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奇话探真郎 > 第11章 第十章

奇话探真郎 第11章 第十章

作者:大风刮过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08 20:00:31 来源:文学城

房门响,小伙计送来茶点。

壶杯果点盘一一摆上,桌面顿时热闹。

文修意道:“我们自斟自饮即可,无需劳烦。”

小伙计含笑告退,贴心关紧房门。

.

小泥炉中炭若红宝,文修意洗杯沏茶。

茶烟升腾,邹少东道:“我下午已在衙门说明,便再对白先生说一遍吧。听闻白先生曾帮人解开不少谜案悬疑,才智如同笔下神断。在下正着实困惑,唯能尽力回想……”

他望着升腾茶烟,开始回忆。

“在下原定与修意一同择日拜会蒜老先生,日期订的是初八。今晨出门时,忽得消息,万卷楼已托人引见,今天下午要与蒜老商谈。白先生不是外人,公子亦知书业之事,吾不多粉饰。小局与众同业友爱和睦,更多蒙照应,可生意场上,难免竞争。小局极想求得蒜老先生著作。万卷楼同名家先生签契书,常有数年内所有书作仅由万卷楼印售之条目约束。刚好我上午约几位大先生会晤,订的时辰略晚,遂临时起意,先拜访蒜老。”

白如依问:“少东家前往蒜老家,是乘车还是步行?”

邹彦道:“我乘自家马车到蒜老家巷外下车,让车夫候在一处茶铺,步行进巷。”

白如依再问:“少东家一个人过去,未带伴随?”

邹彦道:“在下听闻蒜老素喜简朴,不敢太轻狂,又恐下人不知广顺礼仪,冒犯老先生,便独自登门。”

白如依又问:“少东家从下车到走到蒜老家门前一路,可有遇到什么人,见到什么特别的事?”

邹彦略思索,摇头:“巷外街道很热闹,许多铺子已经开了,但巷内当时甚幽静。在下未遇见什么人。走到蒜老先生宅邸门前……”

白如依道:“少东家乃第一次拜访蒜老,又无人陪伴,如何识得哪一户是蒜老家?”

邹彦一顿,苦笑:“白先生果然精细。在下早有意拜会蒜老,已打听到宅邸详细位置,从西巷口入巷,北侧,大门朝南的第二户,门前有一对石鼓。在下第一次叩门,无人应。再叩,方听门内有人出声。”

白如依问:“男声女声,官话还是广顺话,嗓音语气如何?”

邹彦道:“男子声音,不像老者,也不甚年轻,惭愧在下没听懂,不敢断定哪里方言。便在门外道,瀚海书局邹某,前来拜会邬老先生,恳求一晤。”

.

门内先一时沉寂,片刻后,脚步声近,有视线透过门缝中将邹彦细细打量。

“你说你是哪锅?”

.

白如依又问:“与之前说话的是同一人否?”

邹彦蹙眉:“我觉得应该是。但之前的声音我没听清,这句却听得懂,是官话,只是音不太准。”

.

他当时回答:“在下瀚海书局邹彦……”

门内人道:“书局,书局是干啥子的唻,做书本本滴先生么?”

邹彦道:“正是。”

门嘎吱开了。

.

“开门者约四五十年纪,比在下矮了不少,十分瘦,眼窝略深,高颧骨,半短胡须,穿褐色半长布衣,看着不像读书人,有些精悍气。”

文修意喃喃道:“舅舅,这位或就是凶手,当然精悍。您老人家那时险得很。”

邹彦慢悠悠叹一口气:“如此,当要谢他高抬贵手不杀之恩?”

文修意无奈再一眨眼:“方才舅舅学那人讲话,学得准么?”按照邹彦的语调复述了一下,“你是哪锅,啥子的唻,听着不像广顺语调。”

纪重沉默,他也留意到了,邹少东家学的这两句语音不正的官话带的不是广顺调,倒与穆师傅讲家乡话的语气有几分相似。

白如依道:“更像西南方言。”

邹彦再轻叹:“下午在衙门时,几位大人也留意到了,还让我看了几个人,问开门者是否在其中。”

纪重心里一紧,那几人中八成有穆师傅。

不过,穆师傅的样貌和邹少东描述不同……

“请教少东家,其中是否有此人?”

邹彦道:“没有。”

纪重松了一口气。

邹彦接着道:“那人开门后,即请我进院,问我姓名,来此何事。我一一告知。”

.

那人道:“先生来得不巧,家叔方才出门了。先生可先进厅吃茶,稍候一时。”

邹彦遂问:“老先生大约多久回来?”

那人道:“他老人家莫得细说,详细我也不清楚撒。先生可以先等等。”

.

邹彦再叹:“我这时也听出此人带些西南口音。吾既早想与蒜老先生会面,对他老人家的家中状况也打探得一二。老先生之父是晋地人士,母亲乃广顺人,夫人亦是广顺临近人士。老先生的兄妹皆与广顺或广顺临近人士结亲,家中亲戚应该没有西南人。为何忽而有一位这般口音的家人?”

或是新雇的仆从或帮忙打理事务的伴随?

广顺有些规矩没那么严,据说很多家仆帮佣与主人家处得熟了,便如亲戚般称呼。唤主家“老伯翁”、“叔公”、“婶娘”、“姨母”皆有。

这位也是如此?

.

邹彦便将礼物名帖一同递给那人:“老先生既不在家,不便冒昧多扰。烦请足下转交,在下来日再来拜会。”

那人并不接,只笑着道:“先生这样的大老爷,今日登门拜访家叔,着实太有心了撒。可是外面有随从候着么,请一同进来,不必客气。”

邹彦道:“倒无人在候,只是……”

那人道:“若是不急,请先生屋里吃杯茶坐一坐,说不定家叔即刻就回来了。”一副热心模样,抓住邹彦手臂。

.

“实不相瞒,我当时实有些惊愕,恰在此刻,有人叩门……”

纪重心道,敲门的那个,应该就是他。

白如依道:“方才便想问,那人请少东家进院后,就关门了?”

邹彦颔首:“对,我一进去,他便关了门上了闩。”

他转目看向纪重,眼神中有几分感激。

“老先生家的前院不大,叩门声刚响时,我与那人离大门挺近,他却像没听见一样,只松开了在下的手臂。我刚想问他为何不应门,叩门声停了。”

.

那人又笑道:“附近早起好多叫花子敲门,家叔心善,常接济他们。今天初六嘛,不想开门见穷。先生见笑,不要理他们,我们进去说话。”又拉住邹彦衣袖。

万幸敲门声仅停了一瞬,又响起来。

邹彦趁机朝大门方向后退一步,脱出那人抓握,含笑道:“在下今日另约了友人,车驾正候在街边,本是顺路来与老先生打个招呼,恭贺新禧。”

那人眯眼盯着邹彦的双眼:“这么着急的么?家叔说上午有位不得了的大先生来看他,就是你吧。茶也没吃一口,一下就走,他回来该怪我了。我方才想让先生稍坐一时,既然先生的仆人还在外面等,也不便强留。那礼盒与这个帖帖我收下了,过一时转给家叔。”

邹彦客气拱手:“如此,有劳,多谢。恭祝新年吉祥。”

那人笑眯眯抱拳:“先生太客气。同喜同喜,新年大吉。”

邹彦疾步走向大门,那人亦大步跟来,抢先一步到了大门前。

已无敲门声了,不过,隔着门板能察觉到,有人正站在大门外。

那人向邹彦一笑,抬起门闩。邹彦拱拱手,推开门扇,闪出门外。

.

“我一出门,便看见公子站在门前。当时仓促,未能认出公子,没多问候,着实失礼。见公子又上前叩门,听里面说不见客,我想你应不会进去了,便先离开了巷子。”

纪重目瞪口呆。

今天早晨,他站在蒜老门外,听得门内说不见客,心情着实复杂。

一些失落,一些感伤……

几丝,对人情冷暖的唏嘘……

以及,「听来不是蒜老的声音,或仅是他老人家的亲戚家仆自作主张」的自我宽慰……

唯独没想到,可能稀里糊涂逃了一命。

.

文修意长吐出一口气。

“舅父,如此看来,正是纪兄及时敲门,您老人家才能出门。纪兄真舅父的福星也。”

邹彦又深深凝望纪重。

“正是要多谢公子。”

纪重忙抬袖还礼:“不敢不敢,若那人真是凶手。更算是少东家救了晚生。若少东家未去拜访蒜老,被放进门的可能就是在下……”

与邹少东不一样,他当真系光棍一杆,独自前往,无人知道他行踪,那么……

白如依道:“在下也要多谢少东家和纪兄,二位皆临时起意,真正与蒜老有约的人是我。”起身端起茶壶,将几人的茶盏皆斟满。

“以茶代酒,敬谢少东家与纪兄,并感慨今日奇异缘分。盼顺出关键,令真凶速速落网。”

邹彦纪重端起茶盏,文修意亦举起盏相陪,四人将盏中茶一饮而尽。

文修意又戳戳那个柚子:“要么把这个柚子吃了,洗洗晦气,醒醒思绪?”

邹彦道:“这是个陈设的香柚,你没摸到皮上的蜡么,此类柚子皮厚,肉不适口。饶了它罢。此楼有鲜切摆盘的金柚红柚,十分甘美,还有柚子酥点,我方才已吃过,你可让伙计送些来尝尝。”

文修意笑着应下,再摸摸柚子顶:“舅舅怜香惜玉,我就不扒你了。若要报恩,记得变美一些哈~”

.

白如依拱手:“可否请少东家画出清晨见得那人的形容?”

邹彦颔首:“已在衙门绘了一张,便再绘一张与白先生,望能有助找到真凶。”

文修意取过一旁笔砚,白如依擦干净一片桌面,铺开纸张,邹彦起身到纸前,蘸墨落笔,纪重眼直了。

寥寥简勾,形酣锋劲。

两笔绘好鼻,几画点出眼。调折转捺姿态尽显,提点压涂栩栩传神……

钉头枣线,洗练凝魂。

如此技法,绝非寻常雅好,需十分天资,师法大家,多年苦功。

自变成纪重,来到广顺,除了莱壶子外,他未有什么机会见到好画师。

当下竟像是饿了许久的穷汉见到第一等的精烩佳肴,不由得一径盯着那笔和画纸,恍惚出神……

.

「你当自己是什么东西?真把那些奉承当真?不过是因你得了这个姓,攀着贵亲的裙边!睁开眼醒醒心看分明,当下多少妙笔,什么是真正好画。你的那些,呵呵呵呵呵~~到底是什么玩意!画这个字,你配沾么?」

是啊,世间多少好画,多少妙笔。

多少真正的天分,扎实的笔功,绘着酒肉乡里迷醉的轻浮痴仔想都想不到的高远意境……

配?

当下他不敢想这个字。

那些年,他蒙着眼,天抬头可见,他却浸在泥沼中,从未知天。

.

纪重闭一闭眼。

文修意轻声问:“莫非……纪兄见过此人?”

纪重蓦地醒转:“不认得。”

邹彦谦逊道:“画得简略,未必尽像,若公子觉得与某人略似,也可先说出,列为备选。”

纪重诚挚道:“少东家过谦。如斯妙笔,直似此人要从纸上跳出来了,岂能认不出?”

真如邹彦方才讲述,这人特征十分明显,瘦小嶙峋,深眼窝,鼻梁有节,唇略厚,双耳无垂,笑容噙着一丝悍气。若平时见过,应会记得。

邹彦微微笑了笑,似对纪重的赞美十分欣喜:“公子过奖,闲时喜好涂抹几笔,在大家面前卖弄了。”

文修意道:“实不相瞒,在京中时,书局中的图绘即由大舅舅掌管。我不甚懂画,与白先生还能混着聊聊,同纪兄谈画便有些怯了,在广顺正要多请大舅舅教诲。”

邹彦仍带着笑意道:“你倒会帮自家吹嘘,多令白先生与公子笑话。”

纪重心里一阵打鼓——

以前在京城,他常参加雅集,与人论画。其时轻狂姿态,当下回忆真羞愧得想再再次重新做人。

若邹少东掌管书局绘画一项,应需多多结识大家名士,如此……

或许……

.

不,不,他对自己现在的形容甚自信。

那个浮夸油腻洋洋自得的京城纨绔小胖,与广顺城里的穷酸伙计,差别何止天地远。

没事别总吓自己。

他暗暗提神,再站得直一些。

白如依道:“在下也不认识此人,未在蒜老门前的围观人群中见过。衣帽须发短时间内或可更换,然如纪兄所说,此人特征十分明显。若见过,装束改换亦能认出。”

文修意喃喃:“这人衣饰也寻常,街上码头一抓一把啊……”

.

邹彦接着讲述之后行踪。

离开蒜老先生家后,他先按约定与几位先生饮茶,随后与另几位先生前往名儒慈山先生的青雀园赏景。到青雀园中不久,有位韩老板至。此人乃广顺书业数一数二的人物,名下除书局、刻印工坊、多间书铺外,也做小报。正是他说到蒜老先生和莱壶子遇害的消息。

“推算时间,若如韩老板所言,蒜老先生遇害正在我上门拜访前后。”

邹彦本就对今晨经历心存疑惑,听老先生遇害,顿时想到那人。

“并且,仅按时间推算,在下也有嫌疑。衙门应会很快查到。”

他略一斟酌,未敢在大吉大利的日子给诸位先生添晦气,没提今晨去蒜老家拜访一事,随便找个理由离开宴席,向管事交待一番,径前往衙门。

“白先生面前,不敢诓语,此举亦是觉得衙门必会询问,不如先说出,少些繁琐。”

自行前往,乃作证,助衙门早日抓到真凶。等官差来问,就是身负嫌疑,被带去衙门。前一种看起来稍清白点,也吉利点。

邹彦看看文修意:“我本让亭管事告知你,书局下午全由你照看……”

文修意一副羞愧模样:“外甥那时已和白先生纪兄在街上逛了。并非闲逛,也是为了查这两件案子的真相。算与舅舅同心协力。”

白如依则又拱手:“少东家在衙门的事,在下不便多问了。”

邹彦好脾气地道:“也没什么需隐讳处。知府大人不在衙门,刑房的几位大人和差爷都十分客气。”

他在衙门大致说明情况,再画出所见之人的形容,文吏作了记录,存好画像。

按本朝律,堂审之外的供词证言仅能作侦办案件的线索辅助,邹彦还签了一份文书,同意堂审时被传唤。

文修意压低些声音:“除了穆师傅,大人们是否让舅舅辨认别的人,或说有谁可疑?”

邹彦正色:“府衙查案,不会透露太多令吾等知晓关键。我仅做了这些,便离开衙门。”

.

虽在府衙未做太多事,但从前往,到通报,再到与刑房的官员捕快谈话,再辨认,直至离开衙门,一层层下来,离开衙门时,已是黄昏了。

“这时未便再与他人相会,早听闻此楼美名,因到广顺后一直忙碌,竟慕而未至,便起意前来。佳节独访,不曾想酒楼如此周到厚待。”

邹彦原打算让仆从陪自己用晚饭,假作与人饮宴,哪晓得伙计心明眼亮,稍一招呼便看出究竟,邹彦尤要做作,伙计已殷勤道:“贵客今日必有不少应酬,小店特有祛晦安神,添福旺运的招待。”立捧上册卷,再斟茶,茶汤柚香浓郁。

邹彦于是点了畅兴楼全套的「福运祐身」,洗了柚子叶与各种祛晦旺运补材熬煮的汤浴,食了一桌柚子肴,之后燃一炉福柚熏香,饮一壶柚子茶,正凝神看书,他的乖外甥与白如依纪重到了。

.

大致聊完案情关键,夜已深。虽广顺通宵繁华,酒楼外随时有马车可乘,三人也无精力返回住处,索性住下。

邹彦住的这栋小楼已经满客,隔壁楼也满了。伙计向他们力荐异邦风情的客房,纪重乃蹭住,种种风情全未尝过,皆很好奇,什么都可。白如依文修意一番挑拣,选了福运如海苑。客房独在一个院落,内种阔叶棕榈,木桩挑空的单层敞阔大屋,大木条板为地。这样的客房夏季清凉通透,极抢手,很难订到。冬天住的客人较少,才让他们这样临时来的捡漏。

伙计边带他们进院边说:“冬天毕竟是凉爽些嘛,好些贵客担心有潮寒之气。实则并没有。这客房夏季清爽,冬季温养,公子们看了就知道。”

此言非虚,客房外看清爽开阔,内里按时节陈设,地铺鲜艳毡毯,摆着皮革和彩布的团垫,桌几与椅凳皆系用整块木料雕出,花纹富丽,各种枕靠毯褥,令人一坐便不愿起身。

厅中木桌上,也摆着一颗圆圆的大柚子。

.

院中另设浴棚,内里一个大池,当下是热汤泉,小伙计道,汤泉中已加入柚子叶与数种滋养药材。

一旁几间小屋皆可单独沐浴,另有蒸浴室。

蒸室中有柚子盐,独浴房内亦是养生福祐汤。

小伙计盛情举荐酒楼特聘的松筋活骨师傅,兼家传技艺与异邦秘法,所用油膏皆仙品秘方,定助公子们祛晦除垢,顺通经脉,运转周天。

三人实甚心动,惜夜已太深,仍婉拒,仅连泡带蒸并各自独浴了一番。

红彤彤出水后,纪重竟不知自己和桌上那颗柚子,到底哪个滋味更重些。

厅内陈设各样本朝与异邦茶具,可用精美的錾花银壶烹茶自饮,亦可选鲜艳彩陶,自也有广顺白瓷及彩瓷茶具。

三人着实困倦,稍饮了些伙计送来的柚子茶便睡下。

.

屋内有一张大床,亦有长木榻可睡,还有席垫枕褥可打地铺。三人稍一推让,最终纪重睡床,文修意睡木榻,白如依在厅中最宽阔处打了地铺。

纪重很久没睡过这样宽大的床铺,陷在柔软被褥和柚子香中,恍惚回到当年,再一瞬沉入酣乡。

.

似有夹着幽香的微风拂过鼻尖,虽闭着眼,却觉察到明媚阳光。

有人自床边走过。

谁?

雪媚、欣儿,小怜?

花楼太多,花楼里的女孩更多,来来去去,他总记不住名字。

今日又当去哪处来着?

哪几位仁兄的帖子?

这个集,那个宴,一堆堆的人,忒使人糊涂。

还不如这些小美人容易分辨。

雪媚娇又媚,怜儿俏并伶俐,银娥清丽胜荷花,话带南音,柔婉可人,偏又嗜辣,酒量亦好,实西南女丈夫也。

……

西南……

是,初见穆师傅时,竟觉亲切,以为没来由,缘由实在此……

西南人。

门里那个声音,有西南口音么?

怎的没听出呢?

哪里来的西南汉子……

.

「他看着脾气好,实际不常交游……别人家都是娘子管着相公,别总在外头,多顾顾家里。我家倒相反,全是我唠叨,老头子,你也多出去走走,多结识几个朋友嘛,不要天天闷在屋里……」

「公子是他第一回邀到家里来的外乡年轻贵客。他跟自己女婿都聊不上几句……这哪像广顺人嘛……」

……

.

纪重猛睁开眼坐起,环视四周,稍远处桌边的白如依端着茶盏对他一笑,纪重定定神,瞥见另一个方向,仍在大木榻上酣睡的文修意,神智渐渐清醒。

他下床走到桌边,白如依摆出另一个杯子,斟上茶。

“纪兄睡得好么?”

纪重点点头:“甚好。我方才忽然想到……”

白如依道:“若是蒜老相关,再小的细节或也有助于当下,恳请纪兄赐教。”

纪重道:“确实没什么大不了,我之前也与白兄说了。蒜老不是个特别喜欢交友的人。”

按照邬夫人透露,蒜老的朋友很少,几乎全是广顺本地人。

白如依道:“蒜老本是账房,账房先生一般较少与人来往。”

沉默稳重,更能令主家放心。

纪重道:“还有,章鹤轩。”

.

章鹤轩乃《北山老狸》中闻人公子的劲敌之一。出身富家,嫉恨闻人理,垂涎苏小姐,得到朔方氏的宿敌水蛭精赛蜗儿辅助,多年与闻人理纠缠。

闻人理卖宅他停市,闻人理赁房他拆屋,闻人理购田他搅价,闻人理考科举他追随。

凭着对闻人公子的满腔嫉恨,及赛蜗儿偷考卷、窃气运、惑人心等妖法播弄,章鹤轩在歪门邪道上奋力拼搏,从广顺到京师,从试场到官场,始终黏在闻人公子左右,花样使坏,作妖不止。

乃至纪重读到最新卷不由得感慨,用广顺话说,章公子真真好拼好坚持,若不盯着闻人公子,将心思收拢,只精耕自家前程,何愁不能成一代奸雄?

哦,章公子在故事里应也能成一奸雄,对闻人公子的手段愈奸愈邪,两人必有一场大对决。

.

白如依道:“章鹤轩是广顺人士。”

纪重道:“一开始不是。蒜老的初稿中……”

他略一迟疑,白如依已了解他的顾虑:“当下乃为找出凶手,非纪兄刻意泄露蒜老文稿,再则初稿另有蒜老的家人、书坊的先生等人读过,或他们也会告知官府,纪兄当下说出,合情合理,蒜老先生必能体谅。”

纪重便不再扭捏吞吐。

“蒜老一开始写的章鹤轩确系广顺人士,且是闻人公子的友人,但他后来被夺舍了。夺舍他的人叫崇思长,是赛蜗儿的弟弟赛蚌儿转世。”

.

初稿中,朔方玄狸被闻人端卖到陆家,潜息养伤之际,得罪了两个本地妖怪。

陆氏乃积善富贵之家,气运充盈,惹得不少妖精觊觎。此等善人自有神佑,妖魔轻易不敢犯之,偏偏陆家收下了朔方玄狸。玄狸还没成仙,算精怪,在陆宅养伤,多少受到陆家气脉的滋养,一些本地妖怪心甚不忿——“天天约束我们不得靠近陆家,倒便宜外来崽了。”于是一对水蛭兄弟,赛蜗儿和赛蚌儿,便化成两个大宝螺,匍匐在海滩上,诱赶海人捡之。

赶海人看到一对金闪闪的大螺,竟还都是左旋螺,果以为获得至宝,特意买了一只琉璃盂,底铺细砂,盛满海水,将宝螺放在其中,抬来送给陆家。

这双蛭虫精是淡水蛭,性与海水不合,怕盐。兄弟俩为了多吸陆家瑞气,运动法力,坚强忍耐,眼看过了门房的审评,身已至陆家前院,即将被抬送给老夫人及陆老爷夫妇鉴赏,两兄弟正畅想着十年八年后,并肩成为地仙的辉煌,忽地一道狸影从墙头蹿下……

朔方玄狸在内院感受到了妖气,他本不想多管闲事,可蛭虫精兄弟修炼的路子不太正。蛭以吸血为生,成精后吸血之外,亦吸灵气,邪腥味非常,如果窝进陆家,即便不吸多少气运,陆家人也难挡此晦,必有病灾祸事,玄狸感念陆家恩情,拼着暴露行迹,也出手阻挡。

他一爪挠翻琉璃盂,金闪闪的大海螺掉到地上,顿变成两团黑黄粘稠的物体。

赶海人吃了一惊,赛蚌儿趴上他小腿,狠狠咬了一口,用妖法惑乱他心神。赶海人大喊这狸子是个妖物,克化了宝螺,快请法师拿下。

赛蜗儿则隐形蹿往内院,欲吸食陆家人的灵魄。

朔方玄狸使了个分身术,本身仍是一只毛茸茸的狸子,满脸无辜,坐在花台上,一副馋了想吃鱼并不是有意犯错的嗲嗲姿态,真身则跃进云中,现出人形,喝令蛭精兄弟离开,休犯凡人。

蛭精兄弟不买账。

“你个外来的毛怪,充什么大头虾,给本地的爷爷们立规矩?今天让你学学什么是真规矩!”

“管他什么天条神规,爷爷们来都来了,岂能空手?这就吸干陆家,叫你看看我兄弟的神通!”

话未说完,两道天雷落下,是朔方玄狸祭出本命法宝,将龙王送的一双剑化成雷电,斩向两怪。

朔方玄狸重伤未愈,这一招威力并不强,以蛭精兄弟之修为,本可逃脱,朔方玄狸自己都觉得如果他们硬接,自家胜算不大。怎奈兄弟俩在咸水缸里泡了许久,又意犯陆家违逆天道,妖法减去多半,这双剑是龙王之物,自带威压,正克他们。赛蜗儿拼命逃脱,赛蚌儿多用了惑神术,妖力打了折上折,被天雷击中,瞬成烟尘。

赛蜗儿咬牙切下自己真身的尾巴尖,黏住弟弟的一缕灵魄,忍痛遁去。

陆家人宠爱玄狸至极,只当是乖球儿馋了淘气,海螺为什么没了,也未深究,大方赔了赶海人一些钱,当晚给朔方玄狸炖鱼吃。

赶海人清醒神志,暗觉古怪,又获陆家赏钱,除去琉璃盂和捡送海螺成本,颇有富余,更懂见好就收,遂告退离去。

.

赛蜗儿拖着残躯带着赛蚌儿的魂魄藏进一个货箱,随箱子躲到河道一艘旧船里,在底仓缝隙存身。

河水是淡水,仓缝阴暗潮湿,对水蛭来说极滋养。赛蜗儿还能随缘吸点船工的血和阳气。

他这时连凡人都打不过,怕暴露行藏,不敢多吸,未吸出人命,跟船向北漂流。

此船是一位涪州客商的货船。客商做腌菜发家,店铺腌制的涪州特产青菜头尤是一绝,远航商船喜购。腌菜初被转运商采购,卖去广顺福泉等城,所获利润高出制菜商家数倍。涪商羡慕,便自买船,亲送腌菜到广顺,兼也带些腊食、酒、药材等货转卖,再运茶、糖、海鲜、香料及一些异国货物回涪州。如此竟成巨富。

赛蜗儿揣着赛蚌儿跟着一箱糖又辗转到龙安府。此地灵气充沛,妖风淳朴,赛蜗儿选了一处有山有水极阴湿的地方修炼,未被本地精怪为难。

还有山精对海边大城来的妖甚好奇,常与赛蜗儿聊天,问他广顺好玩不?城里怎么修炼?法师多吗,手段如何,爱管闲事否?谁这么狠毒伤了你阿弟?北方妖怪为什么跟你们过不去?

并赠送赛蜗儿丹药。

赛蜗儿误打误撞到了福地,若非身负血仇,心中有恨,或可以从此做个自在的妖怪。

但,此仇此恨怎能忘?

每当他意有松懈,便会做梦。

梦见他和弟弟顶着捡来的海螺壳,趴在琉璃缸底的砂子上。

弟弟说:“哥,好咸,腌得身上疼。”

他说:“忍着,过了这个门,就能成仙!最不济也做得两枚霸道地精,从此人和别的妖再不敢当面说我们恶心!”

赛蜗儿醒来,将弟弟的残魂抱进怀中。他已能化成人形,却不会如人一般流泪。

水蛭没有眼泪。

甚好。

人的泪是咸的,若流出来,会很疼吧。

再疼也比不过弟弟那时的痛,自己心中的悲。

一定要让那狸子血债血偿!

.

赛蜗儿攒了些家底,各处换丹药宝器,想养全弟弟的魂魄,赛蚌儿始终无法恢复成全魂,更凝不成实体。

某日赛蜗儿在城中转悠,竟遇到一只同乡妖。此君乃蟑螂精,恋慕某客商的千金,尾随至此。

赛蜗儿与蟑螂精吃酒,蟑螂精酒醉后向赛蜗儿吐露,他将要和那位小姐成就好事了。

原来那位小姐自幼与某公子订亲,公子是个浪荡儿,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客商家想退亲,浪荡子家不同意。客商家便找各种借口,一直拖着不让小姐过门。蟑螂精看出浪荡子近日将有一劫。此子作过大恶,逢劫本该丢命,但他家祖上行善,浪荡儿阳寿不短,便将成一具痴痴傻傻的行尸走肉。

蟑螂精多年前机缘巧合,获得一颗附魂丹。妖怪夺舍,视为堕入邪道,将遭天罚,他一直没敢用。附身不死也不算活的浪荡儿,无需噬灭原身魂魄,便不算用邪术手段。

蟑螂精极开心,他又得知那位小姐早年被人批命,说她缘分奇异,似寡非寡,感觉正是上天注定他和小姐的姻缘了呢。

“更开心,大喜将至时,在此地遇同乡,好请赛兄作傧相。”

赛蜗儿对着满脸幸福的蟑螂精微微一笑:“吾亦甚喜,多谢蟑兄。”

抛出一团黏糊,将蟑螂精裹在其中,瞬间炼化,唯剩一堆法宝与附魂丹。

.

赛蜗儿带着赛蚌儿的残魂,想附身浪荡儿,赛蚌儿魂魄不全,无法附入成年凡人之躯。

赛蜗儿大恸,想起蟑螂精的百宝袋里另有一件法器,能挡天劫。

当夜河畔,有一渔家女子生产,本是极好天气,明月高悬,河水如镜,接生婆正赞渔家有福,此子必成显贵。突地乌云凝聚,风浪滔天,惊雷道道,连劈河面,直向渔家屋舍劈来。

幸而女子强壮,接生婆经验老道,狂风几要掀翻屋顶时,孩子降生,刚剪断脐带,极白亮光闪过,一道惊雷在屋顶炸开,接生婆手一松,婴儿摔到地面,啼哭声顿止。

产妇、接生婆、产妇的婆婆皆心中一凉。

接生婆在地上摸索,产妇之夫冲进屋中,再一道白光照亮地面,接生婆抱起地上婴儿,孩子浑身冰冷,接生婆心里更冷,这时,孩子僵硬的小手动了动,睁开双眼,咯咯笑起来。

.

此子名叫佑儿。家里人本想给他起名天佑或祖佑,不知为何,内心总有股感觉,抗拒把天字或祖字加上,便只叫他佑儿。

佑儿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喜欢晒太阳,怕打雷,不爱吃咸的,又很聪明,认字快,有很多心眼。欺负他的孩子总会莫名其妙倒霉,或伤或残。渐渐谁都绕着这个孩子走,家人请算命先生瞧看,先生远远望一眼,立刻告辞。

家人心知不对,也不敢亏待这娃,好的任他吃,随他想做什么做什么。他常独自待在阴暗的角落,和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低语轻笑。

长到十几岁,佑儿作别渔家出去闯荡,家人自此再无他音讯。

多年后,一位致仕的老大人回到广顺,身边有个十分倚重的心腹——崇思长,字佑兄。

此人能文能武,十分阴毒,肤色青白,气质湿冷,老大人对他言听计从,府中他人皆不敢违逆其意。

闻人家落难,多有他在背后操控,令闻人老爷堕入彀中,耗光家底。

刻意留下闻人理也是他的盘算。他虽借凡人身躯养全魂魄,却动不了妖法,兄长赛蜗儿为了将他送进婴孩身躯,强扛天罚,当下昏迷不醒,换成他将装着兄长魂魄的琉璃珠贴身佩戴。

传说,闻人家的宝匣中,有仙宝能令兄长复原,并使他们兄弟重获妖体。

并,他还有一算……

老狸进入广顺城时,妖力全无的赛蚌儿独坐暗室中,却感受得到非常的气息。

那气息,掀起他心中恨与痛的浪。

他捧着琉璃珠,嘶哑道:“哥,账可一并销矣。再忍一时,你我皆能成仙。”

.

崇思长在原稿中占了很大篇幅,既奸又妖,手段极毒辣。老狸好几次险些栽在他手里。

纪重甚厌恶此妖,亦承认有他的情节很跌宕,挺想知道赛兄弟又如何耍奸,而且这对兄弟很好画,纪重极顺畅便绘出赛蜗儿赛蚌儿的妖形人形,先拿给蒜老看。

蒜老却说不必画了,他已修稿,将崇思长和章鹤林合并成了一个人。

.

修改后的故事里,赛蜗儿没有弟弟,他独自想潜进陆家,被朔方玄狸打成残魂,也没去外地,一直待在广顺郊野的阴湿角落,吸食其他妖精恢复修为。

蟑螂精仅系其中一个被赛蜗儿打劫的倒霉妖,恋慕小姐之事也删去了。

章鹤林并非妖邪附体,乃单纯妒恨闻人理。初稿中崇思长籍老大人之势播弄的手段变成章鹤林与其父合力为之。

一个书中手段逆天,搅起无数腥风血雨的角色,便如此被抹杀。

初稿他夺舍章鹤林,修稿后他被章鹤林吞噬,没留下一粒残渣。

纪重读到修后的故事,有种说不上来的情绪。蛭精兄弟用尽方法逆天,竟像是灭于另一种天道。

别样的宿命难违……

.

“如此改动,是否为了精炼篇幅?”

文修意自木榻处发出声音。

“依在下听来,初稿故事确实更曲折,但花许多笔墨写赛氏兄弟,偏移中心故事,或令人觉得松散。此著乃蒜老第一部传奇,故事紧凑,使看客读来通畅爽快,或更有利。”

纪重轻一点头。

他正是猜想,或是书坊的先生据此经验,建议蒜老这样改的。

白如依道:“在下自己写故事混饭,写得也不怎么样,不敢乱评他人著作。更未知蒜老原稿的篇幅布局,便不多妄谈。仅依在下浅薄认知,这段故事显然蒜老用心构思,亦精心写出,肯定自家原本挺喜欢这段情节人物。”

文修意慢悠悠从木榻处走过来,亦在桌边坐下。

“白先生是觉得,这段情节系建安书坊硬要蒜老改的?”

他抓起茶壶倒了一杯茶,叹了一声。

“小弟知道,白兄这样的大先生,对书局让修稿之事,必有看法一二。唉,惭愧说一句,修稿,我们也费劲,修多等于重做工,或还会冒犯到先生们。反正我真真是盼着一字不用改,亦无需校,拿到先生们的稿子直接刻版最好。记得我有一回在书局待到半夜回家,爹非说我去喝花酒了,曰,「不就是给先生的著作查几个笔误吗?大先生们能写几个错字?哪里就忙着了你?」我真是欲哭无泪。”

白如依拱拱手:“在下了解,对少爷与诸位书局的先生之指教一向虚心聆听,奋力修改,盼望共发大财。”

文修意亦抱拳:“白先生客气,这说得我在屋里都待不住,要去池子里游一游。”

两人举盏同笑,白如依再略正神色,向纪重道;“方才少东家的描述令纪兄想到了蒜老初稿中的赛蚌儿?”

纪重嗯了一声,又有点犹豫。

“崇思长并不像少东家画中的模样。”

蛭精兄弟的原身不消说是很猥琐,不过化形后挺周正。蒜老写过赛蜗儿化成锦衣文士、玉面公子。赛蚌儿当与哥哥差不多吧,妖化形能操控相貌,很容易变美。

崇思长比闻人公子和章鹤轩年长二十余岁,老狸到广顺时,他已是个中年人。与邹少东见到的那人年龄倒是差不多。不过,按文中所写,崇思长眉眼浅淡,头戴方巾,天再热也穿长衫,连手指亦被宽大袍袖遮掩,很少露在外,一副文人打扮,青白脸色,看来文质彬彬,与邹少东遇到的人完全不同。

“另,文中曾提过,崇思长给匪寇做过军师。”

他极毒辣,从不讲江湖道义,撺掇匪首劫掠,惊动官府,再出卖匪帮向衙门投诚,换得正道前程,一步步靠奸计爬到老大人身边。

“匪寇啊。”文修意喃喃,“还惦记宝匣,倒似又与那位司空兄的高论合上扣了。”

初稿既未印出,知晓这段故事的人便只有蒜老、纪兄、蒜老的亲友、书坊和画坊中人。

纪重皱眉,莫非赛蜗儿赛蚌儿的故事刺激到了其中的某个人?

这样的揣测,是否比司空兼的大宝藏故事还扯淡?

.

白如依凝视他,缓声道:“多谢纪兄,昨天听你提到一件事,在下当时有些困惑,此刻却有解答的关键。”

纪重疑惑,什么?

白如依没多卖关子,直接道:“酒。昨晚在云吞铺,纪兄提到蒜老酿的酒,竹筒盛之,蕉叶覆盖,扎束藕丝,色金黄,荼蘼香。此非广顺的酒,而是西南名酒郫筒酒,又称酴醾酒,相传乃山涛为郫县令时所创。”

文修意抚掌:“是杜工部诗中写过的酒?「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可……蒜老为何会酿蜀地的酒?”

如此看来,蒜老并非与西南人士全无瓜葛。

更新啦~

昨天更新了第九章,请大人们连续阅读。

感谢关爱,敬请多多指教,恭祝周末愉快~[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