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松仁市往事 > 第20章 二十

松仁市往事 第20章 二十

作者:青红妖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3 13:50:05 来源:文学城

在这段时间里,后镇煤矿被欺负苦了,除了遭受社会人偷盗抢之外,松仁市主管生产的领导要求后镇煤矿停产整顿,声称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后镇煤矿被迫停产,矿工怨声载道,自己工人干脆也加入了偷的行列,白天停产在家,晚上出来,到矿上偷东西,运到外头卖。

小飞所谓的被抓进看守所,就是摆摆样子,来去自由,吃喝不误,更荒唐的,晚上他还招人来看守所赌钱,把一个看守所搞得乌烟瘴气。至于案件本身,毫无进展,没有头绪,抓了几个人,也是无关紧要的人,提起诉讼更是遥遥无期的事儿。

这种情况,让大松市府震怒,大领导三令五申,亲自询问,松仁市官员竟然充耳不闻,有令不行,不是不尽职,完全就是渎职。后镇矿领导添油加醋的往上打报告,从省里走了关系,毕竟后镇煤矿是省里人的了,虽然离的远,也是自己的利益,省里人也过问了此事。大领导使用雷霆手段,既然县官不如现管,那我就直接撤了你的现管。

平地一声雷,松仁市又出了爆炸性大事件,松仁市主管治安和生产的两位副市领导被撤职,公安局一把手安局长被停职,多名官员陆续被问责。

一日之内,松仁市连收到三条人事任免令,大松成立督查组,直接进驻松仁市接管主要工作,然而这都不打紧,真正让松仁市全体官员心慌慌的是,平城大哥抱病住院,将一切工作交给了新任大领导打理了。

任免令上午发下来,下午,小飞和安局长在看守所的所长办公室里关着门谈,不知道里面两位在里面说什么,整整说了一下午了。刘所长在外头一趟一趟的踱步,安局被撤了,调查组进驻,下一个撤的就是自己了,刘所长和热锅上的蚂蚁差不多。不光刘所长,几乎所有的官儿们,都坐立不安了。

第二天,调查组进驻,松仁市一把手热情迎接,和调查组长把手言欢,好像期盼了多年的故人归来一样,所有官员都不得不佩服一把的演技精湛。松仁一把手积极配合调查组,可是不幸的是一天之后他在办公室出来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滚下了楼梯,住了院。这下,所有工作,全权交给调查组了,调查组李组长,俨然成了松仁代市长。更有有传闻传出,说以后李组长作为大松大领导的亲信,将要调任松仁掌握大权。

调查组直接向大松市府领导汇报,在调查组的主持下,后镇矿煤矿很快恢复了生产,所有的偷盗抢行为被制止,小飞真正的被关进了看守所,出不来了,并且,以张小飞持枪杀人案为开始,调查组要在松仁市内展开了打击团伙犯罪的专向行动——那时候,还没有□□犯罪这种说法,一般这类性质的案件都定性为团伙犯罪。松仁官员,不知道哪天哪把火烧到自己头上,整日提心吊胆,饭局和赌局都停了,没心思吃喝玩乐了。

李东海也不出去吃饭了,李宏亮说,“避避嫌吧,最近不叫你了。”李东海说,“有我什么事儿啊。”李宏亮说,“是没你的事儿,所以别把你掺和进来。”

李东海下班回家,太阳还高高的挂着。李东海只觉得索然无味,蹲在家门口,叼着烟卷想事儿,官场动荡,不知道松仁市是不是面临一场大变局,他心里也不踏实。他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大哥扎笤帚。李北海除了会根雕,还会很多别的手艺活,比如扎笤帚——就是把稻草晾干了,扎成扫地或者扫床的笤帚,他还会修理电器。李老太并不认可大儿子这些手艺,她还是认为小儿子人脉广,交际广,在外面混得开才是了不起,但是小儿子混的太开,混的天天不回家,这也是让人受不了。

鲁鲁一蹦一跳的放学回家了,看见自己爸爸,跟没看见一样,冲进屋子喊,“妈,我饿了——”孙玲子在厨房做饭,李老太在客厅嗑瓜子。

李东海背着手一步步踱进屋来,问鲁鲁,“作业写完了吗?”

鲁鲁刚放下书包,听见爸爸问他话,很惊疑的回头看,似乎很奇怪爸爸为什么在家里,还问自己写没写作业。李东海摆出父亲的尊严,又说,“今天学什么了?”看着爸爸这么凶的样子,鲁鲁只好回答,“学数学了。”李东海非常不满意,背着手,继续问,说,“学数学?哪天不学数学?具体学什么了?”鲁鲁被问的不知道怎么说,孙玲子从厨房出来了,看了一眼李东海,把鲁鲁拉到一边,说,“洗洗手,饿了先吃点包子吧。”鲁鲁冲去洗手,李东海说,“我问他学习呢,就知道吃,能不能有点出息。”孙玲子像没听见,一句话没说,转身又进了厨房。

这不是孙玲子的脾气,孙玲子是心直口快,胸中不藏事儿的人,高兴了就好,不高兴了就骂,今天她明显并不高兴,却一句话没说。

李东海从背后看着孙玲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起他常见的那些女孩子,孙玲子显得粗壮了。就说雅妮儿,听雅妮儿说她也是有一个孩子的,可是那小腰还是只有一握,孙玲子这要至少是人家的两个,人家头发里飘得是香味,孙玲子头发里飘的是炒菜的油烟味儿,但是孙玲子长得还是好看的,只是不怎么注重打扮。

孙玲子一回头,看见李东海在看自己,她心一沉,李东海那看人的神气,和以前迥然不同了。李东海看了自己十多年,眼神都是直率单纯的,而现在那里面却都是审视和龌龊。她在法院上班,她接触过那些最下三滥的人,她熟悉他们看女孩子的那种眼神,那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当成妓女看的眼神。孙玲子再也没有话可说了,她不需要任何证据,只凭这眼神,她就知道,他在外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了什么样的事。

吃饭的时候,李东海跟孙玲子说,“你别总穿你们法院那个制服,天天的跟出庭的一样。你多买点好看衣服,裙子,首饰,我也不是没给你钱,不能打扮打扮吗。”李东海觉得自己这是关心媳妇的表现。

孙玲子却冷笑着说,“我自己上班挣钱,不用你给,我在法院上班,我穿制服不丢人,我就是出庭的,调查组都进驻了,你小心别让我在庭上看见你。”李东海不高兴了,媳妇越来越不可理喻了,自己好好的关心她,她却说话这么难听。李东海把碗推开,说,“我惹你了?你盼着把我抓起来对你什么好处。”

李老太赶紧说,“你媳妇不是那个意思,你别生气。”

又跟孙玲子说,“你这话说的真不好听了。”

孙玲子冷笑,不说话了。鲁鲁有点害怕,往妈妈身边移了移。

晚上不出去,李东海在家里憋闷的要死,看着媳妇的冷脸,他真是想雅妮儿了。天天回家的日子,不但没有让他们夫妻关系变好,反而更糟糕了。

各级官员们害怕了,各位老板们比当官的还担心,自己花了这么钱养熟的官儿们,万一坏了事儿,钱就白花了,因而都竖着耳朵听风声,能救就救,不能救了就赶紧撇清关系,千万不要将自己犯过的事儿一起抖出来,那就完了。于是各找门路,接近调查组,探口风的,一时间调查组门庭若市,李组长现在是松仁最了不起的人物了,深受追捧,炙手可热,每日间趾高气扬,调查组所有人在内,好不威风。

短短十几天,让人震惊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一件比一件大,调查组进驻松仁市,全面插手松仁工作没有多久,更大的事件发生了。这一次的事件之重大,松仁市,大松市,乃至省里,都被震动了。在这个深秋的凌晨,三点左右,后镇煤矿井下炸药库发生爆炸,四十多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松仁市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松仁的救援队展开救援,大松驰援,连省里都派人迅速赶到指挥救援。

然而消息一传出来,大家就都知道,不用救了,井下都炸塌了,人不可能活着呢。那个年代技术落后,矿难频出,死几个人都是常事。松仁这样的老矿区,没有人没听说过矿难,没有人身边没有遇难的人,就算李小婉,家里没有一个人在煤矿工作,她身边也有矿难。她初中同学的同村好友,十五岁下井挖煤,死在井下,私人的煤井,赔了五万块钱,别人都是三万,他多两万,因为年纪太小,家里闹得厉害。那同学上学来眼睛是红的,他们是同村,一起玩到大的。李小婉回家同父母说起这件事来,以为父母也一定如她惋惜难过,却没想到,父母只是叹了一下,第二天就完全忘了这件事了,不是成年人薄情,是成年人看多了,心也磨出了茧子。

生死,在别人的眼里,是容易淡忘的。矿区下井死人,太正常了,每一个下去的人,都有一颗不畏生死的心。国有矿上有很多人那样的人,为了不干井下的活,千方百计申请地面工作,宁可少挣钱,但是安全。

那时候,所有的事故都能被压下去。传说,松叶县老狼的矿上曾经出了一个大矿难,死了好多人,且好几个是老狼自己的同乡,家属闹得厉害,冲煤矿,砸设备,直闹到大松市里去告状。平城大哥跟老狼说,你要平不了这件事儿,你就给我滚出大松去。这些人都是老狼的同乡,老狼没办法用暴力手段,最后被逼急了,除了给高价赔偿金,老狼亲自披麻戴孝,举丧摔罐,走在出殡的队伍最前,行孝子贤孙礼,这才平了众怒。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默默的接受现实天命的安排。

后来,本地私人煤矿的生产越来越多的雇外地工人了,有些来历不明无亲无故。工人下去前签生死状,生死由命。各中故事,如何去说,井下面太黑,几盏矿灯怎么照亮?天地不仁,万物皆是猪狗,命也有贵贱厚薄,等流光渐逝,斯人已老,再说起来,都只不过是一段段笑谈,又有谁能记得真相,又有谁去祭奠那些死在黑暗中的亡魂?

后镇煤矿的矿难,没有人压,那些有能力压事儿的人,都在挑事儿。

后镇煤矿曾因安全原因被停产,调查组进驻后,同意其回复生产,复工批文上清清楚楚写着谁的名字,这场矿难,应该追究谁的责任,一目了然。这正是某些人所期待的。

都是人命,换来的。

事件越发酵越大,遇难矿工家属成群闹事,围攻调查组,新闻记者也不知道都是从哪里跑来的,各个争相要去采访报道,调查组仓皇离开松仁市,等待责任追究。松仁市领导拄着拐从医院出来,手忙脚乱的收拾局面,安慰遇难家属。大松市被省府问责,新任大领导作为松仁领导调查组的直接领导,不得不亲自做了检讨。平城大哥出院,再次全面主持市府工作。当时责令后镇煤矿停产的官员复职,一连串被撤职的官员也陆续复职。张小飞案件也有了新变化。经调查发现,死者十年前在老家杀人,被通缉,是一个在逃多年的逃犯,该犯人在逃跑过程中,潜入煤场持枪行凶,首先将张小飞击伤,张小飞在负伤的情况下,不得已击伤逃犯。最后,收集材料和调查,经多次审讯,多人作证,小飞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还差点弄了个英雄。

矿难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来的这么巧?官场人讲故事,社会人吹牛逼,老百姓聊八卦,却没有一丝丝口风,没有人说起这个。井下炸药库爆炸,即便是有人蓄意制造,那这个人也只能死在下面。“慈不带兵,义不养财,”松仁大老板们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这八个字确实是他们口中说过的话。

后镇煤矿还是机器厂煤矿,但是衰败了,崔大兴和于老三,自此再也没敢回松仁市。

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一个月,松仁社会故事激情澎湃,官场任免起起伏伏,唱了一个轮回,又回到了最初。大松大领导严重受挫,平城大哥重整官场。这一段故事,在松仁老百姓眼中就算完了,后镇煤矿的矿难也不过是普通矿难中的一个,该怎么赔怎么赔,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但是,这段故事在后台还在唱,唱的依旧激烈,省里的人并不罢休,平城大哥吃了省里没人的亏,大领导依旧有力量。

平城大哥和大领导的斗争没有结束,然而松仁大老板们的气焰是更加嚣张了。

期中考试,李小婉的成绩还是那么不上不下的,李小婉悄悄看纪久的排名,纪久这次竟然考了全班第三,这个成绩,考上省大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李小婉想,自己已经够努力了,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她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生怕父母问成绩,不过她也白担心了,小婉妈和李北海随便看了一眼成绩单,什么话也没说。李小婉长出了一口气。那个时候,上大学还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她爸妈,大概从心里就没想着她能有这个出息,能考上大学。

李小婉坐在窗口写作业,心思也不知道飘到哪里去,听见窗外有人叫她,开始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过了一会儿听清了,她探出头往窗外透看,竟然看见了张婷。李小婉赶紧扔下课本往外头跑,就听见奶奶在屋里说,“干啥去,这么大个丫头,一点没个稳当劲儿。”李小婉冲下楼去,张婷笑吟吟的站着。

李小婉说,“姐,你怎么不进屋里去?”

张婷笑笑,捋捋头发,李小婉发现张婷越发的白了,脸都快没有血色了,李小婉说,“姐,你最近身体好吧?”张婷说,“我挺好的,我不上去,我就是过来跟你说几句话。”

李小婉问,“说啥话?”

张婷说,“过几天是我生日,他说给我好好过一过,在松针县的湖边别墅里,我想让你也去。”李小婉想都没想,立刻高兴的说,“好啊,我去,那大姑他们…”说到这儿,李小婉停住了,她本来想问,“那大姑他们也都去吧?”却忽然明白了,大姑他们一定是不去的,就连今天,表姐在窗外头叫她,却不进去屋里去,也是这个原因,表姐为了和那个人在一起,已经快和家里断绝关系了。

李小婉说,“我知道了,姐,我一定去。”

张婷笑了,让人想到《红楼梦》里风一吹就倒了的林姑娘,李小婉担心,说,“姐,你身体还好吧。”张婷笑道,“我前一段又去酆都看病了,医生说还好。”李小婉说,“到底什么病?”张婷笑道,“大惊小怪的,哪有什么大病,有病还不治么?”其实,她是才流产了没多久,这种事,当然不能和李小婉说,她又笑道,“到时候我让人来接你。”说罢,朝小婉一笑,上了在不远等着她的小轿车,走了。

李小婉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回家了只跟妈妈说了,小婉妈倒是极通达,叹气说,“你要去就去吧,她今年正好二十,是个整生日,自己家里人一个不去,她心里也不好受。”

李小婉和纪久说这件事儿,纪久却沉下了脸,“不要去。”

李小婉奇怪了,说,“为什么?”

纪久说,“你用脑子想想。”

李小婉说,“我想不出来。”

纪久说,“那都是些什么人,你跑去干什么?”

李小婉说,“我姐请我去的,什么人能把我怎么样?”

纪久见说,“别人不说,就那个五回,多好色,你没听人说过吗?”

李小婉不高兴了,“你说什么呢?我早就认识他的,他喜欢的是我姐。”

纪久见李小婉不明白,皱紧眉,还是要说,“反正我不让你去。”

李小婉说,“我妈都让我去了,凭什么你不让我去。”

纪久被问的噎住了,咬着牙憋出了一句,“你说呢?”

李小婉气笑了,说,“我说什么?我说你多管闲事。”

纪久说,“我不想你被别人惦记,因为我,我喜欢你。”

纪久和李小婉都呆了半晌,李小婉低下了头,咬着嘴唇不说话,纪久把话说出来了,倒比刚才放松了,笑道,“傻瓜,非逼着我说出来,你自己不知道吗?听话,不要去,那些人沾惹上了很麻烦。”

李小婉心里不觉得“那些人”有什么麻烦,难道纪久身边这些人不也是别人眼里的“那些人”?但是纪久向她表白了,纪久说的那句“我喜欢你”才是重要的。李小婉低声说,“那我不去好了。”纪久轻轻的拉了李小婉的手,李小婉轻声问,“那我是算你我女朋友了?”

纪久笑着点点头。有一股清甜的甘泉涌上心头,李小婉将头轻轻靠上去。

这世间有很多遗憾,比如,未能陪张婷过生日,比如,未能救得了纪老大的命。只是那时候笑语欢颜,并不知道后来命运安排。

眼见着秋色已深,秋景愈佳,纪老大要带着一群人去踏秋。李小婉主动要求跟去,纪久说,“你别后悔。”李小婉说,“踏秋有什么后悔的?”

李小婉真的后悔了,这群人哪里是去踏秋,真真是去拼命,他们去了松叶县,爬了一座渺无人烟的荒山,山高,路陡,荒树杂草,等到了山顶,李小婉快丢掉了半条命,坐在石头上喘粗气。纪久说,“别坐在石头上,着凉,咱们到里头去。”李小婉顺着纪久指的方向,看见山顶有一座古庙。这是他们要爬这座荒山的原因。

古庙朱红的屋顶,在树荫下头,红绿映衬,光影斑驳,山顶风大,风吹树叶沙沙作响,时近正午,不知为何,这鲜艳明媚的寺庙,却渗着一股阴冷的气息。李小婉跟着纪老大一伙后面,也朝着那寺庙走进去。

山寺无人,却毫不衰颓,石板路修的干净,只是这个季节,落叶铺满,略显凄然。进了第一道门,里面却是一树红枫,如火炬,香炉里烟火袅袅,一个老僧,翩然回首,笑道,“我料想你们这两天要来,今年来晚了几天。”

纪老大笑道,“也不算晚,正是寒衣节。”老僧笑道,“那边都是急性子,早来一天好,免得等着着急,抢了阎王殿。”纪老大笑道,“你这老头,当了和尚说还这种话。”老僧一笑。

李小婉站在外头,老僧看见笑道,“小姑娘,你别进去,在外头呆着好。”纪久笑道,“我俩都不进去。”李小婉往里头看,大殿阴阴森森,不知道供奉着什么佛祖金刚罗汉,在暗黑的殿宇里,面目狰狞。李小婉果然不敢进去,和纪久并肩站着,看远处的山。远处山峦起伏,山脚下,一片平原,十分辽阔,村庄和田地星落盘布,秋日里麦田一片金黄,而麦地中,却有好多车辆,井架,工人,如同工地。李小婉问道,“那到底是麦田还是工地?”

老僧笑道,“又是麦田又是工地。”

等纪老大几个人拜了神佛,出来,一行人下了山,在半山腰,一处可以极目远眺,风景极好的地方停留,李小婉惊讶的发现,这里有两座坟。纪老大等人,在坟前烧了纸,别人都起来看风景,只有纪老大,独自在坟前,开了一瓶酒,同那坟里人喝酒。

李小婉看众人的神气,都不似平日闲散。李小婉把纪久拉到一边问,“这到底也不是踏秋,是上坟。”纪久笑道,“又是踏秋又是上坟。”李小婉问,“坟里是谁?”纪久说,“死的人。”

山脚下的庄子叫仁义庄,庄口还有前清的碑文,整个庄子是从长河边迁过来的,碑上记载,咸丰年间长河大水,淹了老庄子,于是整座庄子往山里搬移,到了这里。长河是灰狼河的一段,流经这里叫做长河。仁义庄是个老庄子了,前十年长河滩抢沙子,就是在离这儿不远的河滩,前两年,这里的田地里又发现了铁矿,于是抢沙子的战火才平息没有几年,抢铁矿的战火又打起来了。有些人按照承包农田的价格,通过各种手段包下田地,四周种些麦子,也不管麦子长得如何,就开始偷采铁矿,都是非法营生,所以抢矿大战甚为激烈。最后击败各路豪杰,独拥仁义庄子铁矿的,是一个外号叫六指的。这个六指本来也是松仁市的人,在松仁市没混出名气,一直在外头闯荡,自从抢了仁义庄铁矿,陡然发达。

纪久指着山顶的庙,说,“那庙是六指抢了铁矿后,重修了,所以那么新。”指着坟说,“我爸死了几个兄弟,其中两个,不知道老家是哪的,就埋在这里了。”李小婉心里一凉。纪久说,“每年清明寒衣,我爸都要来,我们有时候也跟来。”本地风俗,每年农历十月一寒衣节,活着的人要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天冷了,逝者要在那边拿钱买冬衣了。所以老僧说让纪老大早来一天,不要让那死去的兄弟等急了,没钱买寒衣,去抢阎王殿。

原来如此。

二十年后,仁义庄铁矿废弃,地面留下好多大坑,其中最大的一个,年月积累,积了一池深水,不知道是不是矿物的原因,那水簪青碧绿,光华夺目,胜过多少名山大川的水。四处高壁,拥着这池水,看着美丽无比,而那美丽,却是一个诱饵,那大坑时常淹死人,池水看着浅而美,实际上,深而凶。据说一对儿十四岁的双胞胎淹死在这里后,父母无处诉冤,要求找原矿主,追究其采矿完毕不回填不处理的责任,仁义庄领导说,“去哪给你找原矿主。”此时的原矿主六指,已经因为涉黑进了监狱,判了二十五年,早年抢来的金山银山挥散已尽,意气风发、名满江湖都成往事,不到七八十岁是出不来了。

此时山上庙宇尚新。

一行人下了山,老僧也跟着车一起走了。老僧说,“我请你们喝羊汤。”

山下采矿,工人,往来车辆都很多,仁义庄外头一条街非常热闹。纪老大说,“我们人多,不用你请。”老僧说,“一年也就来一回,当年要不是你,我也活不到今天,请你是应该的。”原来,老僧也是个业余的僧人,就是仁义庄的一个农民,在社会上混,两年前还跟着人家一起抢矿,大战里被打伤,留了满身的血,晕在地上,都以为他死了,他的老大也跑了,就扔在哪里没人管了。纪老大心细,发现他没死,就给他送到了医院,还帮着付了医药费。他那个老大,很不厚道,不来医院,也不管自己小弟的死活。六指也不是仁义的人,也早就说了,别管他,我一分医药费不给他出。纪老大自己花钱,给老僧治了病。当时身边兄弟就跟纪老大说,“大哥,你真牛,自己把人打了,自己再给人治,关键你还不认识这个人。”

这人年纪本来也不小了,就此自以为看透了名利人心,从此不在出来混了,每日跑到庙上去烧香拜佛,后来,做了半个僧人。

老僧下山就脱了僧袍,一裹,卷在包里,带着众人来喝羊汤。

拆骨肉,羊杂汤,葱油火烧,再要几瓶白酒。那时候没有人查酒驾,喝完了酒,在山路上晕头转向把车一开,就有一种如在云里的飘渺之感,离着飞升也就不远了。

老僧喝一口羊汤,喝一口白酒。那羊汤里飘着羊肉,纪老大说,“你信佛了,还吃肉?”老僧笑道,“酒肉穿肠过。”又道,“我已经参悟透了,生死并没有大异,活着在这里住着,死了不过是换一个地方住,比如这羊,死了说不定还能托生个人身,那是福气,留下死后的一个肉身,能让我们吃,也是行善,我吃了它,成人之美,也是行善了。”

纪老大笑道,“歪理邪说。”

老僧笑道,“哈哈,讲理,不过是找个借口让自己心安。”

葱油火烧实在是好吃,李小婉吃了五个,羊汤添了三次。

从来不说不吉利话的纪老大,忽然笑跟纪久说,“等我死了,也埋在那半山腰,那风景好。”

邵平笑道,“我死了,也埋那里吧。”

别人问,“你埋这里,不回家和你媳妇埋一起?”

邵平笑道,“手脏了,不配了。”

老僧念一句,“阿弥陀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