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推官 > 第25章 放榜(终)

女推官 第25章 放榜(终)

作者:闲闲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18:44 来源:文学城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沅陵府学门口上一次人山人海还是一月前的秋闱那日。情景再现,在场的每个人都与上回的心境不同,包括季寒,她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今天,是放榜日。

踮起脚尖还是只能看到攒动的人头,她一咬牙,弯腰就准备缝隙处钻——被外来的力量揪住了命运的后脖颈。

忿忿地扭头,想看看是谁阻碍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第三。”

原来是褚停云。没好气地试图用力拍掉揪着自己的手,“放开,我要去看名次。”一边嚷着,一边准备再次钻入人群。

听着陆续响起的“中了”“恭喜”“太好了”,季寒既忐忑又紧张。

“第三。”

偏偏这人还在这时候捣乱,简直是——蓦地背脊僵住,她踌躇着回头,“你说,什么?”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倏而放大的脸,和已然熟悉的唇红齿白。褚停云像看傻子似看着她,“最后一遍,听清楚,你是第三名。”

刷地站直,差点撞上他的脸。

“第三?我第三?!”

季寒不确定地重复,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也不待他回答,转身朝着头榜的方向跑去。

“……她还是不信我。”褚停云撇了下嘴,双手往后一背,跟了上去。

陌尘留在原地,远远地目送一个如泥鳅般东钻西钻的身影,一个在学子纷纷让开的道上悠然前行。

直到——

“第三名,季寒。真的是我?!”

姑娘高兴地扑进了郎君的怀里,抱着他又蹦又跳,又喊又叫。

“季娘子,恭喜。”

一旁乐呵浅笑的青衣学子朝她望来,正是中了解元的冯清。

“同喜,同喜。”

拱手抱拳,彼此的脸上尽是笑意。

被突然冷落的那人不高兴了,横插/进二人之间,附在她耳畔压低了音,“有人想见你。”

县衙大牢,门口仍旧是那两个衙役,带路的也还是见过的老狱卒。看似一切如常,谁又会知道在这短短两天之内,沅陵的天已经变了。

伴随缠绕的铁链解开,坚实的狱门发出吱嘎的声响,在这空旷的县衙大牢中,显得刺耳突兀。

日光从唯一的窗户照入驱散了一席地的阴冷,郑之远盘膝坐于简陋的木板床上,阖目往昔,仿佛入定的老僧。

“你们来了。”

他缓缓睁开眼,视线从褚停云落在她的身上。

“恭喜季娘子得中前三甲。”

“谢谢。”

季寒不知道郑之远为何要见她,但他不开口前,她也不打算主动询问。就那么站在门口,仿佛能随时走人。

郑之远笑了笑,不以为意,“今日请季娘子前来,是有一事请教?”

“郑知录请问。”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注①)。季娘子在策论中引用《管子·牧民》中的两句,是为社稷还是为了自己?”

季寒毫不犹豫道:“既为社稷也为自己。”

“好一个既为社稷也为自己。”似早料到她会这样回答,郑之远笑中藏着一丝不认同,“敢问娘子,若是家不成家,乡不成乡,国却还是那个国,天下还是那个天下吗?又问,若是政顺民心却无法兴国,又要如何取舍?弃政,还是弃民?”

褚停云看了眼身旁之人,低着脑袋不知在想什么。

不过也就一会儿的沉默,她抬起头,朗朗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端看每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是否愿为家乡的改变劳心费力,国依然还是那个国却可能会变得更好,天下也依旧是那个天下,却也可能成为你期望中的天下。政顺民心无法兴国,要看的是,施行期间政是否有错,民是否有怨,若发现错知道错却坚决不改,弃执行之人,舍错误之政,听反对之声。”

郑之远的面上看不出情绪,只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又问道:“季娘子以为如何治国?”

唇角扬起,季寒丝毫没有畏惧,直言道:“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注②)。”

“若是我大夏呢?”

“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注③)。”

一室静谧,唯有目光灼灼。

就在季寒以为不会再有后文的时候,只见郑之远突然跳下床板——

“惟齐非齐,有伦有要。”他朝她走来,边走边扬声道,“季娘子那必定知道下一句,罚惩非死,人极于病。非佞折狱,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察辞于差,非从惟从(注③)。”

三步之遥的距离停下,“请问,作何解?”

不远不近,负手而立,即便一身囚服也掩盖不住的傲慢。

傲慢?不经意地,季寒想起科举最后一日他也曾一副义正词严,慷慨激昂、指天怒言的模样。不同的是,那日是为了掩盖,今天,则是出自本心。

原本就是这样的人啊。

垂眸敛神,她清了清嗓子,道:“刑罚虽不置人死地,但受刑罚的人会感到比重病还痛苦。不是巧辩的人审理案件,而是……(注③ )。”

“这便是你的作答?释文?”

冷笑着打断,郑之远上前一步,身子一半笼罩在逆光中一半阴暗处。

“那么能抓到我靠的也是我给出的线索,而不是你真正的本事。所以,抓到又如何?你能定我的罪吗?”

她第一次看清了那张脸。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刻着轻蔑与不服。

身边有人轻轻抓住了她的手腕,“无需理会,”是褚停云,他朝她摇摇头,“定罪不是你的事,我们走。”

要知道郑之远见她是为了奚落冷嘲热讽她,褚停云断不会答应他这个条件。

“等一下。”

她却拂开了他的好意,上前一步,站到了郑之远的对面。

“我的话还没说完。善良之人审理案件,也并非一定公正合理,因为疑犯可以利用这一点误导审理之人。就算考察供词矛盾之处,复核勘验找到实据,不服从的犯人也依然不会服从,因为怕死的还是多数。”

一字一句清清楚楚,郑之远的眉头也渐渐蹙拢,随着她最后的话音落下,他愤而怒道:“你敢质疑圣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唇相讥,季寒没有给他再次开口的机会,已然继续说了下去,“圣贤的那些都是防小人不防君子。圣贤还有一句话叫做,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她顿了顿,又道:“我猜,郑知录怨的不是我能不能定您的罪,而是能不能定其他人的罪?”

蓦然一凛,郑之远的神色变了,下意识地去看褚停云。

“不是常郡王告诉我的,是你自己。”

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紧绷的下颚是不信又不得不认,“不可能。”他仍艰难地说出这三个字。

不遮不掩一声长叹,季寒终往后退了一步,“既然郑知录不愿认罪伏法,为何不将马杀死,将多出来的墨卷焚毁,非要引着我们一步一步查到您的身上?若是我猜的没错,为的是令郎对吗?”

她一瞬不眨地紧紧盯着他,看着那双倨傲不甘的眼里惊诧稍纵即逝,又浮上心思被揭穿后的窘迫,然后,逐渐趋于平静。

“你,”他的声音沙哑,仿佛努力压制起伏的心绪,“是如何猜到的?”

“因为户籍。”季寒坦言,“常郡王告诉我,双亲健在、父不是京官且京中无直系亲属的情况下,除了找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家过继为子外,户籍是无法随意更改的。原本我也以为这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是联系到你之后给出的线索,我便产生了怀疑。”

目光越过他,她望向那扇唯一的窗户,“师父说过,作奸犯科者必先考虑其所图所谋才能找到线索。我觉得,父母爱子也是如此。图功成名就,谋前程似锦,亦或者,只图谋一个平安喜乐,无论是何种,皆是图谋。而当子女达成期望时,父母也会感到骄傲。”

“可是那日誊录所的酒席上,有人夸奖令郎,郑知录的反应却遮遮掩掩,还说令郎念书一般,只希望他能安稳度过。换做旁人看来这是做父亲的为人谦虚,不巧,我也是那个旁人。”自嘲着,季寒扯开一个敷衍的弧度,“所以即便看到户籍,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只是一个父亲为儿子谋划的前程。”

却忘了,若是郑翰学样样都好,大可同冯清一般凭自己的本事考去汴京。光明磊落,不但不遭人诟病,日后还能搏个好名声——尤其是新政之下,父亲出自寒门当上了官,其子也是个优秀不遑让的。

虽前路会有艰辛,但对一个寒门学子来说,却是光耀门楣的选择。她尚能明白,郑之远为官十几年又怎么会不明白?

“直到你将线索一个个抛出,我们找到了冯郁死亡的真相,找到了你。看似一切都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地链接上,却还差了一个关键,”她笑了,笑得有些无奈,“这个关键就是起因。冯郁所图的是冯清的前程,那么,做这些的你图谋的又是什么?”

郑之远目光发怔,只听得她径直道:“令郎未改姓,不是念着亲生父母的缘故,是因为被人挟持对吗?”

季寒记得,当她与褚停云推断出此起因时,相对而坐的俩人神色都有些凝重。但因为看不到完整的户籍,他们也不敢确定。

目前根据褚停云让人从京中打探到的消息……她只能诈他。

褚停云也意识到季寒是在诈郑之远,默默叹了口气。却在郑之远看来,他们是在同情他。

“不,不……”他不需要同情,他要的是,“救他……救救翰学,救救我的儿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若真心疼爱,又怎会将他人之血骨铺就孩子的前程路?

她赌的是郑之远的良知。

“常郡王。”

绷直的背脊终还是俯下,坚硬的外壳也在那一刻溃不成军。

“我愿将所知道的都告诉常郡王,只求您一件事,护住我的儿子。”

褚停云朝季寒望去,她了然微微颔首准备离开。

“季娘子,”郑之远叫住了她,“我不怕死,我会认罪伏法。可我不能让至交好友白死,更不能让我的孩子死在我之前。”

她静静地看着他。

“若是这世界有无间地狱,我要带着那些人一起下去。”

眼眶发红,泪水迟迟未落。郑之远憋着一股气,要咽下这口气却是玉石俱焚。

季寒沉默不语,转身离开。

她无法回应也无法解释。当蒙面人当着徐景文的面揭发宋筠竹买凶杀人的一刻,曾经被视为懦弱无能的男人,自请下狱承担了所有的罪名。

哗然一片,却只得宋筠竹一纸和离。

若这世界真有无间地狱,守门的定是收了钱的。就如这沅陵县衙上方的天空,明明这边蔚蓝,前方却下着雨……

是夜,季寒正收拾衣物,院外传来敲门声。

是褚停云。提着几只锦盒自报家门,谦恭有礼地拜见了她的母亲,顺便还提了一嘴自己的师门。

本来母亲还如临大敌催她端茶递水,毕竟家中何时来过这么大的官——在她母亲看来郡王也是官。季寒懒得解释,不耐烦地站在一旁拼命使眼色让他们赶紧,走。

可这褚停云就跟突然失明似的,东拉西扯。直到他提起她的师父,他的恩师,母亲愣了半晌,又直勾勾地瞅了得她发毛,后,如获大释。

丢下一句“那不耽误你们说话了”溜之大吉。

望着房门关上,屋内母亲的影子出现在窗纸,季寒抚着额角收回视线。

“我要走了,来跟你说一声。”

突如其来的道别,季寒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什么时候?”

“明日一早。”

她抿了下唇角,“好。”

夜风凉凉,带落数片叶子,竹榻还在老地方,葡萄架上不知何时只剩光秃秃的藤蔓。

“你准备何时上京?”

“待过了年。”

春闱在来年三月,她还有时间陪母亲和师父过个年,沅陵距离汴京车马不过半月,所以并不急。

“你,可愿同我一起回京?”对上她惊讶的眼眸,他忙不迭补充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早点去汴京,可以与我们同行,彼此也有个照应。老师和你母亲也会安心些,是吧?”

本有些猝不及防,在听完他的一番话后,季寒笑了:“不碍事,早去也是念书,在家一样。”早去都城还要额外多许多花费,她可舍不得。

“这会入京,你可以去松城书院念书,”褚停云好似猜到她的心思,“以你的成绩,院长说不定能少收些束脩。”他没说,若看到她是女子,可能还会免了。

不能免,大不了他来交。这话直接咽进了肚子,他不想承认自己略带着期盼。

“松城书院?不就是郑翰学所在的那家?”

“对。”

乌溜溜的眼珠转了一圈,季寒好奇道:“你不会想让我去保护他吧?”

“……你想多了。”褚停云有种鸡同鸭讲的无力感,“我只是觉得松城书院是都城最好的书院,山长和诸位老师都是学识丰富,授业有道,或对接下来的会试有益。”

明亮的眼眸暗淡了几许,季寒显出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哦,那还是算了。”

“为何?松城书院不好吗?”他不解。

她摇头,“我喜静,人多念不了书。”

……骗鬼吧?褚停云有些哭笑不得,继续好言相劝:“或者先住我府上,平日也没什么人,你可以专心念书。等到了上元节,在府中最高处就可以看见外头护城河上的花灯。”

她不摇头了,改托下巴,疑惑地打量了他一阵,问:“你家不就是郡王府吗?”

“没错。”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别,民女不敢。”

褚停云头一次发现自己脾气可以这么好,若换成别人笑盈盈地拿乔说反话,他定立刻甩袖走人。可若是她,他竟也不自觉地弯了唇角。

“居然还有季娘子不敢的?”甚至还起了逗弄之心。

“有,可多呢。”

凑得近了,仔细看清了那张俊美的脸蛋,笑起来如沐春风。眼睛一眨不眨,季寒心中暗叹:老天不公,怎的就生了那么好看呢?

许是她的目光过于露骨,褚停云不想察觉也难。稍稍坐直了身子,收敛了几分笑意,“不闹了,明日一早州府衙门派人过来押解徐景文和郑之远上京,我一会就得回去县衙。你考虑一下,若是同意,明日辰正过来待交接后,我们一同出发。”

见他起身,季寒才回过神,忙道:“不用考虑,我还是等年后再走。多谢常郡王好意,季寒心领了。”

“……好,那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恰巧路过的风吹灭了石桌上的蜡烛,他转身太快,她看不清他的神情,但听声音,应是无碍吧?

望着熟悉的院门阖上,渐渐熟悉的身影消失。季寒仰头看向天上闪耀的繁星,伸出手却够不着。

够不着的东西,还是留着欣赏吧。

院门外,依稀听得几声不成调的小曲忽高忽低,随着主人轻快的步伐,最后消失在黑夜里。

“郎君?”陌尘等候在马车旁。

“回县衙。”

来年的春天,他们终还会再相见。待到那时,再问问自己,再问问她。

马车忽然停下——

“郎君,是逐风。”

褚停云掀起帘子时,逐风已到了跟前,神色凝重。

“县衙大牢失火。”

注①: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注②:《周礼?秋官?大司寇》

注③:《尚书·吕刑》及释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放榜(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