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海棠 > 第6章 梧庭遗影深

海棠 第6章 梧庭遗影深

作者:湾湾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9:43:31 来源:文学城

来年深秋,庭院里的梧桐叶已染上大片金黄,风一过,簌簌而落,默然宣告着完成了盛夏的使命。

沈静姝抱着几卷临摹好的画作来到孙逸文的画室小院,见他正坐在梧桐树下,对着画板凝神挥墨。她放轻脚步走近,不欲打扰。

画纸上,熟悉的梧桐树枝叶青葱,勃勃生机。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树下,极淡的墨色里隐约藏着一位妙龄女子的身影。

女子侧身而立,姿态婉约,面容虽模糊不清,衣袂发丝却仿佛随风轻动,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清丽。

静姝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一种微酸涩然的不适感悄然蔓延。她从未见过先生在画中加入人物,尤其是这样隐晦的女子形象。

孙逸文似乎察觉到身旁有人,笔锋一顿,并未回头,只温声道:“来了。放这就行。”孙逸文并未停笔,目光仍停留在画中那抹身影上,眼神是她看不懂的深远与复杂。

“先生。”静姝敛去眸中异色,将画作放下,“您要的仿作完成了。”

“是你,我还以为是庆昌帮我拿东西回来了。”孙逸文放下笔,转身将画挡在身后,动作里有些慌乱与急促。

静姝没忍住,轻声问道:“先生今日的画,似乎与往日不同。”

孙逸文淡淡“嗯”了一声,并未多言。

他越是轻描淡写,静姝心中那点不适便越是清晰。她不便再多问,心下却存了疑。

恰逢孔庆昌从屋内走出,接过静姝手中的画,偏要拉着她探讨画技,静姝本想和先生多聊几句。

但想起平日孔庆昌与先生关系颇为亲近,似知晓许多事,静姝犹豫片刻,还是跟他进了画室,余光瞥见先生又从新拿起了画笔。

闲聊期间,静姝斟酌着词句,状若无意地问道:“孔师兄,我见先生今日又在画梧桐,且…画中似有一女子身影。先生似乎对梧桐树情有独钟,不知这其中可有什么缘由?那画上之人…又是谁?”

孔庆昌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他自然知道先生画的是谁,那模糊的侧影,分明是依据眼前之人的神韵所绘。

他也深知先生对这位沈小姐不同寻常的关切与欣赏,甚至曾在他们几个亲近学生闲聊时,流露过不愿让她因自己而卷入危险动荡的顾虑,言语间是克制却难掩的珍视。

此刻看着沈静姝清澈眼眸中那隐晦的探寻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孔庆昌心下明了,这位小姐对先生恐怕早已不止是师生之谊。

他想起先生的顾虑,唯恐这份情愫一旦挑明,会让她陷得更深,未来徒增痛苦。一念至此,他狠了狠心,决定编造一个谎言。

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低声道:“既然沈小姐问起…唉,那画中之人,据我们所知,应是先生一位故人。”

“故人?”静姝的心微微下沉。

“是先生年少时的心爱之人,”孔庆昌语气沉重,仿佛提及一件令人痛心的往事,“据说二人感情极深,可惜红颜薄命,那位小姐很早就因病去世了。

先生为此消沉了许久,这棵梧桐树,好像便是两人亲手种下的,大概…也是一种念想吧。”

他观察着静姝渐渐苍白的脸色,继续道:“先生是个长情的人,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些年也从未见他对旁人有过心思。我们做学生的,看着也觉唏嘘。沈小姐,先生他…大概是不会再接受别人了。”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秋雨,瞬间浇透了静姝的心。原来如此。那画中模糊却美好的身影,那凝视画作时深远的目光,那庭中亭亭如盖的梧桐…一切都有了答案。她心底那点刚刚萌芽、甚至自己都未曾清晰辨认的奢望,瞬间被击得粉碎。

她垂下眼眸,压下心中如同被挖出一块的钝痛,掩去所有情绪,再抬头时,脸上已是一片平静,只是唇色略显苍白:“原来是这样…多谢孔师兄告知。先生重情重义,令人敬重。”

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了然的坚定。

当天辗转反侧,失眠一整晚的静姝,终于在晨光的照耀下释怀。她决定把自己这份悄然滋生的、不合时宜的情愫,埋藏于这个深秋,绝不再让人发现。

难过吗?自然是难过的。可那又如何?先生那样好的人,本就该配得上最深刻真挚的感情,无论那是过去还是现在。她敬重他的长情,欣赏他的为人,能遇见他,得他教导,引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已是莫大的幸运。

她之于先生,或许终究只是一位值得栽培的学生。能如此追随在他身后,与他并肩,为同样的理想而努力,已是足够。她不敢,也不能再奢求更多。

此后数年,静姝以沈家大小姐身份为掩护,协助孙逸文传播新思想。

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父亲对她日渐疏远,继母更是冷嘲热讽,只有妹妹静婉偶尔会偷偷来找她,听她讲外面的世界。

抗战爆发前的雪夜,孙逸文匆忙来访:“组织有重要人物暴露,需立即转移至海外。此事至关重大,但困难重重。”

静姝毫不犹豫:“交给我。”

利用沈家的关系和资源,她巧妙布局,只身边并无可信之人,静姝只得跟随远洋,以确保转移之人的安全。临别前夜,孙逸文前来送行,二人站在梧桐树下,雪落无声。

“此去危险,务必珍重。”他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担忧与不舍。

“先生亦当保重。”静姝微笑,心中千言万语,终只化作一句:“待太平归来,再向先生请教画竹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