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是个好地方。
人我是非情理,恩怨情仇难言。
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小者,为家为邻,再有小者,为己。凡尘中人,纷纷扰扰,追名逐利之人,归隐清高之徒,皆有明细。天子多疑,民间多设暗线,监控武林,但人心叵测,雀打眼。
“圣人如今平定叛乱,又值鼎盛春秋,百姓安居乐业。”行启听过寺里的师父说过这段,在他看来,无杀戮便是最好的生活。
老道的话被打断,微微一笑,“河西的千佛窟去过吗?”
“河西是吐蕃治下,唐民无法前往。”
“我去过,”老道慢条斯理的擦拭着手里的剑,“很美,景美,人美。”
“我年轻时,拜别了吕祖偷跑下山,满脑子都是话本里的快意恩仇。我要喝最烈的酒,骑最快的马,看最美的胡姬跳舞,肆意的追逐日出。”
“我生于开元十八年。”
如今是大历五年。
行启看着面前的老道,如松,又如碳,烫手。
“我到了河西,我找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帮他干了几个月的活,换来了最好的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王公的诗写的真好,那酒用夜光杯是最恰当的,讲到哪了,哦,对,葡萄酒,”老道的背突然弯了,“我带着酒,揍了几个豪奴,又躲开了起舞的大汉,直到那天……”
年少的道士还没学会稳重,戏耍着豪仆,学着话本上的语气,行侠仗义,却忘了吃饭是要付钱的,苦于没钱便在炒鸡店打了一个月的白工。在那里,他遇到了他见过最美的胡姬。
“还在讲你那故事呢,老道。”
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过来,蹲在老道旁边的蒲团上。
行启盯着时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去去去,难得有人想听。”老道随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烧饼塞给时也。少年撇撇嘴,倒也没有拒绝,安静的吃起来。
那是一个很美的胡姬。个高,白肤,难得的是会跳中原的舞。
道士来了兴趣,偷偷的跑去乐坊看了眼。
鼓点,如骤雨初临,先于灯火亮起。
乐台上,她便在那一片渐起的急促弦声中静立着。并非全然静止,足尖微踮,裙摆已如雪浪轻颤,仿佛蓄满了风的渴望。
忽而,琵琶破空,裂帛一声。她动了。
整个人宛如被无形的丝线牵引,骤然飞旋。雪白裙裾“哗”地盛放,金线纹样在灯下流光,恍若真的活了过来,非要在这红尘里,旋出一场不管不顾的绚烂。
鼓声愈急,她的旋转愈快。
裙带翻飞,似流霞,似烈焰,将她包裹在一团炫目的光晕里。原先能看清的眉眼,此刻只剩朦胧的艳影;唯有发间金钗的流苏,甩出点点碎星,与臂钏腰链的鸣响,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网住了满堂的呼吸。她双臂高举,十指捻动,仿佛在收纳着周遭所有的光与风。
乐声攀至顶峰。
她腰肢后折,几乎与地面平行,却仍以足尖为轴,飞速旋转。长发如墨瀑倾泻,与扬起的白裙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那一刻,她仿佛在追逐自己的影子,又像是要挣脱大地的束缚,直旋到天上去。
喝彩如雷。
胡旋舞,他忍不住借了把琵琶,乐声起,胡姬讶然但也跟着琵琶声动,赫然是秦王破阵乐。他觉得可惜,没学全。
“胡姬胡姬,舞的再快些!”
灯火喧嚣,在那一刹归于寂灭。唯有那一双眼眸,如天边寒星,清晰地烙在他心上。
道士想,我喜欢她。
从此,乐坊里,多了个弹琵琶的道士。
河西的百姓包容一切,像是这沙漠,不论民族,不论信仰,只要你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你就是家人。炒鸡店的老板大方的送了他两碟炒鸡,那味道真好啊。
老道声音越来越小,似乎在回味之前的味道。
“然后呢?”行启低声问。
“然后啊,道士走啦,胡姬也走了。”时也已经啃完那块饼了,正偷偷去拿老道那把剑。老道突然伸手敲了下时也得脑门,“别胡说。”
“就是嘛,难不成没走啊”时也嘟嘟囔囔,将手缩回来,坐在蒲团上不理会老道。
春天的格桑花好,冬天的雪莲也好,道士用内力小心翼翼护送的雪莲花换了胡姬的一笑。真好看啊,道士想。胡姬怎么想他的,道士不知道,大抵在想有个傻子吧。
第二天,炒鸡店老板让道士去千佛窟送东西,以表佛心。道士说我不去,你叫道士去表佛心,吕祖会降雷劈死我的。老板说了一句话,道士去了。
“你要不猜猜老板说了什么?”时也凑过来,小声嘀咕。
行启摇头,心想应该是有关那位胡姬吧,左不过是那些儿女情长。
时也不满的瞪着行启,觉得他不给面子。
老板说,有人在等你。
道士去了。
千佛窟内,菩萨垂眸,金刚怒目。胡姬一身祭袍,肃穆垂首,宛如飞天。
那是道士见过的最美的巫,最美的祭舞。
道士想,我要娶她。
胡姬想,我要嫁他。
二年秋季,胡姬与道士商量,想去亲自拜访道士的师门,约定婚期。
道士允诺,却在第二天快马出了高昌城,再也没有回来过。
胡姬被抛弃在了高昌城,那是天宝十四载的秋,很冷的一个秋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