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离婚不现实只能换男人 > 第2章 第 2 章

离婚不现实只能换男人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蔓越莓甜甜2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8:35:07 来源:文学城

其实童妮们几姐妹都不太喜欢大华,大华心眼小爱计较,还爱挑拨离间,真不是个东西。可偏偏童妈妈看不清,总是有意无意的偏向没了亲爸爸的大儿子,可以说大多数的家庭矛盾都是大华的挑拨导致的。

童妮的大姐和小姐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就是因为大华自己没有上学,觉得爸爸偏心,在妈妈面前搬弄是非,为了家里安宁,两个姐姐前一天还兴奋的讨论做什么书包,第二天就主动提出不上学了。

不过也不全是大华的原因,当时他们这里还在搞计划经济,根本没有来钱的门路,哪怕学费便宜,可要供所有的孩子上学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两个姐姐选择在家里帮忙,也有减轻父母负担的意思。

大姐最懂事,不想父母为难,对大华基本上都是忍让居多。二姐是个小炮仗,和大华总是针尖对麦芒,大华从来吵不赢她,但是他会哭会对着童妈妈告状。童妈妈有点重男轻女,加上大华可怜的身世,童妈妈自然更偏向他,最后算是各有输赢吧!童妮,她直接无视大华,就当家里没这个人。

至于童妮二哥,他大多数时间都在上学,而且他也是儿子,明显的比大华优秀多了,大华不敢惹这个弟弟。

童妮家是两进三干的房子,前面的正屋正中间是堂屋,两边各自隔开成了四个小房间,原来大华和二哥一间,父母一间,童妮自己一间,大姐和小姐一间,不过后来大华给人当了上门女婿,大姐也嫁人后,二哥要结婚的时候,把相连的两个小房间中间的墙打通,重新粉刷后做了婚房。

现在童妮和童妈妈一间房,童爸爸一间房,童妈妈过不去大华给人做上门女婿的那道坎,不愿意和童爸爸住在一起。

二哥和二嫂七九年冬天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姑娘,叫童微微,现在已经三岁多了,不用人一直看着,他们俩打算生二胎。要生二胎,薇薇继续和他们一起住就不合适了,所以想让微微和童妈妈一起住,这样一来童妮就没有地方住了,这才放出了给她说亲的风声。

童妮也不傻,知道住不下只是一个借口,二嫂就是看她一直在家里不自在,想把她打发出门。童妈妈更看重儿子,也不敢得罪媳妇,再加上童妮年纪也不小了,是支持童妮嫁的。童爸爸到是不想童妮急着出嫁,但也是希望她能慢慢挑选一个合适的人,但他说的话没有人会听。

童妮本人其实不是很想嫁人,突然到一个新家庭和一大群陌生人住在一起,哪哪都不习惯。而且不是每个婆婆都和她妈一样好说话,婆媳问题,妯娌问题,想想都烦人。

她私下找大队长问过了,看能不能自己申请一块宅基地,她打算的是先想办法建个小屋子搬出去住,之后再把她爸爸接过去,他们俩单独住,谁的气都不用受了。可惜大队长不同意,说是队里没有给女的划宅基地的先例。

童妮把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好像目前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对大家都好,不然闹到最后,付出代价的肯定是她的傻爸爸。他们这些年不就是靠着拿捏她爸爸来牵制她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干活吗?

童妮每周五下工后都会摘一些新鲜的蔬菜给她二哥送过去,有时候还会送一些粮食,肉蛋之类的,说就是二哥一家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家里种的,自家养的,反正也没花钱的,能为他们的小家省不少生活费和人情来往的花费。

童妮本人是不太想送的,她二哥又不是没有工资,难道不会自己买?奈何童妈妈坚持,她总担心儿子在外面吃不好,还担心儿子是乡下来的,会被镇上的人歧视欺负,多送点还能让他给同事分一分做一做人情。

妮真心觉得她妈想的有点多,镇上的又怎么了?最初还不是从农村来的。再说了,都是靠劳动吃饭,谁还能比谁高贵不成?可童妮拗不过她妈,只能服从。

哦,还有一点,二嫂的大姐和大姐夫一家和二哥是同事,他们都住在棉纺厂的职工宿舍,他们家的菜蛋也要童妮家供的。童妈妈没什么见识,轻易就信了二哥一家的鬼话,觉得他们是厂里的老人,能帮二哥拉关系跑门路,最少,最少能帮二哥在厂里不受欺负。

呵呵!这个话童妮是坚决不信的,童妮爸爸也不支持,人家两口子自己要是真有本事能不先给自己跑门路升个官?可他一开口,童妮妈只会条件反射的唱反调,怕是更坏事。

大华给人当了上门女婿后,家里相当于只有二哥一个儿子了,他的利益高于一切。童妈妈没读过书,又关心则乱,她一旦打定主意,如果童妮不按她的意思办,她一定会拿童妮爸出气,童妮孝顺,只能妥协。

按童妮的想法,她二哥就是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周围人都传他孝顺,童妮还真没感觉出来。他们两口子不但不能帮衬家里,反而每次回家都是连吃带拿的,就算不回去,童妈妈也会让童妮送过来,到底是谁在孝顺谁?

说来说去周围的人之所以有二哥孝顺的印象,是因为二哥心里确实想孝顺,嘴上也孝顺。他以前每次放假回来也尽量帮家里干点活,还会带点点心零食什么的回来,看着特别体面。

他自己其实挺节省的,刚上班还没结婚的时候,也会补贴家里,好名声就是那时传出来了。但结婚后就不行了,童妮的新嫂子干啥啥不行,花钱第一名。

嫂子长的不错,听说从小就爱化妆打扮,童妮二哥的工资多半都用在这上面了。他们几姐妹一年上头都不见得会买一件新衣裳,二嫂是每个月都要买的,不买就心里不舒服。她自然是穿不了那么多了,不喜欢的,到了年底收拾收拾送给二哥同事的媳妇们。

在这个刚解决温饱的年代,他们乡下还是过着补丁打补丁的生活,哪怕是镇上的人也不会拒绝这样的衣裳。二嫂这个作风,自己是出了风头,营造出了一个大方的名声,可靠的是家里姐妹的牺牲,童妮三姐妹都看不惯她。

大姐为了家庭和睦通常忍一忍就过去了,小姐和童妮忍让功夫不到家,忍不住就带出来了,可小姐已经嫁人了,二嫂拿她没办法,剩下的童妮就特别碍眼了。

童妮二哥是个耳根子软的,哪怕知道媳妇的行为不对,可媳妇吹吹枕头风哄个几句加上一点和谐运动他就妥协了。说到底也是有点自私和要面子,媳妇开心了自己的生活更好过,媳妇虽然花钱厉害,但是传出去会显得自己大方有本事。总之,据说他自己也过的紧巴巴的,反哺家庭是不可能的,反而需要父母时不时的帮衬。

别人的感情生活,童妮不想做评价,她只是觉得二哥既然养自己的小家都够呛,以后估计也没有余力给爸妈养老,所谓“养儿防老”在他们家还真不保险,真不如靠几个姑娘。

说来童妮和永文也是这样认识的,她每周五都要去镇上看她二哥,永文在镇上读高中,周五下午放学后他都是自己走回家的。镇上离他们村有点远,要走一两个小时,童妮来给她哥送粮食的时候碰到过永文几次,就顺路带了他几回,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熟识了。

童妮之所以愿意带永文一程,也是因为早就听过他的名字,心里有点同情他。童妮不是爱管闲事性子,要是个陌生人,她肯定就不会多此一举了。

韩家的事,哦,永文姓韩,就像唱大戏一样,经常成为村里舆论八卦的焦点,童妮虽然不爱和人说这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但架不住她小姐特别热衷,整个大队的事就没有什么事是她小姐不知道的,连带着童妮也跟着听了一耳朵。

韩家最出名的地方之一是韩母一共生了八个孩子,在他们这一带绝对算是高产了。永文的大哥叫韩永荣,在他之后又陆续生了三个姐姐,依次是大姐韩永春,二姐韩永夏,三姐韩永秋,之后又生了二哥韩永华,三哥韩永富,四哥韩永贵,再之后是永文。

永文大哥73年就结婚了,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他是长子,全家资源都要无条件向他倾斜,他自然也就养成一副“大家长”的做派。这里的“大家长”并不是说愿意照顾弟妹,而是喜欢摆架子说教,希望弟妹能无条件的服从自己。不过家里除了大姐永春和二哥永华,没人把他当一回事。

大姐永春人比较老实孝顺,是个慢性子,干什么都比别人慢一步。她十八岁就嫁人了,实在是家里人多,资源分配又从来不公平,努力也过不上好日子,不如早点出嫁。

不过她嫁的男人看着人高马大的,也姓马,偏偏人特别懒,还喜欢告状,两人一闹点矛盾,他就跑到韩家来告状,一个大男人还哭的娘们唧唧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永春怎么他了呢!不过他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们家的地特别多,只要人不懒到一定程度不愁家里没粮食吃。

当初分地的时候,是根据家里的人口来的,那个时候大姐夫家四世同堂,所以分到的田地特别多,等大姐嫁过去的时候,长辈都已经相继离世了,只剩一个公公,除了男人烦人了一点,日子还算不错。

二姐永夏小时候被大哥永荣带着的时候摔断了一只腿,家里穷,没能得到及时得到治疗,后来留下了终身残疾。她对娘家的感情很复杂,既恨老大带孩子时粗心大意,却又不得不和娘家保持关系,因为只有有娘家撑腰的女人在婆家才不会受欺负。

三姐永秋平常不声不响的看着最文静,其实最现实,哪个兄弟姐妹有最有价值,她就和谁交好。二姐和三姐内里都很强势,嫁的都是老实巴交的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