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权臣的掌珠 > 第14章 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下)

权臣的掌珠 第14章 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下)

作者:看泉听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08:04:20 来源:文学城

孟继宗早看到王珞了,他眼力过人,即使王珞头上戴着羃离,他也一眼就认出院中的女郎正是他数天前偶遇的那名小女郎,他是禁军,见过不少贵女,可这名小女郎给他的印象最深刻,他本以为两人日后不可能再见面,没想才过去几天就又见面了,孟继宗心中浮起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喜悦之情,他拱手还礼:“女郎有礼。”

王珞对千树说:“那天小四淘气,车还没停稳就往下面跳,要不是这位郎君出手相救,也不知道他会摔得如何。”

千树感激的向孟继宗行礼道谢:“多谢孟郎君出手救我家小郎君。”

孟继宗见千树以家仆自居,心中微诧,他常来这里取水,贺千树的根底他是打听过,他是从隆平府迁来的良民,院落房契上的名字也是他,他跟这名小女郎是什么关系?

说来这间房子虽是王珞用私产置办的,但房契上写的是千树的名字。她是未出嫁的女子,按照大夏的律法,在双亲俱全、且有兄弟的情况下,她无法单独立户,想要置办私产只能通过这种途径,这也是王珞对千树绝对信任才能如此。不过这间院落在王朗、崔氏处是过了明处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这间院落是千树所有。

王朗对财物不怎么看重,国公府又没分家,他也没有太多私有财产,沈夫人心疼幼子,在他去隆平府时,私下替儿子买了几间隆平府铺子供他开销,逢年过节也送不少年礼过来补贴儿子,这些财物都直接由王朗的外院管事掌管,崔氏沾不到手,但王朗也不会管崔氏花钱,每月内院的固定开支,他都让管家定时送来。

崔氏对金钱看重,但天生在财产管理方面少了一根筋,她又不怎么认字,家里的帐被她管得一塌糊涂,在王珞满八岁之后,就开始渐渐把家里的管家权大部分都接过来的。这也是从小体现早熟的好处,以旁观者的将角度来看,让一个八岁的孩子管家,简直不可思议。可在王家,大家却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王珞想要在房契账面上动点手脚太简单了。这其中细节不为外人所知,谁能想到一个十多岁的小女郎有气魄把一间几万贯的宅子寄在别人名下?

孟继宗心中疑惑,但手上动作不停,摇着水井上方的转轴,将一桶桶水倒入水桶,等两个水桶倒满,他又挑出门倒入水车中。他力气大、速度也快,很快水车就装满了,他从袖中取出铜钱给千树。

千树看了一眼王珞,见王珞微微颔首,才对孟继宗说:“郎君以后想取水,只管来取,不用给钱。”千树早有心交好孟继宗,只是一直苦于攀不上交情,他虽时常被继母指使来提水,可他性子冷漠沉稳,每次提了水就走,千树想结交都结交不上,这次有了小郎君的事,他可以顺理成章的跟他有来有往了。

孟继宗淡淡道:“不用。”说完他又推着水车离开了,水车很重,可孟继宗双手一发力,就稳稳的推着离开了院落。

千树关上院门,让王珞去二进内院堂屋休息,堂屋里不止有取暖的火炉,还烧了炭盆,眉绿在炭盆上驾着一张铁丝网,丝网上整齐的摆放着巴掌大的豆腐块,豆腐块在小火的炙烤下,渐渐泛红,散发出豆腐的清香。她见王珞、千树进来,她笑着起身说:“姑娘,您快坐。”

王珞解下斗篷,用温水洗了手,坐在火盆旁问千树:“那位郎君是什么来历?他是禁军吧?为何还要卖水?”禁军俸禄有这么低吗?

千树说:“那位郎君姓孟,名继宗,他父亲孟猛是个禁军小首领。孟猛前后娶了三任妻子,孟继宗是他元妻所出,也是孟猛的长子,他上头有五个出嫁的姐姐、下面有六个弟弟、三个妹妹,一家子都靠孟猛和孟继宗两人俸禄养活,家境很不好,所以孟郎君时常干些零活补贴家用。别看他性子沉闷,但行事果决、又讲义气,在禁军中人缘极好,我一直想跟他结交,问问他陈源的事,但一直没机会。”千树拣重点跟王珞说了,至于孟继宗因家境贫困,迄今都不曾娶妻,他父亲只能给他买了个丫头,让他绵延子嗣的事就不提了,姑娘也不会对这方面感兴趣。

“陈源的事就算了,以后你不用别打听了。”王珞说,她从王琼那里受了教训,人跟人相处还是要以真心换真心,她这种有意结交,极有可能弄巧成拙,她不觉得未来的开国皇帝会看不出自己是真心还是假意。而且她一个未嫁的女郎,打听一个成年男子总不是事,万一惹得卫高祖未来的妻子心里不开心就不好了。将心比心,王珞也不希望自己日后的丈夫跟别的女人有牵扯。

千树点头说:“我心里记下,如果有机会就替您打听,没机会就算,不让别人知道。”他打听陈源时也是小心再三,就怕被人知道是姑娘要打听的,这对姑娘名声不利。

这时眉绿已经烤好了豆腐,用小刀切了一块给起千树:“阿兄,你尝尝这豆干。”

千树也不客气,接过豆干尝了一口,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他眼睛一亮,“姑娘这豆干好吃!”

王珞说:“如果把它放在油饼店里卖,你觉得生意如何?”

千树道:“应该不错。”盐是稀罕玩意,寻常人家一年也就买一次盐罢了,就凭着这口咸味,生意就不会差。

王珞说:“不算太麻烦,花婶已经会做了,我明天让她去庄上,你可以问她怎么做。以后油饼铺不光买油饼,也要买些这种小零食,渐渐把油饼铺子转成食肆。”只有在城里开了食肆,才能光明正大的囤积粮食不受外人关注。王珞在隆平府时一心囤积布料,现在布料够用了,就该开始囤粮食了。

千树点头应是:“我知道了。”他顿了顿又问王珞:“姑娘,我们不再开布店了吗?”千树做惯了布料生意,现在改做食肆,虽然转头也不少,可他还是忘不了布料。

王珞说:“过段时间再说,这几年先囤货。”在没有棉花的时代,丝绵是很重要的保暖工具,甚至可以上升到军用物资的程度,王珞想趁着和平的这几年多囤货,万一将来战乱,她囤得丝绵起码能家人不挨冻,如果有可能她也想把这笔物资捐给陈源,希望他能尽可能的早日结束乱世。

千树想起姑娘之前那次大手笔贩卖丝绵,赚了大钱的事,他以为姑娘还在等这种机会,那种机会虽然等待时间长,可一次赚的钱抵得上他们十来年,千树又问王珞:“那食肆可要出售以往姑娘在家做的小食?”王珞在家时,做了不少好吃的小食。

“你有时间就做。”王珞说,“要选成本低、不费手工的小食,越便宜越好。”饮食生意最好做的就是薄利多销的小店。

“小的知道。”千树也做了一段时间生意,自然明白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能填饱肚子、价格便宜的食物,才是他们的首选,太贵的食物,偶尔尝鲜可以,但不可能长期赚钱。

王珞又吩咐千树说:“今年来不及了,等明年开春,你就在庄上养些牲口,不要买新鲜的肉,都制成熏肉和腌肉,起码要存上一年的存货,才能在食肆售卖。”王珞计算着自己的开销,她要争取收支平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囤积物资,王珞揉揉眉头,好好的古代生活都被她过出末日的感觉来了,幸好自己历史不精通,末日生存技能还知道点,不然只能抓瞎。

千树点头应是,姑娘就爱把东西都攒起来。

王珞又拿出一张图纸对千树说:“你看看我画出来的这间屋子,你能搭建出来吗?”

千树接过图纸细看,王珞的图纸画的虽不是很正规,但是很详细,她画了一个楼顶藏屋,也就是明二楼暗三楼,三楼比二楼缩进二檩,加上两侧山墙和风火墙的遮掩,人站在楼外根本看不到三楼。这也是王珞按照前世雕花楼的设计,给自己建造的避难所。这也是王珞今天亲自来甜水井巷的主要目的,这种事除了亲口吩咐千树,别的传递渠道她都不放心。

千树沉吟了一会道:“这么大工程,恐怕不是我们几个人能做来的,还要请专门的泥瓦匠来。”

“你让人回隆平府请,花大价钱,请完后再送他们回去。这屋子就建在农庄里。”王珞说,这时古代交通不方便,请了隆平府的工匠来京城,他们回去后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再来京城了。京城附近的农庄都是权贵购买的,在庄里搭建砖瓦房的比比皆是,王珞这样的设计也不打眼。

“我明天就派人回隆平府。”千树说,他们在隆平府的生意也没完结,他刚派人回了隆平府一趟。

王珞说:“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上心,而且争取在一两年之内完成。”

千树保证说:“姑娘放心,我一定替您办妥。”

王珞微微一笑:“辛苦你了。”王珞从小不止培养了千树一个人手,但她收留了三十多个孩子,只有千树、眉绿最有潜力,也只是他们咬牙坚持把她教的知识学下来,他们也是王珞目前最能干的心腹。也是她运气好,从三十几个孩子里就能挑出人才来。

“这是小人该做的。”千树永远记得,他跟阿妹当年走投无路时,是姑娘救了他们。

王珞又吩咐千树把院落几处地方修改了,吩咐要一直坚持在家里备上十天左右的干粮,才离开甜水井巷。她回家时王琼还没回来,王琼到了天快黑、家里都开始摆晚膳了。

老孟:咳咳,听说你一直在找我?

王珞:你谁啊?我没找你,我找陈源。

老孟:……

.

老孟这情况在古代很常见,家里有点社会地位,但娶不起妻子的古代男人都会买个丫鬟生子。古代很多墓志铭上都有记载,不少男人一辈子没娶妻,但身后子嗣不少,这些孩子都是丫鬟生的。老孟家这种情况,要不是出现特殊情况,随便哪个女人嫁他都是倒霉一辈子的份。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