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凭母贵 > 第34章 34

女凭母贵 第34章 34

作者:隋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00:04:30 来源:文学城

次日巳时,姚秋在庄子大门旁边的墙上张贴出初选名单,并向来等初选结果的人念出姓名。

“李家村李富贵之女李招娣,年龄十五,未婚。”

“王家村王老拴二儿媳李草儿,年龄十七,已婚未育。”

“刘家村刘多田大儿媳王春丫,年龄二十,已婚育有二女。”

……

李草儿听到自己名字在里边儿,悬着的心立刻放下来,她还暗自数了数,五十多人只留下二十人,还不足一半,真是严格。

通过初选名单,众人也都彻底放下侥幸:姚家庄子招女工首先喜欢没成亲的,其次成了亲没生娃的,最后成亲生娃生得女儿多的。

姚秋念完初选名单,让选中的人站出来在名单上按手印,表示愿意参加复选。

等二十个人按完手印,她大声道:“下午未时四刻,此二十人来庄子参加复选。”

“复选怎么个选法儿?”李草儿急忙上前询问。

“下午来了你们便知道了。”姚秋没有多说。

众人见问不出什么,只能心里打着嘀咕渐渐散去。

等到了下午,李草儿等人到了之后,姚秋给她们每人发了张纸和一根小木枝。纸最上边七个字“天地人女田农麦”,下边“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以及九九乘法口诀。

姚秋花了一个多时辰教她们这些不识字的人学这些,告诉她们明天上午要考这些,答对最多的前四名将会被录用。

姚家庄子整这么大阵仗,她们也被激得一个个牟足了劲儿。跟着姚秋学完还不肯走,还要拿着木枝在土地上一遍一遍写一遍一遍记。

李草儿蹲在庄子门口的土地上,写得累了便坐到地上继续写,直到天色将晚才把纸和木枝小心收到怀里,拍拍屁股回家做饭。

即便在路上也念念有词地背着九九乘法口诀,回到家做饭的时候也背着九九乘法口诀。

吃完饭洗完锅碗一家人要睡了,王二想拉着媳妇儿亲热亲热,却被李草儿一把推开:“俺明儿个还要考试呢!”

她揣着那张纸拿着小木枝走出家门,蹲在门口借着月光继续在土地上写着记着、小声背诵着……

她不知道这份工会给她多少工钱,也不知道这份工能做几年,更不知道得到这份工有多少天大的好处。她只觉得这次机会对她很重要,她必须用功一些、更用功一些,比所有人用功更多更多。

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时辰,李草儿才回屋睡下,然而夜里也睡得不安稳,天蒙蒙亮她就醒了过来,穿好衣服随便洗了把脸,忍着困顿走出家门继续拿出小木枝在土地上写着记着背着。

直到婆婆起来骂骂咧咧,她才急忙收好她的“纸笔”,回家匆匆忙忙做好早饭,快速吃完后洗完锅碗,就往姚家庄子赶去。

等到巳时,考试开始。

五人一组进去,发了纸和炭笔,让她们坐在院子的几张桌前答题。等到所有人答完,姚秋也把所有人的卷子判完了。

她拿着卷子来到庄子门口,公布前四名的姓名和成绩。

“第一名,李草儿,全对。”

……

下一刻李草儿什么都听不到了,她傻愣愣地站在原地,满脑子满耳朵都是那句“第一名,李草儿,全对”,一遍又一遍。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看到姚秋站在自己面前,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笑道:“叫了你三遍你都不应声。”

“哦哦哦,俺是李草儿。”李草儿急忙开口,“俺就是李草儿。”

“我当然知道你是李草儿,昨个你是最晚走的,今天你又是最早来的,数你最用功。”姚秋笑着把她的卷子递给她,“这是你这辈子第一份考卷,收好吧。”

李草儿抖着手接过自己的考卷,上边的字写得说不上工整,有些大也有些丑,可是有一个个红圈,还有一个红色的“一”。

“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她指着“一”旁边的字问姚秋。

“全对。”姚秋笑了笑。

“哦哦,是'全对'啊…全对……”

“好了,回家好好休息吧。”姚秋拍了拍她的肩膀,“看你这散乱的头发,今天没好好梳头吧,脸色也像没睡好。”

“明天吃完早饭,辰时二刻来上工。”

众人散去。

李草儿揣着自己的答卷默默往家走,走到半路,忍不住从怀里拿出答卷看了一眼,没做梦,是第一名。

她摸着红色的“一”,忍不住笑起来,笑着笑着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

姚善站在织布坊的茅厕和浴房前,看着工匠按照她的图纸在浴房加盖了一层小屋子,小屋子一根伸出墙外的房梁上系上两个木滑轮,一定一动,用来提水。

小屋子里砌了炉灶和一个小蓄水池,另有几只弯曲的竹管做的“注子”。蓄水池下连着陶管送到下层,通过陶制莲蓬头便可以洗澡。

洗澡流下的水,通过地漏和陶管收集到隔壁茅厕的小蓄水池里。上完茅厕便用瓢舀这里的水冲厕,五谷轮回之物就会顺着地下管道流到织布坊外的畜肥池里。

她监了会儿工,然后问身边的姚楣:“之前织布坊的粪尿都按我吩咐的收集起来了么?”

“按您吩咐的都收着呢。”

“现在的积肥法时间太久了,无论垫圈积肥还是其他,都要几个月。”姚善转而吩咐姚秋,“庄子之前攒的肥先匀一部些高产田,明日女工们来上工先让她们把肥施了,等会儿我给你一个积肥法子,等她们施完肥就按这个法子堆肥,快得话半个多月就能成。”

“是!”姚秋点头。

吩咐完高产田的事,姚善命姚楣盯着这里,然后带姚秋回了庄子。

宋丽得知姚善回来,随后拉着玉娘和霞娘穿上她做的两身衣裳来给姚善看。

衣裳做得清雅漂亮。

姚善却皱起眉:“宽袖长裙,你觉得这很方便么?”

“以后来学堂读书的多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用这么多布料是想着给她们父母裁下来做补丁还是方便他们再凑一身衣裳?”

宋丽的脸色唰地一下子和下了油锅的虾子一样。

“袖子改成窄袖。”她走到玉娘和霞娘面前,指着她们身上的衣裳和宋丽示意,“裙子去了,穿裤子,裤筒窄一些长一些。上衣长一些,放量不用太大,不过袖子可以长一些。”

“让孩子们多穿几年。”姚善袖起手看着宋丽,“咱们家孩子不愁穿,那些百姓的孩子却不一样,很多都没一身好衣裳。我现在不缺钱,可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来读书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是供不起这般造的。”

“奶奶,我明白了。”宋丽急忙躬身行礼,“我会尽快再做一身出来。”

姚善摆摆手,宋丽带着玉娘和霞娘离开。

下午,马保良和马保田把姚善烧琉璃用的料备齐后,姚善又从学堂那里抽调了几个人,给她修造石头窑炉。

——

第二天清晨,李草儿等四人早早等在了庄子门口。

姚秋把她们领进门房,先是说了一下她们以后的工钱。

“这份工除元旦、上元、中秋等大节休假外,平日做九休一。第一年每月五百文工钱,按月结账,年底过年补贴、寒暑补贴、看病补贴等共计五百文。第二年以后每年八两银,按季结账,年底支付其余补贴共计一两银。”姚秋笑了一下,提点她们,“我们不会把你们的工钱透露出去,你们和家人外人说多少随意,反正他们来问我们,我们都会说工钱不定以你们所言为准。”

“你们要不要存些私房钱你们自己掂量。我是觉得钱是人的胆,是说话和活着的底气,长辈、男人和儿子都有靠不住的时候,女人自己手里有钱才是真正的依仗。”

这番话可谓是交浅言深了,李草儿等人听完心思不禁活了起来。

“签契书吧。”姚秋昨天下午抽时间查访了一下这几人的家庭情况,她们所言都属实,所以她才说这么多,尔后拿出几张契书放在桌子上,“这是五年期的契书,一式两份,要求和之前织布坊招工差不多,前三年不得婚配生育,如违约定,将会被辞退且要赔偿一定的钱款……”

姚秋解释完契书上的内容,便让她们分别按手印,最后把两份相同的契书错开,提笔骑缝写上交叠的“合同”二字,又盖上骑缝章。

“最后说一句,你们也别用什么乱七八糟的偏方避孕,若是弄坏了身子不能好好做工也是要扣工钱的。”

李草儿急忙点头:“俺明白!”反正床上那档子事儿也没意思,不干还清净。

交代完这些,姚秋把另一份契书收起来,就带着她们几人去上拉粪肥,前往选中的高产田地头,分派她们施肥。

姚嵘知道今天高产田开工,播种前要施肥,所以早早穿好下地用的短打衣裳,带上宋姨娘给她做的粗布手套,用一块布巾蒙住口鼻,跟着姚秋等人来到田间。

四个人加姚嵘这个半大孩子施半亩地,仔细施了两遍,也不过半个时辰就弄完了。

接下来就是积肥,李草儿她们啥脏活累活没做过,对于五谷轮回之物习以为常。

姚嵘却不然,虽然家世不显、在家中也不被重视,可哪里做过这些。

姚秋见三姑娘时不时呕一声,还要跟着做活,忍不住又好笑又心疼地拉住她:“都把您熏成这样了,姑娘您离远点儿吧,您看着就行。”

姚嵘摇头:“习惯就好了。”

“您看着就好,就这点儿活您还跟我们抢,俺们拿工钱拿得亏心。”王春丫笑道。

“怪不得奶奶喜欢闺女呢,这样的闺女换俺们来,俺们也爱得不行!”李草儿笑着接腔。

姚秋拉着三姑娘,李草儿等人也不许小姑娘沾手活计,姚嵘只好站在一边儿看着她们在向阳背风的平地上铺好一层高粱秸秆,撒上一层碎麦子秸秆杂草什么的,泼一层粪水,再撒些石灰……如此往复,一层一层的堆起一座高高的肥山。

姚嵘望着它,仿佛看到了明年夏季的粮仓。

九九乘法口诀秦朝就有了。

淋浴的莲蓬头宋代就有了,陶瓷的。

古代半亩大约现在的300平方出头。

古代有木滑轮,这里用了省一半力的滑轮组,古代人会用弯曲竹管注水(虹吸)。

古代用踏粪法积肥,就是牛羊猪圈里扔杂草秸秆让家畜用脚踩(踩自己的五谷轮回之物和杂草秸秆),时间久了腐熟完全就是好粪(肥)。

这里用的是高温堆肥法,时间短,可以杀死虫卵啥的,堆肥很好的方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3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