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之上 > 第71章 15%之汤睿

青云之上 第71章 15%之汤睿

作者:林语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18:03:13 来源:文学城

当“普罗米修斯”之火从一场精准的“开源复仇”演变为席卷全行业的效率革命时,除了那些被直接赋能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目光也投向了那些能最早、最快将这股力量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巨头。其中,汤睿执掌的汤氏集团,正以其惊人的前瞻性布局和执行力,成为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赢家之一。

在过去数周,汤氏集团(股票代码:TANG)的股价走势,几乎完美复刻了“普罗米修斯”的热度曲线。自该框架开源以来,汤氏集团股价连续攀升,累计涨幅已超过 45%,公司市值突破 2.8万亿人民币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在科技板块中一骑绝尘。

资本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此□□涨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基于坚实的价值重估。

“汤氏集团是业内最早宣布全面拥抱并深度集成‘普罗米修斯’框架的巨头之一,”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更重要的是,市场相信,凭借汤睿与叶濯缨教授的密切关系,汤氏集团不仅能‘用上’这项技术,更能‘用好’,甚至在未来标准的演进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近水楼台’的先发优势,是无可比拟的护城河。”

股价飙升的背后,是汤氏集团行业地位的实质性飞跃。

在“普罗米修斯”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后,汤氏集团的战略地位已悄然从一家顶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向 “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定义者与领导者” 转变。

技术话语权:汤氏集团的技术团队深度参与了基于“普罗米修斯”的行业最佳实践白皮书的撰写,其内部优化案例被奉为圭臬。在多个行业技术委员会中,汤氏代表的意见变得举足轻重。

生态号召力:由于其率先并成功落地“普罗米修斯”,大量开发者与合作伙伴主动向汤氏生态靠拢,希望学习其经验。汤氏云的“普罗米修斯”优化版服务咨询量暴增,间接拉动了整个云业务板块。

战略威慑力:竞争对手意识到,与汤氏集团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产品、市场或资本层面,更上升到了对下一代核心技术架构的理解和应用速度层面。汤氏凭借此次卡位,建立了强大的战略威慑。

回顾此次事件,汤睿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被业界反复称道。

据接近汤氏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在“普罗米修斯”开源前极短的时间内,汤睿便已下达了“All in”的指令,要求集团所有核心业务线、技术中台及云服务部门,成立专项小组,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完成对“普罗米修斯”的评估、适配与全面部署。

“当时内部也有声音认为,如此激进可能会影响现有业务的稳定性。”该消息人士称,“但汤总的回答非常坚决:‘这不是选择题,这是生存题。谁慢一步,谁就可能被时代甩下。’”

正是这种基于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叶濯缨无保留信任的果决,让汤氏集团抢占了绝对的先机。当其他巨头还在观望或缓慢试点时,汤氏已经完成了核心系统的切换,享受到了效率飙升带来的全方位红利。

面对公司股价与地位的“水涨船高”,处于风暴眼的汤睿却一如既往地冷静。

他在一次内部高管会议上提醒团队:“‘普罗米修斯’带来的优势是暂时的,它为我们打开了机会之窗,但能否持续领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价值。不要沾沾自喜,要把这当作一次‘换引擎’的机会,跑得更远。”

他没有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股价,而是转发了集团一位年轻工程师写的关于利用“普罗米修斯”解决一个古老技术债务的博客,并配文:

“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赋能每一个具体的‘人’,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我们的工程师团队感到骄傲。”

这条动态,再次为他赢得了“最具格局CEO”的赞誉。

汤氏集团的案例,生动诠释了在“叶濯缨效应”下,一个企业如何凭借领导者的远见、团队的执行力,将一次外部的技术范式革命,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巨大动能。

那阵由叶濯缨送出的“好风”,正精准地吹拂在汤氏集团这艘已然巨大的航船上,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助其驶向更广阔的“青云”。

而所有人都明白,这艘船与那位造风者之间,由信任、尊重与共同前行所连接的纽带,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坚固、也最令人称羡的“压舱石”。

---

【地点:汤睿私人公寓的顶层阳台,可俯瞰城市璀璨夜景】

晚风微凉,吹散了白日里的喧嚣。阳台上的氛围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映照着几张放松的面孔。汤睿早已脱掉了西装外套,领带松散地挂在椅背上,白衬衫的袖口随意挽到手肘。他手里端着的不是红酒,而是一杯冒着热气的单枞茶。

顾兆和与叶濯舟坐在他对面,两人面前各自放着一杯威士忌。赵文嘉则斜靠在栏杆上,手里晃着一罐冰啤酒,看着楼下如织的车流。

“行了,我们‘最具远见CEO’,”赵文嘉转过头,率先打破了宁静,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略带戏谑的笑容,“股价冲天,行业地位稳如泰山,现在感觉如何?是不是该考虑买个岛了?”

汤睿呷了一口热茶,眼皮都没抬:“感觉就是,董事会那帮老头子终于可以消停几个月了。买岛?不如把钱投给你,让你去跟小缨竞争下一个科技风口。”

顾兆和低笑出声,晃着手中的酒杯:“说真的,睿哥,这次你下手太快了。我们家老爷子在家看了新闻,都说你这一步棋,走得又狠又准。”

叶濯舟优雅地抿了一口酒,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主要还是小缨那‘普罗米修斯’确实厉害。不过,能第一时间就看准,并且敢压上全部身家去跟进的,也就你了。”他看向汤睿,“当时就没一点犹豫?”

汤睿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几位挚友。

“犹豫?”他轻轻摇头,“没有。当小缨把那份技术预览发到群里的时候,我就知道,游戏规则要变了。这不是普通的算法更新,这是地基重构。在这种时候,要么第一个跳上去,要么就被埋在旧地基里。我只是做了唯一理性的选择。”

他的语气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唯一理性的选择?”赵文嘉走过来,用啤酒罐和他碰了一下茶杯,“得了吧,睿哥。百分之九十的人拿到消息,会先开三天会,再做十八个风险评估,最后成立一个项目组慢慢研究。你这叫‘理性的疯狂’!不过,干得漂亮!”他仰头灌了一大口啤酒,“我现在就后悔,当初怎么没多买点你们集团的股票。”

“现在买也来得及,”汤睿难得地开了个玩笑,“说不定下次小缨再开源个什么,还能再涨一波。”

顾兆和笑道:“看来我们这个‘技术扶贫与共同富裕小组’,最成功的扶贫案例,是把我们汤总扶上了行业之巅啊。”

众人都笑了起来。

汤睿的嘴角也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但眼神却认真起来:“说实话,股价和地位,只是副产品。真正让我觉得痛快的,是当我们集团里那些最顶尖、也最骄傲的技术专家,拿着‘普罗米修斯’优化后的数据报告,跑来跟我说‘汤总,我们之前不敢想的功能现在能做了’的时候。”

他顿了顿,看向远处闪烁的霓虹,“那种……打破天花板,看到全新可能性的感觉,比市值数字动一下,要带劲得多。”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在财经新闻里运筹帷幄的亿万富豪,更像一个看到了新玩具的大男孩。

叶濯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缨要是在这儿,听到你这话,肯定会说——”

他模仿着叶濯缨那平静无波的语调:“‘技术的价值在于被使用。汤睿,你用得不错。’”

阳台上再次爆发出轻松的笑声。

“对了,”赵文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小缨呢?这么大喜的日子,我们的‘造风者’怎么没来?”

汤睿拿起手机,亮了一下屏幕,上面是叶濯缨几分钟前发来的消息:

「实验室,数据跑一半,走不开。你们玩。」

下面还跟了一个他自己常用的、粉色少女风的“加油”表情包。

“还能在哪儿?”汤睿的语气里带着一种早已习惯的无奈和纵容,“在他的星辰大海里。”

顾兆和举杯:“那就让我们,敬那位在星辰大海里,顺便把我们送上青云的‘叶神’。”

“敬叶神!”

四个杯子——茶杯、威士忌杯、啤酒罐——再次碰到一起,发出混杂却和谐的声响。

夜风吹拂,阳台上的谈笑渐渐转向家常,转向对未来的调侃与憧憬。城市的灯火在他们脚下铺陈开来,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

而汤睿知道,在这片由技术与智慧照亮的夜空下,他并非孤身一人。他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可以交付后背的兄弟,还有那个永远在探索未知、并为他们在前方点亮灯塔的爱人。

这,远比那飙升的股价和行业地位,更让他感到踏实与富有。

---

豆瓣“鹅组”|商业财经吃瓜专区

主题帖:【理性讨论】汤氏集团这波股价起飞,真的是靠叶神带飞吗?

楼主:如题,汤氏股价涨了快50%,市值快突破天际了。都说是因为全面拥抱了“普罗米修斯”,但这真的全是叶濯缨的功劳吗?有没有懂行的来分析下?

---

热评回复(按点赞数排序):

1. 华尔街之狼(财经博主,粉丝12万)点赞 3.2万

回复:楼主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简单说:叶神是那个造出核弹的人,但汤睿是第一个精准判断并按下发射按钮的指挥官。

“普罗米修斯”开源,所有人都能下载。但像汤氏这样,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全公司资源,完成从评估到全面部署的,凤毛麟角。这背后体现的是:

1. 顶级的信息敏感度和决策魄力(你猜他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什么?);

2. 强大的技术中台和执行能力(给你图纸你也得能造出来);

3. “叶濯缨概念股”的终极溢价(市场相信他和叶神的关系能带来持续红利)。

所以,结论是:叶神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汤总凭实力抓住了它,并最大化了这个机遇的价值。这波,他值得。

2. 只想提前退休点赞 2.8万

回复:别的我不懂,我就想知道现在入职汤氏还来得及吗?听说他们内部因为用了“普罗米修斯”,效率飙升,项目奖金也水涨船高。酸了,这才是真正的“技术造福打工人”吧!

3. 人间清醒嗑学家点赞 2.5万

回复: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在嗑糖吗?!

汤总在内部转发工程师的博客,说“技术赋能具体的人”。

而叶神在B站说过“技术应该被使用”。

这是什么?这是灵魂层面的理解和呼应!是顶级智性恋的默契!

他懂他的格局,他支持他的理想。这是什么神仙爱情!股价只是他们爱情的副产品好吗!(我疯了别管我)

4. 互联网老民工点赞 2.1万

回复:作为同行,说点实在的。汤氏这波操作,直接把竞争维度拉高了。以前大家拼用户、拼营销、拼算法,现在拼的是 “对下一代技术范式的理解和应用速度” 。汤氏靠着先发优势,已经成了“普罗米修斯”事实上的行业标杆和最佳实践输出地,这带来的生态优势和话语权,比股价上涨可怕多了。其他家现在很难受,跟,跟不上;不跟,等死。

5. 理性投资小能手 点赞 1.9万

回复:从投资角度看,汤氏现在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期权”。这个期权就是:市场认为叶濯缨未来的任何突破,汤氏都将是第一顺位的受益者和应用者。这种潜在的、持续的利好预期,会长期支撑其估值。建议长期持有。

6. 不吃香菜谢谢点赞 1.7万

回复:热一分析得很对。但补充一个细节:你们没发现汤氏集团的公关稿都透着一股“低调的凡尔赛”吗?绝口不提股价,只提技术突破和员工价值。这格局,这定力,活该他赚钱。对比某些有点成绩就大吹大擂的公司,高下立判。

7. 路过看戏的点赞 1.5万

回复:所以那个“技术扶贫与共同富裕小组”才是真·顶级投资俱乐部吧?赵文嘉靠图像修复算法成首富,汤睿靠普罗米修斯市值暴涨……下一个被“扶贫”的是谁?我现在去和叶神做朋友还来得及吗?

8. 豆瓣著名杠精点赞 1.2万

回复:都别吹了,过度依赖一个人本身就是风险。万一哪天叶神……(我不敢说了),汤氏这神话还能持续吗?这种把企业命运绑在一个人身上的模式,我不看好。

---

【楼主置顶回复】

看了大家的评论,尤其是热一,算是明白了。机遇(叶神)是外因,但汤氏自身强大的内因(决策、执行、技术底蕴)才是抓住机遇的关键。这波确实不完全是“带飞”,更像是“强强联合,相互成就”。服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