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换巢鸾凤 > 第13章 第十三章

换巢鸾凤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不止是颗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22 来源:文学城

内室沉默还在持续。

而外间两人等候多时,已是大眼瞪小眼,候不住了。

小婢女心里直犯嘀咕,她特意比量过时辰,往日她给姑娘喂药需要半刻,现下姑娘醒了,喂起来应是省心许多,然虑及郎情妾意,她足足等了一刻才端着茶水进院,里头仍在叙话,她便在外间候着。

侯了好一会儿,看诊的医官来了,听说人已醒转,将军正在喂药,也识趣得紧,说等等便好,不必忙着通传,只随她一道在外间等候。

没承想左等没见出,右等没见出,也不知喂个药怎的这般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眼见老医官如厕回来后那杯茶水又已见底,小婢女边添茶,边小声道:“要不,奴婢还是进去通传一声?”

老医官等的就是这句,茶再好,年纪大了,也真喝不下了,忙点点头,应声劳烦。

这里间长久的沉默,其实也令沈刻倍感疑惑。

虽如愿在裴雪竹那张宠辱不惊的脸上看到了颇为长久的失神,可失神之后,不知她思绪飘到了何处,总之打量着,不像在寻思什么好事儿。

他正忍不住,想伸手在她眼前晃晃,却见婢女入内通传:“将军,张医官到了。”

他收了手,回头:“请人进来。”

婢女福身应是。

一阵蹒跚脚步声,喝了三杯茶、跑了两趟茅厕的张医官终于得入内室。

给沈刻见完礼,他老人家又至榻边,和蔼笑道:“姑娘醒了。”

雪竹回过神,知晓这位应就是昏迷这些时日给她诊治的医官,略略弯唇,朝人颔了颔首。

招呼间,他老人家已从随行药箱里拿出一方素帕并一手枕。

雪竹见状,搭上细腕,任其把脉。

她从前看书颇杂,医书亦读过几本,心中深知,自身诸般状况,都是在清秋宫这三年熬出来的。

光是三载冷冬,便足够她寒气入体,再加上缺衣少食,思虑过重,长期恶魇侵身,久病无医……朝夕之间,恐难以痊愈。

果不其然,张医官看诊过后也是这般说辞,只添了几句宽慰之语,让她好生休养,慢慢调理。

又说如今人醒,先前的药便有些重了,不宜再吃,他老人家酌情添减药材,重新拟了张药方交予婢女,让人依着方子,一日熬煮三回。

婢女一一应是。

离开前,张医官照例朝沈刻行礼,只不过拱手时,往上多看了一眼。

沈刻会意,虚扶一把,说天寒风急,送他一程。

张医官忙谢,却不推辞。

至檐下,两厢停步,沈刻问:“如何?是有其他病症?”

张医官躬着身,忙摆了摆手:“少将军宽心,并无旁的,姑娘元损体虚,此乃慢症,急不得,好生将养便是,并不伤及性命。”

于是沈刻挑眉,等他下文。

然斟酌半晌,他老人家才委婉开口:“是这样,《内经》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姑娘久病初愈,正值培元固本之际,是以将军若能稍抑**之念,于静养气血一道,便大有裨益,待温养月余,身有好转,自可阴阳相济,享鱼水欢愉。”

“……”

什么鬼话。

张医官见他脸色忽僵,忙又补了句:“当然,若调养得当,半月也是相宜,少将军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等上月余着实为难。”

说罢,还体谅地呵呵笑了两声。

可身侧之人面色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精彩了,他赶忙收了笑,不再言语。

及至送走这位老医官,往回走,沈刻心绪仍旧很不平静。

不想刚往里迈步,又撞见裴雪竹在婢女伺候下欲换寝衣。

虽未看到不该看的,可他脑子里不知怎的,忽然想起方才张医官说的什么阴阳相济,鱼水欢愉……

什么欢愉,他只觉得现下站在此处很是多余。

匆匆扔下句“回头再找你算账”,便又往外走了。

见他这般反复无常,雪竹也未理会,她方醒转,许多事还没厘清,走了正是清静。

换过汗湿的寝衣,又喝了些温粥,雪竹感觉身上终于有了些力气。

在婢女搀扶下,她自床榻起身,缓慢走了几步,可没一会儿,额角便冒出冷汗,眼前重影,婢女见状,小心扶着她往一旁罗汉榻上稍歇。

待缓过劲来,她终于想起问眼前婢女:“你叫什么名字?”

这婢女年纪虽小,人却机灵,闻言忙道:“奴婢雨天出生,阿爹便为奴婢取名‘小雨’,然被买入府中,嫣儿姑娘身边已有一位姐姐唤了这名,正要求姑娘赐名才是。”

“雨天出生,”雪竹略一思忖,“‘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霁乃雨后初晴之意,便唤‘阿霁’可好?”

“阿霁,阿霁……”她反复咀嚼二字,脸上浮出一团喜气,“听来比小雨诗意多了,自是极好的,奴婢多谢姑娘赐名!”

雪竹见之,也弯了弯唇,而后又饮了口热茶,不着痕迹问道:“阿霁,方才听你提及嫣儿姑娘,这位是…府中姬妾?”

阿霁一顿,心道糟糕,一时嘴快,竟说漏了嘴。

她不甚自然地遮掩道:“嫣儿姑娘……听闻是将军在怀阳时府上的旧人,不过并无名分,且来京之后,旁的姑娘将军一眼都未看过,平素回府除了书房,便只往咱们不秋院来的。”

雪竹继续问:“那除了嫣儿姑娘,这府中可还有其他姑娘?”

阿霁慌张,不知哪里又说漏了嘴,这位竟是句句直问要害。

她眼神飘忽,支吾应道:“有是有,但将军真真是不理会的!姑娘不必挂心。”

雪竹当然不挂心,只是看出阿霁虽有几分伶俐,到底年纪尚小,并不懂藏掖,便一问一答的,将眼下状况摸了个大概。

如今正旦早过,已是正月初八,她昏迷了约有半月,在这护国将军府也已待了七八日。

外头大事有二。

一则自靖王入主洛京,祥瑞频降。

钦天监夜观天象,称有百年不遇之“五星聚于东井”,此乃天命转移之象;

又报洛水下游冰融,浑浑浊水近日不治而清;

大昭各地更是忽而涌现九色鹿、白麒麟等各类珍奇异兽……

群臣称诸般异象皆为仁君出世之兆,请奏靖王早日登极,以延绵大昭不朽基业,护佑百姓乐业安居。

盛情难却,靖王只得命钦天监测选吉日。

正巧,正月十五便乃上上之吉,于是择定上元佳节,于乾安殿前正式登基。

雪竹一听,心下了然,这套天命祥瑞招数,靖王用得向来熟练。

犹记当初伪帝奉先帝口谕即位时,他正率威远军北上御敌,得知京中噩耗,悲痛难当,一连数战失利。

伪帝知晓此事后,连发数道圣旨斥其领兵不利,又召其归京,欲另择统帅接管威远军。

伪帝之心,路人皆知,然靖王素有忠孝之名,上既有旨,哪怕洛京已成龙潭虎穴,他亦应往矣。

据传,当日靖王接旨,意欲交出虎符之际,天色忽变,乌云以遮天蔽日之势滚滚而来,狂风呼啸,闷雷轰隆作响。

威远军中忽有将领上前,抽刀斩杀自洛京而来的传旨内侍,慷慨忿言道:“王爷,先帝崩逝一事万分蹊跷,口谕传位更是无凭无据,难以服众!先帝属意王爷,大昭上下皆知,何况战事正在紧要关头,王爷如何能听窃国之贼召返,弃我威远军与大昭百姓不顾!”

靖王闻言,厉声疾斥。

然威远军齐齐跪拜,请命之声响彻云霄。

靖王仍再三推拒,奈何军心所向,势不可挡,且传旨内侍已被斩于帐前,靖王别无二路,只得收回虎符,重掌大军。

霎时间,拨云见日,军帐上方的天色骤然晴朗。

当日情形到底如何,旁人无从得知,可承宁元年冬,威远军拒臣大昭新君,改拥靖王一事,乃天下皆知的不争之实。

正如眼下靖王授命于天,得登大宝,也注定成为乱世之中、青史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起这一心照不宣的继统大事,另一则要闻听来便掺杂许多风流之意,更为百姓津津乐道。

大昭既将迎来新帝,那立储自然也是头等大事,从前先帝便是因太子早逝迟迟未再立储,惹出后来诸多事端,如今靖王即位,想来吸取教训,不会让东宫空置太久。

摆在眼下的储君人选有二。

一乃从前的靖王世子沈钊,占着嫡长礼法,本应是最适宜的太子人选。

可如今还有一位被万民奉为大昭战神的次子沈刻,举世皆知,靖王这天下,至少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这太子之位,他自然也坐得。

想来远在入京之前,这诸位之争便已暗流涌动。

然就在这时,洛京竟流传出大昭战神夜闯天牢,攫掠伪帝宫妃的香艳骇闻!

雪竹听得入神,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她便是那伪帝宫妃。

一时无言。

其实享继前朝后妃这种风流韵事,许多朝代都有,算不得稀奇,权柄在手,是非黑白自有上位者定。

这件事,他做得。

但在此时做,便注定会成为对手攻讦于他的趁手把柄,她不信此人不知。

如此看来,她从天牢出来一事,也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此人若不是留有后手,便是不想坐这东宫,总归不会是外界所传那般,为了美色,宁愿舍弃太子之位……

这一日方醒,事情繁杂,雪竹听了许多,仍需时间理清头绪。

然入了夜,她正欲回内室安寝,那位大名鼎鼎的大昭战神又来“探望”她了。

这一次不仅人来了,他还带来了箱笼衣物,书册刀剑。

雪竹难得涌上些许不明之意:“沈…少将军,这是何意?”

沈刻好整以暇地盯着她:“不是已同婢女打听了?本将军为了你,太子都不做了,如今你既醒转,自然要同你住在一处,方能显出本将军鬼迷心窍,色令智昏。”

引注:“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长安新柳》

“五星聚于东井。”《史记·天官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