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灯缚(病娇遇上白月光) > 第9章 可疑之人

青灯缚(病娇遇上白月光) 第9章 可疑之人

作者:野五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22:19:51 来源:文学城

却说门外,庆余回告了婢女想用的膳食,婢女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与庆余攀谈了起来:“庆余小哥,听说你们早就入了京,怎的昨天才来府上?”

庆余打量了一下眼前人,衣裙新艳,头上还戴着钗鬟耳饰,应该是府里的大丫鬟。

见是大丫鬟搭话,庆余便也客气地回道:“我家主子刚入京便水土不服,不想过了病气冲撞老夫人,所以才迟了几日登门。”

大丫鬟听后很是关心:“是进京后去了什么地方沾染上的吗?现在都大好了吧?老夫人可十分看重沈大夫。”

庆余听到她提及老夫人,便以为她是老夫人身边的,不自觉放松了防备:“进城时确实四处逛了逛,眼下已经无碍了。”

那大丫鬟却道:“汴京虽说是风水宝地,却有些寻常人去了容易冲撞气运的地方,你们外地人不知道,莫不是在那些地方停留了一会?”

庆余倒是没想到还有这层讲究,公子体弱多病,他又是身边唯一小厮,该替他多上心些,于是问道:“请教姐姐,这是什么说法?”

“说法不说法的,我也不是很懂,也是听外面的人传的。”大丫鬟见庆余有兴趣,压低了声音道,“有个叫相宜楼的地儿,不知你们去过没有?”

庆余微微瞪大眼睛,想起入京当天确实送公子去过相宜楼,便道:“那儿不是有头有脸的人都抢着去的地方吗?怎么还会冲撞气运?”

大丫鬟一脸庆余不知深浅的模样,道:“那里只合有头有脸人物的气运,但毕竟是个寻花问柳的去处,寻常人去了反倒容易折损阳气,而且靠近桥边易在梦里招惹水鬼,扰人不得安宁。”

庆余面露异色,难道公子那几日卧床不起的原因竟是这个?想来也有几分道理,光是风寒也不至于日日不出门。

大丫鬟仔细观察着庆余的脸色,当即便猜到了些什么,她追问道:“沈大夫初二那日去了相宜楼吧?”

“啊?去……没有。”庆余被问得突然,一时有些紧张,公子没告诉他这件事能不能说。

大丫鬟却像得到了印证一般,面上却不显,只是安慰道:“没去过也好,我们林府的风水养人,沈大夫可安心多住几日。”

说完便施施然走了,留下庆余若有所思地站在门口。

大丫鬟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个穿深蓝色仆服的小厮来到了庆余面前,福礼道:“老夫人派我来问,沈大夫今日早膳想用些什么?”

庆余一愣:“老夫人方才不是派了身边婢女来问了吗?”

“婢女?”林府小厮连忙摇头,“此是外院,沈大夫又是男子,婢女们轻易不能前来,一般都是府中小厮代为通传,有时也会是嬷嬷。”

“不是嬷嬷,她人刚走——”庆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记得刚刚那个大丫鬟是往花园西边走的,便朝那马上要消失的背影一指,“就是那个。”

林府小厮远远望了眼,很快辨认出来:“那不是二夫人身边的青芸姐姐么?”

二夫人?原来不是老夫人身边的,可二夫人他和公子从未见过。

林府小厮复道:“二房的主子是二夫人和林毖公子,小哥放心,青芸姐姐不是可疑之人,她是二房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偶尔得令也能出入外院。许是二夫人知晓沈大夫要为老夫人调养身子,也派她来关照一二。”

庆余心道原来如此,原来林府上下这般看重公子,连二房都十分上心,那确实不必有什么担忧了。

-

快到午时,阳气生发,正适合施针,沈撄便又去了趟老夫人房中。

老夫人见了她忙说昨日针灸和饮用半夏汤后,夜里能比往日多睡半个时辰,很是有效。

沈撄说如此等到寿宴结束,便会大好,只不过后续还需每隔十日巩固,届时她可以将秘法教给林府的府医。

再次施针前,沈撄从药箱中取出了瑞脑香,大钦崇尚雅趣,对焚香一事颇为喜爱,瑞脑香气清冽浑厚,颇有凝神静气之效。

沈撄闻着,脑中忽然忆起了昨日马车中的伽南香,好似也有几分清冷之意,可又含着甜甜的蜜香,完全不像是陈濯会用的。

她本以为他会喜欢檀香或者安息香。

沈撄想到这愣了一瞬,然后马上回神,一心一意给老夫人扎针。

许是沈撄太过沉浸,以至于林之璋来老夫人房中请午安都没发现。

等沈撄察觉出身后有人时,身着官服的林之璋已经观察了她好一会。

林之璋容貌周正,身材高大,一声不吭站着时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沈撄连忙起身作揖:“林大人来了,在下疏忽,未曾……”

林之璋抬手止住了沈撄的话头,说:“沈大夫来府上做客,又这般用心为母亲调养,何来疏忽一说,倒是我这两日公事繁忙,未曾得闲和你一叙,还望沈大夫不要见怪。”

林之璋这话当真是说得谦虚,还给沈撄找了台阶,说二人未见面是他公事繁忙。

沈撄于是恭维:“林大人严于律己、励精图治,是我们百姓之福。”

林之璋却没有吃这套,而是说:“身在其位而谋其职,其余的,不敢妄言。”

沈撄笑着说是,又听林之璋道:“既在母亲这碰上了,不若沈大夫去我书房喝杯茶?”

沈撄本就想和林之璋独处一会,便顺承着答应下来。

沈撄随着林之璋去了书房,门口早有小厮候着为二人端茶送水,上的却不是时兴的绿茶,而是显着橙红色茶汤的茶。

沈撄从未见过,一时分辨不出,好在林之璋很快为她解了惑:“这是来自西南的银生茶,是我年关新得的,茶汤醇厚,入口偏涩却有回甘,沈大夫尝尝。”

沈撄闻言低啜了口,确实有种饱满厚重、苦中带甜的味道。

所谓品茶,有时候品的是口感,有时候品的却是人。

林之璋提出请她喝茶,又早早令人备好银生茶,定不是没有目的的。

沈撄其实并不知道林之璋是否掌握了当日相宜楼一事的全貌,她本来打算先试探一番,可相处下来,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对林之璋这种不喜外露、不爱奉承的人来说,直截了当才是最好的。

“如何?”林之璋问。

沈撄回道:“是好茶,只是我年纪尚轻,又有心事压身,只能品出其中一两分韵味。”

林之璋听了,继续喝着茶,未置一词,并没有多问一句“有何心事”。

沈撄略作思索,直接放下茶盏,起身深深弯腰向林之璋做赔礼状:“我思来想去,有一事实在不敢欺瞒大人。二月初二进京当日,我曾去过相宜楼,在那碰见了府上的林毖公子,正巧长宁侯世子与柳六少也在楼中,我当时看见……”

林之璋终于出声,打断了她:“毖儿当晚从相宜楼回来便突发恶疾,眼下正在府中静养,不知沈大夫看见了什么?”

此话一出,沈撄便知道她猜对了。

看来林之璋已经知晓了所有,而他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打算粉饰太平、既往不咎了。

看来林毖之死确实如陈濯所说,林之璋是乐于见成的。

沈撄很快改了口:“我当时初入京城,被楼中的富丽堂皇晃了眼,什么都未看见,也无心看见。”

沈撄说完弯腰静立了一会,林之璋方才起身,把沈撄扶了起来,然后说:

“事事如茶,并非清澈见底才是最好。何况茶汤能否干净,还需得看茶叶品质,怪不得旁的。茶叶或卷或舒,茶渣浮浮沉沉,茶汤有清有浊,只要喝茶之人不介意,就无妨。”

林之璋借茶喻人,沈撄品出了几分滋味,心道自己还是看低了林之璋,他竟比她想象得要大气磊落得多。

沈撄诚恳道:“多谢林大人邀晚辈品茗,晚辈受教。”

林之璋道:“无妨,不过是随便聊聊。沈大夫是我请进京的客人,又在府上小住,若得空可随时来我这喝茶。”

这最后一句沈撄也听出了门道。

林之璋的意思是说只要她守口如瓶,他就不会为难她,甚至林府还有望成为她在汴京的靠山。

沈撄颔首,报以浅浅一笑,没想到这一趟还有意外之喜。

-

老夫人的状态一日比一日好,对沈撄也越发赞不绝口,到了寿宴前一晚,便唤人把准备好的诊金呈了上来。

掀开一看,竟有足足一百五十两!

沈撄微微讶异,沈汲虽有些名气,但年纪尚轻,又多在钱塘行动,在汴京算不上大家,如今老夫人起手便是一百五十两,可以说是给足了诚意。

沈撄谢过老夫人,禀明来京还有其他要事,寿宴结束就打算离开林府,老夫人也应允了。

二月初十寿宴当日,门之客络绎不绝,不仅有林之璋的同袍,还有许多高门贵女、年轻郎君,跟着家中大人一块来贺寿,好不热闹。

“公子,外头的寿礼都是一堆一堆地往院子里送,金的银的玉的,还有和鸽子蛋一般大的珍珠!这京城里的人还真是出手阔绰。”庆余从前院观望完回来,语气兴奋地同沈撄说。

沈撄懒懒地坐在房中,不紧不慢地喝着林之璋送她的银生茶,回道:“既难得,今天就不必在我跟前儿了,多在林府转转,长长见识,别惹事就行。”

庆余与沈撄相处了小半月,已摸到了一两分沈撄的性子,说:“那等人少些、不容易被注意的时候我再来唤公子?”

沈撄点点头,她虽已改变容貌,但若不是必要,她并不想在这些官员前抛头露面,不过老夫人过寿,礼节上她还是得去恭贺一番。

一个时辰后,庆余跑回来道:“公子,近一盏茶的时间里都没有宾客踏门了,再过一会便是午宴,这个空当正是合适。”

沈撄听后放下杯盏准备出门,庆余见状自觉地跟在后头,却被沈撄制止:“先前说了今儿不用在我跟前,就当休息自去玩吧。”

庆余开心一笑,说他毛手毛脚的,在府里逛怕得罪什么贵人,下午就出府去街上转转。

沈撄应下,而后去了前厅,她到时果真没什么人,只有老夫人并几个下人,沈撄正好凑着机会上前贺了几句祝寿词,老夫人笑容满面地应下,邀着她一块去宴席。

沈撄正欲借身子不适推脱,就见门口一侍女着急忙慌地走上来在老夫人耳边低语了几句。

老夫人听后面露惊异:“长宁侯世子怎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