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换亲后她与病娇签订互助协定 > 第22章 第 22 章

换亲后她与病娇签订互助协定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徐小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2:23 来源:文学城

沈彦启半边侧脸埋在阴影里,说不出的落寞。

杜怀月一直没再出声,迎着刺目的阳光再次闭上眼,两行眼泪毫无征兆一路滚下。

杜怀月隐忍的抽噎声压得人胸口沉闷。

沈彦启手里松松捏了个拳,犹如雕塑,一双眸子沉沉掠过江映,又落到陆千景脸上。

在这样一种沉闷的环境下,陆千景直叹气,琥珀般的眸子接住那泰山压顶般的目光,狐狸般狡黠眯了眯,嘴角带着微微笑意,“我想起还有点事没做,先走了。”

然后极有眼色一溜烟提裙跑开。

她对人细微表情变化非常敏感,这个时候女孩子的话最信不得,她让谁走就是让谁留。

沈彦启打小身边应该不缺女子,他是懂女子心思的,方才明显是在赶他们走。

她脚下急躁匆忙,天蓝色的发带在脑后飘扬,一晃眼没了人影。

“阿映......”杜怀月声音满是哀苦。

沈彦启肩头重重垂下,像散了最后一口气,也走了。

江映目光在发带隐去处停驻片刻,那里只剩同样蓝色的明净天空,瞬间一阵冰冷的落空笼罩了他。

她怎么跑那么快,沈彦启紧跟着就走,是去找她?

他还敢去找她!

几个勾肩搂腰的人占了那处空地,江映垂着眸子,眼中冷色飞快闪过。

陆千景小跑了一阵,脚步渐渐慢下来,看着跟上来的沈彦启陷入沉思。

她怎么忘了,这对江映来说可谓绝妙至极的机会,若不是沈彦启风度修养极好,只怕要一拳打在江映脸上。

迎着沈彦启同病相怜的目光,陆千景努力收起好笑的念头,不好意思对他道:“沈公子?”

沈彦启眸子灰暗:“你不介意?”

陆千景装作听不懂他在问什么,不停用余光寻找退路,她不能和沈彦启独处哪怕一小会:“在意什么,我屋里种了花,我得回去浇水了。”

她一扭头,顺着逼仄的楼梯一路向下,拐了个大弯回到房间。

沈彦启看着她湛蓝裙摆退潮一样远去,满心黯然。

如果他也能如她一样......他默默回望了眼杜怀月的方向,恍惚觉得自己好似迟暮老者,两肩僵垂着动弹不得。

......

“阿映。”杜怀月声音满是化不开的哀苦。

江映抬头,努力把思绪扭转回来。

“我总觉得我做错了什么,我要跟来家里本就不赞成,觉得姑娘家这样先失了脸面......”她仰起脸,笑着,

“我又何尝想这样。”

“你那茶叶到底是怎么回事。”江映心里五味杂陈,“怎会喝了十多年。”

杜怀月愣了神,脸上闪过一抹恐惧:“我那个家,你还不知吗,开方子的太医是我继母请来的,你明知道她如何待我!”

江映声音闷闷:“因为不想在家,才跟来吗?”

他从前听人说过,杜怀月生母早亡,她父亲在妻子热丧中娶了第二位夫人,杜怀月名为嫡长女,又因丧母,深得杜老相公偏爱,看似名门闺秀、尊贵圆满,然则深宅大院多少丑事不可为外人道。

杜老相公年迈,许多事情光凭他也无法处处周全。

小到杜怀月喝的茶水,大到......

“等回到杜老相公身边就好了。”江映无措安慰,眸光落在她脸上,意外看到杜怀月笑弯了眼。

“我现在都还时常想我们在老家的那段日子,家里只有我和祖父,你也常常会来,那时候真好,什么都不用想。”

她声音如山间清泉击石,空灵动听,江映一下想到那个水系纵横的小城,溪水潺潺,日夜不绝的水声如珠落玉盘。

当然,只有在杜家祖孙在时才会又这样的感觉,在遇上他们之前,那流水声没个断绝徒扰人清静。

杜老爷第一次致仕回乡那天,小城难得热闹。

江映在小城里长到十三岁,头一次知道自家附近住着朝廷宰相这等大人物。

城中能与杜家扯上半点关系的都来了。

名相杜迁须发灰白,手上提着水烟笑呵呵同人说话,身上只穿一件深蓝布衣,哪里看得出老爷子也曾是个叱咤风云的一品大员。

杜迁没有看上去那么开心。

去过的人都说,这位老爷只是副相,在朝中得罪了首相才被罢官,说是致仕,不过是皇上体恤老臣给了个体面的说辞。

去杜府的人少了许多。

江家这才好不容易得了往前凑的机会,用江旭的话说,管他好官坏官,是个大官就行,多拜拜总没有错。

他给杜家递了名帖,带着几个族中幼弟登门拜见,临行前不忘拉上江映。

“带他去干嘛?”比江映大几岁的堂兄哼哼道。

“就是,还不知道他是不是咱们家的呢。”

江映静立在旁,听若未闻,打眼冷冷扫过垂髫幼童头顶的一小揪头发。

那孩子面上一派天真,他知他或许无心,反正周围人都这么说。

江旭一手指大力顶开江昙额头。

“不带他去带你们去啊,你当去杜家是讨酒吃果子,不让他去,你们能跟杜老爷聊什么,给人家堂前当石狮吗。”

到了杜府,侍女领旨江家几兄弟在前院南倒座的几间房候着,房中熏着很好闻的香料,漆黑的硬木座椅比别处高出一节,江昙一整个蹭着靠椅蹭着坐上,两条腿还够不着地。

真像个大庙,江映想。

侍女端上果品茶水:“今儿不巧,我们老爷偶感风寒,怕是见不了诸位。”

“诸位若还有事便请告诉我吧,”

江旭额角青筋一跳,他虽一届苦寒布衣,却忍不了被人毫不掩饰折辱,不想见就直说,犯得着拿生病搪塞,也不怕真的生病。

但在别人家堂前不好发作,仍是笑颜:

“杜老身子不适,我们这些没头没脸的当然不敢打扰,也不敢平白收姑娘的银子。”

他眼珠往外瞟了一眼,“不知姑娘能不能告诉刚才进去的那些人是谁?”

江映、江昙几个不觉抬眼,外头几个刚消失的人影太抓人眼球。

为首那人金冠玉带,手执一把折扇,扇柄一小片地方吊着个玉坠子,漫谈朗笑声越来越远。

侍女解释道:

“我们老爷是真的不舒服,那些客人是来见我们大爷的。”

“杜大爷?”江旭抬眉,额头印出几横纹,“你们大爷与大夫人回来了?”他猛地收起满脸猎奇,抿了口茶掩饰。

侍女忽地羞赧,“是,老相公身子不适,我们大爷携家眷回来。”

满城都知杜大爷当年干的荒唐事,江旭也不好多问,依旧好奇那几个衣冠卓然之人。

“刚才那几个人到底是什么人啊,也是来探病的?”

“吴王殿下。”

“哇!是王爷!”江昙眼睛忽地亮起,“我要去看王爷!”江昙一溜烟跑出去片刻没了踪影。

“回来,还不快回来!”

江旭和侍女忙追出去,大约王爷真是个稀罕物,人人都想要看眼,几个人追不上一个孩子,最后

杜家大爷陪着王爷,后面跟了一群文人雅士,三五成群,

几人谈起诗词,天还不热,吴王手上折扇扇个不停,扇面画着山水,王爷即兴吟了句诗,扈从面色先是凝住,佯装细细品味一番,钦佩之色徐徐展露。

杜大爷捋须道:“王爷好诗啊,微臣自愧不如。”

王爷合扇拱手:“杜兄大才,何必自谦。”

两人俱是大笑。

“他倒没多大学问,不过沾了老爷子的光才在朝中得了一官半职,旁的人喜欢奉承他也就罢了,王爷能给几分薄面罢了。”

女子从假山后出来,身着华裳,秀眉入鬓,身后丫鬟捧着一沓宣纸。

吴王眼神怔怔:“这位夫人是?”

杜大爷脸色变了变:“你来做什么,还不回去。”又对着吴王笑道:“此乃贱内。”

吴王笑道:“民间男女大防都淡了许多,世家大族都是把女儿当做儿子养,杜兄饱读圣贤之书,怎么还管这些没影的东西。”他目光从杜夫人脸上挪到婢女手上,带着字迹的纸,婢女十指纤纤,削葱水嫩。

“这是夫人的诗作?”

杜夫人捧过诗来:“我哪里会这些,正如王爷所说世家都把女儿当做儿子来养,这是我大姑娘闲来无事写的,大丫头的诗词是老爷子亲自教的,我瞧啊不比她爹差。

吴王湿黏黏的目光转到纸上,“夫人看似年岁不大,女儿竟那么大了?”

纸上笔迹娟秀,没有几年功力断然写不出来。

杂草后头,江旭涨着脸喃喃道:“我乡野人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原来姑娘家的诗可以外传。”

侍女脸色更差,眼眶氲湿:“她不是大小姐亲娘。”

江旭:“啊?”

花园中好些个男子凑上去,把纸举到脸前,江旭看不清字迹,远远的却也觉得疏落浓淡皆有章法。

“写得真好。”

“是啊是啊,能比得过秀才。”

吴王收起:“杜兄有这样好的女儿,将来可不知道要许配给什么人家。”

夫人笑了:“哪就要许配人家了,今年才十二呢。”

“十二岁?”吴王咋舌,“娉娉袅袅十三余,好年纪好年纪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