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蒲草有生 > 第41章 担一时风险,谋世代昌盛

蒲草有生 第41章 担一时风险,谋世代昌盛

作者:小草本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3 08:56:51 来源:文学城

繁香阁秉诺以前陪父亲应酬的时候去过,是京城里排得上号的酒楼。京中达官显贵宴请的常去之地。

秉诺与宋书言二人提早到了安排布置。秉诺不明白,以往陪父亲应酬没见需布置什么啊。

这便是宋书言所擅长的了,他打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他先遣小二去京城最有名的酒庄打了酒送来;自己对着韩侍郎给的宴请名册依次排了座次,再将伴手礼一一放在座位上;又点了二八一十六道繁香阁里的特色菜肴,避开有刺、有骨、过酸、过辣的菜,复又嘱托好上菜的次序。

一切打点完毕,他拉着秉诺一起到了店门口,恭敬站立一旁,静候户部常侍郎一行。

秉诺看了宋书言刚刚那翻打点,不禁赞叹说:“这次真是跟你学到了,厉害!”

宋书言嘿嘿一笑,说:“这没什么,你看一遍就会了。以后咱俩怕是少不了这样的活,不就是伺候人呗,你学学倒是也有用。”

宋书言复又叮嘱说:“他们这些人定是会劝酒的,一会你跟着我,少喝点。”

宋书言猜准了会被劝酒,却没想到何止秉诺,连自己也没有逃过。

刚一开席,韩侍郎还未找得说话的机会,便已被劝酒。

常斯举起酒盅,与韩侍郎说:

“先喝先喝,喝好了才能谈得好!”

说着自己直接一杯闷进了肚里。

韩见之见状,忙应下,说:

“好!好!”

说着他咕咚咕咚三杯下肚,毫不含糊。

常斯见他喝得干脆,哈哈大笑,说:

“好!是个爽快人!好酒量!”

他一边看着秉诺与宋书言,说:

“怎么这俩小跟班不喝?”

“喝,喝,我们喝。”

宋书言刚刚还言之凿凿,风向转得真快,立刻就应下。与秉诺两人也喝了三杯。

之后韩侍郎就不用说了,连秉诺与宋书言频频被常侍郎的随从们灌酒。

“干了,不干就是看不起我。”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在下敬您一杯酒,您若我喝,我就不走。”

“礼部的人就这点酒量啊!不行啊!”

整顿宴席,秉诺缴械投降。他和宋书言二人从头喝到尾,一趟都不落下。韩侍郎看着实在可怜,他素日里滴酒不沾,现在满脸涨得通红,仍在尽力解释两国粮食互市的益处。

酒喝好了,果然事情能谈得妥。

常斯最终表态,任何有利于邦交的计划他们都会全力配合。但是,他同时也提出,若要动员百姓弃小麦改种水稻,这得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许诺,于百姓而言,毫无说服力。

常斯说的也在理,韩见之认真记下后,承诺一定抓紧整理出方案,择日再登门拜访。

常斯已酒足饭饱,看了韩侍郎给的伴手礼也十分满意,和颜悦色地说:

“好说,好说。到时候直接来户部找我便是。”

韩见之再三感谢,直到送了常斯一行人离去,才送了一口气。

“韩侍郎要不要在酒楼歇一会?”

宋书言看韩见之脸红脖子粗、精神也补济的样子,担心他只支撑不住,好心提醒。

韩见之连连摆手,说:“赶紧回礼部,得抓紧整理常侍郎的意见。”

下午,常侍郎意见整理成文后,韩见之带着文书又赶去商会与陈会长商讨对策。复又将对策告知于常侍郎,听听他的意见。

韩见之就这样两头跑,跑了足足不下十趟。

方案稍微成型后,礼部、户部、商会、钱庄四方又聚在一起,商议了两三次。

大家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利害冲突。

几经周折,方案最终成型。

商会陈会长与宋会长带头,向钱庄抵押个人名下的产业田地,由钱庄依据抵押估值,签发相应价值的零散票据。

户部将此票据发给所有愿意响应号召、全力耕种水稻的农户。

票据即为承诺。到期之日,若朝廷购入多种的水稻,则此票据作废;倘若朝廷无法兑现承诺购入多种的水稻,则农户可凭此票据从钱庄直接换了现银,估值能抵得上水稻因未被收购而带来的损失。

此计一出,各方皆大欢喜。

百姓可放心大胆地响应朝廷号召,耕种水稻,毕竟怎样算都不会亏损,包赚不赔。

户部推广政令中面临的最大阻力也解决了。

商会在旁人眼里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但在他们自己看来,互市之举必将利国利民,担一时风险,谋世代昌盛,是值当的!

秉诺等下属帮着韩见之一遍一遍修改各式条款,通宵达旦,已是十几日没有回程府了。

终于各方一齐通过,政令下达!

撒种耕地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赶上了最佳的耕种时间。

韩见之等人连日来的努力初见成效。

只是他们还未来得及庆祝,文尚书便奏请圣上恩准,以使臣身份出使山琼。此行的目的是向山琼宣讲两国粮食互市之建议,推行耕种之法。

使团中包括户部常斯,商会陈会长,钱庄管事,还请了几位精通耕种的农户,加上韩见之等一众下属。

一行十余人即刻就向山琼出发。

这是秉诺第一次与文尚书同行,近距离接触他。平日里文尚书显少与他们下属打交道,最多只是叫韩侍郎去汇报进展。

秉诺看他官职虽大,却谦卑有礼,对待下属关怀备至。

因此,秉诺明知文尚书官职比父亲还高,但他却一点也不怕,相反还有一丝想要靠近文尚书的亲切感。

光看他微笑,都觉得慈祥温暖。

同行的其他人,一路都在探讨如何说服山琼推行互市。

大家虽各有各的立场,各抒己见据理力争,颇有要吵起来的架势。却因着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较真中透露出的责任心看得秉诺很是受教。

韩侍郎有意识地都带着秉诺与宋书言在一旁旁听。他也知道他俩未必听得明白,但多听听总是学习。这都是各行各业顶尖的人啊,秉诺心想,自己何德何能竟有与他们同行的机会。

这一路,秉诺听大家从方方面面议论互市政策,谈的都是国家未来,顾念的都是百姓福祉。从农事节气,谈到国家库银的用处,再到日后如何维持互市成果。

秉诺当真听得大开眼界,都是自己从未企及的高度。也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见识鄙陋。唯有不断进取,不断涉猎各行各业,才能夯实自身积累。

他很感激韩侍郎,给自己这样的机会。也忽然想起了秉忠,自己现在才明白,父亲培养秉忠是培养他的视野、见识、胸襟。

秉诺没有埋怨,唯有对韩侍郎的感激。

近十日奔波后,使团抵达山琼。

山琼礼部梅恩尚书亲自在城门外恭迎,足见山琼朝廷对大梁使团的重视。

山琼国君设宴为使团接风洗尘。

席间,国君与文尚书恳挚交谈,托付他代为转达自己对大梁朝廷邦交之举的感激之情,山琼百姓对大梁朝廷的感激之情。

他再三表示,山琼愿与大梁和平共处、相互扶持、世代友好。

文尚书坦言道:

“大梁亦是征战多年,百姓生活艰苦。故而对山琼百姓感同身受。如今,我等奉圣上旨意前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开通两国贸易互市,使百姓得实惠。百姓富了,朝廷也就富了。”

他说着逐一介绍了使团的各位成员,继续说道:

“这几位都是大梁各领域佼佼者。且大梁已试行了政令,推行得十分顺利。这期间我们积累了些许经验,愿与山琼分享,也是我等此行的目的。大家所求只为一件事,两国国泰民安,友好邦交!”

文远人虽瘦瘦弱弱,但说话掷地有声,又谦恭和煦如春风拂面,说得情真意切。

大琼朝廷官员均叫好称赞,山琼国君亦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山琼户部的官员便开始请教大梁使团,请他们针对细节逐一讲述,并推演如何在山琼推广。

随后的几天里,大梁使团便在驿站歇下,每日与山琼官员讲解推行之法,磨细节。哪怕慢一点也不要紧,一定要弄懂弄通。

秉诺慢慢观察下来,发现山琼国力弱,实在是显而易见的。

大梁使团几日来的饭食已是山琼能拿得出来最好菜肴了。可即便如此,也不过是每顿饭有一道搭配肉刺炒的菜,其他都是素菜。

秉诺细心观察,发现梅尚书菜里竟然连肉丝也没有。

开始秉诺并没有在意。之后毕竟每餐他们都要一起用膳,秉诺发现梅尚书根本不去动那盘肉菜不说,他连青菜也吃的很少,只是一大碗一大碗喝粥。

一日,梅恩见秉诺打量自己的饭食,他放下碗筷忙问:

“程管事,可是有何不妥?可需要加菜?”

他黑黑瘦瘦的样子,左侧上牙床还掉了一颗牙。身上的朝服已是旧得暗沉无光了,几处磨损的地方虽然小心修补了,但大块的补丁看上去十分醒目。堂堂一国尚书竟看着有丝可怜。

秉诺忙道:

“在下都好,多谢梅尚书关心。”

秉诺加油!是你的,都会来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担一时风险,谋世代昌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