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高峰,路灯的光影在车侧缓缓游走,引擎声在寒风的呼啸中显得分外柔和。
智能控温系统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香气散发的强度。
香薰液依靠挥发棒在暖气的加持下层层漫开。
临近年关的工作堆得像山,汤勉脑海中还盘旋着未收尾的诉讼、省级干部受贿的案件,搭在真皮扶手箱的右手无意识的摩挲着缝线暗纹,鼻尖索绕的香气驱散着内心的疲惫。
叮铃的提示音打破了车厢的静谧,屏幕亮了起来。
他缓缓睁开眼,花笺的消息跳在锁屏界面。
指尖划过界面解锁,对话框里的消息
【你的手表拍张照片给我看看】
【送去保养了】
花笺没再说话,只发了一张照片。
厚重的冰层构成了起伏的陆地,冰山向海洋蜿蜒伸展,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烁着光芒,绚烂耀眼。
汤勉的目光落一只闯入镜头的手上,指节泛红,手指苍白修长,指着远方的冰原,放大照片,视线聚焦在那只手表上,蓝色的表盘布满细腻的太阳纹理,从中间向边缘呈放射状铺展,纹理顺着光的方向泛起层层波纹,让手表多了暗涌的质感。原本光滑的皮革边缘有些毛躁,是主人长久佩戴的痕迹。
汤勉眼里翻涌着震惊与难以置信,他指尖颤抖着拨通了花笺的电话。
“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他挤出沙哑的声音,每一根神经因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战栗。
——南极
他的耳边仿佛炸开了惊雷。
“薄何今年十一月拍的,我记得你和江灿也有这样款式的手表…”花笺顿了顿说,“这个人是江灿吗?”
市面上同款手表比比皆是,仅凭一张照片根本没办法确定,但汤勉说:“是。”
三年前汤勉出了车祸,手表损伤严重,把手表送去维修时,柜员戴着手套的手,指着表背的缩写和编码告诉他这只手表示是定制款,零件的规格都是独一份的,需要联系总部定制配件,时间可能会久一些,但可以保证和原装一致。
车速渐缓,最后轻轻一刹,车子平稳停在公寓楼前。
司机瞥向后视镜,静静等待着青年的指令。
藏青色的行政夹克没有过多的装饰,袖口扣的严实,他坐姿笔挺,许是常年浸润在规矩和分寸里,就连衣角的褶皱都显得恰到好处,只是那一通电话之后,原本气息沉静的人眼神空空的盯着手机像是想起了什么极远的事。
汤勉盯着那张照片发呆,不知道过了多久,直至手机关机才回过神来。
他关上车门,微微晃悠着走向公寓楼。
浅色的地板映着柔和的灯光,汤勉径直去了书房,手指熟练的插上充电线,他静静地看着,等待屏幕亮起来。
【查一查今年去南极的游轮,我要所有人的名单】
游轮是人类与极地对话的桥梁,它劈开浮冰密布的海面,穿越狂暴西风带的惊涛骇浪,将神秘的南极圈拉进现实。
每年的十一月南极短暂的暖季消融着海冰,有上万名旅客带着好奇与敬畏踏上这片冰原,追寻南极壮丽的景观。
次年的三月底,当寒风再次变得凛冽,旅客带着回忆乘坐最后一艘游轮离开,南极带给他们的震撼终生难忘。
游客返航,南极从不是温柔的栖息地,低温、狂风、暴雪与极夜伴随着依旧坚守在此地的各国科考队,他们顶着极寒安装设备、获得科研数据,为国家、为人类贡献力量。
这场持续了三个小时的加班会议终于结束,闻新揉着发酸的后颈,刚摘下眼镜看到汤勉的消息,他加快步伐,回到办公室。
闻新是个技术怪,转眼间就把文件发在电脑上。
滚动条一点点的下移,屏幕上的名单密密麻麻,汤勉视线紧锁排查着,在字符中搜寻那个特定的名字。
指尖划到最后,心里念了无数遍的姓名始终没有出现。
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一点,闻新洗漱完刚躺床上酝酿着准备睡觉,手机突然震动,他拿过来一看,有些错愕,汤勉的电话?
他刚接起,电话那头便传来声音:“再帮我查查去年的。”
南极、游轮、名单,还让汤勉反复找他,让闻新想到一个人:“好。”
一个熟悉的名字骤然撞在他的视线,他顺着这条线索查了下去,把所有查阅的资料打包发给汤勉。
这是一张最新的照片,资料更新于七天前----
照片上的青年西装革履,眉宇间是岁月赋予的沉稳,一副能坦然接受世事无常的模样。汤勉目光柔和细细描绘着青年的模样,挺拔的眉骨,顺着鼻梁的线条往下,掠过他微抿的唇,就连额前的碎发都看得格外认真,像是要把静止的画面刻在心里。
姓名:江灿
性别:男
年龄:34岁
教育背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海洋系博士学位
履历:至今---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系副教授……
密密麻麻的荣誉奖项沉默有力地印证着他一路的进阶与锋芒。
书房的落地灯投下暖调光晕,将他的身影拉长在身后的书柜,他就盯着照片上的人,思绪飘回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