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难语 > 第5章 第 5 章

难语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遥梦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2:16:39 来源:文学城

赏荷宴的风波看似平息,却在陆府内外留下了细微的涟漪。下人们对沈清漪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份隐形的怠慢收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掺杂着好奇的恭敬。

惊蛰伺候得愈发尽心,偶尔望向沈清漪的眼神里,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钦佩。

沈清漪却依旧如故,大部分时间仍留在停云居,仿佛外界的纷扰与她无关。

只是,她不再仅仅修复父亲的旧藏,开始让谷雨和白露留意搜集一些市面上的金石拓片和古籍消息。

这日午后,她正在比对一幅新得的汉代瓦当拓片与《金石录》中的记载,陆忠再次求见,神色比往日更凝重几分。

“夫人,督主请您前往西府书房一趟。”

沈清漪执笔的手一顿。西府书房是陆缜处理机要之地,等闲人不得入内,连日常洒扫都有特定的小内侍负责,从未让她踏足过。

她放下笔,净了手,语气平静:“可知何事?”

陆忠垂首:“奴婢不知。只知督主得了一件古物,似乎……有些棘手,想请夫人过去瞧瞧。”

古物?清漪心下疑惑,陆缜身边能人异士不少,何至于要她这个“深闺妇人”去瞧一件古物?但她没有多问,只道:“带路吧。”

这是清漪第一次踏入西府的地界。与东院的精致婉约不同,西府建筑更加轩昂阔大,廊庑深远,守卫森严,行走其中的仆从皆步履无声,面色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感。

书房位于西府深处,推开沉重的紫檀木门,一股混合着墨香、沉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房极大,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类卷宗典籍,并非她想象中只有公文,反而更像一个博学的翰林公的书房。

陆缜背对着她,站在临窗的大书案前,正低头看着案上的一件东西。他今日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玄色暗纹直身,少了些许朝堂上的威压,却多了几分居家的清冷。

“督主,夫人到了。”陆忠低声禀报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陆缜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是那副看不出情绪的淡漠样子:“过来。”

清漪走上前,书案上铺着一块深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尊青铜酒爵。爵身布满了斑驳的绿锈,造型古拙,三足鼎立,透着一股沧桑之气。

“看看此物。”陆缜言简意赅。

清漪依言上前,并未立刻用手触碰,而是先仔细端详。器型、纹饰、锈色……她看得十分专注,纤长的手指虚悬在铜爵上方,感受着那古老器物散发出的气息。

“这是……商周时期的酒爵?”她微微蹙眉,“形制古朴,兽面纹清晰,锈色层次自然,看起来……像是真品。”

“看起来?”陆缜捕捉到她语气中的迟疑。

清漪抬起眼:“督主既让妾身来看,想必此物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可否容妾身细观?”

陆缜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清漪这才小心地拿起铜爵。入手沉甸甸的,冰凉的触感。她仔细摩挲着爵身的每一处细节,指腹感受着锈块的质地和边缘,又轻轻敲击爵身,侧耳倾听其声。

片刻后,她将铜爵轻轻放回绒布上,沉吟道:“器型、纹饰、锈色,几乎无可挑剔,足以乱真。但是……”

“但是什么?”

“重量。”清漪肯定道,“略轻了一丝。若非对同类器物极其熟悉,几乎难以察觉。而且,您看这里,”她指向爵腹内侧一处极不显眼的、被锈迹覆盖的地方,“此处的铸造痕迹过于‘完美’了,少了些古法铸造特有的、自然的滞涩感。还有这锈,颜色层次虽对,但细闻之下,有一股极淡的、不属于古锈的酸涩气,应是做旧时留下的痕迹。”

她抬起头,看向陆缜:“这是一件仿造技艺极高明的赝品,若非在细微处吹毛求疵,很难识破。”

陆缜深邃的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赞赏,但很快被凝重取代。

他走到书架旁,取出一个不起眼的木匣,打开,里面是几封书信和一份残破的账册。

“这尊爵,是昨日有人呈送咱家,作为……‘故人之物’。”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寒意,“附信言明,此乃十五年前,已故太傅苏明远通敌案中,流失的证物之一。”

苏明远通敌案?清漪心中一震。

那是十五年前震动朝野的大案,太子太傅苏明远被指控通敌卖国,满门抄斩,牵连甚广。此案据说便是由当时尚是秉笔太监的陆缜主导查办,也因此案,他彻底奠定了在东厂和朝中的地位。

如今,竟有人拿着此案的“证物”来找他?是挑衅?还是别有图谋?

“呈送此物的人呢?”沈清漪问道。

“死了。”陆缜语气淡漠,“在将东西送到府门前一刻,毒发身亡。”

沈清漪倒吸一口凉气。这分明是有人设局,要将这烫手的山芋,连同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一并甩给陆缜。

“他们想用这赝品,试探什么?还是……想借此案,重新掀起风浪,对付督主?”清漪下意识地分析。

陆缜看向她,目光锐利如刀:“夫人觉得呢?”

沈清漪迎着他的目光,心念电转。这不仅仅是一件赝品那么简单,它牵扯到一桩沉寂多年的旧案,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和一个可能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若此物为真,或许有人想借督主之手,重查苏案,搅乱朝局。但此物是赝品……”沈清漪沉吟道,“那他们的目的,或许更直接。他们想知道,督主您是否还牢牢掌握着与此案相关的一切,包括……那些可能不为人知的细节。或者,他们想看看,您身边是否有人,能认出这是赝品。”

她顿了顿,补充道:“毕竟,能看出此物破绽之人,要么是顶尖的金石大家,要么……就是对当年苏府旧物,极其熟悉之人。”

话音落下,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

陆缜盯着她,眸中风云变幻,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其中翻涌,最终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潭。

他缓缓走到她面前,距离近得能让她再次清晰地闻到他身上那股冷梅香。

“沈清漪,”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她,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你可知,就凭你方才那番话,咱家便可让你悄无声息地消失。”

清漪的心猛地一缩,指尖冰凉,但她强迫自己站稳,毫不退缩地回视着他:“督主若想如此,便不会让妾身踏入这书房半步。”

陆缜盯着她看了许久,久到清漪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忽然,他唇角勾起一抹极淡、近乎冷酷的弧度。

“你说得对。”他后退一步,拉开距离,目光却依旧锁在她脸上,“所以,从现在起,这件事,你也脱不了干系了。”

他将那本残破的账册推到清漪面前。

“这是随着铜爵一同送来的。上面记录了一些模糊的银钱往来和代号。咱家需要知道,这笔迹,这用墨,这纸张……任何细微的线索。”

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找出做这件赝品的人,或者,找出这账册的来历。”

沈清漪看着那本散发着陈腐气息的账册,又看了看案上那尊足以乱真的青铜赝品,明白自己已经被彻底拉入了陆缜所处的漩涡中心。

拒绝?已然不可能。

她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那本账册,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面。

“妾身……尽力而为。”

停云居内,灯火彻夜未熄。

那本残破的账册和几张拓印下青铜爵关键细节的宣纸,几乎铺满了整个书案。

沈清漪仿佛回到了在江南时,跟随父亲考证疑难古籍的时光,只是此刻,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书卷的沉香,而是阴谋的硝烟。

她先排除了账册本身直接指向伪造者的可能——上面的记录太过模糊,代号难以追溯。于是,她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物证本身。

沈清漪用小刀极轻地刮下账册字迹上的一点墨垢,置于白瓷盘中,滴入清水,观察其溶解度和色泽变化。又取来自己常用的几种墨锭,研磨对比。

将账册空白边缘处对着灯光,仔细辨认纸张的帘纹、纤维。这纸张质地粗糙,并非官制或市面常见的品类,倒像是……某种特定地域产的土纸。

她反复摩挲那几张记录青铜爵细节的宣纸,指腹在脑海中勾勒那“过于完美”的铸造痕迹和那股极淡的酸涩气。做旧的手法如此高明,绝非寻常工匠可为。

时间在指尖一点点流逝,窗外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

惊蛰几次悄声进来想劝她歇息,都被她专注的神情逼退了回去。此刻的沈清漪,不再是那个温婉顺从的陆夫人,而是一个沉浸在破解谜题中的学者,眸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

陆缜站在停云居的月洞门外,隔着窗纸,能看到里面那个伏案疾书的剪影。他负手而立,玄色衣袍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陆忠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

“督主,查到了。那送东西来的人,是城南一个泼皮,收钱办事,对上家一无所知。毒是藏在牙缝里的,见血封喉。”

陆缜“嗯”了一声,目光依旧落在窗内的影子上。

“她……一直没歇?”

“回督主,夫人一夜未眠,只进了半盏参茶。”

陆缜沉默片刻,挥了挥手。陆忠躬身退下。

天际泛起第一缕晨光时,清漪终于直起身,揉了揉酸胀的眉心,眼中却带着一丝笃定。她铺开一张新纸,开始写下自己的发现。

辰时初,清漪带着那张写满字的纸,再次踏入西府书房。

陆缜似乎也一夜未眠,眼下有淡淡的青影,但精神依旧矍铄。他看着她走进来,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却神情清明的脸上。

“有结果了?”

清漪将纸递上:“督主请看。”

“账册所用墨,并非松烟墨或油烟墨,而是混合了某种廉价矿料,且研磨不匀,导致色沉而易剥落。此类墨料,据妾身所知,多用于……京郊西山一带的民间私塾或小作坊,因其价廉。”

“账册用纸,帘纹宽而疏,纤维粗短,夹杂少量未捣碎的草茎,符合西山地区利用本地茅草所造土纸的特征。与墨料来源地吻合。”

“那青铜爵的做旧,非寻常酸蚀土埋。其锈色层次是用多种矿物颜料混合特制胶液,分层点染、焙烧而成,手法极其刁钻,仿若前朝宫内‘造办处’流失的秘技。且那股酸涩气,并非寻常醋液,更似某种……药石之气。”

她顿了顿,抬眸看向陆缜,一字一句道:

“综合来看,制作这赝品、书写这账册之人,即便不在西山,也必然与西山一带有着密切联系,且精通早已失传的宫廷造伪秘技,甚至可能……接触过太医院流失的某些药石方子。此人绝非普通工匠,定是此道中的顶尖高手,且背景复杂。”

陆缜看着纸上条理清晰、证据链隐隐成型的分析,眸中精光一闪而过。他没想到,她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挖掘出如此指向明确的线索。

这已不仅仅是才学,这是近乎刑名断狱的洞察力。

他放下纸,目光深沉地看向她:“西山……造办处秘技……药石……”

他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脑海中似乎有某些线索正在串联。

忽然,他问道:“你如何知道造办处流失的秘技?又如何辨别那药石之气?”

沈清漪平静答道:“先父在世时,曾受邀协助翰林院整理前朝档案,妾身随侍在侧,读过一些散佚的杂录,其中便有提及前朝造办处能以假乱真的仿古技艺,描述与这铜爵手法颇为相似。至于药石之气……先母体弱,妾身常年侍奉汤药,对各类药材气味略敏感些。”

她回答得不卑不亢,理由充分。

陆缜凝视她片刻,忽然道:“此事,你立了一功。”

沈清漪微微一怔,垂下眼帘:“妾身分内之事。”

“分内之事?”陆缜走近几步,声音低沉,“你可知道,你查出的这些,可能会将你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从妾身看出那是赝品开始,便已然身处其中了,不是么?”沈清漪抬头,反问道。

陆缜看着她清澈却坚定的眼眸,第一次在她面前,极轻地笑了一下。那笑容极淡,却瞬间冲散了他眉宇间惯有的阴鸷,显出一种近乎真实的、带着些许欣赏的意味。

“很好。”他道,“从今日起,府库内的古籍字画,若有难以鉴定的,会送来停云居。西山之事,咱家自有安排,你暂且不必再管,但需谨记,今日之事,出你之口,入我之耳。”

这是信任,也是更深的捆绑。

“妾身明白。”

沈清漪告退离去。走到书房门口时,陆缜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缓和:

“回去好生歇息。让厨房给你炖盅安神汤。”

沈清漪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轻轻应了一声:“是。”

走出西府,晨光熹微,落在身上带着暖意。清漪深吸了一口带着清晨露气的空气,感觉一夜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

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深沉肃穆的西府书房。那里面的男人,依旧危险、莫测,但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昨夜的合作与今晨那句淡淡的关怀中,悄然改变了。

不再是单纯的利用与被利用,而是多了一丝……基于能力和价值的,微妙联结。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那里似乎还残留着触摸古老青铜和粗糙纸张的触感。

这偌大的陆府,这看似固若金汤的牢笼,似乎终于被她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