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死遁后回宫当权宦 > 第1章 冲喜

死遁后回宫当权宦 第1章 冲喜

作者:千郁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2:16:31 来源:文学城

定州,冬日,晴。

银针以迅猛之势穿耳而过,耳珠上迅速冒出大滴鲜血,而后被人用帕子紧紧按住止血。

“嘶。”

“轻些!毛手毛脚的东西,怎么侍候侯夫人的?”

说话的人姓郭,正是定州城内有名的媒婆,因正逢干闺女的喜日子,在发髻上簪了根和合如意金簪,又在鬓边别了朵红布做的绢花。家中四处张灯结彩,陈设一新,摆出来不少让亲朋艳羡的好物件,俱是聘礼单子上的东西。

郭媒婆替旁人保了这么多桩媒,今日头一遭自己做丈母娘,面带春风,好生得意,可惜孩他爹一早没了,不然今日也叫他耍耍老泰山的威风。

正兀自感叹着,忽见她三十贯钱买来的女儿眉头一皱,显然是穿耳被穿疼了,郭媒婆眼一竖,指着婢女的鼻子教训。

婢女被骂得渐渐红了眼。

“行了,成人穿耳哪有不疼的,要怪也怪我。”

年轻女子瞥了郭媒婆一眼以示警告。

她端坐在菱花铜镜前,一张素白小脸,未施脂粉,干干净净,如池中摇曳的白菡萏。

身上穿的喜服是件朱红色大袖斜襟织锦襦裙,喜服上用金线绣的凤凰振翅欲飞。可见武安侯府家大业大,纵使是赶工赶出来的喜服,依旧精致得不可方物。

婢女替她穿好另一侧耳,将铜盆和帕子一并拿到门外,把水往地上一泼,哼哼道:“烂了舌头的混账东西,在这里挑幺挑六,且看她能得意到几时。”

郭媒婆听见,怒不可遏,跳起来就要追出去。

新娘子重重将梳子拍在桌上,“母亲能否安静些,少惹是生非。”

郭媒婆窝窝囊囊地坐回去。

真真是买回来个活祖宗。

想当初在人牙子手里挑中她时,郭媒婆思虑自己年事渐高,手中虽有些银钱,但膝下空空,早年生得一女,不到十岁便夭折了。恐晚景凄凉,便想买个男孩继承香火,又怕男孩养不熟,她便选了个看上去乖乖巧巧的女孩服侍自个,预备将来招赘。

谁知买来的时候好好的,到家后不久就呕出一大口血来,且高烧不退。

请来大夫一看,才知这人外头瞧着样样都齐全,内里却元气大伤,虽不致命,但须用上好的补药慢慢调养。黑心的人牙子怕不能脱手,之前用虎狼药给她吊着精神,药一停,人立时病歪歪的。

诶呀呀,给郭媒婆气得直拍大腿,她可是花了整整三十贯钱买的人呐!

须知时值乱世,外边又在闹蝗灾,米贵人贱,花上十贯钱就能买个小丫头。要不是看她生得颜色好些,细皮嫩肉,不像旁的灾民脸色发黄,双颊凹陷,俭省了大半辈子的郭媒婆万万不会花大价钱买她!

正当郭婆子欲把这赔钱货赶出家门时,本地的大豪族武安侯府的管事上门,姓魏,是她的旧相识。

魏管事请她做媒,言及只要样貌性格好,生辰八字合得上,姑娘的父母通情达理好说话,不拘根基家当,一切好说,给她的酬金更不会少。

郭媒婆问他为何人寻亲事。

管事面露难色。

却原来是武安侯爷不知在朝中犯了何错,被皇帝削了职贬回家,道上遭人劫杀,中了毒箭,多少仙丹妙药吃下去都不管用,如今已是进气少出气多,连着几日水米不进了。

府里大夫人急得嘴上燎泡,病急乱投医,请了道婆来看,说是要冲喜。

昔日侯府势大,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想攀亲之人多如过江之卿。如今一时失势,人人竞相推脱。再者,冲喜这招若是行不通,姑娘一嫁进门便要守活寡,哪个心疼闺女的好人家愿意呢?

郭媒婆听罢思忖片刻,脑中灵光一闪而过,携管事进了里屋,掀开一角床帐,只露个脸给他瞧上一眼。

“你瞧,她如何?”

管事探着头想再看一眼,郭媒婆已是眼疾手快将帐子放下。

管事捋着八字短须,缓缓道:“样貌自然是好,配得上我们侯爷,她是你什么人啊?”

郭媒婆笑道:“是我女儿,天凉,穿得少了,正发着热,我正预备要出门抓贴药来给她吃。不瞒您说,现下四处乱糟糟的,我们孤儿寡母不易,我一心想给闺女寻个好亲家,相貌家世倒在其次,只要女婿人品好,能护得住我这女儿就成。”说罢又将亲女的生辰八字报予他。

管事知晓郭媒婆是个见钱眼开的货色,料她嘴里没几句实话。

只是府里要人要得急,大夫人原想找姑奶奶帮这个忙,二人早先也有成儿女亲家的默契,心照不宣。谁料紧要关头,一向借住在府里的姑奶奶忽然带着包袱并表小姐家去了,说是思念婆母。

大夫人大怒,连砸了好几个摆件:“呸,鬼话连篇。我不信整个定州找不出一个比她家那位更美的姑娘!”

她老人家下了死令,定要找个压表小姐一头的姑娘,多少钱财都使得。

大夫人一句话,管事跑得腿都要断了。

郭媒婆给的人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管事半晌不语。

郭媒婆咬咬牙,竖起五根手指,“要是亲事能成,酬金我分您这个数。”

管事依旧一副难为情的样子,“也罢,我回府先请示大夫人,她老人家要是愿意见上一面,这事就有胜算,不过我也不敢打包票。”

“诶,客气了,只要您肯帮这个忙我就感激不尽了。”

翌日,郭媒婆带着女儿到侯府走了一遭。

没多久,亲事便订下了。

郭媒婆喜出望外,料想那武安侯确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了,不然这跟侯府做亲家,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不会砸到她头上。

*

六礼一切从简,亲事从敲定到举行婚仪只用了三日。

这天新娘子天还未亮就要起身,沐浴洗净,焚香敬告祖先,回屋后喜娘用棉线给她绞面,绞去面颈上细微的汗毛,此举又唤作开面。绞完后,全福娘子一边念吉祥话,一边为新娘子梳头。

梳着梳着,新娘子困得不行,头一点一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愈点愈低,喜娘屈指在桌上敲了两下,新娘子受惊,动作一大,下巴冷不丁磕到妆台上,瘦得只剩巴掌大的小脸磕红了一片。

新娘子使劲搓了两下脸,力求让自己清醒些。

喜娘默了默,照旧做事。

一双巧手很快梳好一个漂亮的高髻,插上金步摇,形如花树,一步一摇,衬得人姿容甚美,又在刚穿好不久的耳上佩一对白玉耳珰。

“心肝儿,好女儿,再喝两口,垫一垫肚子。”郭媒婆将盛了参汤的调羹喂到新娘子嘴边,将人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新娘子乖乖喝了,眉眼间掩不住的疲倦。

郭媒婆觉得她这样不够喜庆,怕她不讨婆家喜欢,于是用手指在她两腮上多涂了些胭脂。

明明是桩喜事,屋里屋外却安静得吓人,压得人喘不来气。

郭媒婆这头请了几房亲人来搭把手,连带侯府的几十号家仆将不大的一进小院挤得满满当当。

来帮忙的侄儿眼见着仪仗队敲锣打鼓地把新娘子接上喜轿,抱臂站在门口,生出几分爱美之心,叹道:“这么漂亮的大闺女,配个死人真真可惜了。”

郭媒婆狠拍他肩:“大喜的日子胡吣什么呢,平白无故咒我家姑爷,小心我撕了你的嘴!”

郭侄被打得抱头鼠窜。

*

慎微堂。

入了深秋,秋风萧瑟,满院枝叶凋零。

梳双髻的小丫头坐在廊下,拿着蒲扇对着陶药釜下的火炉扇风,小火慢煎,煨出一小碗极浓极苦的药汁来,用青瓷莲瓣碗盛了,端进屋去。

进门后先绕过一幅素面立屏,进了内室,走到红木架子床旁。

年轻的女郎接过手,拨动调羹搅散热气,待晾冷后才喂到昏迷不醒的病人嘴边。

塌上躺着的成年男子仅着素白中衣,双目紧阖,身长八尺,姿貌瑰伟,只是面带病气,唇色泛白,眼下青了一片。

一口药喂进去,药汁吐了泰半,婢女忙用巾帕替他擦拭面颈,擦完后眼底流露不忍,回首啜泣。

一传二,二传三,渐渐地,一屋子人都悄悄抹起泪,愁云惨淡。

“哭什么,我不还好好在这儿吗?”

青年自一片漆黑混沌中幽幽醒转,不需要傻眼的婢女帮忙,自己用手劲撑起身,在床榻上坐直了。

骊玉一动,便牵动身上几处伤口,疼得变了脸色,原想挤出个笑宽慰房里人,委实笑不出来。

周遭人愣了片刻,见他坐定,不是幻觉,纷纷放下手上活计围上来。

“三爷,您身子这会儿觉得如何,康泰否?”

“侯爷,您想吃什么,奴去给您做。”

婢女在他身后垫了两个柔软的隐囊。

另有跑腿的小童跟阵小旋风似的飞出去给府里人报信。

“不忙,外头什么动静?”他捂着脑袋,被满目的红刺得双目疼,眯着眼环视屋内挂满的红缎子,抬手指了一圈,问道:“这些又是怎么一回事,莫不成府里有喜事?”

鞭炮齐鸣冲天响,说骊玉是被惊醒的也不算错。

婢女犹豫了一下,轻点头。

是有喜事。

“谁的?”

婢女婆子们互相对视,一言不发,最后是他跟前的绿溪大着胆子说:“您的。”

骊玉:“?”

“谁成亲?

躺在这儿的我吗?

你家三爷我吗?”

他一声骇过一声,久病喉中干痒,气急激动后止不住地干咳。

“咳咳咳……”

“少说些吧,快喝口茶漱一漱。”绿溪边帮他拍背顺气,边叫人捧只茶盏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