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盲女生存札记 > 第2章 第二章

盲女生存札记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其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8 18:15:24 来源:文学城

看着王玄之被王珏拎着衣袍到那四人跟前,她并不出声解救,反而看戏般的撩起袍子坐在沙子上,接过司祁用水泡软的馕饼撕开来吃。

王玄之随意撩开袍子蹲下,拉过温璋的胳膊,搭上手细细诊脉,又将鼻尖凑近温璋的衣裳,“是当路君部落的迷药。”

他抬首,神色早已不复刚刚的吊儿郎当,颇为严肃,鼻尖凑近温璋的衣袖。

当路君部落向来在草原一带游牧,时不时骚扰一番大昭边境,甚少踏足大漠,怎会和他们遇上?

“能辨出是哪一支吗?”王璟问。

当路君部落分着好些支系,他们的迷药大多是就近采取代代流传,每支都有些不同,通常人并不能辨认出什么,但若有心人细细钻研,自能找出其中区别。

王玄之恰是其中一人。

然他却面色凝重,摇摇头,“应是新的。”

这茫茫大漠,新的迷药,昏睡的世族子弟,随时可能去而复返的当路君人。

还真的,麻烦。

王璟垂眸,看了眼四周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众人,吩咐道:“找些绳子,把手绑了,驮到骆驼上走。”

“绑手?”王玄之惊了,“不是,他们不是什么大家族的吗?”

“那又如何。”王璟满不在乎,“我又没见过他们。”

没见过,自是不知道他们是谁,即不知身份,还有隐藏的危险,那她怎么弄都应无碍。

她心里辩解着,倏尔目光一转,瞧见崔悦那玉珏还在司祁手中,微微叹息,罢了罢了,她就当为自己积德了。

“三哥,一会儿走的慢些,别让这些贵公子颠下来。”

摔坏了,可就不好玩了。

众人显然明白了她的意思,队伍有序的收拾起来,有人去牵马和骆驼,有人去找绳子,不过片刻,队伍就整装待发。

王璟平复了一下心情,也不知怎得,她烦躁的很。

她并非不知轻重,大昭建立至今,便有传言道:宁做世族客,不进庙堂殿。

可见世族地位,尤为温崔两族,阁臣辈出,十位开国功臣中,两族共占七位。

若是在此得罪了这几位郎君,怕是长安一行难如登天。

若是没气了,到也好说,只当没见过,偏生见过还活着,她还没那个闲心再去捅几刀。

更何况,若几位真能回长安,对她而言便是助力,何乐而不为。

王璟翻身上马,脸无铅华,首无珠翠,眉宇妍秀,明澈的眼瞳,清雅的眼尾微微上翘,清冽又含着一丝散漫,身着天青色窄袖长袍,衣摆随风猎猎作响。

并未再分神给那四人,自己勒马前行,队伍众人噤声,赶忙加快手中速度,以免惹得王璟不快。

要知道,自家家主年岁虽小,但却并不是什么心软之人,脾气向来不定,若真惹到了,怎么得罪的都不知道。

在这风沙弥漫的大漠,时间最是不好把握。

日头渐盛,温璋等人还无醒来的迹象。

王璟望着烈日,眉头紧皱,据她所知,温璋,字益之,乃当朝宰相温晓第二子,性情温文,谦恭儒雅,自小便有神童的赞誉,她想起刚刚的细细打量,脸庞虽有污渍,却难掩其俊秀眉目。

她不由得想起曾经无意闯入了叔父王元的密室中看到的那些画像,长安城中排的上名号的郎君皆有,这也是她为何能一眼看出几人身份的原因。

但可疑的是,独独温璋的画像从幼时皆有,每年两幅,不曾间断,更有册子记载着他的行事,可惜的是,她才刚刚翻开,便被叔父发现,训斥了一番,此后,她再偷摸进入密室,画像还在,独独册子不见了。

她曾问过叔父原因,然只得一句故人之子,既是故人之子,为何其兄温琮没有?

她百思不得其解,追着问了几次,却每每只得叔父默然。

为何救他们?为日后之便,亦为心中有惑要解。

她定要搞清楚,温璋于她叔父而言,特殊在哪里。

王璟瞬觉心中清朗,原本烦躁的心逐渐安定下来,收回目光,轻拢缰绳,“便在前面休息吧。”

黄沙漫漫,阳光炽热如火一般,没有风,闷热的天气让人呼吸都略显笨重,汗湿的衣服摩擦着皮肤,却无一人出声抱怨。

王璟忍着不适,随手将缰绳往后一递,身后的人立马接住,牵着马走到不远处,仔细照料。

“醒了醒了!”王玄之忽然高声大喊,冲着她这里摇晃着手臂。

王璟快步走过去,果然有一人坐起,到了跟前,心下略有失望,醒来的是崔悦,不是温璋。

她很快将神情掩饰过去,面色如常,“再看看其他人。”

王玄之松开崔悦的手,转身去看另外三人。

崔悦迷瞪着起身,看到周围的一群人,略有踉跄的抵着沙子向后移动,直到碰到不知什么东西才停下,脑中一片空白,惊恐道:“你们......你们是何人?”

司祁上前,躬身揖一礼,“郎君安好,现下可清醒着?”

崔悦警惕盯着看她,并不答话。

司祁微微一笑,浅声道,“吾等在湖边见到诸位郎君昏迷,心中存疑,若有冒犯,还望见谅。”

听此,崔悦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子松懈下来,不自然的抿了下唇,打量了司祁一番,才哑着嗓子道:“多谢。某与同伴偶遇狼群,奔波一夜才脱身。”

“怕是不止。”王璟上前两步,用匕首将玉珏的穗带挑起,递至崔悦眼前,颇有些揶揄道:“诸位郎君的财物,怕是只有这个了。”

崔悦一慌,连忙伸手拿过,见玉珏并未损害,复又摸向肩膀,那里空空如也。

“倒是奇了,我还是第一次见沙漠里劫财不杀人的。”王璟随意的将水囊一抛,扔在崔悦的身上,负手而立,“郎君哪里人?”

崔悦慌忙接过,踉跄起身,亦揖一礼,表情郁郁的,言道:“在下崔悦,乃长安人士,与同伴游学至此,不曾想......”

游学?有意思。

自大昭建立以来,玉门关以西旧地迟迟得不到收复,因而小国林立,商队行商四方,手里握着好几个国家的通关文书,还要避免当路君部落的围追阻挠,从西域至长安,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不乏有丧命者。

她的商队行走南北,每每前往长安,总要损失些人手,可见这路并不好走。

就这四个人,身旁并未有家族部曲,却能从玉门关行至高昌附近,属实不易。

单单游学,谁信呢?

王璟双手环抱,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袖,装作无意的瞥向还在昏迷的温璋,眼底闪过一抹痛色。

平湖温氏,据说老宅与王氏一族的老宅紧挨着,可两族的境况,却是天差地别。

一族为天子近臣,名门世家,门生遍布天下,而一族惨遭盗寇血洗,只余些许族人流浪至高昌安定下来。

十八年间,天翻地覆。

王玄之唤来几个心细的人一一为他们上药,不多时,另外三人陆续醒来。

崔悦先是歉意的向王璟等人表示自己需要解释一番,才小声与三人言道过往,三人微怔,片刻后冷静下来。

“原是我们时运不济,遭遇横祸。”温璋声音微哑,在一人的搀扶下起身,衣着狼狈,却不失世家风范,“多谢这位......”

他一时呛住,这才想起崔悦并未介绍女郎的身份,不由得讪笑一声。

王璟细细打量着他,想起自己曾看见的画像旁的小注: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画师的描述到底还是谦逊了些许。

她还未曾见过这般……温润清朗的人,只一眼,便知其心性。

瞧见崔悦的一时窘迫,这才想起刚刚并未介绍自己,她微微抿唇,言道:“诸位可唤我七娘,这是司祁,这是王珏,唤他三郎便可,为你们上药的是十一郎王玄之。”

温璋温朗一笑,抬手郑重的揖一礼,“多谢七娘,三郎,十一郎,司娘子。”

虽身显狼狈,却礼仪周到,身形玉立,举手投足皆贵气非凡,让人赏心悦目。

王璟让人从行李中取了四套衣裳给他们换上,一行人随地而坐,王珏与司祁从行囊里拿出不少的水囊和干粮,分给四人。

王璟撕下一块馕饼,颇有些嫌弃,这几日赶路吃的都是馕饼,再就是疙瘩,自己虽不娇气,却也耐不住天天吃,嘴里乏味的很,她不露痕迹地轻叹口气,就着水吃了一口馕饼,鼓着腮帮子狠狠咽下去,牙根有些发痛,她单手撑着牙齿发痛的一边,目光散漫的望向沙漠与天空的交际线。

刚刚搀扶起温璋的郎君一笑便露出两颗虎牙,瞧着甚是可爱,眼眸似有星星,声音甜糯糯的,“在下高允,多谢司娘子的馕饼。”

司祁笑着点头,又将馕饼分给另一人。

“我唤卢煜,多谢司娘子。”

范阳卢氏,渤海高氏。

皆是世族出生,说来,她与卢煜还有着一段渊源。

同她父亲那辈的王三娘,她的三堂姑,便嫁作卢家妇,正是卢煜的继母。

听闻,他们母子的关系可不大好。

她嘴角勾起一抹狡黠,这等隐秘轶事被王家暗探从长安传到高昌,可见叔父在长安布局。

她这些日子慢慢接手长安庶务,却始终是冰山一角,叔父总说不急,可她已经不想再等了。

温璋向王珏借了条干净的帕子打湿,将脸庞的沙土擦净,翻了面又将手擦拭,随意地扔在一旁。

崔悦瞧见,耐心等他擦完才将馕饼对半分开递给他,“你这爱干净的毛病日后可怎么办?”

语气里颇为调侃,一点不像刚刚经历被掠劫并满身狼狈的人。

只见温璋眉眼未变,扭头小声叮嘱高允和卢煜,“若是不够,要说。”

两人点头,高允假装不经意间看了眼正在发呆的王璟,而又快速的收回眼,慢吞吞地吃了起来。

眼看气氛冷了下来,崔悦擦擦额头的汗,一双长而不狭的眼睛微眯,温声道:“未曾问过几位是哪里人士?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司祁笑道:“我们是高昌人,贩卖物品自西域而来,要回高昌去。”

听此,高允立马直起身,看向温璋,语气里藏不住的兴奋,“高昌?我们前些日子刚从高昌离开。”

王璟心下疑惑,他们去高昌做甚?

温璋伸手按住仿佛要蹦起的高允,示意他安稳些,颇为无奈的笑了笑,“本想从敦煌回长安,不曾想遭遇此劫。”

“福祸相依,未必就是绝境。”王珏搭话,身子倾斜,挑起水囊喝了一口,又道:“大漠荒芜,万事皆有可能,四位郎君并非池中物,定能平安回到长安。”

这话一说,场面顿时静了下来,四人心里一瞬慌张,以为王珏看出了什么,却见他神色淡淡,望着东方。

“三郎何出此言?”崔悦双手握拳,隐在衣袖之下,警惕的扫视了四周一番,只见大家各得其乐,并未注意这里。

王珏忽然放声大笑,指着一旁被随意堆叠在一起还湿漉漉的衣袍,“这般料子,在高昌千金难买。”

四人松了一口气。

“原是如此。”

“七娘?”

恰逢温璋见王璟眼神飘忽,面上偶有痛色闪过,于众人问答而不闻,连忙唤她。

“啊。”

见众人皆瞧着她,不由得讪笑,解释道:“刚刚在想事情,你们说了些甚?”

“不过是些琐事。”高允身子往前倾,连忙回答,瞧见王璟看他,又羞涩的往温璋身后躲。

王璟笑,下意识的捏紧手中的馕饼,不去看温璋,“琐事也有琐事的乐趣。”

她抬眼望了望天色,撩袍起身,“各位自便,我去寻寻我家那贪玩的小郎君。”

说完,她随意的将馕饼包起来递给司祁,不等众人话语,自顾自地踩着沙子离开。

她并非真的要去寻王玄之,那家伙刚刚在他们醒来便溜走了,不知躲在哪里快活。

只是,与温璋待在一起,没由来的烦闷。

那处,司祁与王珏笑着解释道:“我家小郎君便是刚刚为各位诊脉的那位,家中排行十一,因此唤他十一郎便可,他自幼贪玩,这茫茫大漠,出事了便不好。”

这话听着便是客套,放眼望去,这支商队足足二百余人不等,岂会让一位郎君出事。

可大家都是聪明人,自不会拆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