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少无名 > 第1章 第 1 章

年少无名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诗无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8 05:59:00 来源:文学城

二零二三年,十一月,锦城,双流机场。

温伏戴着黑色口罩,一身同色冲锋衣,双手插在口袋,低头疾步走在通向出口的VIP通道上。

助理周纪看了看他一头睡得横七竖八的头发,赶紧从包里拿出一顶毛线帽:“戴上。”

他从周纪手上接过帽子,快速往头上一戴,又把帽子边沿往下扯,额前的头发被压到眉毛处,几乎快要遮住那双睫毛乌长的眼睛。

“好好戴,”周纪伸手给他整理了一下,“待会儿Stella看见又要念叨了。”

温伏的头发黑而硬,本人又不爱做造型,加之这两年行程繁重,他时常一上飞机就蒙头大睡,睡完下来脑袋就乱得不成样子,因此助理的包里随时准备着一顶帽子。

出口处停着一辆等候多时的黑色商务车,左右两边大概有十几个粉丝等着接机,温伏照旧在上车前对着她们挥手告别,两个助理从粉丝手里接过信件也跟着上了车。

作为内娱目前热度持续上走的新生代流行歌手,温伏实在是太过不修边幅,空有一张3D建模似的脸,每次私人行程都恨不得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媒体和粉丝能看见他露面的机会只在节目和商务广告里。

除此之外,也就只有跟行程的一部分粉丝在接机和送机的间隙能跟他短暂地照个面。

上了车,Stella坐在温伏旁边,给他递过去一盒提前买好的沙拉:“待会儿我要去跟演唱会准备拉的一个赞助商开会,要是顺利,大体的赞助就基本敲定。公司这两年缺钱,这个赞助是条大鱼,如果能说动,这场演唱其他就都是小问题。你最好跟我一起去。”

温伏拉下口罩,露出因为疲惫而略显苍白的脸,接着动手把沙拉里的牛肉先吃光了,又吃鸡蛋:“不去。”

他说话的声音又轻又快,音量也小,如果是寻常人听他说话起码要听两三遍才能听清,不过助理和Stella已经习惯了。

温伏说不去不是耍大牌,而是根本不适合这种场合。Stella也清楚,出道那么多年,他就是天生的沉闷,这一点改不了。他不喜欢跟人交流,除了唱歌和参加节目,平时基本上是非必要不开口,如果一定要跟谁交谈,就会用最快最短的语句完成沟通。

这种性格按常理来说在娱乐圈根本混不下去,不过好在温伏从出道起,一直带他的就是Stella——国内最顶尖最有能力的经纪人。

Stella作为内娱经纪人天花板,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招牌。

原本像她这种级别的经纪人是不会把工作重心放在温伏这种不知名的小糊咖身上——在这种圈子里红不红本来就靠命,即使温伏是她一手带出来的,可Stella带过的人海了去了,能透头顶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内娱最不缺长得好看又有实力的糊咖,红是玄学,温伏不争气,也没什么野心,出道好几年依旧是不温不火,别说在娱乐圈,光是在公司就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了。

好巧不巧,前两年“塌房元年”,Stella手底下流量最大的两个艺人接连触碰红线被封杀,连带着公司主投的几个影视项目也黄了。

剧拍了播不出来,涉事艺人不是坐牢就是逃到海外,几个亿的投资款全部打了水漂不说,公司还被与艺人有合作的品牌方追责打官司,倒欠了上亿债款,可谓是亏本亏到了姥姥家,连累Stella在圈子里的信誉度也岌岌可危。

结果在这个风口上,温伏因为一支随手拍的唱歌短视频意外出圈,热度忽然起飞,成了公司的救命稻草。虽然不是一夜爆红的顶流,但好歹算从十八线变成了三线,叫出名字能让人有点印象的程度。

从那以后,温伏被公司当成了摇钱树,最好的资源往他身上捧,最好的经纪团队围着他转,Stella也急需一个艺人做出成绩逆转口碑,对于温伏也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天时、地利、人和,按理一个明星走到这儿就该迎来人生巅峰飞黄腾达了,可温伏没这个运气。

公司为了填补资金漏洞,开始让他全年无休地跑商演、接项目,只要能挣钱,什么活儿都让他接,巴不得让他一天工作二十五小时。

也就是到了这当头,所有人才发现,温伏性子闷归闷,但有活儿是真干,团队安排的行程从来都是一声不吭就上了。最累的时候一天四趟飞机五场商演加一个音综,跑完以后两百万演出费公司抽一百八十万的成他也不反对。

说难听点,这人简直是活该吃苦的命。

公司最好的那几年他站边上,穷途末路了又让他挑大梁。

温伏的大梁挑得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只有一件事没得商量:他不爱跑饭局和交际场。

大家清楚他的性子,那么多苦都让他吃了,这种事情上自然该让步就让步,不是本人非去不可的场合基本都尊重温伏的意见。

“真不去?”Stella又问了一遍。

温伏摇头,吃完鸡蛋最后开始扒菜叶子和胡萝卜,有一口没一口地往嘴里送。

他不喜欢吃菜,喜欢吃肉。

也不喜欢吃沙拉和健身餐,喜欢吃白米饭。

温伏本就清瘦,是个怎么吃都不长肉的体型,一只手伸出去能看到手背明显的青筋和骨节。偏偏Stella还保留着自己以前带一线顶流时的规矩和习惯,不允许自己手下任何一个明星摄入过多碳水——尤其是米面。以前温伏糊,没人管,现在他也逃不过被一视同仁地要求控制饮食的命运。

Stella看他一言不发地往嘴里塞菜叶子,忽然饶有兴趣地问:“你知不知道这次要拉的赞助方是哪个公司?”

温伏还是摇头,专心跟手里的青菜过招。

Stella:“思服传媒。”

温伏用鼻子应了一声,头都没抬一下。

管它是思服传媒还是忘服传媒,他从不关心这些东西,听都没听说过。

“思服传媒来跟我们谈的人是他们的执行董事——执行董事。”Stella特意重复了一遍,“看得出人家很重视你了吧?”

她没指望温伏对此能说出个四五六来,所以开门见山地问最后一句:“知道他们来的这个董事叫什么吗?”

温伏摇头,咽下一口西兰花,决定剩下的沙拉说什么也不吃了。

刚要盖上饭盒时又瞥见袋子上的收据,看见这盒沙拉的价格是220元。他顿住手,重新拿起叉子,决定说什么也要吃完。

正把下一口青菜往嘴里送时,温伏听见Stella说:“费薄林。”

送到嘴边的菜停在半空。

像钥匙插入锁孔,咔哒一声,温伏一下子被定住了。

他的目光停滞着愣了有足足一分钟,才慢慢转过头看向Stella:“什么?”

温伏本身非常好看,长得像个瓷娃娃。浓密的睫毛下有对很黑的眼珠子,像他的眉毛和头发,乌漆漆的,又冷又硬,常年没有温度,找不出任何情绪起伏。

此刻他望着Stella,神色仍是平静的,这是他生来性格很难起波动的缘故,盯着人时却有一股无声的压迫气息。

“费薄林。”

对于他这样的反应,Stella这种人际老油条自然不会紧张,甚至可以说相当满意,几乎在心里雀跃发笑。

就好像看见一个自己亲手养大的机器人突然出现了故障,被植入了人类的灵魂。

再枯的死水也有被激活的一天嘛。

于是她缓缓露出一个微笑,又口齿清晰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名字。

——费薄林。

温伏又愣了很久。

这期间他把Stella的神色探查了个遍,反复在她的脸上确定是否有开玩笑的成分在。

接着他问:“哪个费薄林?”

“你认识几个费薄林?”Stella故意反问。

温伏眨了眨眼,把视线垂了下去,手也放下叉子,搭在了膝盖上,陷入长久的寂然。

Stella看他这反应觉得太有意思,也不再绕弯子:“费薄林的费,费薄林的薄,费薄林的林。”

她滴水不漏地解释道:“八年前陪着你海选,面试,又亲手把你送上飞机的那个费薄林——这下你愿意去了吗?”

温伏:“不去。”

Stella:“真不去?”

这会儿又不是当年哭着闹着要回国找他的时候了?

温伏沉默了一秒:“在哪?”

Stella一下子笑出声:“现在就在路上了。”

温伏的视线投向前方:“还有多久到?”

“嗯……”Stella看了看路标,“不到两公里吧,估计五六分钟,这会儿不堵。”

五分钟。

温伏大脑空白,脑子里飘荡着这几个字。

五分钟……

他好像一瞬间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过了会儿,温伏突然想起手里的沙拉还没吃完,估摸着时间来不及了,干脆捧起饭盒,仰着脑袋把沙拉往嘴里刨。

“注意!吃相!”Stella咬牙切齿地提醒他,说一个词就往他胳膊上打一下,对于温伏近乎于无的形象管理简直恨铁不成钢,“待会儿又让人拍到怎么办?你知不知道上次光从狗仔手上买你吃饭的照片就花了我十八万!”

上个月温伏录制黄台一档专业音乐节目,因为抽签抽到最后一个登台,录音设备又出了问题,全程录下来整整花了六个小时。节目组不管饭,嘉宾室里只有赞助商的酸奶,他录制一结束,就跑到录制厅大楼下买了份八块钱的炒饭坐在花坛边吃了,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被狗仔拍下来的照片足足三个G。

好在狗仔爆照之前先找了Stella这边协商,照片里温伏大马金刀地坐在花坛边低头刨饭,一张张高清图像投到办公室大屏上时,Stella气得头风都要犯了。

这边Stella下狠手打,那边温伏喉结几个滑动,连嚼带咽地把半盒沙拉吞了下去。

放下饭盒,温伏露出被杂乱的刘海遮住额头的半张脸,两腮肌肉鼓动,沉默但用力地咀嚼着菜叶子,任Stella怎么打,他都不为所动。

Stella看着他那副跟长相完全悖反的吃相,白眼都快翻到天上,直接用老家的广东话骂道:“饿死鬼投胎!长个模特身,吃饭似野人!”

商务车驶入隧道,车内倏忽暗了下去,Stella别开脸,几个深呼吸调整好情绪,准备跟温伏大体说说待会儿开会的内容,视线转过去,就见温伏正拿着手机点开搜索引擎,聚精会神地盯着引擎里的内容。

手机屏幕冷色的光照到他的脸上,温伏的皮肤白透了,睫毛正微不可查地颤动着,挺翘的鼻梁和下巴的流线勾勒出一个过分精致的侧脸。

吃完饭的温伏恢复了静态,这使他又变回了一尊仿若刻刀雕琢而成的瓷白塑像。

Stella看着这张脸,想到温伏一年给团队创造的几千万收益,气也就彻底消了——回回都是这么消的。

内娱目前的歌手有这么几条赛道。

一是彻底流量化,实力不够打投来凑,从爱豆做起,后期粉丝群体稳固后利用流量转入影视赛道,这也是目前最多歌手和爱豆的转型之路,来钱快,曝光度也高,当然,最后能成功的不过千分之一,中途会淘汰掉很多人,既看运,也看命。

二是去流量化,歌曲综艺双发展,有一定粉丝,不完全靠粉丝经济,只看实力,前提条件是有实打实的作品傍身,即便没有像天王天后手里那样传唱度很高的经典歌曲,至少也要手握十几首出圈的影视剧ost,免得开演唱会闹出卖不出票的笑话。

三则是天王天后那一档,平日网络讨论中不见身影,微博活粉不超一千,一开演唱会则是三秒售空,座无虚席,没有粉丝,全是歌迷。

温伏的现状介于一和二之间。

Stella早年给他规划的路线是第一条路,然而以温伏的性格为人来看无论如何都行不通。好在温伏本身能力摆在那里,沉寂一段时间后,靠着自己在家录制的一条唱歌视频传到网上引起口碑发酵,随后才有机会慢慢参加各种音乐综艺,积累了许多首出圈翻唱和原唱走上了第二条赛道。

原本他可以安安心心做他的歌手,除了录歌以外不用做太多与本职无关的事,然而除了公司财务赤字的原因,温伏小有名气后收到各大活动方的欢迎还因为他这张脸。

当一个艺人没有硬实力而只有美貌的时候,那张脸是空中泡沫,难成气候;但当一个艺人知名度与实力都被大众认可后,美丽的皮囊就成了锦上添花。

温伏今年26岁,第一条唱歌视频爆发式走红是在两年前。

视频里他穿着起球的灰色毛衣,坐在自己客厅的地板上,怀里抱着一个吉他,鸭舌帽几乎快遮住了他上半张脸,只有低头唱歌时能看到他低垂的像羽毛一样的眼睫。

那条视频大概是在一个傍晚或者黎明录的,房间里没开灯,只有窗外一点透明的、蟹壳青的天光照进来,雾蒙蒙的画面偶尔对不上焦,温伏瘦削的下半张脸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真是唇红齿白的好看。

他说话的声音虽然清冽,但唱歌时却有一副低哑的嗓子。

用网络上流行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故事感”。

至于这个“故事感”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大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条视频最高赞的评论是这么解释他的音色的:

弦起时春种,曲终后已冬。

看样子故事感唱没唱出来不知道,四季感应该是有了。

其实视频里那首歌只唱了一个片段,像是温伏一时兴起录的,没传曲目也没传乐谱,音乐软件上也搜不到。结果一发出去,三天时间在视频网站破了四百万点赞,一百万转发,温伏就此迎来了他真正的歌手生涯。

事有利弊,也正因为这张脸,让他无法彻底摆脱饭圈流量。

即便温伏本人私下已经足够隐遁,也还是会出现在营销号的各种通稿里来冲kpi,又因为他从来不演戏,有几个成功从爱豆转型为演员的明星也喜欢通稿捆绑拉踩,嘲笑温伏影视和商务实绩为零来给自己抬咖。

对于这样腥风血雨的体质,温伏本人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毫不理会,但身为经纪人的Stella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送上门的流量不要白不要,Stella一边利用这些人气给温伏当敲门砖,去各个制作人和音乐公司的饭局上刷脸——即使饭桌上温伏除了埋头吃饭什么都不干,但有Stella这张嘴就够了;一边还陆陆续续给温伏拉了不少title不低的商务代言。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温伏自身音乐天赋非比寻常的基础上。

听过他自制单曲和live演唱的制作人,一顿饭下来,百分九十都会跟他达成合作。

Stella想了想,估计这次开会拉赞助也是一样的情况。

温伏一个一棍子打不出一句话的闷葫芦,愿意跟她去坐着就已经很能体现我方诚意了。

下车的时候温伏收了饭盒递给助理装进袋子,又快速地对Stella轻声说:“下次别买这么贵的。”

Stella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这盒沙拉。

她知道温伏生活方面一向节俭,只得无奈道:“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其他艺人的都是四五百一份。”

温伏半只脚踏出车门,又回头说:“我吃炒饭就可以。”

Stella:“跟你说了多少次那东西重油重盐不健康!”

温伏一头扎进冷风里,全然当作没听到。

注:

1.本文是**型破镜重圆,内容侧重点主要在年少时期校园部分,重圆后的成年都市部分非本文侧重点,只占全文三分之一,可以直接把它当做一本校园文看,重圆部分不多,番外会补充一些。一到二十二章是现在线,也可以直接从二十三章开始看,到第八十八章回忆结束回到现在线。

2.精神放松之作,回忆篇在攻视角有致死量猫塑,不吃这口的慎入。

3.文章中主角爱看番是角色设定,作者只针对此设定对一些热门番进行了一定搜索与了解,后文还会出现一些别的热门番名,并不代表作者本人爱好,如出现争议番剧请无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