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千年 第二部 > 第55章 风立

梦千年 第二部 第55章 风立

作者:趁早睡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05:55:54 来源:文学城

夜色深得像一口井,沉默、冰冷、无边。思陵宫幽寂无声,风卷过檐角,吹散几缕残烛的烟气。

李承尧坐在榻边,鬓发凌乱,眼中血丝纵横。他听见沉重的脚步声,从远处缓缓传来。那声音每一步都稳,却沉得如同千钧。

门被推开。李世民披着黑色貂裘立在门口,烛光在他身后晃动。

那一瞬间,父与子之间的距离,仿佛隔着整个天下。

李承尧未起身,只是垂眸,声音低而冷:“儿臣何德,能劳圣驾亲临?”

李世民静静看着他,良久,才缓缓开口:“你瘦了。”

这一句简单的话,像风掠过冰面,没有涟漪。

李承尧抬头,目光灼灼:“陛下来此,不会只是为问儿臣安否。”

李世民走近几步,坐在案前。他的手指在案上轻轻叩着,声音低沉:“你母后之位,朕早已加封入祀。宫中无她,东宫亦空。朕只想问你一件事——”

他顿了顿,目光深得看不见底:“承尧,你恨朕吗?”

殿中一片寂静。李承尧的唇角轻轻一动,露出一丝笑,那笑淡得几乎是悲凉的。

“儿臣不敢。”他说得平静,连呼吸都不乱,

“若恨能救我,我早该恨了。只是……父皇废我,不曾问我半句真伪。”

李世民的手微微一抖,却仍维持镇定:“你诬陷你兄长谋逆,此事有迹可循。”

“是。”李承尧抬眸,目光中闪着被逼至绝境的清醒:“但父皇可曾想过,我为何要那样做?”

李世民沉默。烛火映在他眸中,跳跃如一线寒光。

李承尧缓缓站起,声音沙哑却清晰:“因为我怕。父皇,儿臣怕得连梦里都是风——那风,不知从哪来,却要吹走我的一切。”

他苦笑,声音几乎哽咽:“我以为,夺燕王之信,立储之稳;可如今才知,那风……从未止过。”

李世民的指节在案边发出轻响,他垂下眼,声音极轻:“你若肯等十年——天下,终是你的。”

李承尧怔住,眼底光芒一闪而灭。

他低声道:“若是十年,父皇还在我前,我仍不配。”

李世民凝视他片刻,声音低沉:“这些日子,可曾思过?”

李承尧微微一笑,那笑意冷而淡:“思过?儿臣日日思过,思自己失了父心,失了储位,也思父皇要的太子,是怎样的人。”

他顿了顿,眼神清澈如镜,带着一丝近乎悲悯的平静:“后来明白了——父皇要的,从不是人,而是‘顺’。”

李世民眉心微动,沉声道:“若汝能顺,今日何至于此?”

太子抬眸,目光一瞬如刀,却又迅速收敛。

“顺者,可保天下;逆者,必失宠。可父皇,您可曾想过——若太子不逆,又何以继承帝王之心?”

殿内一片寂静,只听得风拍殿门的声音。

李世民神色渐冷,缓缓道:“承尧,朕未曾不惜你,只是你心太深。太深,便不安。”

李承尧笑了,笑意更淡:“安?儿臣若安,便不配为太子。”

他缓缓抬起头,语气如叹:“父皇可要立赵王?”

李世民没有答,目光微沉。

太子便懂了,轻轻点头,笑意如刀割般薄凉:“果然。若立承平那便是另一个我。”

李世民抬眼,眼中一瞬闪过复杂的情绪:“他与你不同。”

“不同?”李承尧轻声问,“不过是比我更年轻,更听话。若您愿,他也会走上我这条路——只要冠上‘太子’二字。”

李世民缓缓闭眼,良久未语。风声愈急,烛火几次将灭。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哑:“朕立太子,不是给他荣华,是给他一场劫。若他渡得过,便为君;渡不过,便成亡。”

李承尧抬头,神色平静如死水:“那劫……您也逃不过。”

李世民微怔,目光中闪过一瞬讶异。

太子轻笑,眼底是一种近乎悲哀的清醒:“父皇困我于位,也困我于天命。您为天下立储,却不知天下早困于您。若命是牢笼,谁又真逃得脱?”

李世民沉默许久,只留下一句:“承尧,好生自处。”他转身,衣袂拂过风雪,背影沉入夜色。

李承尧静静望着那扇门,风从缝隙吹入,吹灭了最后一盏烛。

黑暗中,他低声喃喃:“父皇若真要天下无乱,便不该再立太子。”

贞观二十一年,长安重开春霁,宫门上新漆未干。

太极殿前,百官列班,风从朱雀门吹入,拂过旌旗,掠过阶前青石。

殿上帝座高悬,李世民端坐于上,神色沉凝如山。

一声传呼:“宣——燕王李承风,入殿。”

李承风缓步而入,衣冠整肃。他未着金袍,只是一袭素白,衣角随风微扬。

那一瞬间,群臣几乎以为他不是来受册,而是来送别。

李世民凝视着他,许久未言。风吹动殿帘,烛火摇曳。

“承风,”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母亲离去后,朕想了许久。她说你是风,自在而无羁。可如今天下未定,朕要的,不只是风,而是能镇住风的人。你可愿承此位?”

李承风抬头,目光如秋水,澄明而无波澜:“若我不愿呢?”

李世民微微一颤,却只是缓缓叹息:“那便由命。”

殿中寂静。李承风忽然笑了,那笑如春风般清淡。

“父皇,我不信命,但信人。”

他上前一步,跪下叩首,声音清朗:“若此位能让天下少一人被命所困,我愿坐。”

李世民的手指轻颤,那一瞬,他看见的不是臣子,也不是继承者,而是那个——曾被舒涵以全部命运守护的孩子。

群臣齐呼:“贺太子——!”殿声回荡如潮,钟鸣震彻宫阙。

李承风起身,缓缓转身。他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殿外那一缕飘散的春风上。

风掠过他的发,拂过他的额,轻轻扬起衣袂。烛焰微颤,仿佛那夜舒涵燃尽密札的余光。

钟声再起,春风穿殿。太子立,天下定。可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知道一个自由的灵魂,正在金殿之上,被命运温柔地囚起。

李承风站在偏殿窗前,目光穿过初醒的长安,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沉重与兴奋——太子之位像一件无形的锦衣,既华美,又束缚。

凌瑶悄然走到身旁,微风吹起她的发丝,他伸手替她拂去,指尖温热。

“承风,”她轻声道,眼底闪着柔光,“你会一直这样,既为天下,也为我吗?”

他回眸,目光沉稳而温柔,像是横亘在风云中的一座山:“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便能肩负一切。权力可以限制别人,但永远无法限制你我之间的心意。”

凌瑶微微一笑,眼神坚定而温柔:“那我便不再担心风云与权势,我自由而立,不是为你停下脚步,只是愿意与你同行。”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清澈,像为他们独有的情感镀上光辉。

权力之外,世事再纷扰,也不能阻隔他们的互相守护与惺惺相惜。

几日后,风卷着枯叶掠过思陵宫的门扉。一座昔日太子所居的宫苑,如今门扉半闭,烛影微摇。

侍卫奉命远远避开,只留一盏孤灯照着那片冷清。

门缓缓推开。李承风步入殿中,身着素色常服,披着一层薄氅,脚步无声。

他看见李承尧正坐在案旁,削着一支折断的玉笔。笔锋已毁,玉屑散在案上,像雪。

“殿下,”李承风开口,声音平静,“承风来见你。”

李承尧抬头,笑了一下,那笑意里带着一丝苍白的讽意:“如今该叫你太子了。”

李承风摇头:“我从未要过这个名。”

“可你得了它。”李承尧淡淡道,手中那支折笔终于碎成几段。

他抬眼,神情里没有恨,只有一种疲惫的清醒:“你知道吗?父皇立你那日,我一点也不惊讶。其实我早知道——他一直怕我,也一直在等你。”

李承风沉默片刻,道:“他也怕我。”

李承尧怔了怔,随即笑出声:“哈哈……对,他怕的不是谁坐那龙椅,而是怕命。我们都在他的命里,被他替换、被他成全。”

烛火微颤,映在两人脸上,一人带着寒意,一人带着疲色。

良久,李承风低声道:“承尧,你若早些看开,就会明白——我们都只是他的影子。”

李承尧垂眸,声音低缓:“你说得对。可我不同于你,承风。你能背风而立,而我,是被生在宫墙里的。”

他抬眼望向李承风,目光忽然锐利:“你可知道,若不是母后早亡,我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父皇给了我一切,又在我最渴望被看见的时候,收走了我自己。”

李承风静静看着他,神色未变。

“所以你恨他?”

“我恨——也不恨。”李承尧苦笑,“我恨他让我变成今天这样的人;可若我不是他儿子,我什么也不是。”

沉默。风从窗缝吹入,烛焰颤抖。

李承风轻声道:“你曾是储君,万民所望。如今……若我有朝一日也陷入这局,你会笑我吗?”

李承尧看着他,目光忽然柔下来:“不会。因为那时,你也就成了我。”

李承风沉默许久,微微俯身,郑重一礼:“承尧,你若有怨,有恨,都该留给我。风自会替你走完这一局。”

李承尧怔住,忽然笑了,笑得几乎像哭:“我倒要看看,你这阵风,能吹出宫墙去吗?”

烛火将灭,殿中只余两人对视的寂静。那一刻,兄弟二人都明白——他们其实都不过是被命选中的囚徒。

一个被囚于权,一个被囚于义。

当李承风转身离开,门外的雪光映在他肩上。李承尧缓缓闭上眼,低声呢喃:“承风,你若真能走远……替我看看外头的天。”

夜色深沉,东宫内只余几盏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

李承风独坐案前,身着素衣,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玺——那是父皇今日授予他的太子之印。

窗外春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宫墙外桃花初绽,花瓣随风轻轻摇曳,落在青瓦与石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抬眼望向窗外,东宫院落在春夜微光下宁静而清新,仿佛整个宫廷都被柔和的绿意覆盖,又带着几分孤绝。

他轻轻叹息:“父皇选择了我……却也让我承载了这天下的锁。”

手指摩挲玉玺,记忆涌上心头——舒涵的目光、她的话语、母亲那份将自由赋予他的意志。

“母亲……你说,我不该被束缚。可父皇赋予我的,却是一条从未选择的路。”

他站起身,走向殿中窗边。春风透入窗棂,吹动案上的卷轴与灯火的微光,映在他的面庞上,清冷而坚定。

“权力……是不是必须用牺牲换取?若我不做太子,父皇会担心天下不稳;若我接下储位,我又要承受多少天下的期望?”

他闭上眼,感受风从窗外吹入,掠过脸庞,像母亲当年低语:“风,你要自由。”

“自由……”他喃喃,指尖轻触玉玺,“可自由,在权力面前,又该如何保持?”

案前,他将玉玺轻轻放下,闭目沉思。脑中浮现的,不只是父皇的期许,还有废太子李承尧的影子——那个聪明而骄傲,却因心术不正而被废的人。

“或许……父皇终究怕重蹈覆辙,他选择我,也是一种妥协。”

他缓缓走向殿中长案,抬手触摸案上的奏折,心中浮现一丝笑意:“母亲,你算过每一步,但你让我自由。我能背负天下,却不愿被命运束缚。”

他转身看向殿门,灯火摇曳,春月透入,洒在金漆地砖上。

“父皇立我为太子,但我——不只是太子,我是风。我不愿被宫墙、权力与命运锁住。”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双拳,目光中有冷冽,也有坚定:“无论天下如何波涛汹涌,我都要走自己的路——像风,纵横天地,不羁而自由。”

春风拂过,桃花瓣轻落,仿佛回应他的誓言。

东宫内,太子李承风独自站立,月光与灯光映在他眼底,温柔却明亮——这不仅是权力的起点,更是自由的起点。

三月太子新立,太极殿内,金碧庄严,龙榻之上,李世民神色威严,目光沉静。礼部尚书上前,手持奏章,声音恭敬:“陛下、太子殿下,礼制有命,东宫宜纳侧妃,以辅佐太子礼仪,增添荣仪,恭请殿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目光转向承风,缓声道:“承风,此事非小,父皇愿听你亲自回覆。”

李承风起身,神情沉稳,却带着年轻人的坚毅:“父皇所言极是。承风知礼制之所需,亦明群臣之良意。然承风心有所系,仅一人。”

李世民眉头微挑,语气不急不缓:“一人?汝意如何?”

承风目光坚定:“凌瑶是儿臣心之归处。天下风云,儿臣可筹谋;爱情之事,则不可为礼制所左右。若要纳妃,儿臣心意自有分寸。”

李世民沉默片刻,缓缓点头,目光里既有考量,也有一丝认同:“嗯……承风尚懂自由与责任之理。父知汝心,但此事,需谨守分寸。”

承风微微一笑,低声道:“父皇放心,儿臣自明轻重。”

晨光透过太极殿窗棂,洒在父子二人身上。权力与礼制之重,如同金殿之柱,稳固而不可撼动。但在承风心底,凌瑶便是唯一不受权力束缚的归处。

东宫内,晨光初透,金瓦微亮,映照在青砖上,李承风立于窗前,目光穿过檐角斜射的光影,神色沉静而深远。

偏殿门扉轻响,凌瑶轻步而入,裙摆拂过青砖。她静静站在他身旁,目光温柔,却带着少许忧虑:“承风,今日群臣上表,请纳侧妃,你打算如何应对?”

李承风缓缓转身,目光如清泉般深沉:“纳侧妃是太子之礼,顺乎制度,也是天下对我的期待。”

他顿了顿,声音低而坚定,“但我不愿让心,随制度被分割。你知道,我从不想成为父皇那样的人——为了权力压抑心意。”

凌瑶轻轻笑出声,眼底闪过狡黠:“那你打算……不顺从礼制吗?”

李承风轻笑,微微俯身,将手轻握她的手:“我的心中,从未给别人留余地。群臣可以谈礼数,可我的爱情,不容替代。”

她轻轻点头,唇角含笑,目光柔而坚定:“承风,无论东宫风云如何,我会与你并肩。你若心安,我便心安。”

他抬头,目光如夜空般深邃:“瑶,你随我而立,我便敢对天下宣告:我的太子之位,虽承国命,但我的心,只属于你。”

凌瑶微微靠近,声音轻柔而笃定:“我也是。”

晨光透过窗棂洒落,映在二人身上,温暖而清澈。外面的宫墙、奏折、规矩、期望,全被隔绝。东宫之内,他们是彼此唯一的庇护,也是彼此自由的港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