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谁说死对头不能先婚后爱 > 第68章 第 68 章

谁说死对头不能先婚后爱 第68章 第 68 章

作者:羊肉萝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0:09:14 来源:文学城

杨雨棠埋在书房,看沐晟留给她的册子,管家秦叔候在一旁等候吩咐。

尽管沐晟已经吩咐过,他不在云南王府一切事务交由杨雨棠代管,但管家也只是把杨雨棠当做和文姨娘一样,只做摆设。这也是沐晟故意为之,他认为若是杨雨棠真有能力,必能服众。

杨雨棠看了沐晟留给她的东西,府中事务倒是没什么,只是各地税务账本上相差太多。大部分土司的财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些铜矿、盐井甚至金矿这些重要财物来源都在土司手中,还没有收回来,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这些都没有收回来吗?”杨雨棠指着账本上的东西问管家。

“是,有些土司家族几百年前就存在,时间比云南王府都长,所以他们有完全独立的财权,只需每年向云南王府纳贡,缴纳部分税务即可。”秦管家没想到她会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作答。

“王爷难道就没打算收回来吗?”杨雨棠问道。

“已经收回来许多了,比如最近南坪就收回了这么些。”秦叔拿出南坪县的账本给她看,上面确实比别处的种类和数量更丰富,但是另一本南坪的账本她也看了,支出更多。为了进一步确认她特意又拿出来对比,果然如她所想。

“收回来了这么多还是要贴进去?”杨雨棠问。

“以后,应该会好多吧?南坪有点特殊,它那里自古贫瘠,也是这两年发现了铜矿才好些,不过路实在难走,所以要想收支平衡还要等等。”

杨雨棠又翻了几本,突然明白沐晟这几年忙于平叛乱,或许是他纵容的结果。只有他们叛变,他才更有理由将财政大权完全收回来。

但是平叛之后的□□,他难道没有考虑吗?杨雨棠不信她能想到事情沐晟想不到?

果然又翻了一个下午,杨雨棠发现,沐晟这几年正在鼓励云南百姓耕种土地,推进民族融合,促进云南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只是这一切都只是开头,收效甚微。

比如,办学堂这件事,云南这么大,也只有重要的城镇才有。

“云南每年的秀才有多少?举人又有多少”杨雨棠问道。

“二十多个。去年举人有六个。”

云南这么大的地方,每年秀才才有二十几个,参加科举的少之又少,能入仕为官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中原朝廷的认识十分模糊,不会有归属感。从她这些日子在云南的经历来看,山里的人也不愿意出来做工,更愿意守住大山生活。

云南王这些年来努力的方向她认为没什么不妥,只是如何能加快些进度呢?这要好好斟酌。

杨雨棠送管家离开,自己关起门来安心想想。

沐凤梧看杨雨棠待在书房一整天了,便过来看看。

“如何?有什么难处吗?”

沐晟和杨雨棠两人都以为对方已经向沐凤梧说过两人之间的约定,但事实沐凤梧依旧蒙在鼓里。在刚听说沐晟将府中事务交给杨雨棠处理的时候,沐凤梧只是有些惊讶沐晟的态度转变,但从未怀疑过什么。毕竟这种事情交给杨雨棠处理也是理所应当的,他不相信杨雨棠会有什么坏心思,更相信杨雨棠有这个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更何况,她处理不好也没关系,他自认为云南王府有能力为她兜底。

杨雨棠依旧在翻账本,请他进来之后也没有抬头给他多余的眼神,听到他说话才抬起头,叹了口气。

“你父王这些年真是不容易!”她感叹道。

沐凤梧轻笑一声,走到她身边看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感慨。却见她右手边,似乎是她新记下来的东西。沐凤梧指过去,问道:“这是什么?”

“你父王这些年为了改善云南的财政所行的政策。守滇人员,家眷随行;军队屯田,自给自足。这两条是实行最长久也是最有效的政策。但是后面这些,与云南本地相关的政策推行很慢,我在想要怎么维持并加快呈现出它应有的效果。”

看到这些,沐凤梧想到了沐晟在南坪给他看的那些账本,讲实话,他真的有些头疼,杨雨棠竟然盯着这些看了一整天,还整理出这么清晰明了的条目。

“我想过了,要想让百姓认可云南王府,只能从钱粮药入手。他们不愿意出来,我们可以派人进去。”

“你想怎么做?”沐凤梧问道。

“比如,药这一项,若是有药商从山中收集药草,然后将珍稀药材运到中原,利润必定客观,山里的百姓也能因此换取收入。父王之前做的这些没问题,但大都是基于大城镇的商人。但是云南最大的优势,是在山里。做生意就是,将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卖到高价。

“药草这个是眼下就能做的,人人随手就能采药。还有木材,我记得云南送给朝廷每年的贡品也是药材和木材,这就是一个噱头不是吗?

“山里和城里有了生意往来,得了好处,自然也就有胆子大的愿意出来闯一闯。他们有了钱,对朝廷有了新的认识,自然愿意出钱让孩子读书,谋求仕途发展,到时候我们专门给这些人留出职缺,这样就能将云南王府和土司之间的壁垒打破,让云南王成为云南这片土地真正的统治者。”

沐凤梧听着她讲的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有一个疑问:“可是,冲突发生的时候,他们还是倾向于站在自己同族那边。”

“这只是第一步,普通的百姓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地方政府愿意出钱出力让他们日子过得更好,他们几乎不可能会冒险去推翻这个政府。”

沐凤梧知道杨雨棠长久在中原生活,没办法与这里百姓感同身受也属正常,解释:“你不明白,他们将自己的民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就像前朝,外族入侵,替代了汉族朝廷,我们不一样拼死反抗?”

“所以,说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民族融合,这样的历史不在少数,不用我为你一一枚举了吧?”

沐凤梧依旧觉得不妥:“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他们宁愿与其他土司通婚,也不愿意与汉族通婚。”

“你也说了是土司,他们之间联姻是为了巩固势力。那普通百姓呢?如果他们接受并认可了汉族的文化,就像我们认可并接受了他们一样,你觉得通婚会很难吗?”

沐凤梧沉默了,她说的有道理,文姨娘就嫁给了他父王,可文姨娘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云南王府生活,她能接受嫁给他父王也不是一件难理解的事情。这些不是没有,只不过不多。

“那要如何让他们认可并接受呢?”沐凤梧问道。

“你为什么能接受他们,就让他们如何接受我们。”杨雨棠笑着看他,想看看他会有什么答案。

沐凤梧挠头,如何接受他们?他从小就在云南长大,遇到很多云南本地人,自然而然就接受了!难道要把他们扔到汉人多的地方,让他们也这样适应一番?

沐凤梧摇头,觉得不太可行。

杨雨棠觉得他这抓耳挠腮的样子莫名有些可爱,也不难为他,将他推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接着说:“吃了他们的食物觉得好吃,过了他们的节日觉得有趣有意义,身临其境他们的生活觉得舒服自在,这就是接受。如果我们从南坪找人在我表哥店里打杂,与他们朝夕相处,你觉得,他会不会想把女儿嫁给我表哥那样的汉人?”

提起穆衡,沐凤梧有些不自在,轻咳了一声,说:“你表哥那样,别说山里的汉子,就是在你们苏州城,怕也是有不少人提亲吧?”

杨雨棠愣了一下,他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又问道:“那我表哥店里的伙计呢?一个敢出来闯荡的汉子,我不信会没有人动这个心思?就算刚开始很少,时间长了,大家慢慢接受,也就不足为奇。”

沐凤梧点头,但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需要长久积累的事情。

“其实父王之前也做了,但显然收效甚微。”毕竟他自己都娶了本地的姑娘,这句话杨雨棠没说出口,不是她一个晚辈应该说出口的话。

“还有呢?”沐凤梧觉得她应该不止这些想法,听她说起这些的时候,感觉京城那个神采奕奕的杨雨棠似乎又出现了!也是今日听她说了这么多,他才知道原来这些日子在云南她真的无聊透了!

“有了钱,就会想拥有权利,怎么样有权利呢?自然要在官府谋职。如我之前所说,读书、考试、谋职,一步一步来,当然也不止读书这一条路,还有从军、考武秀才武举人,乃至行商,也是很好的出路,不是吗?”

“有了钱,有了点小权利,大家更想要体面地活着,将汉族的习俗和文化推行开,成为有钱有权人间盛行的活动,普通百姓慢慢也会跟着效仿。比如,每年京城上元节会有盛大的活动,会让官员们休沐,圣上也会赐礼。如果那些在朝廷任职的本地人,也如此,他们难道会不愿意参与汉人的节日吗?普通商人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生意,普通打杂的百姓也一样,时间长了,汉人的风俗也会在云南盛行。”

“你说,这种算不算是民族融合呢?”杨雨棠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