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兰台纪 > 第15章 选试(3)

兰台纪 第15章 选试(3)

作者:青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0:14:39 来源:文学城

消息不止传到了内宫,连已搬去京郊的梁月音都得了音信,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赶回城内找丁莹。她到访时惊奇地发现萧述也在。不过萧述已准备离开,梁月音走到门口时,丁莹正送他出来。

“仙宾?”丁莹先看见了梁月音,“你怎么有空过来?”

她如今与梁月音已十分熟悉,两人多以字相称。

“我……”梁月音刚要说话,但看了一眼旁边的萧述,又闭口不言了。

萧述识趣地向丁莹拱手:“我这就走了,不劳远送。”

丁莹点头:“多谢萧兄专程送来的文卷。”

“是崔十四搜罗的,”萧述笑道,“我只是顺路替他送来。你要谢就谢他吧。”

丁莹略微吃惊,停了停才说:“让他费心了,还请萧兄代为致谢。”

萧述又道:“十四郎还托我带话,要你专心准备,别丢了状元的脸面。”

“想不到小崔竟如此热心。”丁莹真心实意道。

崔景温同她算不上亲近,这次主动援手,确实让丁莹十分意外。

“十四郎虽然嘴硬,但我知道他其实对你颇为认可,”萧述微笑道,“另外恩府倒排榜的说法令他很不满,让我转告你,务必要争口气。”

丁莹莞尔:“我尽力而为。”

之后萧述便告辞了。不过离开前,他又特意向梁月音点头致意。梁月音敷衍地回了礼,等萧述一走就急急拉着丁莹问:“明年的吏部选试,你可有把握?”

丁莹看着她,没有回答。

梁月音想了想,也觉得自己问得太蠢。不管博学宏词还是书判拔萃,登科都是极难,谁又敢说有把握?梁月音忍不住为丁莹心急,觉得她不该如此轻率。可她转念一想,事已至此,出言埋怨也只会徒增丁莹烦恼,便转而问道:“那你现在有何打算?”

“我原打算关试后就回家守选,”丁莹避重就轻地回答,“如今既要准备吏部试,只能先继续留京了。”

不过这也确实是她需要仔细考虑的事。京师米薪皆贵,及第后的花费亦不少,以她目前余下的资费,要在京都留居一年怕是有些紧张。她不愿意借贷,且考虑到选试的难度,丁莹觉得也不方便再做书手之类的营生。

她的情况梁月音也有所了解,很快提议:“不如你搬来与我们同住?花销少,彼此也好照应。”

梁月音借居的尼寺离京城不远,房舍、吃用的花费较之城内都低廉不少,有事时往京中来也方便,倒是个合适的去处。只是……

“会不会打扰你们?”丁莹问。

“怎么会?”梁月音笑道,“我们高兴还来不及。不是谁都有机会与状元同住的。我还巴望着你得闲时,指点指点我们。”

丁莹放了心,当即应下:“关试之后我就搬过去。”

梁月音是临时抽了一天时间来探望丁莹。她赶着在天黑前回寺,因而并未久留。同丁莹又说了一些激励之语后,她便匆忙告辞。

送走梁月音,丁莹才有时间看萧述送来的文卷。崔景温从萧述口中得知丁莹打算参加书判拔萃,送的都是特意寻来的判例,供她参考。卷轴用帙袋装着。丁莹打开布袋,发现里面一共两轴:一为前代的《龙筋凤髓判》,另一卷则未有签注。

丁莹想了想,先取了没有标注的卷轴展开。第一条讼判下,一个她熟悉的名字赫然入目:谢妍。

*****

梁月音来访后没过几日便是关试之期。所谓关试,即新进士在文牒从礼部移交吏部后,至吏部南院应试。合格以后授了春关,新进士便可改称前进士,从此名属吏曹,以备守选。

关试由吏部员外郎执掌,一般只试书判两节。丁莹已在研读崔景温给她的文卷,试判的两条狱讼在她看来都不算难。

交卷之后,诸人谢恩退出,关试便告结束。考过关试,就差不多到了大家各奔东西的时候:归乡的归乡,游历的游历,其后数年都未必能见上一面。相处了这么久,众人多少也有了些交情,分别在即,不免生出离愁。交好的同年更是要话别一番。丁莹正与王瑗、萧述等人惜别,却意外地瞥见了谢妍的身影。

与谢妍一起的还有一名绿袍官员,看起来她是和同僚偶然经过此地。丁莹看见谢妍的同时,谢妍也发现了她。她转头与那位同朝低声交待了一句什么,那名官员点了下头,转身离开。谢妍则径直向丁莹走来。

几人连忙向她行礼。谢妍对他们点了下头,然后就看向丁莹。

萧述猜她应是听说了丁莹选试之事,礼毕便朝其他几人使眼色,又提出先行一步。其他人也都会意,纷纷告退,很快就只剩下了丁莹。

“有空吗?”谢妍开门见山地问。

丁莹点头。

“可愿随我走走?”

丁莹答应了,跟着谢妍在附近漫步。可惜周边尽是各部衙署,谈不上什么佳景。不过丁莹料想谢妍叫她一起散步应该也不是为了赏景。

果然走出一段距离后,丁莹就听见谢妍问:“宏词还是拔萃?”

丁莹知道她问的是自己准备参加博学宏词还是书判拔萃,回答道:“拔萃。”

谢妍思索片刻,又说道:“我那里有些旧年的书判,可以给你参考。你住哪里?稍后我让人给你送去。”

这正是丁莹目前最需要的东西,她便不作无谓的客套,直接说了自己目前的住处,但又很快补充:“不过学生打算近日搬去与几位朋友同住,不会在此久居。”

谢妍不以为意:“无妨,我明日就让人送过去。”

丁莹向她道了谢。然后两人便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又过了一阵,丁莹才听见谢妍再次开口:“不是都告诉过你不用在意了吗?”

虽是埋怨的语气,但丁莹却从那嗔怪中听出了一丝亲切。看来她对自己之前的无礼已经不介怀了。

丁莹稍微松了口气,轻声解释:“坊间还是有些传言……”

“我以为萧豫和王肃表态后,对于状首这件事,你应该没有什么疑虑了?”谢妍打断她,“些许传言又有什么要紧?”

曲谢那日得知萧豫与王肃都曾举荐她,丁莹确实不再困扰于自己是否有状元之实。起初在月灯阁上听到几位同年谈论,她心中并无波动,直到那句“倒排榜”。那三个字不止让崔景温不满,也激怒了她。谢妍虽然有过不少争议,之前放过的两榜却颇被人称道,只因这次点了她做状头,便要受此讥讽,英名尽毁,让她如何能忍?

“若只是议论学生,”丁莹回答,“学生可以不必在意,但那传言牵涉恩师……”

谢妍抚额:“别告诉我你是为了这个原因才决定参加吏部试。”

丁莹半晌没有说话。

在谢妍看来,这就是默认了。她顿觉头疼,让她不要妄自菲薄可不是要她逞英雄的意思啊。之前皇帝问询时,她判断丁莹不是冲动之人,必是有所筹谋才有参试的决定,并不太担心。如今看来却并非如此。她自觉这些年也算识人有术,没想到竟在丁莹身上走了眼。

“你无需维护我的声名。”她叹着气说。

说是门生,实际她们并无多少情谊,丁莹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何况针对她的攻讦多了,不差这一点半点。

丁莹听懂她的言下之意,垂目片刻后问:“恩师不介意吗?”

谢妍看了她一眼,低声笑道:“不过是给人做回谈资罢了,又不是第一次。这么一点小事你都要较真,日后可就没完没了了。”

也就是说,外间的议论谢妍都是知道的?丁莹几乎要冲口而出:那些传闻几分是真,又有几分是假?尤其是那前夫之事……但她到底还有理智,及时把这股冲动压了下去。

谢妍并不知道丁莹现在转的念头。没听见丁莹回应,她也不以为异,只当她还在犯倔。这人才学是有的,谢妍想,人品也不错,就是心眼太实。自己既是她的恩府,日后少不得要多费点心。

“事已至此,先专心备考吧,”她轻叹一声,如长辈一般拍了拍丁莹的肩,“过几个月再做计较。若那时还无把握,我替你想办法就是。”

“什么办法?”丁莹问。

“找个理由拖上一两年又不是什么难事。”谢妍沉吟,“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年纪很大或者快病死了的亲戚?和你有仇的也行。”

“啊?”丁莹错愕。这和她的亲戚有什么关系?

“丁忧守制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谢妍眼睛在丁莹身上一转,轻声笑道,“就是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损失个把不打紧的亲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