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蒲草有生 > 第39章 毕生夙愿

蒲草有生 第39章 毕生夙愿

作者:小草本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31 06:56:03 来源:文学城

一面郑氏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替侄女儿推了这门亲事。另一边,秉诺已于礼部报到。

报到之前,秉诺曾经猜测过韩副主事的官职,想来应该不低。

但他却没有想到,韩见之于礼部任侍郎,独领属下足足几十人专门处理邦交事务。且他直接向礼部尚书文远汇报,中间再无他人插手。

秉诺入职后的几天里,他观察文尚书确实是全全放手,颇为信任韩侍郎。

当真是放权让他大展身手,毫无掣肘。还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韩侍郎新官上任三把火,满腔雄心抱负。这第一把火,就在军中烧了起来。还直奔程坚一派而去。

大梁完胜山琼之后,程坚等军中主将旋即奔赴北境边界,考察民情数十日。

当时秉诺是见了程三爷收拾行囊北上的。他还奇怪,怎么刚打完仗,一军主帅再去有何意图?现在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大梁向山琼开战去踩点的。

前去的几位主将均达成一致意见:

山琼近年来国力弱,不事生产,且刚刚战败信心不振。大梁只要举全国之兵力,率军北上,不出三个月取其疆土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就引得诸多御史大夫反对。御史们所持的观点是:

大梁近年来与大虞、山琼等国交战不计其数。虽大梁多有胜算,然出兵征战实乃劳民伤财。如今,国库勉强得以维持,实在无力支持北上攻打山琼。哪怕此时再是攻城略地的良机,大梁朝廷实在无力支持。

武将、御史两派各持己见,僵持不下。

主战一派认为,所谓邦交友好,多为朝贡、通婚,都以无力征服为前提。若遇连年灾荒,生死面前,此等邦交根本不堪一击。

主和一派则认为,山琼地处北境,风土与大梁多有不同。即便大梁攻城略地吞并了山琼,若难以统筹当地耕种,难以让山琼民心归顺。如此疆土,要之何用?

双方在朝堂上,唇枪舌战整整三日。终于经圣上裁决得了结果。

朝廷给文尚书所代表的主和派半年的时间。

半年内,无论采取何种邦交手段,若能使大梁国库有所增添、百姓生活有所富裕,则可继续邦交。

若不然,则听从主战一派,向山琼开战,攻城略地,拓宽疆土,以扩充国库。哪怕最后仍要讨伐山琼,这半年缓冲期,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

“半年的时间,增国库税银、富百姓生活。”

韩见之反复念叨着圣上的旨意,心中大喜。他与文尚书早就做好了谋划,圣上能给半年的时间,已是极好的消息。

不错,他们需要的就是时间。

朝会后,韩见之受文远全权委托,带了秉诺、宋书言等一众部下立即赶往京师商会。

商会?秉诺心中疑惑。他毕竟刚来不久,一切尚在熟悉、学习中。他看韩侍郎胸有成竹的样子,想来之前定是已铺垫好了。

京城最为繁华的珠前街,家家铺面都生意红火,置办采买的百姓络绎不绝。

那青砖高墙,坐北朝南的大院子,便是京师商会。这怕是珠前街上最贵的门面了,里面坐着的更是大梁商界的翘楚。

此时,正厅中已有十多位商会代表,静候多时。

韩见之领了下属一一向诸位见礼问安,谦逊恭敬,毫无朝廷为官的架子。

宋书言一进门,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不停地张罗说:

“啊呀,李伯伯许久不见。张伯伯,您也在啊。晚辈给您问安了。”

这些人宋书言全认识不说,那位商会副会长是他大伯宋闵,会长陈厚德是他表姐的公公。

秉诺之前只知道宋书言出生在商贾之家,却未曾想,竟是在这样的富贵圈中长大。

韩见之与陈厚德居主位落座后,众人面对面于两侧坐下。

商会的下人们鱼贯而入递送茶点。都是些精致的吃食,食盒、摆盘更是美轮美奂。一个圆形的红木小架,雕刻着各式花纹,一个个小格子错落隔开,交相掩映。点心做成了花卉、鸟兽的模样,栩栩如生,一个个嵌在了不同的格子中,古朴雅致又活灵活现,仿佛一幅画一般。

秉诺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物件,似是看就看饱了,都不舍得吃。

韩见之开门见山道:“韩某此次来,实在是要带给诸位一个好消息。”

陈厚德急急问:“可是圣上恩准了?”

陈厚德头发稀疏得可怜,想来定是腹有诗书,每日耗脑费神过甚。他那光亮的脑袋,愈发衬得他脸圆圆眼圆圆,看上去颇为憨厚。他问得急切,眼中带着一丝盼望。

韩见之一点不卖关子,笑着说:“正如陈会长所言!圣上恩准了!给了六个月的时间。”

一旁宋闵紧追着问:“可有何条件?”

韩见之更是满脸笑意,说:“条件倒是有,但诸位听了怕是要笑了。条件有二,一乃国库税银有所增添,二乃百姓生活有所富足。”

果然,众人听了都哈哈笑了起来,几日来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

陈厚德道高兴地直拍手,这实在是超乎了他之前所料。他忙应下说:

“一定达成,一定能成。”

韩见之道:“韩某今日与同僚来,就是想与诸位商量下一步策略。”

陈厚德闻言点头,道:

“我商会其实早有设想,只是苦于近年来大梁以征战为主,商贸不通。当真是守得花开见月明。若我等多年来筹划的心血,能就此机推广,也算是了却陈某毕生夙愿,不枉数十年商海中的摸爬滚打。”

他随即命下人拿出早已拟好的计划,细细分析与韩见之等人听。

不同于大梁以往靠功伐掠夺为增添财富、充实国库的方式,毕竟功伐代价大且不持久。

京师商会所推崇的,是两国贸易互市。大家若以所长之物互易,非但节省劳力,还能彼此增添收益。

举例为证。

因地势原因,大梁居南盛产水稻,山琼居北盛产小麦。而背景则是,由于连年征战,壮劳力都去从军只留了老弱妇孺耕地。因此,两国均多有良田荒弃未用。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由于地势原因,山琼可亩产两百斤小麦,而花同样的人力,只可亩产百斤水稻。

大梁则相反,可亩产两百斤水稻,同样的人力可亩产百斤小麦。

若两国不开通互市,则假设每年按照两亩地计算,两国各产出共计三百斤粮食(山琼:两百斤小麦一百斤水稻;大梁:一百斤小麦两百斤水稻)。

然而,倘若山琼弃水稻而专生产小麦。则与之前同等劳力的情况下,山琼两亩田地一年可得四百斤小麦。

同理,如果大梁弃小麦而专生产水稻,则可得四百斤水稻。

互市时,可设定小麦与水稻的交易价格。

倘若以平价交易,百斤小麦换百斤水稻。

那么按每年两亩地计算,则两国各能获得四百斤粮食(山琼:三百斤小麦一百斤水稻;大梁:一百斤小麦三百斤水稻)。

各方均比起贸易互市前,足足多得一百斤粮食。

此例仅为设想,然照此方向,两国都能得实惠。

此举好处有三。

一来,从事生产的农户收成教以往必定增加。

二来,可有人专门从事运输、贸易等事宜,增加了活计营生渠道,且其利钱可从那多余的百斤粮食中出。

三来,无论是农户还是协调贸易者,因着都能得利,则其上缴税银必定增加,充实国库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好!好!好!”

韩见之认真听完后,连连叫好。他对此实在赞不绝口,道:

“真乃妙计!就依陈会长的策略!只是,我还得拿了这计策与户部分管耕种的同僚商榷,听听他们的意见。待得了消息立即与您联系。”

陈厚德咧嘴露齿而笑,道:

“没问题。许是老天相助,春小麦、早水稻尚未耕种,还有时间,还有时间。陈某随时静候韩侍郎消息,听您差遣。”

“不敢不敢,劳烦会长了。”韩见之小心将计划书收好,再三道谢。

一行人出了商会,已是傍晚。

韩见之思忖着户部应已落钥,驾马掉头就向户部侍郎常斯家中去。一边嘱托秉诺几人散了,不用跟着。

宋书言冲着驾马远去的韩见之大喊:

“多谢韩侍郎开恩!”

韩见之回头,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冲着宋书言比划了一个挥拳揍他的手势。

秉诺也是觉得“开恩”一词最为贴切,只不过他是心里说说而已。

他自报到后,每日从早忙到晚,往往早晨进了礼部天还未亮,待一天忙完出来,天已黑了。

回来京城许多日了,却连白日里京城什么样儿都不知道。

而此时,日落桑榆,为霞满天。

落日余晖掩映着熙熙攘攘往来的百姓,一派香火气息,一副宁静祥和景象。

“走秉诺,自你回来咱们都没好好聊过。我请你吃涮锅!”

待同僚各自散去后,宋书言拉着秉诺就走。

秉诺本想拒绝,转念想想今日也真是难得空闲,平时忙得没有深聊的机会。

他便欣然同去。

这里得解释一下,这里陈会长所说的其实化用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有点担心会不会被说是抄袭。。所以还是解释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毕生夙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