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蒲草有生 > 第21章 那“除非”来了

蒲草有生 第21章 那“除非”来了

作者:小草本心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4 08:01:45 来源:文学城

一连三日,大虞雷师每日攻城,均未攻破城池。南泰师虽有死伤,却勉强能力保城门不失。

第四日,大虞兵士再次浩浩荡荡攻城,攻势猛烈。南泰师负隅抵抗。

正在双方对抗焦灼间,却见远方源源不断的大虞兵士向城下聚集。战鼓鼓点密集,鼓声愈发急促。

韩见之大喊:“大虞是要一举破城!南泰师挺住!一定保城墙不失!”众人齐声怒吼:“是!”。

吼声冲破箭雨而出,气震山河。

可即便气势再强烈,也抵不住城下大虞兵士人数众多。

靠生命去拼杀的第一批兵士倒下,大虞有第二批顶上,南泰师却没有。

城墙上的大梁兵士愈战愈少,却还在拼死抵抗。哪怕手臂早已被箭刺伤,鲜血直流,只要还没有倒下,只要还有箭矢,就不能停下来。

突然,城下爆发出阵阵大虞兵士兴奋的高喊声。

秉诺等人不明情况,但只要韩副主事不发命令,就要继续守卫城墙不被攻破。

不多时,传令兵自城门赶来高喊:“潘将军有令!所有人即刻于北门集合!撤退!”

韩见之听罢,命令全体立刻往北门撤去。

此时,城墙上已陆陆续续有大虞兵士爬了上来,从城门闯入的更是不计其数。

赵元掩护撤退,自己殿后。

只是身后追击的大虞兵士越来越多,眼看赵元寡不敌众,就要支撑不下去了。秉诺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往回跑支援。身后宋书言也跟着提刀跑去,嘴里嘟囔着:“蠢笨至极!殿后殿后,还得我们去救!”

三人一路拼杀,且战且退。最终抵达北门与大部队汇合后向北撤退。

大虞兵士乘胜追击,又是一片厮杀,南泰师死伤惨重。

直至剩下七零八落的残兵败将落荒而逃,身后的大虞兵士终究放过了他们没有再追。

南泰师一万五千兵马守城,余一千。淀塾一千三百学员来援,余一百。

深夜,一行人逃到树林中。

当听到韩副主事下令休息时,秉诺直接瘫倒在地,再无力气。他那一直紧握大刀的双手,发僵颤抖不停,无法控制。

秉诺大口喘气,只觉得周身疼痛,却不知伤在了哪里。血水蒙了眼睛,眼目所及一片殷红。

“会,会往哪里逃?”一旁宋书言也同样瘫倒,口喘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

秉诺答:“逃到铭州吧,离这儿最近。”

宋书言愤怒道:“临州这就算是丢了?连个援军都没有!”

赵元道:“不要说这话!将军自有安排。”

宋书言斜眼瞧了他一眼,诘问道:“这时候拿出组长的气势了,有本事殿后,没本事自保的,组长!”

宋书言的愤怒何尝不是秉诺的心声。

的确,兵书上不是这么写的。

临州是南境门户,且易守难攻。如此军事重地绝对是要重兵死守的。因为一旦被拿下,大虞长驱直入四散开来,要想再围堵要花几倍的代价。怎得就这么轻易丢了?

秉诺自问他们淀塾学员尽力了,南泰师也尽力了。一万余人,抵挡大虞五万精兵,再死扛,也必败北。

他看不懂这战术。

若真要放弃临州,还派他们来充炮灰,岂不是多此一举。

秉诺眼瞪星空,突然脑海里闪现一丝精光,除非。

佛晓时刻,那“除非”来了。

临州方向再次响起雷鸣战鼓,却是大梁兵士的作战鼓点声。且他们隐约能看道自东、西而来打着大梁军旗的队伍向临州北侧聚集。

“是京师!”一人眼尖,辨认出旗帜,出声惊呼!

周围一片欣喜欢腾声响起:“京师!有救了!有救了!”

唯独宋书言与秉诺沉默不语。

良久,宋书言看着临州方向,眼神黯淡,说:

“那我们算什么?”

“诱饵”秉诺艰难吐出这两个字。

宋书言心里清楚,却仍不愿意置信。闷声道:

“京师实力定能胜得了雷师,真刀真枪拼啊,这算什么?”

秉诺看着眼前这些欢喜雀跃的兵士,满心痛惜,说:“这是战术。以最小的牺牲,换最大的胜利。”

还有一句秉诺没有说出口,当真是最小的牺牲。在南泰师拼死守城、几乎被赶尽杀绝时,援军没有出现。偏偏等大虞攻破城池,戒备心最低的时候,攻其不备。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不语。

远远看去,独坐一旁的韩副主事,亦是面容沉重,沉默不语。

不过半天的时间,京师就拿下了临州。仅以微弱的伤亡,突袭围歼大虞兵士两万余人。雷师损失惨重,仓皇而逃。

京师只是稍作休整,补充补给。

并编了南泰师千余人,含淀塾百人,一并编入京师十编。

待修正完毕,即刻拔营南下。乘胜追击,讨伐大虞。

这一仗,陆陆续续打了近半年。

始于夏至,停火于冬。

大虞滋事挑起战事在先,后又攻打临州初战不利。反观大梁士气鼓舞,长驱直入,势不可挡。大虞雷师节节战败,主帅王向被打得携残兵败将逃入深山。

最终以大虞割地五城,每年承诺向大梁上供粮草数万担的代价,双方议和,战争终于告一段落。

这一战,有两人名声大噪。

原南泰师将领潘镇平从战前的南泰师主帅,已升至京师十编主帅。

另一人便是程秉诺。从一名淀塾新生成长为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兵士;从护送平民遇袭,坚守临州,到南下伐虞,一路在前线的枪林箭雨里屡立奇功。而自众人得知其乃程将军之子,将门之后,故事便愈发传得出神。

另一方面,淀塾倾其所有陆续派出两千名学员援军,最后仅余二十名。

不安抚将领、不褒奖兵士无法告慰淀塾惨痛的付出与牺牲。

大战告捷,京师大摆庆功宴。

大盆的白切牛肉,腊肉,蔬菜,瓜果,一壶壶玉液琼瑶。几个月来风餐露宿,提着脑袋、不知道下一刻是否会丧命的日子,终于,终于看见了曙光。

潘镇平举起满满一碗酒,精神亢奋地说:“我们终于胜了!诸位辛苦了!我们,我们。。。”

只是才说了两句,他就带着哭腔说不下去了,以手掩面。良久,他顶着红红的眼圈,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高喊:“大家吃好!喝好!”之后便再不多说,掩面坐下。

待周围人都动了筷,秉诺也夹了菜吃。

连月来饥一顿饱一顿,能有口吃的就胡乱往肚子里填,并不觉得有异。反倒是现在神情放松了,秉诺一口菜下去,竟觉得胃里隐隐作痛。

秉诺便起身盛了米饭,细细咀嚼咽下,胃里才觉得舒服一点。

赵元对着秉诺和宋书言,举杯说道:“咱们这组里,如今就剩咱们三人了。我思忖着,此次我们得的赏银,要不都捐了同组弟兄的家眷,聊表心意。”

这个平日里总是一副威严面孔,最后一个撤退,竭力护每个组员周全的队长,北方大汉,此时所说的,许是秉诺自认识他以来他说过的最情谊外露的话了。

宋书言吃了口肉,道:“赏银才几个钱,你留着孝敬老母吧。我一回淀塾就问我爹掏了银子给兄弟们的家眷。”

说着不由得一顿,三人皆沉默。

淀塾,两千学员只剩二十。他们还哪有淀塾可回。

秉诺开口说:“我赞同组长说的,赏银都捐了,再少也是心意。”复又对宋书言说:“你能多拿就多拿,多多益善。”

赵元端起碗,说:“好,就这么定了。此战过后,你我三人就是生死兄弟,以后需要我的地方,随叫随到!”

宋书言也停箸举碗,秉诺端起茶水,道:“我以茶代酒,胃疼。”

宋书言道:“就你事儿多。”起身另外倒了白开水,夺走他手里的茶杯,将水塞到他手里。

三人碰杯,千般感悟在心中。

这时,一行人进入营帐。

潘主帅见状,立马起身迎接。全场兵士均停下碗筷,抬眼看去。

领头的一身戎装打扮,身披黑色大氅,脚踩马靴,威武凛然。跟随左右的随从亦是张肩拔背,英气逼人。

秉诺也跟着大家张望过去,只看了一眼,便不自觉缩了脖子,弯腰耸肩,硬是把头往下压低几分。

是父亲,跟着的人有秦副将。

潘镇平满脸堆笑邀程三爷入座一通寒暄后,定要请程将军训勉几句。

程三爷起身端酒,看着众人朗声道:

“诸位将士都是我大梁英雄好汉!废话不多说,回京后程某定当为诸位多讨封赏,荣归故里!程某先干为敬!”

说罢,仰头将一碗酒干下。

全场兵士一片欢呼。

一旁宋书言直推秉诺,道:“你爹,你爹来了”。秉诺置若罔闻,愈发往位子上缩,只求淹没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没人能看到他。

食不下咽,秉诺提心吊胆地过了一阵,还是有兵士来唤自己过去。

秉诺不敢耽搁,稍微收拾了,就配合地跟走了。

“你在程将军面前替我俩多多美言几句啊。嘿,听到没有。”宋书言冲着秉诺的背影叮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