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山河祭 > 第16章 深夜题画思沧澜?

山河祭 第16章 深夜题画思沧澜?

作者:南山幽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1-12 10:51:14 来源:文学城

三更时,雨依然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大理寺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得满室昏黄。宋清砚未着官袍,只穿件月白长衫,指尖摩挲着一幅卷轴,缓缓展开 —— 画中是位白衣少年,腰悬佩剑,剑穗上淡青色流苏缀着颗小巧银铃,正随风轻扬。眉目锐利却含着化不开的温,哪怕隔了八年,依旧透着股踏风而来的潇洒,这是他凭记忆画了无数次,才定稿的高阳沧澜。

他指尖顺着画中剑穗轻轻划过,目光渐渐失神,烛火在眼底投下跳动的光影,恍惚间,十岁那年的雨夜,带着刺骨的寒意与痛感,骤然翻涌上来。

那日父亲遭贬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京城每个角落。天刚擦黑,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四个穿锦袍的世家子弟堵在他归家必经的老槐树下,为首的赵小公子一脚踹在他膝弯,他 “扑通” 跪倒在泥水里,怀中的《洗冤录》摔在地上。“罪臣之子,也配读书?” 另一个少年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拳头狠狠砸在他后背,“你爹犯了错,就该让你这小崽子受罚!” 雨点混着泥点溅在他脸上,后背火辣辣地疼,膝盖磕在石子上,钻心的痛让他蜷缩起来。可他看着被泥水浸透的《洗冤录》,还是挣扎着要去捡,却被两个少年死死按住肩膀,又挨了几脚,指节蹭过碎石子,血珠瞬间渗出来,混着雨水在泥里晕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却死死咬着唇,不肯让哭声泄出来 —— 父亲说过,宋家人,不能轻易认输。

就在这时,一道清越的声音划破雨幕,带着凛然正气:“住手!”

宋清砚艰难地抬头,只见个身着月白劲装的少年踏雨而来,腰间佩剑上的银铃随着脚步轻响,雨珠打湿了他的发梢,却没掩去他眼底的锋芒。少年不过十五六岁,手中快剑出鞘时带起一阵风,竟将周围的雨丝都劈得散开。他没多废话,剑风裹挟着槐香掠过,精准挑开那三人的手腕,又一脚踹开按住宋清砚的少年,不过三招两式,便将他们打得哭爹喊娘,抱着胳膊逃进了雨里,连狠话都忘了放。

“宋清砚,你没事吧?” 少年收剑入鞘,银铃轻响,他快步蹲下身,先小心翼翼捡起那本沾了泥的《洗冤录》,用袖口仔细地擦去泥点,连边角都捋得整齐。做完这一切,才伸手扶他,掌心温暖有力,刻意避开了他蹭破皮的指节,指腹轻轻碰了碰他的膝盖:“这里疼得厉害吗?”

宋清砚猛地一怔,忘了起身,仰头望着他,声音带着哭腔却依旧倔强:“你……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少年闻言一笑,眉眼弯起时,竟让冰冷的雨夜都暖了几分。他从怀中摸出个锦盒,打开时泛着细碎金光:“去年中秋宫宴,你念了一首《望月》,‘清辉洒九州,丹心照古今’,连圣上都夸你有风骨。我便记下了,宋大人的小公子,名叫宋清砚。”

“这软甲水火不侵,你身子弱,穿上它,以后没人能再伤你。” 少年边说边替宋清砚系上金丝软甲,又把自己的外衫解下来,裹在他身上,带着体温的布料裹住了寒意。

“我叫高阳沧澜。” 少年又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颗裹着糖霜的青梅糖,塞进他手里,糖纸虽沾了点雨,却依旧闪着暖融融的亮,“我听说你总抱着书,这般爱读书又有骨气,长大后定会成大才。”

青梅糖的甜香漫进鼻腔,混着雨夜里的槐香,宋清砚攥着糖,忽然抬头,眼神亮得像淬了星光:“我长大后想做大理寺少卿 —— 像我父亲从前那样,判案断狱,护一方平安,不让人再受欺负。”

高阳沧澜眼底闪过惊讶,随即朗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力道轻得恰到好处,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好志气!若你真成了大理寺少卿,日后我若有空,定来助你;若我有冤情,也定来找你做主。”

见宋清砚指节还在渗血,他又从怀中摸出一小瓶金疮药,拧开盖子,先把自己的指尖在衣角擦得干干净净,才蘸了药膏,小心翼翼地替他涂抹伤口:“忍着点,这药涂了明日就不疼了,记得别碰水。”

药膏清凉的触感传来,混着高阳沧澜掌心的温度,宋清砚忽然觉得眼眶发烫。他攥着那颗青梅糖,指尖把糖纸捏得发皱,垂着眼看自己沾了泥的衣角,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像鼓足勇气般,轻轻扯了扯高阳沧澜的衣袖,声音细得像雨丝:“大哥哥,我…… 我什么时候再能见到你?”

问完这句话,他飞快地抬头瞥了高阳沧澜一眼,又慌忙低下头,耳尖在夜色里泛着红 —— 他怕得到 “不会再见” 的答案,又忍不住期待下一次相遇。雨水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打在槐树叶上沙沙响,衬得他的声音愈发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高阳沧澜闻言,低头看着他攥着自己衣袖的小手,眼底的温柔更甚。他伸手揉了揉宋清砚的头发,指尖轻轻拂去他发间的槐花瓣:“只要你还记得‘清辉洒九州’这句诗,还记得我这剑穗上的银铃,总有一天能再见面。”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你长成能断案的大理寺少卿,说不定我们还会再遇见 —— 到时候,你可要记得认我。”

宋清砚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光,用力点头,攥着糖的手紧了紧,仿佛握住了一个沉甸甸的约定。

高阳沧澜又从怀中摸出块干净的帕子,替宋清砚擦了擦脸上的泥点,指尖轻轻蹭过他泛红的眼角:“雨下大了,我送你回家吧。”

宋清砚紧紧攥着糖与书卷,用力点头,任由他牵着手,往家的方向走。雨声里,银铃声轻轻响,伴着两个少年的脚步声,在夜色里慢慢拉长。

烛火噼啪一声爆响,宋清砚猛地回神,那夜的槐香与银铃声,成了他这么多年来最温暖的记忆。画像上的白衣少年依旧风度翩翩,可现实里,那个承诺会再见面的高阳沧澜,却在七年前的云渊之战后,没了消息。有人说他战死沙场,有人说他重伤失踪,可他始终不信 —— 那个踏雨而来救他的少年,那个会替他温柔涂药的少年,怎么会轻易消失?

他拿起狼毫,蘸饱了墨,在画像空白处缓缓题字,笔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一别数载,剑穗铃响,诗句犹记,君可安否?””

夜风吹动窗棂,烛火摇曳,他缓缓走到窗边,望着漫天细雨,仿佛又听见了银铃轻响,又闻到了槐香与青梅糖的甜,只是这一次,思念里多了份牵挂,多了些期盼:“高阳沧澜,我已经成了大理寺少卿,你说过我们还会再见面,可我等了你这么久,你到底在哪里?”

夜风裹着细雨吹进书房,烛火晃了晃,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画像上的少年身影,在这深夜里,悄悄重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