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今天也没能发现夫君的小秘密 > 第3章 第 3 章

今天也没能发现夫君的小秘密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游子不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30 01:22:18 来源:文学城

白家住的巷子叫庆平巷,除了白家里面住的大都是普通人家,出了巷子就是热闹的大街,除了吵闹些,平时买东西倒是方便的很。

刘大根一边包包子,一边勾着头往棚子外看,又有好几个挂着红绸的箱子被抬进巷子。

旁边卖馄饨的张壮也忍不住跟他搭话:“这是第三批人了吧?看样子白家小姐真的要嫁人了?”

刘大根把面团在案板上摔的咚咚响,声音拔高:“那还有假?我前天才看到郑媒婆从她家出来,今天白家就开始采买东西,你没看到?都是成亲用的,这不是要嫁人了是什么?”

张壮他媳妇用腰上的围裙一边擦手一边也接了话:“是迎亲!我早上买肉的时候,听她家厨房的人说了一嘴。你们忘了,白小姐早就立了女户,是要招上门女婿的。”

“上门女婿?上门女婿有几个好的?”刘大根面也不揉了,拉了个凳子跟隔壁搭话:“你们还记得城西的李屠户吧?他就一个女儿,后来给女儿招了个女婿。你们想想李屠户没了,他那女婿是怎么磋磨他女儿的?啧啧,才二十多岁的人,看上去比我娘都老。”

“你说的李屠户我也知道,当初他卖猪肉可实诚。可惜了,他们父女两个都是实在人。”张壮一脸的唏嘘,手里包馄饨的动作却麻利的很,一点不耽误。

“老刘,三个肉包子,两个素的。”一个挎着篮子的大娘过来买包子。

“哎。”刘大根起身给人拿包子:“王大娘又给孙子买肉包子啊?”

“是啊,你包的包子我家人都爱吃。我儿子和两个孙子一人一个肉的,我和老头子一人一个素的。”王大娘笑呵呵的,一边从荷包里数铜板。数出来十九个铜板递给刘大根,接了包子又去对面的粮油店买盐。

张壮媳妇撇撇嘴:“这王大娘也真是的,买个包子回回落了她儿媳,就差那一个包子?”手里的毛巾在凳子上甩的啪啪响。

“你们还说什么上门女婿不好,我看招上门女婿再不好,有一点是好的,好歹不受婆婆的气不是?再说,人家白小姐能撑起这么大的家业,还怕一个上门女婿?我看等那上门女婿进门,白小姐一定能把他治的服服帖帖!”

“嘘,说什么呢?”张壮拉了他媳妇一把,“这是在外面的,小心娘听到了。”

“娘听到怎么了?”张壮媳妇梗着脖子,“我们都分家了!”

“大壮!你们看那不是锦绣坊的绣娘吗?她手里托着的该不是喜服吧?”

张壮夫妻立刻就被刘大根的话吸引了注意,不约而同的擦擦手站近点往那边看。与他们同样姿态的人不在少数。

“这亲事不是刚定下吗?怎么喜服都送过来了?男方到底是谁啊?刘大哥你知道吗?”

“大户人家的事情我哪里能知道?不过我前天看到郑媒婆带了个和尚来······”

刘大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接了话:“来做法事?效果这么好?做完法事白小姐亲事立刻就定下了,是哪个寺庙的高僧?”

“嗨,郑媒婆说是他侄孙,已经还俗了。”刘大根也不介意被人打断了话,还津津有味的看着热闹。

张壮媳妇手里的动作却慢了下来:“这,该不会白小姐的上门女婿就是郑媒婆的侄孙吧?”

“怎么可能?不是说了他原来是个和尚?”刘大根完全没往那边想。

“怎么不可能?不是说还俗了吗?要不然郑媒婆带着人来白家做什么?好啊,我就说白小姐的亲事怎么都说不成呢,原来是郑媒婆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她侄孙来了一趟,婚事立刻就成了,这里面要是没猫腻我可不信。”

正在这时候从巷子里出来几个人,腰上都系着红布,为首的那人手里拿着铜锣,“铛铛铛!”敲了几下,对围观百姓一拱手,高声道:“三日后东家有喜!我们东家请各位来吃一杯喜酒!”

说完他朝后一挥手,身后出来一个人手里拿着小筐子,随手抓了一把铜钱就撒了出去。

街上一片惊呼,小孩子大人们都开始争抢落在脚边的铜钱来。

一直到筐子空了撒钱的人才停手,管家对街上的人又是一拱手:“大婚之日难免扰了各位的生意,各位多担待,我们东家另外有补偿给各位!”

说话间就有小厮拿着红纸包的银角子,发给周围的小摊贩。

刘大根跟张壮夫妻也拿到了,拆开红纸一看竟有半两银子,不由咂舌:“这可真是大手笔。”

张壮媳妇语气酸酸的:“这道街上这么多摊子,这得散出去几百两银子吧?”

刘大根胖胖的脸上笑的满是褶子,捏着银角子在身上擦了擦,又用红纸包好塞到衣襟里:“这可是白家给的喜钱,带着福气呢,可不能随便花喽。”

张壮媳妇也一把把张壮手里的钱给夺了过来,自己收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这亲事怎么这么着急?白少爷还在省城没回来吧?三天来得及回来吗?哎哎,你看,那边又贴了红纸,写的什么?”

张壮哪里知道?他又不识字。

过了一会儿,总算听一个来吃馄饨的读书人说是喜帖,请路过的人吃流水席。

“白小姐这婚事办的可真气派。”刘大根一边揉面一边感叹,“不过也是,拖了这么多年,亲事自然得风光大办。”

······

“红袖姑娘,郑家沟马上就到。”郑媒婆挤了满脸的笑,她对面还坐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子,衣裙是白家侍女统一的穿着,绿袄白裙。她的头发挽的规规矩矩,就像她这个人一样,不管郑媒婆在旁边怎么讨巧,红袖始终坐的板板正正,面上不带半分笑意。

与她同处一个马车的郑媒婆叫苦不迭,怎么是这位来送喜服?还不如岑叶丫头来呢,那位是个好说话的。

马车进了郑家沟就引来了一片关注。

郑家沟跟大多数村子一样,贫穷且封闭,整个村子只有村长家有一辆牛车,哪里见过这样气派的马车,还一来就是三辆?

“这是要去谁家?”在路上遛弯的老大爷看到了就问身边的人。

“不知道啊,没听说谁家要来亲戚,这么有钱的亲戚要有早就传开了。”

“哎,你没看到马车上面挂着红绸吗?这是哪家闺女要嫁到有钱老爷家去了吧?”

“那肯定是村长家的芳芳,整个村子就属她最漂亮。”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随着马车的前进后面跟了一串看热闹的人。

马车最终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子前停了下来。

“这是谁家?”

“这是搬到镇里去的郑媒婆家,这是她家的老房子,听说前天她的侄孙过来住了。”

“快看,马车上的人下来了,是郑媒婆和一个姑娘!”

红袖双手端着托盘,打量着眼前的房子,说是房子都十分勉强。房子原本是土坯的,屋顶盖着茅草。

不知道是不是太长时间没住人的原因,土坯墙倾斜了一个很明显的弧度,外墙上都是雨水冲刷的痕迹。再看屋顶,上面的茅草已经所剩无几,寥寥几根檩条上面还能看见虫洞。

“你确定这里面住人了?”要不是家主的吩咐,红袖恨不得转身就走,对郑媒婆也没什么好脸色。

“有人有人,这原来是我家的老房子,汤远他只是在这里暂时落落脚,不常住。”郑媒婆解释了两句,赶紧朝里面喊:“汤远,汤远!白家来人了!”

“来了。”很清朗的男音,听到这声音红袖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不少。

吱嘎,木门从里面打开,一个身穿青色布衣的光头男子从门里走出来,虽然早有准备,看到男子那光头,红袖脸色还是变了变。

但忽视这一点,男子的相貌气度还算能入眼,红袖挑剔的打量了汤远一番,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蓬荜生辉!

这个男人站在这破旧的茅草屋前,硬生生给人一种气度不凡的感觉,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姑爷。”红袖收了眼中的审视,对汤远一福身:“奴婢红袖,奉家主命令来给姑爷送喜服。”

“喜服?”汤远不自觉后退两步,随即反应过来咳嗽一声:“给,给我吧?”

“您先等等。”红袖端着托盘往后面的马车上去了,再出来托盘变成了一个小箱子,“我将喜服放到了箱子里,还请您保管好了。”放到箱子里安全些,这样不管是房子塌了,或者是下雨了,都污不了喜服。

汤远好脾气的接过箱子,“还有其他事情吗?”

红袖一指外面的马车:“后面那两辆,上面是家主给姑爷的聘礼,随姑爷处置。”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汤远还未说什么,郑媒婆先笑眯了眼:“不过白大户是讲究人,招婿嘛,给男方聘礼是正理。红袖姑娘要不要进去喝杯茶?”

“不了,三天后就要迎亲,我手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这就要走了。”红袖对外面的车夫招招手,车夫敲敲车壁下来下来两个小厮,跟车夫一起把马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箱子上面都系着红布,红彤彤的颜色将有些颓败的院子都衬出了几分喜庆。

“你们两个留下照顾姑爷。”红袖递给小厮一个荷包,对他使了个眼色,“该怎么做不用我吩咐吧?”

“红袖姐姐就放心吧。”阿晨笑嘻嘻的将荷包收到袖子里,“我做事姐姐还不放心吗?”

“行,这里你们支应着,我还得回去给家主回话。”红袖又对汤远屈膝行礼:“姑爷,这是阿晨和藤子,您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吩咐他们两个去做。奴婢先告辞了。”

“好,”汤远点点头,又补了一句:“我不会跑的。”

红袖尴尬的避开他的眼神,她们家主漂亮又有能力,尽管她不认为有人会逃婚,但为了婚礼万无一失,还是谨慎些好。

“奴婢告辞。”红袖再次行礼。

郑媒婆跟着红袖去送她:“红袖姑娘放心,这里有我照应着呢,我拉的媒从来没出过岔子。”

红袖不置可否,上了马车却又捧出一匣子糯米纸包着的花生糖出来:“这糖劳您给大家分一分吧。今日带的不多,等大喜之日再给大家沾沾喜气。”后一句是给围在马车边的村民们说的。

身为白家的人,红袖做事向来事事周到,处处妥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