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美人》听名字也知道跟美人鱼童话故事有关,只是许佳萍做了新编,而且坚持狗血不动摇,内容已经大相径庭。
在她的设定中,女主依然是深海里的美人鱼小公主,人鱼一族虽然寿命是人类好几倍,但死后会化为泡沫不入轮回,意味着没有来世。
而长出灵魂的办法只有一个,在岸上的人类里找到自己的情缘,得到对方一心一意的爱。
大多数人鱼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有少数会希望获得来世。
女主便是其中之一。
女主小时候救了一个落水的男孩。
男孩自然就是男主了,不过他并不是王子,甚至不是本地人,是从天朝上国来做生意的海商之子。
——毕竟是写给京城的百姓看的,自然要把他们这边渲染的强大一些,哪怕是商人也得把逼格拉起来。
然后狗血的来了。
因为女主没有双腿上不了岸,男主被推上岸后将第一个发现他且同样是红发的女孩误认为了救命恩人。
男主告诉找来的家人是女配把他从海里救了上来,女配看着男主锦衣罗衫的家人,年幼贫穷的她选择了默认。
天朝上国讲究有恩必报,男主父亲给了女配家一笔钱不说,还帮忙扶持女配家在王城开了商铺。
女配一家一下从赤贫变成了富户。
男主惦记着女配的救命之恩,之后几年时常来看望她,一来二去少年少女互相有了好感。
男主父母常年行走海上,见识各国风土人情,为人开明,并没有阻拦,甚至按照女配国家的传统,为两个小儿女准备起了订婚仪式。
女配家这些年一直受男主家的帮助,自然也不会拒绝。
就在大家欢欢喜喜的时候,女主从海里出来了。
她找到了海里最大的动物蓝鲸,向它虔诚许愿,得到了短暂将尾巴变成双腿的能力。
她感应到自己的情缘,来到订婚现场,认出对方竟然就是自己小时候救下的男孩,天真烂漫的鱼美人当即上去拉住男主来了句原来是你。
然后……
然后第一卷就结束了!
这熟悉的断章叫一众读者无语,只能说新作确实是归来客所写。
“本作只有三卷,中卷已经在刊印中,最多五天就能上架!”浮元子卖力宣传。
“下卷呢?”
纪鹏回道:“下卷已经在写了,到时候会跟另一本新作一起上架。”
“这画卖吗?”
有人在门口的画卷前流连。
纪鹏正想开口说不卖,许佳英出声道:“这是我们的宣传画,会等结局上架后捐给慈幼局义卖。”
卖来的钱自然也就归慈幼局所用。
“掌柜高义!”
大家立刻赞扬起来。
纪鹏当即顺势道:“哪里哪里,我们归乡后一直多受关照,开店这些日子也承蒙大家喜爱,只能借此做些微小回报。”
越说越觉得这个义卖的主意妙极。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传出去,大家对归人书店的印象更好了。
纪鹏趁机贴出招聘写手的告示,光靠许佳萍和纪溪两个肯定不够,就算两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啥也不干光埋头写字能写几本,还是得招人。
大约因为名气上去了,贴出去没几天就来了五个报名的。
其中两个童生一个秀才。
看穿着打扮,显然家里不富裕。
纪鹏一视同仁,给来每个来应聘的都送上一份纸墨,让他们续写一段《鱼美人》,并且明确表示重点不在续写的情节是否精彩,而是文笔能不能和他们书店的风格契合。
就差明晃晃告诉他们不要咬文嚼字,写白话文,越白越好!
几人既然能上门来应聘,肯定是了解过的,包括那位有些年龄的秀才,都能拉下脸来写话本了,自然不是矫情人,一口答应下来。
尤其接过老板给他们的好纸好墨时,对这份活更重视了两分,遇上个大方的老板不容易。
纪鹏看似从容,其实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有人来应聘,扭头赶紧去打听眼下写手们的待遇情况,他虽然做不来剥削人的事,但也不想当冤大头。
书店如火如荼,许佳英这边的事业也在稳步构建中。
到《鱼美人》中卷上架的时候,八间铺子已经扩展到十四间,她在城北城西城南也各租了两间,而且全都装修完了,这年头装修没有现代那么繁复,主要是按照需求给每个铺子规划空间。
许佳英租的铺子全是带住所的,要么前面开店后面住人,要么一楼开店二楼住人,这样的铺子花费自然不低,一口气租这么多,无怪大家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她为了宣传,根本没遮掩自己的大手笔。
也因为这样大张旗鼓,引来许多人来询问。
赵桂珍和许佳慧立马上阵给女儿/妹妹拉人:
“她爹活着的时候就是干这个起家的,英娘不想叫她爹的心血白费,才想着在家乡也把铺子开起来,唉,我们家也就英娘最能干,她爹当初都说要把家业交给她打理的。”
“这是我爹的心愿,我们一家肯定得帮忙达成,否则到了地下没脸见我爹。”
孝顺的大旗举起来,嘲讽的声音顿时少了许多。
“叫四通快运,跟跑腿送餐类似,只是不拘于餐食,一封信一块布都能送,眼下只是在外城铺设起来,往后内城皇城,柳州松州南方北方,一直开到并州去!”
有人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邮驿吗?”
眼下是有物流行业的,大燕开国时就开始修建,有路驿水驿,十分发达,可惜随着皇帝不做人,民乱四起,不少已经荒废,只有繁华的省份还在维护。
而且此时的邮驿属于官方,只有贵族官员可以使用,而且规定不能用急脚递,所以大部分贵族官员有私事还是会选择派家仆跑腿。
燕末帝在位的有段时间派了不少贡使去民间搜罗奇珍异宝,邮驿基本成了给他个人上贡的专属快递。
燕朝的快递员大部分来自民间徭役所征,当时有大批人因此累死,引得官员天天谏言,燕末帝最后不得不下令召回了贡使。
因此百姓们对邮驿的没有多少好感。
这些赵桂珍也知道,许佳英既然选择要干这一行,自然做了不少功课,也都跟家里人分享过了。
她忙道:“那不一样,邮驿是给官家人使的,英娘这是给咱们这些寻常百姓使的,你想想,往后你要是有什么急事要给城北城南的亲朋送信送东西,只需要到咱们四通快运打声招呼,就有人立马送去。”
有人不以为然:“这么点路哪用得着花钱找人,家里喊个人去不就成了。”
许佳慧笑道:“总有一时半会走不开又找不到人跑腿的时候吧,家里的女娘和小郎可不敢随便上街走远,这时若附近巷子有急脚铺,可不就能用上了?”
“还有家里没有骡车马车的,若冷不丁要送个大件的东西出去,又得找车又得赶车,不如托给急脚铺。”
赵桂珍跟着补充:“往后若是铺设开了,人在京城,都能帮你们托送东西回老家去!”
这点一下子说到了大家的心上。
外城好些百姓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都有祖籍,眼下讲究血缘和宗族,单蹦一户很难立足,隔壁张有福家就是典型。
张有福为什么在方大娘占了便宜后想办法补偿回去,还不是因为他在京城没有族人,而且比方大娘更爱占便宜更无赖的多了去了,怎么偏就方大娘被传得人尽皆知呢。
普通百姓一旦背井离乡,很难再跟家乡联系上,眼下还没有镖局出现,往往是等机会,看有没有跑商的会路过家乡帮忙捎带口信,但往往大多石沉大海。
如果真有一个能为他们传递消息到家乡的邮驿,自然再好不过。
赵桂珍赶紧趁机说起了招工的事,一口气租下这么多铺子,肯定是要招人的,哪怕预计初期没多少生意,至少一间也得三个人。
还要培训要教导要磨合,怎么也得一两个月,铺子白放着一个月就是一笔开销,得赶紧招工,抓紧时间把员工培训起来。
买人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他们还没有本地户口,平民百姓是不允许蓄养奴仆的,虽然这项查得不严,富裕些的人家都会买一两个丫鬟婆子分担家务,像柳娘子家就是。
但一口气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想都别想。
人家富户豪商有靠山,你一个普通百姓冷不丁买这么多人干什么?
而且一般百姓也养不起。
所以只能雇佣。
许佳英倒不怕雇佣的员工弄鬼,她本来也没指望立马大赚特赚,已经做好了前期亏钱的准备,长线物流搞起来之前就是个吞金兽,重点在于让女主来到京城后看到她,只要她能走到女主面前,余下一切都好说。
赵桂珍和许佳慧在大妈娘子堆里一宣传,还真有不少人来报名,毕竟他们给出的待遇不错,光提供吃穿住一项就很惹眼了。
即便甜水巷的人家生活不错,但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总有需要拉拔的亲朋。
虽然老板是个小娘子这点叫大家犹豫,但一来他们是海外归人,因为异邦人多经商的缘故,大家对海外来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会做生意,二来许佳英半年来的表现叫人没法把她成普通小娘子看,光身体健壮这一项,好些小郎都不及她。
既然来的都是穷亲戚了,现成有个不挑人的活给他们干就不错了,哪里还轮得到他们挑拣老板如何,能拿到工钱就是最实惠的!
许佳英来者不拒,只要符合要求的都收了。
她在隔壁巷子租了个院子,改成宿舍,先叫人住进去准备培训。
见报名的这么多,其他还在观望的也不再等了,其中就有之前围着魏有义哥长哥短的几个粉丝。
自家对门如此热热闹闹,魏有义如何能不注意到。
这两天忙得累瘫,实在抱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