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云问鼎 > 第35章 各显神通

青云问鼎 第35章 各显神通

作者:老娘与山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04:08:23 来源:文学城

在士兵的指引下,符陟云顺利将自己的假户籍暂时落在了博陵。

为什么是暂时呢,因为难民初来乍到,没有稳定的工作、土地和房屋,稳定性有待观察,身份真假和有无犯罪记录也需要再查证。

因此《晋律》规定,新落户的难民只能获得一个“客户”的户籍,或者也可以依附当地地主、宗族获得“佃户”身份。如果两年内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正式落户,享有授田、科举等权利。

作为一个假难民,符陟云可以不在乎这个规定,但对真难民来说,抛家舍业来到新地方重新开始,本就足够艰难,现在拿不到正式户口更是低人一等,分不到田地不说,想找个地方打长工都可能被老板嫌弃不稳定。

于是她跟旁边几个新落户的难民一起露出一脸难色,诉苦道:“大人,行行好,给落个正式户口吧——”

说着说着,眼看旁边一个难民从兜里掏出钱塞进登记户籍的小吏手里,符陟云也如梦初醒一般从内兜里掏出几个铜钱,虽然满脸肉疼,但还是抢着往小吏手上塞。

众人见状,纷纷抢着“上供”。经过一番纷乱,那小吏笑眯眯将钱全数收下,压低声音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们指条明路。‘客户’没出路,这不还有‘佃户’这条路吗?”

“这博陵最大的地主是谁,除了崔氏没有第二家!挂靠在崔氏名下,不仅有现成的土地和住处,且崔氏家大业大,从手指缝里漏下来一点儿,足够你们享用不尽的!”

小吏一点点蛊惑道:“况且你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投靠崔氏也能避免许多麻烦。别的地方不敢说,博陵这地界,行走在外,抬出崔氏的名头,谁不给几分面子?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符陟云心下冷笑,好一番避重就轻的话术,说得当崔氏的佃户是什么天大的好事一般。可若真那么好,自有人争着抢着去,哪还用他在这儿忽悠外地人?

但难民毕竟是朝不保夕的日子过怕了,自身也没什么见识,被小吏这么一说,当即便有几人意动。谁也不想受制于人,可他们拖家带口逃难到此,为的是先活下去,在小吏描绘的美好蓝图的诱惑下,能保持清醒的又有几人呢?

最终,只有一个男人跟符陟云一起选择再看看情况,剩下的人则都决定成为崔氏的佃户。

对于符陟云她们这两个“漏网之鱼”,那小吏也没再劝,像是真的毫无私心一般,挥挥手放她们出了县衙。

两人走出大门,男人长舒一口气,主动搭话道:“小兄弟,我叫施远,常州高平人。来了这儿都是老乡,交个朋友吧,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女子孤身在外历来多有不便,为了调查方便,符陟云是做的男子打扮,目前看来还算成功,起码暂时没人认出她是女的。

“我叫林云,常州清远人。”符陟云报上自己的假名,“施大哥有什么打算?”

“嗐,哪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吧。”施远苦笑道,“这一路走来,身上也不剩几个钱了,当务之急,还是得赶紧找个营生。”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符陟云满面愁容,“如今分不到田地,我又只会种地,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施远道:“要是长工不收,说不得只能看看短工招不招人,要是实在找不到活计——”他叹了口气,“那就只好腆着脸回头看看人家崔氏还收不收佃农了。”

说到这,符陟云也挺好奇:“既然如此,施大哥方才为什么没入‘佃户’?”

施远挠挠头:“其实吧,我也说不好,只是觉得上赶着不是买卖,崔氏那么大的世家,咋可能缺我们几个佃农呢,真有官老爷说得那么好,应该也轮不到我们几个外地人,早就被本地人抢光了吧?”

“嗐,不过也可能是我瞎操心,人家骗我们作甚呢。”说着说着,他又自己不好意思起来,“只是我想着还是先看看能不能自己找个营生,当佃农毕竟也算是卖身了。但要是真找不到营生,总得活下去再说。”

“施大哥,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符陟云一脸英雄所见略同的表情,随即又愣头青似的给两人鼓劲,“唉,想那么多作甚,说不定咱们很快就能找着好营生了呢!”

她本就年纪小,演技又不错,装起傻来自然是效果拔群。施远一怔,看她的眼神不由得更关爱了些,笑着点了点头。

经过这一番交流,两人自然亲近几分,颇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可惜情分不能当饭吃,两人这一找工作就找了四天,不论短工长工、大店小店,统统拒收,就连黑工居然都没得打。

这四日,两人舍不得花钱住店,城中官府开办的救济院又以人数已满为由拒绝收留他们,只好求城外的寺庙收留。

不过寺庙的能力也有限,主持为了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便与借住者都提前说好,最多只能借住五日,五日后便请各位施主自行离去。

今日,便是他们免费借住的最后一日。

找了一天工作的两人在城门口汇合,一起往寺庙走去。

“也是邪了门了。”施远垂头丧气,“有的店明明很缺人,但一听我是‘客户’就都摇头,甚至我说可以无偿试工都不愿意,博陵人都这么排外吗?”

符陟云摇摇头,没有接话。

她在考虑,这戏演了几天,也该进行下一步了。再不跟崔氏低头,乔清臣他们都快要到了,届时崔氏肯不肯顶风收下她都难说。

没错,符陟云可以肯定,这一切背后必定有崔氏授意。作为盘踞博陵多年的超级世家,崔氏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需放出一点点风声,就再也不可能有任何商户冒着跟崔氏结仇的风险招收外地人。

不然呢,商人逐利,便宜好拿捏的苦力为什么所有人都死活不要,难不成还真是全城的商人都特别排外吗?

她原本的计划其实是装作在城内找不到营生,只好跑去周边的县城,顺势投靠顺福县刘家村的刘氏宗族,伺机寻找崔氏当初在刘家村作恶的证据。

不过落户时那小吏的行为给了她一点提示,若没有崔氏之人在背后授意,寻常小吏何必替他们招揽流民?

虽不知崔氏缘何顶着乔清臣马上要来的压力仍然在招收人手,但他们既然有需求,也许投入崔氏门下是一个更好了解真相的机会。

毕竟刘家的事已过去不少时日,相关证据多半早已被毁,只凭刘家人手里的证据难以定罪。但崔氏擅加赋税、强征土地之事如若为真,就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例,也不会是一日之功,他们再在博陵一手遮天,也不可能抹消所有的痕迹。

这两个调查方案究竟选择哪个,取决于崔氏的态度。如果崔氏放过她这条漏网之鱼,符陟云就按照自己原来的方案调查;如果崔氏贪婪到连一个人都不想放过,那她就真的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招收这么多人了。

经过几天的试探,事情已经很清楚,崔氏就是要堵死他们的活路,逼着难民为了活命卖身。既然如此,不如顺势而为。

符陟云与施远对视一眼,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无奈。两人心知肚明,为今之计,只剩投靠崔氏一条路可走了。

-----------------

符陟云还在苦兮兮做暗探的时候,一路快马加鞭赶路的乔清臣等人已于今日下午低调入城,比她预计的还早些。

乔清臣虽然为人高傲、目下无尘,但历来做事认真负责,眼中不揉一粒沙子。甫一进城,连驿馆都没去,直接便前往郡守府,要求查看近十年的账册、户籍册、鱼鳞册(土地记录)、案件卷宗等。

郡守虽然满口答应,但又推说今年的各类文书不巧正在进行年中结算,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往年的文书都在库房,想要找全也尚需时间。

“乔大人稍安勿躁,请先回驿馆休息。”郡守话说得很客气,但态度也很坚决,“文书一经找齐,本官立马通知您。”

他与乔清臣品级相近,哪怕当面阳奉阴违,乔清臣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库房里的一时半会儿找不齐,今年的文书总找得齐吧?”乔清臣硬邦邦道,“暂停结算,把今年的所有文书都拿来。”

“哎哟,乔大人,您这可是在为难我了。”郡守皮笑肉不笑道,“各地新统计上来的文书还没录入,原先的文书又已经拆了线准备加页,这乱糟糟的一大堆,您敢要,我也不敢交啊。万一忙中出错,弄丢几张纸,录错几个数,年末我还怎么上报?万一陛下怪罪下来,谁担得起?”

“我担得起!”两人僵持间,一人大步流星走进门,朗声道。

乔清臣与郡守一同回头,只见来人是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金袍玉带,气度高华。他快步走到乔清臣身旁,逼视郡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一日内,交出所有文书,出了什么差错我担着。”

这是谁?

乔清臣正不明所以,却见郡守脸上的假笑终于崩开一角,瞪大眼睛失声道:“淳王殿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各显神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