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鹊桥红药 > 第7章 甚合孤心意

鹊桥红药 第7章 甚合孤心意

作者:真苇知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4:44:02 来源:文学城

六月初六,丑时刚过,夜色沉重如墨,沉沉压在梁上。薄雾轻笼,万物尚未苏醒,近我宅内室之中,却已有细微灯火摇曳。

“束发。”林枫端坐镜前,指尖拂过灵萍赠他的墨玉簪。

自四五日前起,他便多梦纷纭、辗转反侧,常惊坐而起,唇齿颤抖,背脊冷汗涔涔。每梦一场,皆是甜苦交缠,醒转时心头绞痛,只能枯坐至天明。

今晨尤甚,彻夜未眠,胸口积郁沉闷,仿佛无形巨石压着心脉,呼吸带着隐隐的疼痛。

铜镜清冷如水,映出林枫眼下一抹淡青。

他看着镜中人,嘴唇微抿,神情复杂。

侍仆小心翼翼地为林枫打理鬓发,将乌黑如缎青丝高束成齐整的髻结,依照成礼男子之式,收于金冠之内,细缠玉绦。

镜中人面色苍白,眉目如画,却因形容憔悴反添几分柔弱之美。

他静静凝视镜中双眸,眼中波澜不动,一点泪痣似泣血未干。

林枫唇角微牵,却是自嘲一般的笑意——脑海里不禁浮现临别前,灵萍衣袖拂过掌心的触感,她眼中欲言又止的光。

端午后,他与灵萍再未私下相见。

林枫心中眷恋难舍,从那日起便悄然将鬓发绾作已婚之制,虽未明言,却已暗自立誓:今生唯她为配,纵不能长相厮守,亦当守身如玉。

只是世情冷暖,风言风语,从未曾因他的沉默而稍减。

林枫每日上朝,常听见群臣于殿内侧耳窃语,或于宫外议事之间暗讽明嘲:“秦王殿下发冠之式,倒似贵为人夫。”

更有风流之士于宴席之中故作惊异:“原来秦王已许人家?莫非是朝中哪家贵女?”

言辞之间,暗藏刀锋。而林枫从不辩解,日日照旧。

最令他无以对视的,却是灵萍。

丹陛之上,她仍是那般神情从容,凰服严整,凤冠高束。

然每日朝中相见,灵萍目光总沉沉地落在林枫身上,眼中既有询问、愠怒、怜惜、试探,更多的是一丝不易察觉、不敢细思的幽深痛意。

他却从未回望一次,只将所有眷恋深埋心底,任其如藤蔓般生出细刺,绕心而长。

晨风轻拂,林枫才走至廊下,步伐便略显不稳。

他微蹙眉心,连日来熟悉的闷窒感再度袭来,如铁箍紧紧勒住心口,连带胸中翻涌烦恶之气。

林枫手扶廊柱,默默闭眼喘息几下,指节惨白,额角渗出细汗。

他强忍不适,掩袖轻咳起来,片刻方止。

“殿下……”侍仆欲上前搀扶,林枫微一抬手制止,勉力站直身形,压下眩晕,目光澄澈如常:“无事。”

他步履微滞,却强撑着背脊笔直,仿若那一身羸弱都是假象。

朝阳未升,宫道尚有寒意。林枫行至殿前,小腹忽然一阵隐隐刺痛,从脏腑深处撕扯而出,令他几欲折腰,面色瞬间如雪。

朝会伊始,百官依次进言。林枫一身朝服,立于群臣之首,神情端肃,仿佛病容皆被抹去,只余不动声色的沉稳。

可他眼角微红,指尖泛凉,唇色淡得几乎透明。

众臣并未察觉,唯有御座之上,那双淡色的眸子一次次不自觉地落在林枫身上。

灵萍毓珠垂瑟,衬色绀碧,姿容不染粉黛,却比往常更加端丽清绝。

她略略侧首,听着大司农禀报税赋,却心神飘忽,目光凝在殿下那道熟悉却越发沉寂的身影上。

林枫今日异常沉默,自始至终未发一言,身形笔直,似在认真聆听每一道奏疏,实则耳边嗡鸣不止,随时可能倾倒。

他指尖蜷紧,强迫自己不颤抖,脚下发虚,却倔强不肯挪动半步,只觉此时此刻,比任何一次朝会都来得艰难。

灵萍望着林枫那惨淡的面容,苍白的唇色,眼下的乌青,不禁眉心微蹙,眼神沉了几分。

她凝视他许久,终未言语,只悄然垂眸,藏住眼底翻涌的担忧。

朝会既毕,群臣退散,丹陛之上只余宫人洒扫残香,未央前殿空寂冷清,晨曦初照之时那一点红日,在白玉栏杆上投下斑驳光影。

林枫下殿未言,拱手告退,便即转身而去,踏入回宣室殿的廊道。

他脸色泛白,额角冷汗未干,步履间却极力维持着镇定从容的姿态,袍角曳地无声,步履极快,宛如有意拉开距离。

灵萍心头一紧,几次欲开口,却终究沉默。

两人一左一右,皆不言语。

她原想问林枫,可有哪里不适?为何面色这般难看?

可他匆匆急行,如同一道冷硬的墙、紧闭的门,将灵萍阻于心外,令她一句话都难以出口。

灵萍只觉林枫的身影比往日更瘦削,脚步虽快,却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轻飘与虚弱。

他仿佛是在逃避她的询问,又像是在用最后的力气,死死撑住那一份体面与尊严。

灵萍心中微紧,忍不住伸出手,想扶林枫一把,却终究缓缓收回。

宣室殿香炉沉沉,气味清淡如林雾。晨光斜入,映出檐角青鸦,洒落一地金辉。

灵萍方落座,宫人便传报,少府令已领各世家送入子弟,等候引见。

她眉头一皱,微有不耐,却未作声,只侧头望向林枫。

他神色沉静,颔首应下,随即立于灵萍之右,亲手展开一卷卷绫纸薄册。

案上一沓世家子弟名录,皆由宫中司礼精誊,外封家印,内载生平、籍贯、行字、所长、师承,甚至身体特征亦详列其上,格式繁复,字迹清正,分列整齐。

少府令恭身行礼,依序引入待选之人,陈郡、清河、弘农、荥阳、太原……皆为十七八岁的世家名门子弟,锦衣玉带,衣冠楚楚,仪态端方。

林枫神色平静中藏着淡淡疏离,手执一册卷宗,为灵萍缓缓展开,低声道:“此乃清河崔氏次子齐,字孝缄,幼通《易》《春秋》,姿容温润,操行端谨。”

他语声清朗如旧,唯有尾音稍有压抑。

灵萍微一颔首,垂眸看过,却未细读,只敷衍点点头。

她神情淡漠,目光从那些世家子弟脸上掠过,无任何波澜起伏,心中百无聊赖,眉目间透出一丝隐隐的倦意。

灵萍无意选侍,根本不想看这些人,世家权衡、宗法礼制、天命继嗣,尽是桎梏,她只求草草了结此事,不再多费心神。

可在林枫眼中,却是另一番光景。

他看着灵萍来回翻阅卷宗,低头静看,唇角轻抿,以为她每一个名字都认真听过,每一张面孔都细细看过。

她的眼神扫过待选之人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仿佛在抉择,仿佛在衡量。

而那目光分明,就像曾落在他身上时那般宁定深长。

林枫心中一痛,如同被根根冰丝拉扯,指节轻颤,唇瓣泛白,连翻卷宗时的动作都微不可查地停顿了一瞬。

他手指微微蜷紧,咬着牙一寸一寸地收回心神,偏过头去,却怎么也压不下那刺骨的疼。

林枫心口闷窒,痛意越来越深,仿佛有灼火压着胸骨燃烧,又像绞索扼住气息。

他背脊笔挺,面上毫无破绽,内息却已然紊乱,浑身如坠冰窖,手心冷汗早已沁湿袖里中衣。

小腹一阵一阵熟悉的刺痛,如密针深刺脏腑,林枫额角冷汗又浮一层,恍惚间险些立足不稳。

他脑中渐渐眩晕,眼前景象变得模糊,像是整个殿宇都在远远地旋转,声音也从耳边恍恍惚惚飘远。

林枫极力强撑,咬牙稳住身形,唇瓣泛出一线殷红。

灵萍双眸略微停驻,余光察觉他的异样——林枫虽仍站立如常,可眼角泛红,脸色之白已近纸色。

她心下一紧,终忍不住偏过头来,低声道:“秦王以为如何?”声音极轻,近乎温柔,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枫此刻神志微迷,眼中光影交错,耳边嗡鸣不断,竟没听见。

他仍沉浸在情绪波动与心口翻腾的刺痛中,神识稍滞,整个人像被困在幽深梦境之中,久久未回。

林枫失神半晌,才察觉灵萍似乎在唤他。

她眉头轻皱,心中闪过一丝疑虑。

灵萍略倾身,眼神微凝,语调重了几分,又唤了一句:“……秦王?你以为,如何?”

林枫如被惊醒,身子一震,目光仍滞,心神勉强回笼。

他强作镇定,喉头微哽,垂眸沉声道:“……清河崔齐擅六书,通礼制;弘农杨靖,善琴书,能辞章;陈郡谢衡,幼习宫律,晓丹青,此三子,性情、才貌……俱佳。”

灵萍看着林枫愈发苍白的脸,不动声色,缓缓点头,语气清淡无波:“秦王所言,甚合孤心意。”

她眼神微敛,目光扫过殿外那三位正垂手侍立的少年,袖间玉指轻点:“着封崔齐为端卿,赐居兰林殿,杨靖为承礼,赐居合欢殿,谢衡为贵士,赐居披香殿。”

少府令宣诏,三人面露喜色,齐声拜谢,恭恭敬敬行至阶前叩首,声言:“臣等定谨守宫规,不负恩荣。”

灵萍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抬手一挥,语气淡淡道:“退下罢。”

三人行礼,步履整齐,袍裾如水。

她目光转而停驻身右之人,未移片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