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你是我的和风暖阳 > 第10章 项目启动

你是我的和风暖阳 第10章 项目启动

作者:叶听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14:37:24 来源:文学城

周四下午两点,京市第一医院行政楼的第二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坐满了人。院方的王院长、李副院长、肾内科赵主任、兰亦心、叶晓霞,以及博锐科技公司的团队,包括研发总监江沐阳和其他几位核心技术人员,均已准时到场。

会议室窗帘半掩,投影仪的光束打在洁白的幕布上,映出“AI慢性肾脏病预测模型项目启动会”几个醒目大字,为会场奠定了专业而严肃的基调。

王院长年近花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扶了扶眼镜,沉稳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响起:“各位院里的同事,博锐科技公司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我们能共同坐在这里,正式召开这个AI慢性肾脏病预测模型的项目启动会。”

他环视全场,“在我国,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最新的流调数据显示,患者人数预计超过1.2亿。然而,肾脏病在早期阶段症状往往非常隐匿,导致大量患者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肾衰竭才被确诊。这不仅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给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高昂:“因此,今天我们启动的这个项目,如果能够成功研发并应用,其意义将非同小可。实现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精准预测,意味着我们能更早地识别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展,最终达到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节约医疗资源的目的。

院里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前期的立项论证、可行性分析以及伦理审查都已经顺利通过。接下来,就将进入关键的正式执行阶段。下面,我们就有请博锐科技的研发总监江沐阳先生,为大家详细介绍项目的具体规划和技术方案。”

在众人的掌声中,江沐阳起身,从容地走到演讲台前。他今天穿着一件合体的白色衬衫,显得干练而不失活力,站姿挺拔,沉稳自信,流露出一种技术精英特有的强大气场。

“非常感谢王院长的开场介绍,也感谢院方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出席。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博锐科技参与本项目的核心团队成员。”他语速平稳,吐字清晰。

他点击激光笔,幕布上依次呈现出五张专业的证件照,下方附有详细的履历介绍,“这位是庞文远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我们数据建模团队的负责人,在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有深厚造诣;这位是李文杰,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负责模型测试与验证;这位是王莉女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我们的医学信息顾问……”

介绍完团队骨干后,江沐阳将幻灯片切换到项目核心内容页。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结构清晰的三维模型框架图——左侧是数据输入模块,清晰地罗列着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和核心临床指标(血肌酐、尿蛋白定量、血压、血糖、血脂等),以及家族史、合并症病史等关键信息;中间是复杂的算法处理层,用交织的线条和节点表示;右侧则是直观的输出界面,显示预测结果(未来三年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概率百分比)和相应的风险分级(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并配有干预建议提示。

“这是我们团队初步构建的慢性肾脏病风险预测模型框架。”江沐阳用激光笔指向屏幕,“目前,我们已经基于国际上几个大型的、经过严格脱敏的肾脏病公开数据库,训练出了模型的基础版本,取得了一定的预测效能。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的医院专家们,“正如各位临床专家比我们更清楚的,中国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群体存在着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例如,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的比例相对更高;地域性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普遍较高的钠盐摄入量,对肾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和对治疗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要使这个模型真正适用于中国的临床实践,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本土化’适配和优化。这迫切需要倚仗贵院提供的、真实的、大规模的、尤其是带有长期随访数据的临床病例来进行模型的再训练和验证。”

坐在一旁的兰亦心听得非常专注,她微微颔首,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记下“中国患者特异性指标(高盐、共病),模型本土化,长期随访数据”几个字。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江沐阳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展示了一个设计简洁的医生操作界面,“我们对输出信息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医生不仅可以看到系统计算出的最终风险概率,还可以点击查看个性化的风险因素拆解分析报告。

比如,系统会提示该患者的主要风险驱动因素是‘未控制的高血压’还是‘显著的蛋白尿’,或者是‘血糖控制不佳’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辅助各位临床医生更快速、更精准地把握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干预和管理方案,同时也能帮助患者更直观地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升治疗依从性。”

兰亦心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对这个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又记下:“医生界面个性化的风险因素分析。”

“虽然我们团队中配备了专业的医学信息学顾问,”江沐阳的视线扫过前排就座的医院方成员,目光在兰亦心身上有片刻的停留,“但赵主任、兰医生各位才是真正扎根临床一线的专家,拥有我们无法通过书本获得的、宝贵的实战经验。

在后续模型的迭代优化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也极度依赖各位的专业意见和临床洞察。这个项目的成功,关键在于医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碰撞与融合,需要我们双方紧密协作,共同努力。”

王院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接过话头:“江总说得非常好。往小了说,这个项目成功,对我们医院来说是提升科研实力和临床服务水平的好机会,对博锐科技而言也是技术服务于临床的典范;往大了说,这是造福患者、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我们京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必定全力以赴,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与配合!”

“非常感谢王院长和各位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江沐阳面向会场微微鞠躬,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当经过兰亦心时,他唇角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那就预祝我们的合作顺利推进,早日结出硕果!”

启动会议程结束,进入自由交流环节,随后双方人员开始握手告别。江沐阳依次与王院长、李副院长、赵主任等院领导郑重握手致谢。

轮到兰亦心时,他向前微微倾身,伸出右手。当兰亦心出于礼节也伸出手时,他的指尖似乎无意地轻轻擦过她的指腹,随即迅速地握住了她的整个手掌。那握力比常规的商务握手要稍稍有力且持久一些,温热的掌心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同时,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说:“兰医生,接下来还请多多指教。”

这突如其来的的接触和低语,让兰亦心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一颤。她倏然抬头,对上江沐阳近在咫尺的眼睛。

他深邃的瞳仁里,仿佛有细碎的星光闪烁,那里面蕴含的情绪复杂难辨。还没等她读懂,江沐阳已经神色自若地松开了手,转向下一位的叶晓霞握手寒暄,仿佛刚才那片刻的异常只是她一瞬间的错觉。

会议正式结束,博锐科技的团队成员在王院长等人的陪同下先行离开会议室,院领导们也陆续散去。兰亦心却在会议室门口的走廊上出神。她轻握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那只手的余温,像一颗不经意间落下的小小火星,烫得她心头莫名一悸。她甩了甩手,似乎想要甩掉那有些烫人的温度。

叶晓霞往前走,却发现兰亦心没跟上,折返回来推了推她的胳膊:“喂,亦心,发什么呆呢?散会啦,人都走光了!”随即她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刚才那个博锐的江总监,跟你握手的时候,看你的那个眼神……啧啧,可够意味深长的啊,绝对有情况!”

兰亦心有一瞬间的尴尬,但很快语气就恢复了一贯的淡然:“别瞎猜。他……是张一鸣的高中同学,很多年前见过几次,仅此而已。”她试图用最简单的关系撇清。

“哦——原来是‘老相识’啊!”叶晓霞故意拉长声调,一脸“我懂了”的八卦表情,“怪不得呢!我这双眼睛可是雪亮的!我敢用我这个月的奖金打赌,他对你的感觉,肯定不像你说的‘仅此而已’那么简单。”

兰亦心无奈地轻轻推着叶晓霞往外走:“你的八卦精神真是如同滔滔江水,绵延不绝。赶紧走吧,我们得抓紧时间碰一下,详细规划一下接下来临床数据的整理规范、筛选标准和提取流程,我后面还有好几个操作要做呢。”

此时的兰亦心,只是将这次合作视为一个重要的、需要认真去完成的工作任务,按部就班地进行便可,不会对她的生活轨迹产生任何多余的扰动。

但她并未察觉,也未曾预料,命运的齿轮往往始于一些看似平常的瞬间。有些人与事的交汇,一旦走上了某条特定的轨道,便会悄然引发连锁反应,再难轻易停下,直至彻底改变既定的航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