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江湖摸鱼十八技——从入门到放弃 > 第63章 迁延顾步无从说 10

嘟嘟——

“请进。”

颜小二朝着谢逍宜和晋飞微一点头,便推开门,独自进入屋中,朝着坐在灯下的人轻快地唤了声,“安叔。”

居裕安抬头看她,艰难地扯了扯嘴角,又垂下了眼睛。“你都知道了?”

颜小二毫不在意地摆摆手,“他们说什么是他们的事。我就是来接你的。”

居裕安苦笑一声,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本陈旧的手札,摊开在桌面上,指着上面的一行小字。

“这就是魂古七迷丹的药方。”他的语气平静得仿佛说的是别人的事,“最初版,是我编纂的。”

颜小二扫过手札,没有接话,只是在他对面坐下。

居裕安的视线落在跳跃的烛芯上,目光渐渐变得悠远,似乎一下子回到了许多年前。

“我十二岁拜薛怀引为师,二十一岁那年,被逐出师门。”

“起初编纂这张药方,并非为了悬壶济世那般伟大的志向。”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带有哽咽,“只是因为……我的父亲便是得了离魂之症。在我的记忆里,他时而清醒,时而狂乱,终年备受折磨。最后,在一个雨夜,他因错手杀死了我的母亲,投河自尽。”

“后来,我发现师父修改了药方,还将此药用在走投无路的病人身上。而那些人服药后皆是狂性大发,虽侥幸未伤无辜,却已形同傀儡。”居裕安的手指握成拳,微微发颤,“我请求师父停止在人身上试药,他却说我不知变通。”

薛怀引兴奋的声音犹在耳边——那些都是必死之人,用以试药,物尽其用,有何不可?

苟不至德,德行不苟。可居裕安从师父眼中看到的,并非来自医者的悲悯,而是对一举成名、名留青史的急切渴望。

他被逐出师门那日,什么也没拿,只带走了这张最初的药方草稿。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尝试改良它。”他仰起头长长一叹,喉结滚动,说得十分艰难,“因为那种离魂症……会遗传。”

“我的时间……亦不多了。”

回程的路上,这句话一直在颜小二脑中翻腾,搅得沸反盈天,令她坐立难安。

她清楚,若她强硬一些,剑宗未必真能“留下”居裕安。

但当她看向居裕安的眼睛时,便明白了——他选择留下。

所幸,经宋兰桡首肯,石投孝得以入住剑宗别院,贴身照料。

*

谢逍宜站在廊下,望着紧闭的书房门,自他们从剑宗回来后,颜二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已经十六个时辰了。

他叹了口气,走上台阶,推开门。

她坐在纸堆书卷中间,像一座被淹没的孤岛。

上次见她这样,还是在他离开持枢山庄前的那个冬天。

廖婶儿突发重病,整日躺在床上,气息虚浮,只出不进。

大夫摇着头,束手无策,说除非能找到一味珍稀药材,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而那种药材就是烬尾松的树汁。

天下皆知,姑苏有座游骐山,山中有株三百年的烬尾松,可是在很多年前便已枯死。

烬尾松这三个字,不但成了传说,也成了药典里一个令人扼腕的名称。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持枢山庄后山还有一株烬尾松,乃是那株三百年古木的残枝,是庄主颜仲炳从残骸中拼尽心力抢救回来的独苗。

颜庄主守口如瓶,亲自照料,连庄内之人都鲜少知情。

它不仅仅是一棵树苗,它是在灰烬中艰难保存下来的火种,是颜氏对过往荣光的执念。颜庄主更是将它看作关乎家族命运的一道微弱脉搏,只盼着小松枝有朝一日能再长成栋梁,以告慰先祖的英灵。

可这秘密,却瞒不过喜欢“巡山”的颜鹤加。

她自然知道这株烬尾松意味着什么。

但为了那似是而非的一线生机,她没有犹豫。

她悄悄潜入后山,用小刀割开了那株独苗的树皮,取得汁液,按照古法熬成汤药,一勺一勺喂给廖婶儿。

她谁都没有告诉。

最后,廖婶儿奇迹般地活过了那个冬天,人人都说她是有福之人。

无人知晓她的福气是那棵独苗给的,唯有颜鹤加。

可古语也说——树无皮必死。

小松枝再也没有机会长成栋梁,颜仲炳也就明白了。

在书房外,谢逍宜看见颜鹤加跪在地上。

她说她知错了,但她不后悔。

颜庄主的手高高扬起,颤抖着,最终也没有落下。

可门外的谢逍宜却莫名觉得,那对颜鹤加来说,是比任何责打都更沉重的。

后来,颜鹤加被罚在颜氏祠堂思过。

三天三夜,她独自在阴冷的祠堂里,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也是这样坐着。

她没有哭,她把嘴唇咬出了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但这次不一样。

书页哗哗作响。

原来,她翻书是会有声音的。

大概是因为她的手指在发抖,她翻得很快,快得像是要追上什么;她翻得也很乱,手上尽是错乱的细小伤口。

谢逍宜清楚她在找什么,她想找到一个万全之法。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万全?

想起昨夜,他送茶点进来,她趴在桌上睡着了,脸下压着锦洲帮货品信息和船只动向,手中攥着《伤寒论》和《本草经》。

蜡油滴在她的手指上,已经凝固很久。

她没醒。

*

疏萤时度,江风猎猎。

谢逍宜立于船首,脚下波涛翻涌,雁翎刀映着夜色,如漱冰濯雪。

晋飞快步走来,低声道:“少主,厉昌的船快到鸭头湾,正往盈江码头驶来。”

谢逍宜眉头一压,“截住他。”

“得令。”

下一刻,三艘快船如离弦之箭,破开沉沉夜色,于江中形成合围之势,将一艘装饰华丽的座船死死堵住。

谢逍宜纵身一跃,衣袂翻飞间已立于对方船头,数十名悬月楼护卫紧随其后,瞬间控制了甲板上的船员和侍从,以及整艘船的要害之处。

厉昌听到声音从舱中冲出,待看清来人后,强作镇定,抱拳沉声道,“谢少主,你这是何意!”

“问几句话。”谢逍宜的语气平静,“魂古七迷丹,船只货品,徐家。你选一样说。”

厉昌眼神闪烁,扫视着甲板上的情形,看自己帮中的人只是被悬月楼护卫摁住,没有人抽刀亮剑。他心思电转,清楚既然对方并未直接动手,那就是还有周旋的余地。

想到这里,厉昌脸皮抖开,再次抱拳,漏出一口烂牙,“谢少主,我们锦洲帮对悬月楼一向敬重有加,不知道这次是哪里……”

谢逍宜却已不耐地,指尖微微一动。

刷——

离厉昌最近的一名护卫立刻拔出长剑,冰冷的剑尖瞬间抵上他的脖颈,一丝血珠当即从菜皮般的褶皱中沁出。

“我说!我说!”厉昌脸色煞白,频频吞咽着口水,“是、是赵大小姐……”

*

夜色如墨,浮云收敛。

悬月楼别院书房中,烛火在颜小二的眼底跳动,书页被快速翻动的声响,是屋中唯一的声音。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蚂蚁,左冲右突,竭尽全力,却仍是在杂乱的泥沙迷宫里徒劳地奔走。

要快!

再快一点!

她不断地告诉自己。

可是越来越尖锐的,唯有浑身的疼痛感。不但眼睛酸涩,手指发颤,连脑子也不听使唤了。

连续两日的枯坐,她不但没能为安叔寻到一线生机,也没能从锦洲帮找一个缺口,却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心神。

她闭上眼睛,长长呼出一口气,自暴自弃地将自己砸进了宽椅里,试图用另一种疼痛使自己清醒。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门被轻轻推开,熟悉的气息飘入,带着一股江风的清冷。

颜小二勉力睁眼,缓缓抬起,对上谢逍宜的目光。

视线一滑,见他的手指上攥着一摞纸。

顿时敏锐地捕捉到了“魂古七迷丹”这几个字,以及未干透的墨迹。

就这一眼,她那颗在泥沙中徒劳冲撞了数十个时辰的心,轻轻落下。

而接住它的,是谢逍宜。

幸好,是他。

颜小二咬着唇,伸手接过纸张,一一展开,快速扫过。

这是一份口供,厉昌的口供。

原来厉昌的所为,全是听命于大小姐赵玉珠,她才是那个在锦洲帮内跟幕后之手联系的关键人物,而陷害徐家,以低价买下积谷山那块地的戏码,也是赵玉珠一手策划的。

根据宋兰桡的消息,早在半年前,有人已经在利用漕运运送“特殊药材”。但是在近期才越发明显,他们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锦洲帮这个“跑腿的船夫”。

而赵玉珠之所以设计针对徐家,并不是简单地看中徐家的那块地。

颜小二想到了温芫芫提到的那次赏花大会。正如之前猜测的,针对徐家的阴谋,从羲和血瞳案就开始了。

赵玉珠在锦洲帮内是大小姐,看似风光无限,但她爹娘想用她攀一门亲事,对方是六十岁的前漕运总督,做对方的第九房姨太太。而她一直抵死不从,想着凭借自己的“交际”手段,讨好盈江城首富徐家,或许能向父母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们就不会逼她嫁人,也算是为自己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在赏花大会上,赵玉珠为颜青蜓出头,不料得罪了温芫芫。没想到的是,温大庄主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便导致锦洲帮失去了大半生意。

赵玉珠自然是十分惶恐,求助颜青蜓,但那位徐家主母却对她的“遭遇”无动于衷。

应该就是在那次赏花大会上,有人盯上了来自锦洲帮的赵玉珠。对方精准地捕捉到她的不甘与怨恨,将她招募,利用她和锦洲帮开始了更激进的计划。

锦洲帮内,赵老帮主只顾养生,权利大多在厉昌手中。赵玉珠也是利用了厉昌的野心,说自己不过是一介女流,待她攀上高枝,锦洲帮便会名正言顺地交由厉昌掌舵。

在赵玉珠的推动下,通过锦洲帮的专船,药材明显流得更快、更广。

而另一方面,为保障原料供给,他们还想拿下徐家的积谷山土地用于扩建药田。

后来,珑宝斋人走茶凉,徐筑山又喝了带药的酒,徐家资金链断了,名声坏了,地价降了,盈江城首富的“门楼”也就顺势倒塌了。

这一下子,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赵玉珠。

恐怕连居裕安自己都不知道,他半途救下的人,竟然是整个案子的关键。

只要找到赵玉珠,就能顺势揪出幕后之人的尾巴,以及药方。

当颜小二理清了这些之后,就想立即去通知宋兰桡。

然而,她还未出发,宋兰桡就派人传了信来。

信中说,剑宗弟子赶到居裕安所说的那处村子,发现农户夫妇遭人杀害,而赵玉珠,又失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