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离婚不现实只能换男人 > 第1章 第 1 章

离婚不现实只能换男人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蔓越莓甜甜2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8:35:07 来源:文学城

童家的幺女要说亲了,这条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山河大队所有未婚青年都忍不住躁动起来,实在是童妮个人条件太出挑了。

大家都说要不是被家里耽误了,童妮本来该是他们大队第一个准女大学生。第一个男大学生是童妮二哥,不过童妮二哥是工农兵大学生,不算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

能被大家一致认为是能考上大学的,说明童妮平时在学校成绩一定特别好,而读书好的人肯定聪明,就算不懂什么基因遗传学,可大家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多半不会蠢。

除了这点,童妮还长的特别漂亮,她是是很明艳的那种长相,虽然肤色不像城里人那么白,但是健康的小麦肤色,身高腿长、胸大腰细屁股翘,只单单站在那里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他们这里读书的人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总之就是看着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就和那贵价物品一个感觉。

这样的个人条件谁不心动?可这些适龄青年又忍不住担心万一说亲不成会被人嘲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时候个人条件太优秀了,反而让人觉得想靠近都是亵渎,并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小青年们心里有顾虑,他们的妈可没有,万一呢?万一这种好事落到他们家呢?要知道童妮家的两个姐姐都是自己挑选的对象,说不定自己家儿子运气好就入了童妮的眼呢?

妈妈辈看媳妇的标准可和儿子们可不一样,童妮读书好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但最让妈妈辈们上心的地方是大家觉得童妮看着好生养,虽然腰不够粗,但胸部大,以后生了孩子肯定不缺奶水。

而且她力气大呀,童家的重活都是靠的几个姑娘干的,两个姐姐嫁人后,就全靠童妮一个人撑着了,没办法,童妮的爸爸和妈妈都干不来重活。能撑起一个家的女人娶了绝对不会亏,而且女人能干,自家儿子身上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

娶了童妮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她二哥在棉纺厂当采购主任。现在棉花是他们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谁家不种一两亩啊,如果和棉花收购站的主任成了亲家,他能不照顾自家?现在乡下娶亲,十有**都是看现实条件,感情什么的还真不是最主要的。

说起来,要不是童妮的两个姐姐都嫁人了,家里实在忙不过来,她上高中的时候时不时要请假回来帮家里干农活,高考的时候更是因为要帮家里抢收而错过了,她肯定早就是大学生了。要知道就是在经常请假的情况下,她也是稳稳的全校第一。

不过童妮本人也不后悔就是了,就算考上了,她家里也负担不了让她继续上大学的费用。她爸爸妈妈身体都不太行,光靠他们两个人根本照顾不了家里的地,没了童妮,他们家的经济来源肯定会大幅度缩水,根本供不起。

说起来童家的情况比较复杂,算是重组家庭吧!童爸爸是头婚,但童妈妈不是,她前头的男人病死了,她一个寡妇带着儿子熬了五年,实在熬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带着儿子改嫁。

童妈妈个子小,只有一米五六,偏偏还很瘦,稍微重点的体力活就够呛,比如全靠人力她根本拖不动一车的粮食。再加上村里那些人也不知道什么心态,总喜欢逮着孤儿寡母的欺负,更不要说那些嘴里不干不净,甚至是晚上撬门想爬床的了。

她实在是过的心惊胆颤,生活上的压力她还能承受,心里上阴影的实在太磨人了,这才在亲戚的介绍下嫁给了大她十岁的童爸爸。

这种事情在乡下并不少见,这样的欺压和语言暴力对这些可怜的寡妇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因为活不下去而自杀的不在少数,可对于那些加害者而言,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很过分的事,甚至会觉得这些寻死的女人未免也太不经事了,屁大点事就要死要活的,还连累队里的名声。

言归正传,童爸爸之所以拖到三十出头还单着,主要是家里没有人帮他操心。早些年打仗的时候他父母就没了,家里也没什么长辈了,就剩他一个男的,哪里会考虑这些。

他自己十几岁就开始参加乡里组织的自卫反击队,先是打日本鬼子,好不容易把人赶走了,又和老蒋打起来了,他虽然侥幸活下来了,但身体里有三颗子弹没有取出来,运气好什么事可能都不会有,运气不好说不定哪天就要了他的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基本上干不了重活,只能做些轻省的活计。

他之前说好的对象但心年纪轻轻就守寡,最后还是反悔了,又重新说了别的人家。童爸爸也觉得自己说不定哪天就没了,对找媳妇的事也就不怎么上心了。

童妈妈嫁给童爸爸到不是图他能干多少活,主要是图他名声好,受人敬重,有他镇宅不担心晚上有人摸上门来,起码能睡个安稳觉。

先天身体条件决定了童家不可能在以种田为唯一收入来源的乡下能过的多好了,再加上童爸爸重视教育,只要是愿意读书且能读的孩子,他一定会坚持供他们上学,童妮和她二哥就一直在读书。读书本来就是个烧钱的事,还意味着家里的劳动力减少,他们家不穷才怪。

不过这种情况熬到童妮二哥大学毕业后就好多了,他被分配到了镇上唯一一家棉纺厂工作,担任采购部主任,待遇还不错,能补贴家里。

其实除了二哥,他们家也是有男丁的。童妈妈先前的男人姓于,她带过来的是个儿子,叫于大华。也不知道是听外人怂恿的多了,还是大华本身性格的原因,他总觉得自己是姓于的,不是童家人,哪怕自己再努力干活,挣的粮食以后指不定会便宜谁。

因为有这个想法,就导致童妮家有男丁和没男丁也差不多,甚至比没有还不如。心眼不对,大华慢慢的就养成了偷奸耍滑的习性,再大一点的时候又开始抽烟喝酒,完全不考虑家里的经济状况。其实他应该也有点补偿自己的心思,总觉得姓童的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呢,他自己却没有上学,亏大发了。

可童妈妈带着大华刚嫁过来的时候,童爸爸也问过大华要不要读书,他那个时候都八岁了,之前因为童妈妈养活两个人都困难,并没有余力送他上学,他没有基础,只能从一年级开始。他当时是有点怕被其它孩子笑话,也担心童爸爸只是嘴上问一问,并不真心想供他上学,就摇了头。

童爸爸后来又问过两次,他还是摇头说不去,童爸爸就没再继续问了。童爸爸本来也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打交道,大华性格又有点别扭,两父子始终没能亲近起来。

童妈妈嫁给童爸爸后相继又生了大姐童于金,二哥童于银,小姐童于香,还有最小的童妮。童妮本来是叫童于喜,村里搞人口普查的时候她名字里的“喜”之人家用的简写,看起里有点像“苦”字,登记的人又写的潦草,没有人认得出来,最后在公安局入户口的时候“于喜”就变成了“妮”,八竿子达不到一起的字成了童妮的新名字。

其实童爸爸和妈妈刚结婚的时候关系还是挺不错的,童爸爸虽然干不来重体力活,但他是有点积蓄的,而且至少能帮童妈妈搭把手,两个人可比一个人容易多了。可后来因为大华的原因,慢慢的就闹僵了。

大华到底不是亲生的,他染上的那些恶习真不是能过日子的样子,童爸爸每次想管教,他就归咎到是自己不姓童的原因上,心里委屈的不行,转头就向童妈妈哭诉,还不停的拿他不是亲生的说事,搞的每次童爸爸想管教他,童妈妈就大闹,闹来闹去,童爸爸彻底不管了。

大华这样没有家底,也没有父母能帮衬,自己又懒惰,还抽烟喝酒,这样的男人,哪个正常的女人愿意嫁?最后年纪到了,娶不上媳妇就只能找远一点的,家里没有儿子的人家入赘了。近一点的知道他的德行,连入赘人家都不爱要的。

入赘就相当于送给别人当儿子的意思,在当时是很不体面的。也因为这个事,童妈妈单方面和童爸爸彻底闹翻了,童妈妈觉得自己没有保住前头男人唯一的儿子,心里有亏欠感。又因为大华不断的挑拨,这种亏欠感慢慢的就转变成了对童爸爸的恨,恨他的不作为,恨他的无能为力。

其实这事还真不是童爸爸的错,也就是童爸爸脾气好,童妈妈才能理所当然的对着他发泄脾气。他自己身体本来就不好,并不能为家里做多少贡献,人也不知道哪天就没了,心里也觉得亏欠媳妇,所以基本上是骂不还口的。不然随便换一个家庭,一个差不多一米八的大男人,别管多瘦,都不可能被童妈妈那么小个子女人吼来吼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