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平天下 > 第1章 新帝上任三把火

平天下 第1章 新帝上任三把火

作者:灶大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06:51:28 来源:文学城

嘉元十一年,燕昭帝遇害,享年四十九岁,谥号惠定。

时年其膝下仅有二子,端贤皇后所出永宁公主李容珩年十九,静贵妃所出皇子李容璟年十。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百姓议论纷纷。

“要我想这陛下遇害,首要目标是找出凶手啊。”

“你笨啊,能够伤害皇室上的,哪是我们这种人能想到的。”

“嘘,皇家的事情也敢擅自议论,被人听见脑袋不要了?”

“巡卫兵来了,速速退让——”听罢,众人连忙散作一团,原本熙熙攘攘的街上立刻扫清一空,只闻轰隆隆的重甲兵整齐划一踏步的声音,自从皇宫发生事变之后,整个京城的防卫都加强了。

由于先帝去世前未曾设立太子,御书房内,几个重要的大臣正在商讨后续皇位的事项。

丞相亓泰盛道:“按照正统来讲,虽然皇子年纪尚小,只要加以扶持,只需几年后定能独立担当大任。”

另一人道:“古往今来,皇帝登基时年龄尚小者,皆有太后垂帘听政,静妃一般出身,怕是接不下这个担子,皇亲国戚里陛下的亲哥哥楽王为人处事稳妥,不如由他来吧。”

“胡闹,陛下又不是没有亲子嗣在世,怎可由别人代劳?”

“皇子这般年纪,即使登基也是任人宰割,到时候还不知道天下是跟了谁的姓。”

几个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绕了半天硬是没有个准确方案,正吵的火热之时,没人注意殿外早已经黑压压地进了一批人,一女子身着绛紫暗金云纹的纱袍,越过众人向议事殿靠近。

“几位大臣真是老眼昏花了,我叔父如今也年事已高,怎可劳烦他老人家做事,这些事情还是让晚辈们来比较好。”

太尉崔自磊最先转身看到来人,立刻拱手作揖道:“见过公主殿下。”

御书房内立刻此起彼伏:“见过公主殿下——”

“平礼。”李容珩自然地坐上了宫人搬来的椅子,对着他们挥手道。

“殿下如今不在封地永宁,擅自离城做什么?”太尉崔自磊问道。

李容珩轻蔑一笑,“父皇生前只是给了我一块封地,并许诺我我随时可回京城,再说了,念在崔太尉多年来劳苦功高,这次就当您老糊涂了吧。”

“殿下所言极是,樂王一介亲王,怎能借此登上皇位,以我来看,还是应当由皇子登基,再由我们辅佐才是。”一听到公主有排挤亲王的意思,另一波皇子党还以为是自己人,乱忙说话道。

“我们李家又不是没人了,哪能劳烦叔父,容景年龄尚小,这皇位,本宫会暂时替他把持着。”

此言一出屋内几近沉默,随后便开始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几个重要的大臣率先开口。

亓泰盛道:“自古以来没有女子称帝的道理,纵是殿下再才高八斗,武艺超群,一个封地和称号便已足以,这件事情,老臣是第一个不同意的。”

其他人也不再争执樂王和皇子的事情,没有比公主称帝这件事再有争议的了。

李容恒也没有想过能说服他们,只是淡淡道:“这件事本宫不是征求你们一件,不过是通知一声,七千轻骑兵已经在城外等候,只要本宫一声令下就可以破城而入,再说,苏公公,把东西拿上来。”

“你,你竟敢私养兵力,真是造反!”

“本宫有封地在身,为何不能练兵巡卫封地?”李容珩懒得看他一眼,“苏公公,别磨蹭了。”

“是。”苏在匆匆拿出袖子里的镶金卷轴,拱手道:“关于皇位的选定,先帝早有遗昭在此,公主殿下确实是第一继承人。”

“这是骗人的。”

“陛下怎会糊涂至此,这遗诏必定是捏造的。”

李容珩挥了挥袖子,一席人尽数退下,“是不是真的,诸位大臣随我去崇明殿宣旨就知道了。”

崇明殿内,静妃母子还在外室等候,屋内几个礼官带着太监宫女还在为先帝整理仪容准备后事安排,只见一席人匆匆涌入,几个地位高的太监打头,宣道:“永宁公主驾到——”

静妃坐在一旁,闻言一愣,还是立刻反映过来躬身迎接。

十岁的李容璟生的是粉雕玉琢,稚音还未退完,脸上表现的也是又惊又喜,拱手道:“容璟见过皇姐。”

李容珩拱手回礼,随即侧身让开身后的人,亓丞相崔太尉等一众大臣也跟着涌入殿内,找了个位置站好,苏公公最后进入,翻开手中的黄色卷轴,声音洪亮道:“圣旨到——”

屋内所有人纷纷下跪,双手置于地与肩同宽,李容珩则跪在最前面,等候着后续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如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然孤子嗣稀薄,恐后事天有不测风云,为保我大燕后世平稳安康,今在此拟定遗诏,若孤离世时皇子李容璟尚且年幼,皇位则由长女李容珩暂为保管,若皇子心性成熟堪以大任,则可与之转交。’”

“永宁公主接旨——”

“皇女李容珩,叩谢圣恩。”李容珩托起双手接过圣旨颔首,然后站起身来,苏公公递过后立马下跪以示尊敬,屋内一片寂静,有惊讶的,有不敢置信的,但圣旨都已经宣下了。而且看那卷轴的花纹和样式,确确实实是真的旨意。

其中最震撼的莫过于静妃,她怎么也没想到,陛下居然会把皇位就这么给一个公主,明明她的皇儿再怎样也是正统继承人,她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

一片寂声中,最先开口的却是一句稚音,“皇弟李容璟,恭迎陛下登基。”

像是湖面内丢入了一个石子,屋内立即传来一阵阵恭贺声,李容珩道:“起来吧,即日起,孤会替代父皇护好大燕,至于父皇的死因,孤在任位期间,必定会给天下一个交代。”“陛下,这是近期待处理的政务。”苏公公接过旁边小太监呈上来的折子,交由李容珩案前。

自从前日崇明殿前宣旨过后,那些原本有异言的大臣也只能认命,谁让这个天下还姓李呢。

这几日来,她每天都在御书房内处理积攒下来的事情,父皇是一名勤政的明君,直到驾崩前也未曾缺过一次早朝。

李容珩拿来简单翻阅了几眼,是礼部呈上来的折子,“按照以往的礼制,帝王在世时无过错且明政的,下葬时该陪葬多少,陵墓规格几许,都让他们自己办吧。”

“按照惯例,先帝下葬后,新帝守孝期间以日代月,至于其他的,来年开春后再说吧。”她虽是女子,从小便跟在父皇身边学习,礼仪规矩也耳濡目染了不少,学过的功课并不比一般男儿差。

苏公公恭敬地点了点头,十分欣赏这位新帝,添口道:“等忙完这阵,陛下也算是正式登基了,先帝以往的妃嫔也已安置妥当,如今后宫已然无主,不知陛下自己的事情……是否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容珩听后只是淡淡的继续着手上的眷写,问道:“孤不在京中这几年里,朝中势力划分如何?”

“这……老奴年纪大了,这些事也说不清……”苏公公心头一惊,低头回应道。

“你一直在父皇眼前做事,孤让你说便说。”

“是。”苏公公道:“如今朝中丞相亓泰盛党羽最多,座下门生二十余人,其长子亓明川在同辈官家子弟中也十分优秀,其次是太尉崔自磊,军中威望较高,御史高远在其后……”

李容珩思考了一阵,“守孝期过后,安排一次春闱吧。”

屋内灯影阑珊,苏公公应了一声,心中明白了几许,也没再提及后宫院事了,换了一次蜡油后便缓缓退下。

……

春闱很快地就到来了,起初燕国的人们并不看好这位女帝,但李容珩行事利落,雷厉风行,其手下轻骑也十分刻苦耐劳,短时间内替换了原先京城内的禁军后,治安也竟好了不少,其成果也离不开轻骑将领窦怀蕾的功劳。

“陛下,现在城内百姓都对您带来的轻骑军连连称好呢。”苏公公呈上来热的茶水,李容珩坐在城楼上上看着下面参加春闱的学子们,了然道:“窦将军可是孤当年在南燕边境亲自选的人才,有她在,轻骑军无论在哪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

她扫视了一眼,其中一些学子衣着不凡,俨然是官家子弟,其中一人虽穿着剪裁得体的雪白直襟长袍,身上却并无昂贵的配饰,束发也是用的朴素的乌木簪。

李容珩指着一处问道:“那就是亓家的长公子?”

苏公公在旁边拿着小镜望了半天才肯定道:“陛下真是好眼神,是亓家独有的乌木簪,应该是亓丞相长子无疑了,亓家祖上就是读书人出身,为了告诫后人,无论官至何处,皆只能简朴从装。”

谈话间,只见亓明川已经答卷完毕,正准备交上了。

“陛下若是有意关注,待会奴才差人挑选几卷让您过目如何?”

自古以来都是考生答卷后统一由指定考官过目,其中曲折手段也很难制止,苏公公以为陛下是想亲自提点一些人上来,便问道。

“不必了,名次出来后再统一拿来吧。”

“是。”

……

“哎呀,亓丞相真是好福气啊,令郎高中,以后官场定少不了多多提拔啊。”

“赵尚书过奖了。”

“不知会谋个什么一官半职啊。”

“以亓大人家中的学风,在哪里不是前途无量。”

“就是就是。”

“各位大人就送于此吧,亓某还要赶回去呢。”亓泰盛向周围人作揖,微笑着上了自家马车。

此次已经是春闱结束后揭榜了,下朝时分,与亓家交好的官员还在纷纷祝贺。

亓府这时也洋溢着喜气,下人们早已被差使把府内打扫得焕然一新,毕竟大公子寒窗苦读数十年,终于是拨开云日了,只要过了会试就能有官职,日后官场上再由族内长辈们几经点拨,便能平步青云。

“这儿没扫干净呢,那边也移个位置,显得屋内亮堂。”亓夫人坐在摇椅上指挥着下人干活,一个婢女在旁边捏着腿。

亓明川坐在偏案前替弟弟亓明泽检查课业,葱白的玉指仔细翻阅着其中内容,亓明泽则正襟危坐在一旁,稚嫩的少年此时心中正是紧张。

婢女称赞道:“长公子真是细致耐心,事事亲力亲为。”

亓夫人也满是骄傲,“明川从来就是个耐得住性子的孩子,学业也好,天资聪慧,在这点上明泽远比不上他,这次会试录取也在意料之中,以后亓府的未来都要靠明川了。”

亓明川抬头道:“母亲谬赞了,明川也只;是行分内之事,为官也是孩儿心中所愿,不论是为了家族还是自己,自当全力以赴。”

谈话间,亓府门口已传来一阵骚动,亓泰盛下朝后匆匆赶回来了。

“大人怎的今日如此匆忙?”亓夫人疑惑道。

亓泰盛被小厮搀扶着连忙赶到屋中,“快快快,我回府途中远远便见宫中的管事公公骑着马在路上,身后不知为何还跟着一条队伍,估计是要往府中来,先准备一下。”

“不应该啊,即使是会试选中,所称职位不过是翰林院之类的,哪有这么大阵仗。”亓夫人也有些慌了,她是大家闺秀出身,却也懂得很多明面上的礼仪。

亓明川也从案前站了起来,一家人忧心忡忡地静候了一会,果不其然宫中就来人了。

黑压压地一拨侍卫入院后就自觉分成两列,为首的是手持黄卷的苏公公,瞧见院内人们已然自觉伏地等待后,他清了清嗓子,高举圣旨,随即周围宫中侍卫也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亓氏长公子学书有成,博学多识,于会试中名列前茅,颇具风范,为人品行端正,知书达礼,系属丞相亓泰盛教子有方……”

所有人都屏着一口气,屋内气氛也跟着越来越紧张。

苏公公扫视了一眼众人,提声道:“特命丞相亓泰盛之子亓明川为侧君,入长秋宫,伴孤左右。”

诏令一出,四下寂静,亓夫人的脑子都空白了,原先想着,若是陛下随意封个一官半职,再不济去边都守关,以亓家的能力,总有婉转的办法,没想到竟是让陛下征去做了皇夫。

从今以后,纵使她儿再如何天纵奇才,才华横溢,以后便与仕途,与官场再无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