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千年 第二部 > 第5章 圆满

梦千年 第二部 第5章 圆满

作者:趁早睡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18:16:02 来源:文学城

这一天,长安的天光柔和而冷。

宫门外,鼓声自远而近,仪仗金旗映照城阙。

李世民骑在马上,他身穿太子朝服,红袍金缕,神色如玉。

他目光越过人群,看见远处的舒涵,她的凤冠在阳光下微微闪烁,霞帔如火,金衣映着春光,却没有一丝多余的娇艳。

她的眉目再也没有旧日的锋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从容。

李世民下马,走上前。

风掠过两人之间,带着春日里的一丝凉意。

他看着她,声音低沉而稳:“舒涵,别来无恙。”

舒涵行礼,语气平静:“太子殿下安好。”

李世民的手微微一紧——她叫他“太子殿下”。

这一声距离,比千里草原更远。

“你瘦了。”他开口,语气很轻。

舒涵笑了笑,看他的目光清亮而沉稳:“长安的风,比草原细。”

李世民注视着她的眼,那笑太淡,不似喜,也不似怨。他忽然发现,这两年,她身上那种冷静的光,让他既敬又惧。

“太子迎新。”仪官高声宣读。

他伸出手,去接她。那只手,不再是握剑的手,而是执掌天下的手。

她停顿片刻,手指轻颤,像是在回应,又像在抗拒。

她想起初见时,他还是意气未脱的少年;如今,他已是太子,是未来的帝王。

而她,竟成了他身侧的妻。

她伸手,被他稳稳接住。那掌心的温度穿过层层丝帛,抵达她的心口。她的呼吸一滞,仿佛时间在此刻终于汇成一个圆——她命运的圆。

李世民握着她的手,忽然有一种几乎要笑出声的冲动——多少算计、多少血与火,原来竟能换得她今日站在自己身旁。

他俯身,贴近她耳畔,极轻地说了一句:“舒涵——我们做到了。”

太极殿内高梁雕刻,光线透过琉璃窗洒下斑驳金色。

李渊端坐正殿,衣袍庄重,目光如水,却深藏着帝王的洞察。

群臣列于殿侧,手执礼册,衣袍整齐。见两人对视片刻,便齐声高呼:“恭贺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入东宫!”声音沉而宏亮,如鼓,如钟,震过檐角,落入宫墙。

李渊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沉:“舒涵,你父王以重礼托孤于大唐,今日册封,你心可安?”

舒涵俯身行礼,声音清亮而坚定:“臣妾心安。父王托孤,臣妾必守;太子殿下相伴,臣妾当尽心辅之。”

李世民看着舒涵,她语气恭敬,笑容如风吹落的柳絮,轻而远。

李渊注视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既如此,本朝赐金百锭,册封仪仗,迎入东宫。”

舒涵再行一礼,低声道:“谨遵圣命。”

随即,大殿正中设立的婚礼仪式开始。群臣依序呈上册书、金银帛绢,李世民接过,作揖回礼,每一礼都庄重而缓慢,仿佛要把这一刻的每一道气息都烙进记忆。

百官中有的低声窃语,有的肃然不动;宫女们执灯守侧,长长的烛光映在殿瓦上,如历史的呼吸。

朝贺之后,太子与新妃步入东宫喜宴。殿内琉璃灯高挂,桌上盛满贡品,鱼龙银盘,果品金盏,彩绸飘拂。席间乐声清越,宫女轻舞,吹箫击鼓。

舒涵端坐案侧,凤冠微闪,白色凤羽轻轻挨着发间。她手中握着那份婚书,指尖触及金纸的纹理,感受到册书的厚重与沉静。

李世民立于案前,红袍金缕,目光扫过宾客,又落在她身上。

宫殿外北风轻起,吹过檐角,带起金铃轻响,也卷起舒涵发间的银羽。

舒涵侧头看他,轻声说道:“太子殿下,风还是从北来。”声音低而平静,如同当年雁门关的夜风,带走她过往的草原岁月,也带来她新的宿命。

李世民微微俯身,低声应道:“风总会顺我们而来。”

他明白——她依旧是草原的风,而他,只能紧握那风中的手,不敢放开,也不敢奢望完全掌控。

风穿过殿宇,轻拂金帘与朱柱,像是为这一刻的相遇,留下无声的见证。

夜深,长安的风自朱阙间流过,吹动宫灯。

热闹的声浪早已散去,只余静夜的回响。

舒涵坐在殿中,披着霞帔,鬓发垂落,额前金饰轻颤。她的心口微微发热,却掺杂着无法言说的冷意,烛影摇曳,她的影子在地上微微晃动。

李世民推门而入。他已脱去礼服,只着一身深衣。步履轻而稳,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她心底最柔软又最防备的地方。

“太子殿下——”她才开口,他已经抬手,语气冷而低:“别叫我太子。”

那一瞬,连烛火都似乎被震得微微一颤。

他缓步走近,目光如夜色般深沉,透着无法忽视的笃定。

“舒涵,你知不知道——我忍你这一声‘殿下’,忍了多久?”

这句话像轻轻落下的一块石子,激起她心底涟漪。

李世民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力道不重,却没有半分退让的余地。

“从今往后,你在我身边,风雨再无你一人独行。”他俯身在她耳边低声说道。

舒涵心跳一滞,抬眼望向他,眼底的冷意被他彻底击碎,只剩下像春水般的清澈。

“世民……”她低声唤他,声音轻得几乎融入夜色。

李世民的手抚过她的发,动作温柔,像是在确认她的真实存在。

“舒涵,我不想再克制,也不想再算计。我只想——这一刻,天下与我无关。”

他的手掌覆在她的背上,稳而温柔。他们的距离只剩一寸,心跳声在静夜里交汇,却无声胜有声。

烛火静静摇曳,光影在殿中起伏。

空气似乎凝住了,连风都不忍惊扰这片寂静。

他的气息拂过她的唇畔,她下意识屏息,指尖轻颤,却没有后退。

那一瞬,他俯身,唇轻触她的唇,温柔得几乎没有重量。

那一瞬,她忽然明白,这不再是少年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无声的誓言。

夜深了,东宫寂静。烛光燃得极稳,连火舌都不再跳动。红烛一对,对映着檀木床上的影子,如水一般。

殿外的夜色深沉,远处传来宫钟的余音,缓慢而悠长。

风自朱阙间掠过,吹动珠帘轻响,像梦中的回声。

李世民伸手,将她揽得更近。

舒涵的额头轻贴在他胸前,听见他平稳的心跳——一下一下,如山川静流。

那心跳的声音,渐渐与她的呼吸合拍。

他们相拥而眠,天地俱静,仿佛连长安的风,也在这一刻,为他们停了下来。

卯时三刻,李世民睁开眼的时候,天还未亮。

殿外静极了,只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宫钟三响,清越悠长。

宫门的铜铎随风轻轻晃动,发出极低的金声,像在提醒——黎明将至,早朝将启。

窗纸透出一线灰白,光未至,却已能感到春气的微凉。

他没有立刻起身,只是转过头,看着她。

舒涵睡得很安静。她的呼吸细得几乎听不见,鬓边散落几缕发丝,在枕上蜿蜒成一条浅浅的影。凤钗在灯下闪着微光,金色的纹理极细,像她手指上的薄茧一样,不显眼,却让人心疼。

他伸手,指尖悬在她脸旁,却终究没有碰。

他怕惊醒她。也怕惊醒自己。

——她真的就在他身边了。

不是梦,不是想象,也不是远在突厥边塞、信使辗转而来的名字。她睡在他的枕边,呼吸与他同频。

可他心里,竟生出一种莫名的荒凉。

他曾以为得到她,就能得安宁;如今他得到了天下、得到了她,却发现两者都不属于他。

他看着她的眉眼,那份宁静里藏着一丝他无法解开的东西。

他轻声叹息。伸手替她掖了掖被子,手指轻轻掠过她的发梢。

窗外,宫人低声传唤,脚步在廊下轻响——东宫的黎明已至,而他仍舍不得离开。

晨光自窗棂间透入,薄雾浮在宫阙之间,金瓦被露水映得微亮。

舒涵醒来时,榻侧的被褥已凉。昨夜的余温早散,帘外传来宫人轻柔的脚步声与盥漱水的碰响。

她缓缓起身,披上外衫。那霞色的丝料在晨光中轻微闪动,如露水凝在花瓣上,明亮,却将落未落。

侍女低声禀道:“殿下已上朝。命妾随时侍奉娘子梳洗。”

舒涵微微颔首,声音温柔:“备水吧。”

铜盆中水光潋滟,浮着两瓣白梅花。她低头洗漱时,看见水中倒映的自己——眉眼依旧,神情却与昨日不同。那种细微的变化,连她自己都说不清。

换上素色常服后,宫人来请:“太子妃娘娘请侧妃娘娘移步承徽殿。”

她的唇角微微动了一下,似笑非笑。

“我知道了。”

“娘娘说,殿中春茶新制,愿与您同赏。”

舒涵沉默片刻,轻轻道:“好。”

承徽殿在东宫深处,檐角垂着细铃,随风作响。她步入殿门,香气淡雅,帘后光影温柔,一位女子正端坐于主位,衣色如月,鬓边只簪一枝白玉兰。

舒涵抬眼,目光温和而清澈,心中却涌起一丝共情——她比任何人都明白,爱上李世民不只是甜蜜,更是孤独。

长孙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极稳:“公主远来,舟车劳顿,殿中略备薄茶,权作接风。”

舒涵垂首行礼,先以突厥礼,后以汉礼,姿态从容:“妾身阿史那舒涵,见过太子妃娘娘。”

长孙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片刻后,微微一笑。那笑极浅,却带着天生的威仪。

她轻声道:“东宫有规矩,凡事有章,望妹妹不必拘谨。”

舒涵的神情如水,语调平稳:“妾身远来长安,自当谨守之。”

两人对坐,茶香袅袅。

长孙氏亲自起身,为她添茶,动作端谨却带着几分和意。

“殿下今晨上朝时,神色极好。”她淡声道,“想是昨夜安歇得甚安稳。”

这句话落下时,舒涵的手指在茶盏边微不可察地一顿。

她抬眸,唇角含笑:“太子殿下心事方宁,自当安好。”

长孙氏的笑意未变,只是目光深了几分。两人之间一瞬静默,唯有金炉里的香线蜿蜒升起,仿佛连空气都屏住了呼吸。

半晌,她轻轻放下茶盏,语声依旧温婉:“妹妹初入东宫,若有不习之处,尽可遣人来请,我宫中女官多有经年旧人。”

舒涵欠身一礼,声音温和:“多谢娘娘体恤。”

殿外风过,吹动帘影,茶香缭绕。

两人对坐无言,一静一柔,谁也不曾多说一句。长安的晨光洒入殿中,照在两人之间,恍若无声的试探,又像命运初织的丝线。

自承徽殿而出,清晨的阳光透过朱窗,斑驳地洒在青砖铺就的宫道上。舒涵跟在宫女身后,步履轻盈,却不失庄重。

宫女引路,先到承光殿,殿门高大,雕梁画栋,金漆闪耀,殿内正中是太子座椅,侧殿书案、跪垫整齐排列。

舒涵轻轻抬眼,目光在朱柱与琉璃间掠过,感受到一种庄重却不压抑的威仪。

“此处乃太子处理政务之所,殿上诸事需谨慎而行。”宫女低声解释。

随后,她们沿走廊来到寿成殿,这是太子寝宫,殿内香炉静燃,屏风掩映,床榻整洁,书卷随意摆放,仿佛仍留着昨晚新婚之夜的气息。

最后,她被引到侧殿——她未来的居所。小院幽静,廊檐下风铃轻响,院内植有几株早春花木。殿内布置简洁,床榻、书案、梳妆台错落有致。

她缓缓落座,手指触及窗沿冰凉的木纹,指尖感受到纹理的细腻,却也像触碰到了自己的心绪——平静而又深藏暗流。

宫女在旁低声提醒:“娘娘可随时熟悉宫中各处,勿迷路。”

她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窗外的朱瓦屋脊上,微风掠过,带来庭院里早春花木的清香。

她想起草原的风、夜色里的马蹄声、故乡的雪和风,都仿佛还在记忆深处回荡。

孤独在心底轻轻浮起,却被清醒压制。

她轻抚衣袖,像抚平心底波纹,也像在告诉自己:

“这里是归宿,也是牢笼。既选择爱,就要承受它的重与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