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 第14章 守寡第十四天

女配她三辈子孤寡 第14章 守寡第十四天

作者:穆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5:52 来源:文学城

整个前院在热闹过后又安静下来,周清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里又酸又涩,她不知道怎么了,怎么突然就没有人搭理她了,虽然下人们还是一样,但是家里大人的态度都变了,别说一惯生疏的老太太和继母,就连一向宠爱她的父亲和哥哥对她都不如以往了。

难过的周清妍根本不知道,周鸿云和周茂学确实宠爱她没错,但是当她把自己和他们的前程,乃至于整个周家的未来一起摆上天平的时候,结果就注定了。

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礼部坐冷板凳的郎中,周鸿云比起其他开国的勋贵落魄宗室们,自然是已经好很多了,但是比起在朝堂上掌握实权的新贵豪门来那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日暮西山】。

兄弟俩一个从五品的郎中,一个从六品的县令实在已经窘迫至极。

好在承国公府在军中还有人脉还有势力,所以皇帝给了他们青眼才有了皇太子和周清妍的婚事。

但是皇太子死了。

周家的通天梯被斩断,周鸿云恐怕是除了帝后之外,最为皇太子之死伤心难过的了。

后面虽然有五皇子和老三的婚事做补偿,但谁都知道不过是聊胜于无,周家一只脚都跨进去了又被打了回来。

后来婚事发生了变动,周鸿云心思就浮动了,事实上他们周家也是可以搏一搏这从龙之功的。

但这心思有归有,希望却并不大。

如今的陛下年不过四十,文武双全,只小两岁的周鸿云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活过皇帝。

即便是要投资五皇子,那成本之高昂,回收的期限之长也让人心生倦怠。

但是老三和皇太子的婚事就不一样了,皇太子已经死了,就说明不管以后宫中形势怎么变化,只要皇帝还活着,已故的皇太子就是帝后的好大儿,那作为皇太子妃的娘家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甚至后面便是卷进了皇子们的争斗,看在皇太子妃的面子上,周家也不会摔得太惨。

周鸿云给周茂学里外讲了一遍才叹口气:“清清一惯性子娇,看她伤心难过,为父这心里就好过了吗?”

“儿子知道父亲疼爱我和清清。”周茂学自从被打了一顿后,再不想和周明妍挨边了,只有疼过的他才知道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惊惧。

“此一时彼一时,老三做了这个皇太子妃,大半的好处怕是最后都要归给五皇子,若是有朝一日能一步登天,这点子姐妹间的矛盾又算什么?”周鸿云无奈道,“你有时间好好跟清清说一说,莫要钻这死胡同,送上门的好处往外扔。”

周茂学连连点头:他懂了。

三妹妹不是三妹妹,是皇室给周家的一面免死金牌。

哪有把自家的免死金牌往外砸的道理。

周鸿云带着周茂学接待附近消息灵通的邻居,都是过来道贺的,后面怕是会来不少人,这京都城里的贵人们,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这桩婚事他们知道了消息都要上门恭喜一番,哪怕是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做个姿态。

内院中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捧出一个盒子,老太太打开后递给周明妍:“这是你母亲留下来嫁妆,从你前头订婚我就让人给你开始整理了,现在交还于你,趁着大婚前打理清楚,也免得婚后麻烦。”

周明妍接过厚厚一叠单子,除了一部分物品清单之外,还有一叠是地契房契,只不过不是京都这边的,而是西北那一片的。

“虽说皇太子已经不在了,但是陛下娘娘爱重皇太子,只要没有立新的皇太子,你大婚后估计还是住到东宫。”老太太猜测的很有道理,“这进了宫之后外出就不方便了,你可懂?”

所以进宫之前周明妍最好把这些东西都理清楚,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打理,这样她进了宫之后只要按时派人巡查就好了。

“嗯。”周明妍两辈子都属于资产很丰厚的,所以这一叠清单和契约拿到手里,她就大概估算出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

但是在她模糊认知里,她这辈子的母亲董氏似乎是小门小户出身,嫁给周鸿云完全是意外,可以说是登月碰瓷的那种,而且因为是孤女,所以外家也没有人了。

结果老太太说这么一大笔让人侧目的财富居然是董氏的嫁妆?

小门小户?

或许只是对当时老国公还活着时候,煊赫的承国公府来说是小门小户。

事实也确实如此。

董氏的父亲是老承国公的亲信,但不是军中的,而是西北那一片的首富,西北军养得比草原上男儿们更加膘肥体壮,董氏商行可当首功。

只是可惜董父本就是孤儿出生,生的也是独女,后头病重就将全部身家和独女托付给了老国公。

老国公转手托付给了老太太,结果正遇上罗氏新丧,周鸿云要死要活,喝多了进错了房间,虽然一个醉倒在外头的长榻上,一个水土不服喝了药昏睡在里间,但毕竟孤男寡女同一间房待了半夜,事情已经遮掩不过去了。

周鸿云觉得董氏算计他,他是喝醉了,董氏喝了药昏睡,那为什么没有守夜的婢女?不然他一进去就能被推出来,也不至于一直到天亮了婢女进来才喊出来。

董氏带着人舟车劳顿,好不容易暂时歇下,她和身边的婢女嬷嬷全都疲惫不堪,她还水土不服难受,喝了药睡了一觉醒来自己房间里多出来一个陌生男人,还是个刚丧妻带着两孩子的。

清白没有了,她要嫁人做继室,董氏也委屈的不行。

这事儿只有董父和老国公觉得很不错,老太太也是愧疚得很,但这对怨偶还是成了。

董氏被父亲独宠,受不了周鸿云阴阳怪气的,周鸿云也受不了董氏娇蛮任性,夫妻俩渐行渐远,老太太有心要缓和和董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董氏怀孕之后。

但是在董氏眼里,这母子俩都不是好人,就是算计她一个黄花大闺女给她没人要的老儿子做继室,哪里能好好跟老太太相处。

后来更是出了董氏要把肚子里的孩子过继给娘家的事情,老国公倒是同意了,老太太也不高兴了,于是大家就都冷下来了。

之后就是董父病重先过世,接到消息的董氏悲恸早产,生完孩子就撒手人寰了,紧接着就是老国公在西北突然暴毙,整个国公府都懵了,之后就是盛大的葬礼,之后就是守孝,再之后老太太也大病一场无法理事。

出孝后周鸿云续娶小王氏,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周明妍过继董氏的事情。

不过老太太为人敞亮,虽然过继的事情她是不乐意的,但是事情她还是跟周明妍说清楚了,包括当初她父母的婚事是怎么来的。

当然等小王氏和张氏走之后,老太太将人都遣走后,还把周家和皇室以及西北军的种种掰开了讲给周明妍听。

既然这个孙女进了皇家,还是皇太子的未亡人,那么有些事情她就要跟她掰扯清楚,免得她不知内里踩了人家的套都不知道。

……………………………………

大周开国百多年,开国时的藩王勋贵按理已经全部成了大豪门大世家,但是大周开国以来的四代君主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经过祖孙三代君主前赴后继地削藩打压,到如今这位陛下手里的时候,大周别说异姓藩王了,就是掌兵权的公候也只有两家,一个是他们掌西北军的承国公府,另外一个是在南方掌水军的楚国公府。

只是没有异性藩王不代表没有宗室藩王,本朝还有一位实权藩王靖王姬康,他的身份说出来吓死人。

姬康是大周开国太×祖的嫡长孙,太×宗的嫡长子,高宗的同母兄长,今上的嫡亲大伯,根正苗红的姬氏嫡长房。

当初太宗一共就两个嫡子,长子靖王姬康天生残疾无缘皇位,于是次子封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高宗。

出于补偿嫡长子的心理,太宗违背了太×祖定下的祖训,给姬康封了实封的亲王,想着同母亲兄弟,分开两地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事来。

太宗将大周西南的那一片两个郡县直接实封给了靖王。

什么个情况呢?就是除了郡守是朝廷派遣之外,这一块地方就和古时候的诸侯国一样,完全就是靖王的地盘。

便是后来作为弟弟的高宗想要做什么,也只能派郡守过去,但是两个光杆司令过去除了送菜还能干什么?

然而太宗的偏爱没有让错失皇位的靖王感到丝毫安慰,反而愈加的意难平,对弟弟的怨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原本本朝的王爷是只有爵位没有封地,当然更不会有行政权和兵权,亲王爵就是一个纯拿钱,五代之后还会递减的爵位。

靖王的存在可以说给后世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但是自己爹造的孽,高宗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还好太宗死的早了一些,不然有皇长孙的靖王府不知还要怎么折腾呢,毕竟在整个靖王府的想法里,如果不是他残疾,皇位哪里轮得到弟弟。

要是他们父皇多活几年,他们多努努力,搞掉还是太子的高宗,直接册封皇太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毕竟父皇这么爱他这个嫡长子!

靖王自己与皇位擦肩而过,儿子也与皇位擦肩而过,可想而知整个靖王府有多怨念。

偏偏靖王还长寿,如今快六十了依然身板硬实,靖王世子比当今大两岁也是年富力强,便是世孙也好好的,到了准备娶妻生子的年纪。

反观高宗这边,太宗和高宗这对父子一个比一个短命,太宗好歹活到了快四十岁,高宗刚三十就死了。

当今陛下年少登基没少吃苦头,对于反复作妖的大伯和堂兄一家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又没有人家谋反的证据,只能忍着。

皇太子姬长恒和周清妍的联姻,除了长辈的约定之外更多是为了顺利过渡承国公手里的兵权。

本来一切都十分顺利,老国公过世后,除了心腹就是皇帝派过去的将军,估摸着花个十来年,这西北大军就能全被皇帝握在手里了,有了这一支整个大周最彪悍的军队,他就可以动一动另外一位掌军权的国公,楚国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