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平凡的追光人 > 第5章 第五章 撑起杨家的两个女人

平凡的追光人 第5章 第五章 撑起杨家的两个女人

作者:木子杨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4 11:27:35 来源:文学城

第五章 撑起杨家的两个女人

妈妈抱着二娃子走进一个大院子,面前是一排高大的房屋,呈现眼前的是图案精美的联排木雕门窗。妈妈来到旁边的一处门前,轻轻扣了两下,雕刻漂亮的门打开了,是两扇的门,开门的是姥姥。

妈妈将篮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又将二娃子放下道:“妈,这鸡我收拾干净了,那边儿搬家,二娃子先放你这一下。”母女俩说了一下搬家的话,妈妈就匆匆离去。

俩母女从见面到女儿走,双方都是中规中矩的,俩人脸上都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感**彩。女儿在母亲面前,一直是谨小慎微,毕恭毕敬的,甚至还带些诚惶诚恐。

原来妈妈是姥姥抱养的孩子。姥姥曾生过十二个孩子,可怜十二个孩子全都夭折了,最大的一个男孩儿也只活到五岁。姥姥的丈夫是鄂豫大盐商杨家的长子,生得一表人才,就是不通经营之道,吃喝嫖赌那是样样占全。估计是在外得了梅毒病传染给媳妇了,直接断了自家后代的活路。当然,婆婆也不是盏省油的灯,每次媳妇刚满月,她就吩咐奶妈和丫头带孩子,让媳妇专门儿伺奉她抽大烟。

孩子一个个死去,儿子也着急。见同窗好友家生十二个娃成十二个娃,四子八女,个个活泼可爱,聪颖漂亮,长子长女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杨家公子哥就和好友协商,若以后生的是男孩就作罢,若是生个女孩就给他养。后来好友家真的生了个女孩,那女孩就是二娃的妈。

二娃妈偏偏命苦,出生就赶上杨家家道日趋暮落。亲生父母怎舍得让自家女儿去受苦,编找借口磨磨蹭蹭养了八个月,还是迟迟不见杨家传来什么托词,不得已断了奶,忍痛将女儿送给杨家。

好在两家相距不远,待二娃妈稍懂事一点儿,那边的兄弟姊妹众多,三天两头一拨又一拨来找妹妹玩。悲催的是她出去玩一次,回来就被养母暴打一顿。养母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的教条。二娃妈被打怕了,从此再也不敢出去玩了,估计这也是二娃子天天被打的直接原因吧。

养父家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就倒了字号,养父一直在外躲债,可怜富得流油的花花公子竟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待二娃妈到了出嫁年龄,她的婚姻大事自然是养母全权做主。

二娃妈长得标致漂亮,提亲的人很多。养母审时度势,订了五个条件:第一要家中没有父母兄弟;第二男方要忠厚老实本分;第三必须给她养老送终;第四每月要给她三十元以上的赡养费;第五家庭成份至少是贫民或贫农。这一晃就挑了五年,还好,总算是找到一个达标的女婿——一个专门为这尊菩萨量身订制的牺牲品。

说起来够悲催的,这都解放十多年了,二娃妈婚前竟没能见上老公一面,婚后别人都说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了。按当时二娃妈的条件,完全可以嫁一个家境优越、才貌双全的老公,叹只叹命运偏爱捉弄人。

二娃妈从小就被灌输养生父母恩大于天,自己是抱养的,自己的一切都是养生父母给的,无论什么都是养生父母说了算,她只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纵有一千一万个不满意,她也认了。

婚后,两口子每月额外要多挣三十元的赡养费给母亲,他们只能默默辛苦劳作。那年代的三十元是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的,否则,二娃子家也不至于这么穷。

二娃子看着姥姥的房间,好大、好气派!比自家的房子大了好多好多。她看呆了,在她的认知世界里,姥姥家绝对是鼎鼎级的美丽漂亮。

一进门可以看见靠墙有一张又高又长的供桌。供桌左右两边有两个大花瓷瓶,瓷瓶里面都插有花。两个花瓶中间有长长的空位,原先供奉的是各路神仙及香炉什么的,由于□□需要,它们也黯然退岗了。供桌两边摆设两张太师椅,供桌和太师椅都雕有立体精美的花和图案。太师椅左边放了一张大床,床上的用品料子都是缎子的,上面绣有栩栩如生的靓丽花儿,非常奢侈。太师椅右边,傲立一张四门的衣柜,非常豪华气派。床和大立柜都雕有同样精美的立体花和图案。今天还能看到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都是二娃子姥姥坚持的结果。

在□□年代,最惶惶不安的是杨家二媳妇,她是街道办主任。性格豪爽泼辣,敢说敢做,为人伶牙俐齿,八面玲珑,做事走一步看三步,在街道办威望颇高。□□刚开始,她天天接受到上级各种文件,而且逐一认真学习,事事酌情照办。巷子里隔三差五可以看到□□押着戴高帽的黑五类游街示众,街道办事处要求各家各户除四旧的同时,她也敏锐感觉到自家潜在的危机。

弟媳到了嫂子家,讲了当前局势,希望她把父亲临终前交给的百年家谱和重要的书信及字画全部消毁,并要嫂子把家中的所有四旧家具暨供奉的神神鬼鬼全部砸毁。嫂子当然不肯,父亲亲手将这些家宝传给自己老公,临终时还千叮万嘱,一定不能丢失,尤其是和杨将军的书信往来,老爷子视为珍宝,再三叮嘱这些都要传给后代,她不能让父亲在九泉之下魂魄不宁。

最初嫂子只同意把字画和家谱烧掉,可以把供奉的神神鬼鬼毁了,同时申明屋里的家具不能销毁,那是自己出嫁时,娘家陪嫁的一套上等花梨木家具,出了什么问题由她自己承担;还有杨将军的书信不能烧,那里记载着历史和父亲之间的友情。那年鄂豫打“老陕”(即杨将军的部队),双方一直僵持,父亲当时是湖北商会会长,德高望重,于是被推去调停。他们用绳子将父亲从城墙上系下去,当时还是很危险的。后来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得以调停,杨将军非常感激先父,两人说话又甚是投缘,双方且都姓杨,当即就认了自家。后来父亲身体欠佳,就把家业交给长子,也就是二娃子的养父。这杨家长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就是不懂经营家业。不到两年功夫,杨家就倒了字号,全家老少四处躲债。母亲没有大烟抽很快就走了,父亲本就身体欠佳,连气带病不久也离开人世。二娃子养父是花花公子,哪里经得起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就死于他乡。后来杨将军部下人将杨家老二弄至军中,可惜杨家老二秉性愚笨懦弱,话都说不囫囵,于是就给了个闲差混日子,拿些银两去养家糊口。

嫂子说,杨将军在中国是赫赫有名的爱国将领,留下信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见嫂子执意不肯销毁,弟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到关键要害之处,哭得那个叫撕心裂肺,她抽抽噎噎讲出自己耿耿于怀的担忧。

原来弟媳一家逃难回来后,不久全国就解放了。弟媳本身就是个活跃人物,马上积极参加社会各种活动,后来当上了街道办主任。由于她工作勤奋努力,积极肯干,还入了党。当时为了能顺利入党,她刻意隐瞒了丈夫曾在国民党军中干过的这茬事,现在若是被查出来那还得了,这可是欺骗党,欺骗组织啊,是实实在在地对党不忠啊!如果再延伸追究下来,杨家虽然倒字号早,可杨家家境毕竟存有重大的污点,是经不起扒开见光的。现在赶上这场□□运动风头,后果是不敢设想的。她越想越怕,她一个妇道人家怎能理清杨将军的部队属于什么性质,况且当前也没有时间允许她去搞清楚,现在说你没事就没事,说你有事就有事。总之,她要把一切自己能想象到的、不可预期的那些未知数的后果,尽快彻底都扼杀在摇篮中。为了杨家,自己失去党内外一切职务也就算了,哪怕是坐牢她也认了,关键的是杨家子孙后代难有出头之日。虽说有杨将军的光环罩着,可丈夫在国民党干事毕竟是事实,加之杨家的根基也经不起拿出来抖一抖,她搞不清政治上这些兜兜转转,但她知道,能自己想法抹干净的事就尽量抹干净,越没有拉里拉杂的事,以后的麻烦就越少,她怕老杨家栽在她手里了。

弟媳的担忧是绝对有说服力的,嫂子也是明事理人,现在杨家就靠她们两个女人撑着,杨老二不过就一个摆设而已。最终俩人关上门,把家中所有的字画书信包括杨将军的书信往来,还有百年家谱,加上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总之把能烧的烧毁,能砸的砸掉,绝不留任何一点后患之忧。弟媳这下子总算是放下心来,只有嫂子娘家陪嫁的家具,算是勉强留了下来,应该没有太大的后患。

说是说,杨家大少爷虽然是个败家子,现在还真得感谢他败家有功,最重要的是解放后家里成份直接划为贫民,否则现在也成了重点批斗对象。真是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