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蒲草有生 > 第61章 民心相通

蒲草有生 第61章 民心相通

作者:小草本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7 08:20:33 来源:文学城

姚氏的言行,秉诺都看在眼里。

他对娘的感情,从最初的愚孝,到敬重,直至现在,觉得有点同情甚至可怜娘。

她的一生,都以郑氏为斗争目标。甚至可以这么说,她活着全部的意义,就是为了赢过郑氏,为了比她过得更好。

郑氏过得光彩照人,她就难受;郑氏过得凄风苦雨,她就高兴。

但娘难道从未想过,她这一生都成了郑氏的附庸,她的喜怒哀乐都因郑氏的变化而变化。

那她自己呢?她喜好什么?她恨恶什么?即便赢得了郑氏,但一生从未活过自己,又有何意义呢。

秉诺喃喃自语道:

“不仅自己沦为附庸,也要求孩子一并成为斗争的武器,沦为下一代的附庸。”

程府后院如今稍稍平缓些,灵儿几经调养也日渐恢复。

秉诺私下又带灵儿去看过大夫,说她体内麝香已基本殆尽,好生保养,并无大碍。秉诺心中的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为了驻京护卫队搜集证据一事,秉诺断断续续向礼部告了不少假。眼见如今终于告一段落了,秉诺赶紧回礼部帮差。

“啊哟!新郎官终于来了。”

秉诺一回到礼部,正好遇到宋书言捧着一摞卷轴,迎面走来。他看着秉诺,不禁酸酸地揶揄道:

“韩侍郎也太偏心了,说你当时刚刚新婚,就得忙着山琼的事务,辛苦了。现在好不容易得了空闲,说让你们小夫妻多聚聚,也好给礼部添下一代。诶,就是可怜我们这些单身汉,没有传宗接代的任务,只能天天守着这些文书。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宋书言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再长长叹了口气。秉诺一掌拍到他后背上,说:

“少贫嘴,多干活。”

秉诺帮宋书言拿了一半的卷抽,一齐向屋内走去,边问:

“最近忙吗?”

宋书言耸耸肩,说:

“已经忙了两天了,又有新活了。”

这个新活,秉诺太熟悉了,也太理解韩侍郎布置任务时,眼中闪烁的泪光。

韩侍郎提议,为了缓和大梁与大虞两国的关系,以青年交流为突破口,在大梁边境临州,邀请大梁、大虞双方青年代表齐聚,共同参加交流活动。

以交流促理解,因理解而互信,靠互信共谋未来。

而交流的主题,竟然是和平。

大梁与大虞交战多年,多少壮士儿郎殒命边境,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几代人的仇恨,如久冻的冰川,只是越积越深,越冻越厚。

因此,韩侍郎的建议一出,立刻引起众人的异议。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根本不可行。即便这交流真办起来了,也是无用功。世代的杀戮之仇,怎是说和解就能和解的;百姓们打小就被灌输的大虞人本性凶残、屡屡侵犯我大梁的观念,怎是说一句互信就能真正产生信任的。

韩见之耐心解释说:

“大家的顾虑我都明白,此事的难度我也心中有数。但是,前有我们与山琼交好的先例,为何与大虞就不行?若放在一年前,大梁还在与山琼交战,谁能想到一年后的今天,我大梁能与山琼通商,并在最危机的时刻驰援山琼救灾。

虽国情不同,然民心总是相通;虽地域不同,但国泰民安的盼望总是一样的。

正因为两国积怨已久,所以才需要我们从中调和,也正因如此才选了以青年为主。为的就是让恩怨停在上一辈,不要再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和平的种子替代仇恨,播撒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韩见之说此番话的语调并没有慷慨激昂,虽平淡,却情真意切,甚至饱含对未来的担忧。

秉诺一路陪韩侍郎走来,太能理解他了。这也许就是当初促使韩侍郎投身礼部的导火索——临州百姓无辜遇袭。

秉诺脑海里浮现出过往的一幕又一幕。临州百姓遇袭后,山谷大火,当时的韩副主事竭尽全力调拨人手,自己更是奋力以土灭火;京师黄雀在后拿下临州的那个清晨,韩副主事坐在山头,看着临州方向,身影落寞;南泰师归入京师后,韩副主事为了给临州百姓立碑一事与父亲争执,随后拍马愤然离去,舍弃京师的待遇和级别。

直到现在,秉诺看韩侍郎,只觉得他眼中仍然有光,他心中那口气到底不肯咽下去。

众人确实被韩侍郎的诚挚所打动不假,但是此行的困难也是摆在眼前的。于是大家一时间犹豫不定。

韩侍郎怎会轻易放弃,他拿出了车轮战的战术。一天说服不了众人,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他更是许下重诺,只要大伙把这事做成了,事成之后,想得什么样的封赏,只要是文尚书首肯,随便挑!

终于,在韩侍郎极力说服下,众人悉数表态,愿意全力以赴,竭力一试。

韩见之大喜,忙汇报了文尚书,颇得文尚书首肯。

于是,又一场硬仗摆在面前。韩见之充满信心,坚信必有成效。

随后,秉诺与同僚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

若论日程安排,这些倒还好说。但是最为关键的,是该如何找到适龄的青年参加。

秉诺建议,他曾就读京城学堂的蒋传蒋夫子,教授历史颇有见地。且他本就是学堂夫子,接触的学生也多,听听他的意见,许有裨益。

韩见之深表赞同,亲自上门请了蒋夫子来礼部,邀他加入筹备一起商议。蒋传一听是礼部,又是秉诺举荐,登时便同意了。

蒋传仔细翻看了韩侍郎对此次交流的规划,对举办交流的想法十分赞同。他说:

“诚然如此,战或胜或败,百姓皆苦。在下因平日教授历史,尚有些粗浅了解。古往今来,开战皆为利往,攻城略地、掳掠财富、称霸一方。然被侵略者,或以战应战,或割地赔款,本国无辜百姓饱受战争侵略之苦。但战争中没有谁是赢家,那侵略方靠本国百姓弃耕而行军作战,然所略财富所占城池却无百姓分毫,亦是平添百姓之苦。若以百姓福祉长久计,则和为贵。”

韩见之大喜,对蒋夫子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于是坦言,提出自己的顾虑,想以青年为切入点,却又不知该如何组织招募。

蒋传见他神情焦急,看来是真的担心此事。于是他微微一笑,说:

“韩侍郎大可不必担心,在下因与学生熟识,更了解他们的观念。如今的学生,对时事各有定见。在下有不少门生,就颇为支持邦交,主张以武为护国之根基,以交流促共荣共兴。

此类交流,在下以为定是能吸引到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参加。若论影响力的话,自然是全大梁选拔青年参加最好。但若考虑路途远近,论便利程度,则大虞边境城池的青年最为容易招募。”

蒋传的一席话,令韩见之十分受益,他再三表示感谢。

秉诺许久未见蒋夫子,趁着交谈的空档,忙跑去打招呼,说:

“蒋夫子许久不见,近来怎么样啊?和嫂子都好吗?”

蒋传闻言,原本还较为严肃的面孔,瞬间喜笑颜开,他乐呵呵地说:

“你嫂嫂怀孕了,刚满三个月,还没来得及和你们说。你回去也告诉灵儿啊。”

秉诺闻言甚是惊喜,忙道:

“恭喜恭喜,恭喜蒋夫子和嫂子。您这马上就要当爹了。”

秉诺也就是平时听人家恭喜添丁时说这些话,自己也就是照搬来说说。却不曾想,蒋传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地说:

“可不是嘛!不瞒你说,我俩一直想要孩子,这不都成婚两年多了,一直没有。你嫂子也急,见着人家孩子就喜欢,哭都不知道哭了多少次。这回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终于如愿了。你都不知道,我这几个月高兴得晚上睡觉都能笑出来,我何德何能,这马上可是要当爹的人了。真是想想就高兴啊。”

秉诺看蒋夫子说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的样子,一时和刚刚那个评古论今的蒋夫子有点对不上号。

秉诺心想,这难道当了爹,都高兴成这样吗。

当然,秉诺打心底里是替蒋夫子高兴的,也替灵儿大姐高兴。

可转念,他又想到了大哥大嫂。蒋夫子成婚比大哥还晚了两天,如今他们即将喜抱麟儿。但大哥大嫂呢,孩子不用说,连大嫂的身体都不知能不能恢复。秉诺想到这里,不禁心生一股怒气。他能理解大哥,大哥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他都能理解。

之后,韩见之派秉诺等人,跑遍了京城各家学堂,了解情况。

事无巨细,学生们对此交流的看法如何,是否有意向参加,希望能在交流中收获什么,希望交流活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这些都是青年最真切的声音,也是要不要举办此次交流的重要因素。而令人欣慰的是,反馈中,过半数的学生都表示有意向参加。

如此,韩见之心里就有了底。

他又与京城商会商议此事。

大梁与大虞虽早已有贸易往来,但都是边境百姓之间自发的,并不成规模。且因两国积怨已深,商会更是不敢轻易提与大虞互通贸易一事。

如果能以青年交流为契机破冰,逐渐连通两国百姓交流,则能为贸易互市打下不错的基础。以后择日推行贸易,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