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千机锁蛊 > 第54章 佛陀低眉

千机锁蛊 第54章 佛陀低眉

作者:缠枝画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8:12:50 来源:文学城

与那群特殊的“流民”告别后,唐雪和碧灵的心情,都变得比之前更加沉重。

那碗混杂着木屑与石粉的糊糊,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她们的心头。它既是绝境中人性的微光,也是这片土地无尽苦难最真实的写照。

她们继续向北,又行了数日。

沿途的景象,依旧是满目疮痍,赤地千里。

这一日,当她们翻过一道光秃秃的黄土山梁时,前方一片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终于出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生气”。

只见数十个简陋的棚子,沿着干涸的河床搭建起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粥厂。袅袅的炊烟,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显得格外醒目,如同一座指引着生路的灯塔。

数不清的灾民,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粥厂前排起了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队伍。

唐雪和碧灵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她们下意识地便要绕开这人群聚集的是非之地。

然而,当她们看清那些在粥厂中忙碌的身影时,脚步却不约而同地顿住了。

那些忙碌的人,并非官府的兵卒,也不是某个善堂的伙计。他们个个身着朴素的灰色僧袍,头顶光亮,正是镇魔寺的僧人。

为首的一位老僧,慈眉善目,正指挥着年轻的僧侣,将一锅锅熬好的稀粥,分发给那些早已饿得眼冒金星的灾民。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莫急,莫慌,人人有份……”

他的声音因为连日的劳累而显得有些沙哑,但依旧充满了安定人心的力量。

唐雪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想起了在灵隐寺,那个看穿了一切却又选择沉默的净明禅师。原来,镇魔寺的“慈悲”,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偈语。

她们悄无声息地靠近了粥厂的外围,躲在一处被蝗虫啃噬得只剩下骨架的树丛后,静静地观察着。

很快,她们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镇魔寺分发的稀粥,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米汤。那盛在碗里的,大多是浑浊的、泛黄的米汤水,偶尔能看到几粒早已煮得稀烂的米粒载沉载浮,连野菜叶都只有一点点。

即便是这样,那些灾民依旧双手颤抖地接过,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舔舐着碗底。

唐雪的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

她知道,旱灾之后,必有蝗灾。连年的天灾,不仅榨干了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机,恐怕也早已耗尽了镇魔寺的储备。

就在此时,一锅刚刚熬好的稀粥被抬了上来。一股微弱的、带着焦糊味的米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唐雪的目光,捕捉到了一个细节。

那几名负责抬锅的、身材魁梧的武僧,在闻到那股米香的瞬间,喉结都不由自主地上下滚动了一下。

其中一个年轻些的,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但随即,他们便立刻移开了视线,仿佛多看一眼,都是一种罪过。

他们将那锅米汤,稳稳地放在了分发点,然后转身,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忙碌之中。

夕阳西下,最后一丝余晖从地平线上消失。

粥厂的最后一锅米汤,也终于见了底。

为首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了善禅师,看着眼前那些依旧没有散去、用期盼的眼神望着他们的灾民,那张总是挂着悲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深深的无力与苦涩。

他双手合十,对着众人,深深一揖。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今日的粥饭,已然尽了。还请……明日再来吧。”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失望的叹息。但没有人吵闹,也没有人纠缠。他们只是麻木地、沉默地,转身离去,重新融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去寻找下一个能熬到天亮的角落。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了善禅师身后一个年轻的武僧,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沙哑地开口:“师伯,我们的存粮也已经见底了。明日我们拿什么来施粥?”

了善禅师闻言,那张总是挂着悲悯的脸上,更添了几分沉重。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伸出干枯的手,轻轻放在了那口早已被刮得干干净净、尚有余温的大锅的边缘,心中涌起一阵无力。

他何尝不知道,他们也快撑不住了。

为了这场席卷了整个河南道的天灾,镇魔寺这座千年古刹,早已倾尽了所有。山门内,数百顷的良田早已变卖,换成了能救命的粮食;药王殿中,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珍稀药材,也已尽数送往了各地的疫区。

如今,寺中所有的僧人,都已散布在这片广袤的、绝望的土地上,像他们一样,设立着一个个杯水车薪的粥厂。他们这些习武之人,尚能以天地元气果腹,但那些普通的灾民,却只能依靠这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吊命。

而今日,前来送粮的弟子带来的消息,更是让他的心沉入了谷底。

寺里,也快空了。

为了能省下一点粮食,主持了尘师兄,已经带着寺中所有长老,开始每日只食一顿。

这河南道,太大。

这苦难,太深。

仿佛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吞噬着一切生机的无底洞。

了善禅师收回思绪,他看着眼前这些同样面带菜色、嘴唇干裂的弟子们,浑浊的老眼中,第一次,泛起了些许湿润的波光。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说什么鼓舞人心的话。

他只是伸出那双干枯的手,轻轻地拍了拍那年轻武僧的肩膀,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我佛慈悲。”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让那年轻武僧瞬间红了眼眶,却又死死地咬着牙,不让眼泪掉下来。

了善禅师没有再看他们。他抬头,望向了遥远的南方,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期盼。

“净明师侄……也该回来了吧。”他喃喃自语。

净明禅师此次前往江南,参加藏剑论剑大会,并非只是单纯的观礼。他真正的目的,是去向江南富庶之地的分寺——灵隐寺,以及那些与镇魔寺交好的善堂大户,筹集粮草,以解这河南道的燃眉之急。

“都收拾一下吧。”了善禅师收回目光,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今夜,我们便要离开此地,前往下一个渡口。剩下的那点粮食,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是,师伯。”众僧人齐声应道,开始默默地收拾起锅碗瓢盆。

就在唐雪和碧灵以为可以悄无声息地离开时,那位一直背对着她们的了善禅师,却突然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她们的耳中。

“两位施主,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唐雪和碧灵的身体瞬间紧绷!她们自认隐匿功夫极佳,没想到还是被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僧发现了!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再躲藏已无意义,便从那枯死的树丛后,缓缓走了出来。

那些正在收拾的武僧见状,立刻围了上来,手持棍棒,将二人围在中央,神情戒备。

了善禅师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他那双浑浊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在唐雪和碧灵的身上缓缓扫过,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阿弥陀佛。净明师侄在三日前,已有飞鸽传书送达。他说,会有两位特殊的‘香客’,一路向北。若是有缘遇上,还望老衲莫要多问,莫要多管,结个善缘便好。”

唐雪和碧灵的心中,皆是一震。她们没想到,净明禅师不仅看穿了她们,甚至还暗中为她们的北上之路,留下了一丝方便。

“多谢大师。”唐雪对着了善禅师,第一次,发自内心地躬身一揖。

了善禅师坦然受了这一礼,他看着眼前这两个风尘仆仆、却眼神锐利的女子,缓缓说道:“净明师侄信中言语隐晦,只说二位施主身负大因果,牵扯大是非。老衲乃方外之人,不问是非,也断不了因果。只是……”

他的目光变得悲悯起来,看了一眼那空空如也的粥锅。

“……只是这河南道,已是修罗地狱。二位施主此行,还望多加小心。”

“大师慈悲,我等铭记于心。”唐雪再次道谢,她知道,对方这句“多加小心”,已是最大的善意。

她拉着碧灵,正准备就此告辞,继续她们的行程。

然而,就在转身的刹那,一个疑问,却不受控制地从她心底冒了出来。

她想起了那个在夕阳下,眼神清澈而坚韧的少女,想起了那碗混杂着木屑与石粉的糊糊。

“大师,”唐雪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我有一事不明。我看大师在此设粥厂,广施善缘,为何……不与‘无为道’联手?我见他们也在救济灾民,若能合二为一,岂不是能救更多的人?”

她本是好意,以为镇魔寺或许是不知道这个“善堂”。然而,她这句话一出,周围的气氛,却瞬间变了!

那些原本神色平和的僧人,在听到“无为道”三个字时,脸上齐齐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厌恶与愤怒!

之前那位询问存粮的年轻武僧,更是忍不住踏前一步,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厉声喝道:

“施主休要将我镇魔寺,与那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妖人相提并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