老奶奶压箱底的物件。灯里添的是新榨的菜籽油,金黄透亮,冒着股青涩的香;灯芯是粗棉线搓成的,扎实地立在灯油里,点燃后,火苗不大,却稳稳当当,像一枚小小的太阳,映得棺木上的“寿”字忽明忽暗。

“这是引魂灯,也叫指路灯。”赵家老奶奶拄着拐杖,枯瘦的手指指着那盏灯,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难产的妇人,怨气最重,魂魄困在阴阳交界,舍不得走,也不甘心走,就想找个替身,才能安心投胎。这灯,就是探她心思的——火苗直直往上烧,便是她认了命,要去轮回了;可若是无风自动,朝哪个方向歪,就是她看上了那个方向的人,要勾来当替身。”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人,最后落在那些同样怀着身孕的妇人身上,眼神里满是凝重:“多半是勾身怀六甲的,或是命格软、压不住邪祟的。”

这话像一块冰,投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众人看着那盏铜灯,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了棺木里那位带着怨气的亡魂。

赵家媳妇的坟,葬在村外的乱葬岗边缘,背靠一座光秃秃的土坡,面朝东南方——那是小河村的方向。下葬后第三天,按照规矩,赵家老三和几个族里人,提着祭品去坟前看灯。刚走到坟前,几个人的脚步就顿住了,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那盏铜灯还燃着,只是灯芯早已不是笔直的模样。烧了一半的棉线,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硬生生朝着东南方向弯了下去,形成一个清晰的弧度,火苗也顺着灯芯的方向倾斜,明明四周没有一丝风,那火苗却固执地歪着,仿佛在死死盯着某个地方。

“坏了……”赵家老三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坟前。跟来的族叔也是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她……她指向小河村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到了小河村。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瞬间被恐慌笼罩。村里有三个怀了孕的妇人,最年长的李二嫂,已经怀了五个多月,肚子都显怀了。消息传来的那天,李二嫂当即就吓得瘫坐在地上,家里人赶紧把门窗都关严了,连窗帘都拉得密不透风,仿佛这样就能挡住那来自坟墓的、无形的勾引。

其他两家怀了孕的,也都紧闭门户,白天不敢出门,晚上更是不敢点灯,整个村子死气沉沉的,连狗吠声都少了许多。

赵家不敢怠慢,知道这事拖不得,一旦真的勾走了人,那就是两条人命的孽债。当天下午,赵家老奶奶就领着人,准备了满满一篮子白米,又备了香烛、纸钱和一碗清水。天一擦黑,赵家的几个男丁,就提着篮子,沉默地朝着小河村的方向走去。

他们不敢进村,只在小河村的村口停下。夜色渐浓,田野里的蛙鸣虫叫都停了,只有风穿过庄稼地,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暗处走动。赵家的族老,是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人,他接过篮子,从里面抓出一把白米,朝着坟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拖着苍凉而拖沓的调子,开始喊魂:

“回来哦——三娘——回来哦——”

“莫害人,安心去——”

喊一声,就往地上撒一把米。米粒落在泥土里,在朦胧的月色下,泛着细碎的微光。那喊魂声,不高,却穿透力极强,在寂静的田野里飘荡,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悲戚,听得村里那些躲在门缝后偷看的人,脊背一阵阵发凉。

“撒米送你走,莫回头——”

“回来哦——三娘——”

赵家的男人们,沿着小河村的田埂,一路撒,一路走,族老的喊魂声就一路跟着。黑暗中,只能看到几个模糊的人影,和不断落下的米粒,那场景,说不出的诡异,又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敬畏。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七天。每天夜里,小河村的人都能听到那从村外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喊魂声,和沙沙的撒米声。起初,大家还吓得睡不着觉,到后来,竟也习惯了,只是心里的恐慌,丝毫没有减少。

到了第七天晚上,赵家老三再次带着人去坟前看灯。这一次,几个人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那盏铜灯里的灯芯,不知何时,已经缓缓地、不情不愿地直立了起来,火苗恢复了平稳的燃烧,安安静静的,再也没有一丝歪斜。

“总算……总算送走了。”赵家老三长舒了一口气,腿都有些发软。

消息传到小河村,村里的人也都松了口气。紧闭的门窗,渐渐打开了,怀了孕的妇人们,也敢在白天出来走动了。大家都说,是赵家的诚意感动了那位亡魂,她终究是放下了怨气,去投胎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就在灯芯归正后的第九天,天刚蒙蒙亮,小河村东头就传来了一阵凄厉的哭喊。是李二嫂家的声音。

村里人赶紧跑过去看,只见李二嫂的房门大开着,地上淌着一滩刺目的鲜血,染红了门口的青石板。李二嫂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如纸,气息微弱,已经晕死过去了。她的男人抱着她,哭得撕心裂肺:“娃……娃没了……五个多月的娃,就这么没了……”

村里的接生婆忙前忙后,好不容易才把李二嫂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等她悠悠转醒,眼神却直勾勾的,像是丢了魂,死死地盯着空无一物的墙角,嘴里喃喃自语,反复说着同一句话:

“那天晚上……我听见有人在我窗外撒东西,沙沙的,还有女人在哭……呜呜咽咽的,听得人心头发慌……我忍不住起来看,就看到一个穿着蓝布衫子的女人,站在我院子里,头发湿漉漉的,脸上看不清模样……她朝我招手,一直招手……她肚子那里,也是湿的,还在往下滴水……”

蓝布衫子!

在场的人心里都是一惊。赵家媳妇下葬时,穿的正是一身蓝布寿衣!

而李二嫂流产的日子,恰好是赵家停止撒米喊魂后的第二天。

村里的老人私下里聚在一起,面色凝重地议论着。“怕是……怕是赵家的撒米喊魂,终究是没能把她完全送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叹了口气,声音压得极低,“她怨气太重,又认准了小河村,撒米喊魂虽让灯芯归正了,却没能断了她的念想。她还是勾到了替身,只不过,或许是因为那七天的仪式起了点作用,没能勾走大人的命,只勾走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是啊,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命格最软,最容易被邪祟缠上。

自那以后,小河村的人,再听到“引魂灯”这三个字,就浑身发颤。往后村里再遇到类似“点灯勾魂”的事,撒米喊魂的仪式便做得更加郑重,不仅要撒七天米,还要请真正懂行的法师来做法,念咒、画符、烧纸,一套流程下来,才能稍稍安心。

而那盏赵家的铜质油灯,也成了这一带人心中既敬畏又恐惧的物件。有人说,那灯芯的歪斜,是亡魂的怨念在指引;也有人说,那不过是活人内心的恐惧,借着一盏灯,放大了罢了。

只是,没人敢去深究——当灯芯再次无风自动,朝着某个方向弯下时,那背后,究竟是阴阳两隔的怨念,还是某种更阴暗、更无法言说的存在,正借着这古老的仪式,悄然潜伏在夜色里,不动声色地,勾走那些本就脆弱的魂魄。

就像李二嫂家窗外,那沙沙的撒米声,到底是赵家男丁的脚步声,还是亡魂不甘的徘徊?那盏铜灯里的火苗,到底是引魂的光,还是勾魂的索?没人说得清,也没人敢去想。只知道,每当夜色降临,那盏灯的影子,总会在某些人的梦里,弯成一个诡异的弧度,挥之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