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蒲草有生 > 第55章 多救一个 再多救一个

蒲草有生 第55章 多救一个 再多救一个

作者:小草本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0 08:37:25 来源:文学城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见徐相带着梅尚书快步走来。神情严肃,脚下小步快走得像是要跑起来一样。秉诺与宋书言赶紧起身相迎。

徐相急急开口说道:

“让两位久等了。我等刚奏请圣上,获恩准,实在灾情紧急,盼望大梁能施以援手。多少不论,相助之恩无以为报。”

说着徐相向二人拱手作揖。

两鬓斑白的长者,主持朝政几十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此时屈身向两个年轻人行礼。

看得秉诺眼中酸涩,却又心生敬佩。一切都是为了黎明百姓。

秉诺与宋书言二人忙上前扶起徐相。

宋书言神情恳切,说道:“请徐相放心,我二人即刻就将情况报于文尚书知晓。”

徐相道:“如此,多谢,多谢!徐某此处还有圣上亲笔求援文书,请快马递与大梁君上。”

秉诺恭敬接过手下。

徐士雄复又向梅恩叮嘱,要他协助秉诺二人及时与大梁联络。再三拜谢后,他又匆匆离去主持援救事宜。

因着宋书言、秉诺与梅尚书彼此早已熟识,现又有圣上明确旨意,三人便即刻开始行动。

宋书言将国书快马送至城外韩侍郎,一并转达了徐相的嘱托。与此同时,秉诺随梅尚书获悉了当前百姓伤亡、房屋倒塌、所需物资的情况,汇总成文后,也快马送到了韩侍郎处。

韩见之将信息一一汇总,一式两份。立刻就派人快马分别送回大梁朝廷,同时报与知晓文尚书。所有的文书经他手转运,特殊时期,不敢有丝毫耽搁。

山琼此次地动,都城内多处民屋倒塌,商铺损毁,伤亡不计。

只是朝廷的救援人手实在不够,连官员府邸的仆役一并动用上。基本上是青壮年,胳膊腿能动的,全都参加了救援。饶是如此,人手依旧不够。

见状,秉诺与宋书言二人立刻自告奋勇,志愿出手相助。梅尚书见二人实在诚恳,情真意切。于是感动之余,他百般叮嘱二人一定要小心,将二人编入列前去救援。

于是,秉诺与宋书言二人白日里一同参与援救,辰时参加思明堂的援救情况交流会,汇总信息,编制最新进展,报与韩侍郎。

秉诺见过太多的杀戮流血、如人间炼狱般的战场。

但此时的山琼,惨状绝不亚于最惨烈的战场。

秉诺见到奋力扒开废石的中年男子,双手已血肉模糊,撕心裂肺地喊着被埋妻儿的名字;一名被救出的三四岁稚童,嚎啕大哭喊着娘,却不知全家只救出来他一人;被挖出时已没了气息的老夫妇,最后一刻老人将妻子护在身下。

哭喊呻吟声,声声锥心。

秉诺与宋书言二人一组,不惜力气地抬走折断的房梁,挖开整块的砖石,顺着求救的声音向下挖,一刻不停。

夜幕落下,尽管没有煤油灯,借着月光,救援没有丝毫中断。

然而,祸不单行,半夜突降大雨。

这使得本就艰难的救援如此一来更是雪上加霜。众人只得放慢速度,但却从未有一刻停下来过。因为他们知道,多听一分一秒,被困百姓的危险就增添了一分。

辰时,思明堂的晨会中,各方汇报遇难、救灾情况。

秉诺二人认真记录,汇总整理。事无巨细,一一罗列在册,将山琼救灾所需的物资全部报与韩侍郎。

此外,秉诺与宋书言还根据自己参与救援的实际情况,自行补充,列明援救急缺:挖掘工具、煤油灯。且因着入冬又下雨的缘故,流离失所的百姓缺棉被御寒,缺油布挡雨。他们也缺生活补给,但因着无法烧火没有炊具煮饭,最需要的是能够即食的干粮。尽管山琼朝廷、各大户人家已是陆续开铺赊粥,但是在是微不足道。

秉诺与宋书言接连参与了两日的救援,彻夜未眠。

有时候秉诺实在撑不住了,就在临时搭起的草棚里,蜷缩在麦秆草堆里睡上半个、一个时辰。喝点水,吃点干粮,补充体力后,又继续救援。

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就如同鞭子一般抽在他心上。秉诺觉得只有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救人,自己才能好受一点,心里才能平安一点。

灵儿给他的那一包糖,自山琼地动以来,他就一粒都没有吃过,全都发给了被救出来的孩子。

秉诺心里只盼望着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

苦苦支撑,直到第三日,大梁北安师带着大批物资抵达山琼都城,不待修整就立即投入救援中。

没有大梁旗帜,没有北安军旗,没有宣战的号角。拿到手就能吃的面饼,一床床厚实的棉被,和四处可见大梁兵士拿工具救人的身影。

这一幕幕,看得山琼百姓感激不尽,重燃起了希望;看得秉诺动容不已,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秉诺长松一口气,他终于能歇一歇了,哪怕就睡一小会。

援救整整持续了十日,两班轮流,通宵达旦,不眠不休。

灾民靠着大梁紧急送来的物资,扛过了最艰苦的一段日子。之后山琼朝廷补给渐渐跟上,各项统筹调配到位,各地百姓都被有序地动员了起来,陆续开展援建。

至暗时刻,北安师的雪中送炭之情,就仿佛救命的稻草。百姓们无不感激,无不称赞。

救灾后续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都交给了北安师。

秉诺与宋书言奉命返回京师,临行前与北安师主帅齐琰交接。

这是北安师抵达都城以后,他们二人第一次见到齐琰,也是第一次有时间洗漱一番换了衣服。

二人最为好奇,也是第一个就想问的,是文尚书怎么说服了朝廷,能命令北安师驰援。

齐琰答道:

“文尚书确实提前抵密州,与我详细说明了大梁与山琼这半年以来友好往来。说实话,驻兵北境多年,我们对山琼也多有了解。山琼国力确实羸弱,民不聊生。之前山琼攻打大梁,虽说不自量力,却也是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

不自量力。

这话秉诺倒是第一次听到。在他的印象中,不是山琼兵士南下的势头太猛,北安师招架不住,京师才紧急动员,齐力北上抗敌吗?

秉诺发现,似乎只要涉及秉忠,总会有些出乎意料的惊喜在其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秉忠扬名,手段不限,规则不论。

齐琰继续说:

“虽术业有专攻,然文尚书为人处世我等素来是敬佩的,也就偷偷开始着手准备。等了两日,待朝廷下令出征救援的指令一到,我们便整点人马装备,无丝毫耽搁,即刻出发。”

秉诺仿佛看到了一丝风向,隐约看到了未来大梁要走的路,邦邻友好,长治久安。

秉诺开始有点明白韩侍郎与自己谈人生理想时的热血激昂。风调雨顺年间,互通贸易,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灾难面前,不论国界,齐心协力一齐扛过。

交接完毕后,秉诺与宋书言寻了韩侍郎,准备启程回京。

齐瑞也随齐琰一起来援山琼,只是之前几日并未见到。终于,在回京前一天,秉诺与齐瑞短暂碰面,交谈不多。

每一次会面,齐瑞总会带来一些京城最新的消息。秉诺也奇怪,他身在边境,怎会得了那么多的消息。

齐瑞分享的消息中,最重磅的当属前不久,秉忠已调至京师十编,跟在程坚身边。

秉诺太明白这其中的差距了。

虽然自己也曾经贴身跟过父亲。但是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要顺服,其次要各方面能力突出,成为得力助手。

而父亲此次将秉诺直接调到身边,不用猜也知道父亲定是手把手地在教秉忠。教他制定谋划、掌握统筹技能。父亲培养的是程家三房的接班人,甚至是程家的接班人。

但出乎意料,听闻这消息,秉诺十分平静。

他没有自怜自艾,也没有对不公的愤慨。秉诺心里连一丝涟漪都不曾泛起过,也就更谈不上忍耐。

秉诺对自己的反应都有一些吃惊,莫非自己真的成长了,能放下这些事情了?

此时,秉诺心里装满了一幕幕兵士营救灾民的画面;灾难面前人类的弱小,却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场景。

秉诺其实很想说一声感谢。感谢从事邦交事务以来的一切经历,让他看到了不同国别人们之间的关心和善意;让他遇到了那么多为了心中信念不懈奔走的长辈的同龄人;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局限,继而向爱、向善、向公义不断努力。

韩见之一行人回到大梁之后,立刻受到了文武百官的交口称赞。

出乎所有人地意料,圣上之所以能如此迅速下令驰援山琼,背后少不了程坚的鼎力支持。

程坚身为一朝武将,威信甚高,他的表态至关重要。程坚对援救山琼百姓一事的贡献秉诺不曾听到,程府里也没有人与他说起,全是同僚们一传十,十传百,传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