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第24章 慈父心攒钱能手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24章 慈父心攒钱能手

作者:青云上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06:30:22 来源:文学城

黄茂林回家后,黄炎夏还没回来。

他一进门,杨氏立刻迎了上来,“茂林,今日如何?可有人为难你?”

黄茂林放下担子,笑道,“阿娘,我今儿顺利的很。家里可还有饭?我饿得不行了,先让我吃两口饭吧。”

为了不想让杨氏继续追问,黄茂林担子还没放下,就说肚子饿了。杨氏一向以慈母自居,自然不能不让他吃饭。

杨氏本来想问账目的事儿,听见黄茂林要吃饭,她也不好再追着问,只得勉强笑道,“都给你留着呢,稀饭在锅里,菜在碗架子上,稀饭锅旁边还贴有两块锅盔,你和你阿爹一人一块。”

黄茂林把担子放到豆腐坊里,出来后一边往厨房走一边笑着对杨氏说道,“辛苦阿娘在家做饭了。”

杨氏扯了扯嘴角,“你们爷儿两个出去辛苦,我做个饭是应该的。”

黄茂林走到厨房门口的时候,又对杨氏说道,“阿娘去忙您自己的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会照顾自己的。”

杨氏也不再跟着他,“那你慢些吃”,说完就回正房去了。

黄茂林盛了一大碗浓稠的稀饭,拿了一块锅盔,夹了几筷子菜,端着碗就坐在灶门下的小板凳上吃饭。

黄家正房是黄炎夏夫妇和淑娴居住,东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东耳房是放粮食和黄豆的地方,西耳房空着的。东西厢房各两间,东厢房是厨房和一间杂物间,西厢房两间屋子,黄茂林和黄茂源一人住一间。

倒座房共有四间,最东边是门楼,往西边来是豆腐坊,占了两间大屋子,最后一间是库房,里面存放了许多农具。

库房和西厢房之间的院墙上开了个小门,小门里面用一扇影壁挡着的。绕过影壁,进去后发现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牛棚、猪圈、鸡圈和柴火棚子,茅房也在这里。

杨氏回正房后,去了女儿的西屋。

黄茂源早晨起来后,把牛牵出去放了两圈,回来吃了早饭就跑出去玩了。家里秧栽完了,他除了放牛也没有别的事情干。

黄茂源读了一年的私塾后就说脑仁儿疼,死活不愿意再去读书,整日到处疯跑。淑娴正在房里,杨氏近来正压着她做针线。

见杨氏进来了,淑娴忙起身,“阿娘,大哥回来了?”

杨氏看了看她手里的活计,“你忙你的,不用出去。”

淑娴又坐下了,“二哥到哪里去了?阿娘,大哥跟二哥这样大时,都知道跟着阿爹滤豆浆了。”

杨氏摸了摸她的头发,“你还小呢,不用操心那么多。上午就把这两行线走完了,然后歇一会子,别把眼睛看坏了。”

淑娴点了点头,“阿娘放心,我做完这个就不做了。”

说起黄茂源,杨氏也有心操心。黄炎夏预备找个地方让黄茂源去当学徒,杨氏不答应,当学徒多苦,整日挨打挨骂。但若说让黄茂源跟着磨豆腐,杨氏又心疼,磨豆腐更苦。

两口子争执不下,黄茂源就一直闲着。大儿子这样勤快,老二如今虽说只有十岁,以后的路子也要开始预备起来了,总是这样玩,也不是回事。杨氏心里也发急,但她一来舍不得这份家业,二来又舍不得儿子去吃苦。如今只能这样混着,最好永远不用分家才好。豆腐坊让老大管着,挣了钱是大家的。

但不管杨氏怎么想,她也不敢说出来。

黄茂林在厨房吃了一大碗稀饭和一块锅盔后,肚子有个七八成饱了。这会子吃早饭本来就有些迟,他不敢吃多了,等会子中饭再吃吧。

他才放下碗,黄炎夏回来了。

黄茂林忙迎接了过去,“阿爹回来了,先吃饭吧,我才放碗。”说完,他立刻又拿了只干净碗,把剩下的一大碗饭全部盛给他,剩的菜也倒进他碗里,又把那块锅盔放在上面,双手端给了黄炎夏,顺带搬了张凳子,放在正房廊下。

杨氏也出来了,“当家的回来了。”

黄炎夏点点头,嗯了一声,洗了手后,接过碗坐在廊下就开始吃饭,一边吃一边问,“你今儿如何?可还顺利?”

黄茂林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堆铜板,一边笑道,“今儿再顺利不过的,阿爹,钱都在这里呢。两大板水豆腐,卖到最后几家一家多给了一二两,一共五十四文钱。二十斤千豆腐,一共三十文。两样拢共八十四文钱,都在这里。”

黄炎夏心里有谱,两大板水豆腐一共八十斤出头,差不多就是这个价钱。

他一边吃饭一边说道,“头一日能卖得这样好,果真不错。卖到最后都是要添一些,明儿你换着方向走,如果总是一样的路,每次卖到最后都是那几家,旁人家得不到优惠,时间久了也不好。”

黄茂林点点头,“我听阿爹的。”

杨氏看了一眼放在旁边小凳子上的一堆铜板,笑着说道,“茂林真是能干,头一日竟没让人占了便宜去。”

黄家有一件事情最让黄茂林满意,那就是家里的钱都是黄炎夏在掌管。黄炎夏需要知道豆腐坊的出息,故而一直亲自管账。

黄茂林的一应开销,都是直接从黄炎夏手里走。唯一能让杨氏钻空子的地方就是黄茂林的衣衫,黄炎夏给了钱,买什么样的布不还是杨氏说了算。

杨氏给黄茂林纳的鞋底都比旁人薄一些,非常容易破损。黄茂林的鞋底总是破,杨氏只笑眯眯说不妨事,刚开始他以为自己的脚太费鞋,还有些内疚。

有一回,他回外祖郭家,走着走着鞋底磨破了。等到了郭家后,他舅妈让他脱了给他补一补。精明的郭舅妈一眼就发现这鞋底比正常鞋底要薄很多,禁不住大骂杨氏,“黑了心的贼婆娘,既然给人做了后娘,不管你心里愿意不愿意,该你做的事情你总得做好。若不想做后娘,当初就正经找个大小伙子去做原配嫡妻,别贪图黄家有田地有作坊要嫁过来。黄家的豆腐坊,可是我们姑奶奶在的时候一起置办的,如今你好处都得了,平日装个好人样,背地里却这样刻薄我们姑奶奶唯一的骨血,也不怕将来穿肠烂肚而死。”

黄茂林听见继母玩这样的小手段,心里也灰了心。郭家舅父原要跟着黄茂林一起回来问黄炎夏,当时才十一岁的黄茂林拦住了外家人。他自己回去后想了很久,直接把这事儿告诉了黄炎夏。

黄炎夏心里也有些生气,在听见儿子没让外家人来闹之后,他心里满意儿子的懂事。他知道想让后娘对继子如同亲生的一样太难了,杨氏还愿意给黄茂林做鞋,附近别的几家在后娘手底下讨生活的孩子,有的连鞋都没得穿。

黄炎夏不想和杨氏为这个事儿吵嘴,毕竟杨氏也给他生了一儿一女,闹出去了,一家子脸上都难看。但他要给郭家一个交代,也不能让大儿子小小年纪就对家里寒了心,更要对得起死去的郭氏。

黄炎夏想了许久,决定把新置办的五亩上好的水田直接写了黄茂林的名字。郭家听说此事后,看在黄茂林的面子,没有再提此事。能提前把田地写上外甥的名字,总好过以后便宜杨氏那贱人。

杨氏当时极力反对,“当家的,茂林还小呢,写他的名字,说出去旁人要说这孩子不孝了。”

黄炎夏直接对她说,“你我不说出去,谁知道呢。再说了,迟早总是要给他们兄弟的,早点写孩子们的名字,以后也省得再改,多跑一趟衙门,多费一道钱。”

杨氏被噎的半天没说话,黄炎夏直接堵死了她的嘴,若外人知道了,就是你说出去的。

杨氏后来知道了鞋底的事情,不敢再马虎,用心做鞋。她若是哪里做的不到位,黄炎夏也不说她,就私底下补贴大儿子,三十五十的,没少给黄茂林钱,过年过生也都有红封,连郭氏以前的银首饰和其他的贵重嫁妆,黄炎夏都给了大儿子。

黄茂林虽然年纪还小,但经历了鞋底的事情后,忽然变得非常有危机意识,黄炎夏给他的钱和东西,从来都是攒得紧紧的。黄炎夏对此很满意,知道攒东西,以后是个会过日子的。

黄茂林单独卖豆腐后,日日如实交账,一文不留。

黄炎夏更加满意,第一个月底的时候偷偷塞给了他两百文钱,让他攒着。

黄茂林高兴地接过了铜钱,偷偷放进了自己的钱匣子里。那钱匣子里已经攒了不少钱,有三个一两的小银锭和几个被铰断了的碎银角子,还有一堆铜钱,总共有个五六两。

除了钱,还有郭氏的两根银簪子,一对银镯子和两对银耳环。

黄茂林的钱匣子藏在床边脚踏板底下,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那里有个钱匣子。匣子还上了锁,钥匙被他藏在门框顶上。日常他都是自己打扫,旁人也轻易进不来他的屋子。

晃了晃钱匣子,听见里面清脆的响声,黄茂林笑得眯起了眼睛。

爱存钱的茂林哥~

作者还有个另外三个待填的坑,请亲亲们戳进专栏看看,感兴趣的话就给个收藏吧,爱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慈父心攒钱能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