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公接招吧 > 第1章 替嫁入宫

公公接招吧 第1章 替嫁入宫

作者:周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4:44:21 来源:文学城

风。

刀一般的风从黄河浊浪上袭来,绞透衣衫。

一红一蓝两道人影矗立在河岸渡口。

“你不该来。”

“可我已经来了。”

“你快走,还来得及。”

“我走了,你呢?”

“官家圣旨召我入宫,抗旨乃是死路一条。”

“不抗旨,便能活么?柳娘已经没了,你万万不可再以身涉险。”

“可我想去!姐姐死得不明不白,我要知道究竟是谁害死了她!她死时还怀有龙嗣,报喜的信前脚刚送到,后脚死讯便进了门……什么谋害宫人、畏罪自戕的鬼话,我绝不相信!”

“我也不信,所以我要去亲眼瞧一瞧。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叫柳娘安息才好。”

“不行!屠家只余下你一人了,你若再出事,我、我……总之就是不行!我虽笨了些,可有的是耐心,一年不行就两年,八年不行就十年,总有查清真相的那日。”

“入了宫,你要如何查呢?凭你三脚猫的功夫,还是凭你‘缜密过人’的心思呢?”

“我……我自有办法!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银子我有的是,收买宫人,为我所用,还不简单?”

“你的确有钱。可比之周家、杨家呢?”

“那倒是差了些。”

“若是有人杀你呢?”

“我有功夫,自是不怕。”

“你的确有功夫。可比之龙禁军呢?”

“师尊,你不信我。”

“我只是太了解你。”

“总之,我意已决,你不必为我如此!”

“我不是为你。”

“那你为了什么?”

“一个承诺,我与柳娘的承诺。我也有自己的恩怨要了结。”

“你们何时有的承诺,怎的不告诉我?”

“大人的事,告诉你一个小孩子家做什么?我单问你,你走了,他呢?他已跟了一路了。”

“我……我和他今生有缘无份,来世再做夫妻罢。”

“他不会走的,他会一路追进京城,杀入皇宫,将你直接抢出来。到时死的可不只是你了。”

“我……”

“你劝得动他吗?”

“我……”

“你劝不动他,当然也劝不动我。天使已到对岸,过了河,我便是万棠,不会叫人瞧出破绽的。”

“可你并不姓万,也并非罪臣的女儿。我们本就毫不相干,何苦为此搭上性命呢……区区十两银子,你早就还清了!”

“你说区区,自是因为与我的性命相比,十两银子不值一提。可那十两换了我一条右臂,两年安稳。是以我一命抵十两,值得,应得,也使得。”

“师尊!”

“你成亲我不便亲至,这把剑便算作贺礼了。恭喜,珍重。”

“师尊,我在南启等你,你一日不归,我便一日不成亲。”

“师尊……”

“师尊!”

红衣一闪,那人已然落在小舟之上。

她倚靠船舷,视线投至水面。

涣涣秋水,滚滚浪涛,茫茫雾霭,倏忽间幻化成满天秋叶中的一袭白裙——

“哪里来的乞丐,怎么倒在我家后院?醒醒,喂,醒醒!”

“一股子血腥气,臭死人了……来人,快把她捉去洗一洗,再唤个郎中来瞧一瞧,可别叫人死在万家了,传出去像什么话!”

“我不要护院,你长得这样俊俏,给我作护院,旁人是看你还是看我啊?”

“不过十两银子,权当赏你的就是了。要谢就谢你爹娘,将你生得与我妹妹有几分相似,合了我的眼缘,否则……哼,我连正眼都不会瞧你一眼!”

“你懂什么,我入宫为妃,这是天大的荣耀,旁人求之不得的喜事呢!”

“这可是你说的,替我看好了棠娘,别叫旁人欺负了去。”

“别教她砍砍杀杀的,日后她嫁不出去,我可饶不了你!”

“告辞了,不必送!”

红衣女子举起酒杯,在半空中遥遥一递,似是与雾中幻影隔空对饮。

片刻,她手腕一翻,酒液化作一条晶亮的细丝,盈盈跌入江中。

-

奉乐九年秋,周、魏两国陈兵于云朔关下。

魏军悍勇,周军坚韧,鏖战数月,尸骨盈野,却始终未分高下。

阵前乱军之中,魏长史蔺元诲堕马被俘,押入京城。

周真宗亲见蔺元诲,非但不辱,反而亲解其缚,赐座阶前,以国士之礼待之。

蔺元诲感恩涕零,泣血为报,数月间,以魏**机情报密告,助周军连下三城。

消息传回魏国,魏帝震怒,诏斩蔺氏满门,曝尸阵前。

十年仲冬,蔺元诲再上血书。

称唐王殷准暗通魏臣,纠集江湖草莽,意图裂土卖国、谋逆篡位,并呈上一份涉案名单。

书中所列,上至一品王侯,下至九品校尉,共二十七人。

真宗阅罢,雷霆震怒,着有司彻查此案。

次月,唐王被废为庶人。

二十一人抄没家产,论罪伏法,剐者三百余,徒流者甚众,女眷、幼童尽没教坊司。

血自冬至流到了翌年元月十四。

独柳树青石板上的积血与上元节的琉璃灯山、锦绣旌旗上下相映,连成红红的一片。

后经查,蔺元诲乃是魏帝的棋子。

一出周瑜打黄盖,骗得周室君臣离心,朝局动荡,国力大损。魏帝更是兵不血刃,夺走朔、雁二州。

蔺元诲虽被枭首示众,唐王却早已撞柱而亡,数百冤死亡魂亦未得昭雪。

此事便如同一页落入泥潭的书,纵然被人小心拾起、费力抚平,那褶皱间浸藏的血泪也再难拭去了。

在蔺元诲的名单上,缀着这样一个名字——兵部职方司六品主事张游方。

他的品级不高也不低,恰好够得上去大光殿开朝会的门槛,得以遥遥瞻仰官家的半个下巴。

但他所司之职却不简单,其掌天下舆图、关隘兵备,与两国战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遭此无妄之灾,张游方未等出审便惊厥而亡。其妻女为免入教坊司,双双自尽。

独留一子,为一江湖侠士所救,不知所踪。

若按照寻常故事,此子身负血海深仇,又逢绝境生机,日后必有一番惊天动地的际遇,故事也合该以他为主角。

可惜,张游方的儿子与往后的故事无关,章简也并没有当英雄的命数。

彼时章简年方十岁,尚被唤作“张三郎”,是自乡下来张游方处打秋风的穷亲戚。

论起来,他们与张游方早已出了五服,至多算同乡,连亲戚都攀不上。

他娘早亡,爹爹在张宅谋了个帮忙赁车租马的营生。

这活儿轻省,跑个腿而已,半贯月钱并不算少,却仍不够他爹一夜豪赌,三巡烂醉。

京城居,大不易,他爹非但没有分文积蓄,反倒欠下一屁股烂债,日子竟较从前更为清苦。

赌坊酒肆初时还许赊欠,后来才知道他们压根无力偿还。看在张游方的面上,只是摆着个臭脸赶人走,还不曾打断他爹的狗腿。

他爹死性不改,东家两贯,西家半吊,南家一顿白食,北家几个碗碟……

零零总总,竟欠了十两银子之多。

张家的楼方塌,催债的便嗅着腥味逼上门来。

可巧,张三郎他爹恰在此时吃醉了酒,跌入阴沟,死了。

于是,催债的便杀上门来,要打断张三郎的狗腿。

张三郎求道,爷爷们,家中的钱都叫我爹爹拿去换酒了,小的但凡有一文钱,哪敢不给你们?若有半句虚言,只管将我这双手剁了就是!

他的手生得极好,修长如竹,骨节分明,哪怕有一层薄茧,也不似寻常做粗活的小子一般粗糙。

杨氏脚店的“酒西施”还曾夸赞道:“三郎这双青葱玉笋,不去抚琴,不去握笔,反倒来我这里做活,真是可惜了!”

催债的不屑,将他踹倒在地,道,你的手能顶几个钱?你去张游方家中寻些值钱的物什出来,我等便饶了你。否则,便送你下大狱。

一个歪脸汉子阴恻恻地笑:“我姐夫是西城衙门的都头,保管教你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说罢,在张三郎脸上狠狠碾了一脚。

十两。

便是把他宰了论斤称也卖不上这个价。

不得不承认,这几人指的倒是条明路。

官家每年总得抄那么一两个家,那些大难临头的倒霉鬼要么提前把财物交由心腹仆役,私下运出;要么就藏在马厩、花田等隐秘之处,事后再偷偷取走。

一旦抄起家来,就没个准数了。

大头兵们先往自己口袋里划拉个尽够,才腆着肚子,支着手肘,装模作样地登记造册。

其中疏漏之处不知凡几,少个个把金钗银镯的,也无人在意。

他们认定,张三郎频频出入张宅,定有办法偷换些宝贝出来。

张三郎苦着脸道:“那宅子叫官兵围得铁桶似的,我便是有命进去,也没命出来啊!”

催债的哪管他死活,只撂下狠话,宽限三日,三日后若不见银钱,便将他送入大狱“松松皮”。

张三郎千恩万谢地应下,将人送出门去,转头坐在炕沿上,边揉脸边叹气。

不还债,这些人就要逼死他;可若真去张宅偷盗,叫官兵发现,也是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缩头是死,伸头也是死。

难道人就只有死这一条路么?

张三郎枯坐一夜,天亮时分,有了主意。

——他心一横,将自己卖入了宫里。

入宫也并非易事。

说是“卖”,实则还要倒贴钱。

似他这种无根无底的民间“私白”,不说一千也有上百,个个都挤破了头想要入宫。

若非宫中因“蔺元诲案”大清洗,空出许多缺来,便是再等五年也未必有机会。

宫中自是不会给私白净身的,还得自己想法子。

张三郎从炕洞里掏出积攒许久的小半贯钱,寻到城南的刀儿匠。

足足跪了两个时辰,磕得额头青紫,那刀儿匠才终于点了头,做了这桩赔本的买卖。

“你这二两肉且存在这儿,往后出了宫再来赎。”

张三郎哪里管得了那么远呢?

只歇息了个把时辰,他便揣着从张宅顺出的纸笔,一瘸一拐地赶去了内侍省设在牙行的办事处。

经办的供奉太监验过他的身契,将眼皮懒懒掀起一半,问:“你可识字?”

张三郎点头:“自然识得。”

他说得毫不心虚,当真如同饱读诗书、精通笔墨一般。

供奉太监鼻头一扬,叫他写两个字瞧瞧。

他不敢用那金贵的笔墨,自怀中取出纸笔,摊开纸,舔了笔,一笔一划,写下从一到十十个数,又写下百、千、文、贯四个字,垂着手静候命运宣判。

心中一半忐忑,一半暗喜,不枉他特意揣上纸笔,当真派上了用场!

这些字,都是他从爹爹赁车的册子、赌债的欠条和杨氏脚店的水牌上看来的,看得多了,也便会写了。

他会认、会写的,仅这几个字罢了。

那供奉太监的眼皮全都掀起来了,露出发青的眼白,盯着他看了半晌,收起他的身契,提笔在名册上写下两个字——

张三。

“准了。”

铁画银钩的笔迹叫他心头一颤。

也不知这名字还能伴我几日。

这两个字留在宫外,往后的路,再不能回头了。

入宫不久,便有内侍省的人亲自来拣选新入宫的小黄门。

那人名叫章怀恩。

章怀恩面慈,说话和气,他看过一众猴崽子,目光落在张三郎身上,问:“你方才说自己姓张,是哪个张?”

张三郎低着头,话却说得铿锵有力:“回都知,您是哪个章,我便是哪个章。”

但凡他对章怀恩的脾气了解一二,都断然说不出这等卖弄唇舌的话。

若是换个时候,只怕立时便要招来一顿板子。

可那日章怀恩恰好心情舒畅,瞧上了他这股机灵劲儿,笑道:“那你便随我姓章吧!”

话音未落,张三郎便扑通跪倒,唯恐章怀恩后悔似的,着着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干爹!请干爹赐名!”

自此,张三郎便成了章简。

催债的再不敢来。

西城衙门一个姓李的都头,不知怎的冲撞了上官,被当众打了十个脊杖,赶出京城。

十年下来,章怀恩凭着一件件泼天功劳,稳坐内侍省左都知的交椅,圣眷正浓,权倾朝野。

他座下义子众多,并不是每个都照拂得到,偶尔当面提点一句,便是天大的运气。

这其中,章简并非最聪慧的,亦非最貌美的,更与才华二字沾不上边。

但他却是最像章怀恩的那个,得到义父的提点也最多。

他对谁都是一团和气,脸上总挂着三分恰到好处的笑意。

旁人冷嘲热讽、弯酸嫉妒,将苦差、累差、险差推诿于他,他也从无半句怨言,欣然受之。

譬如今日。

先万淑妃的妹妹万棠奉召入宫,需着有司验引宣册。内侍省无人愿接,推来推去,便推到他的头上。

这桩差事看似寻常,实则是个烫手山芋。

宫中谁人不知,万娘娘谋害宫人之事颇多疑点,未等查清便自尽而亡。最后,因圣人一力坚持被定论为“畏罪自戕”。

这边尸骨未寒,官家便一纸御批,又召其妹星夜入宫。

是敲山震虎,还是旧情难忘?

这位新来的万家二娘子,是棋子,还是新宠?

众人不愿卷入帝后角力,又想探个虚实,于是依着旧例,将这差事甩给了章简。

章简依旧满面和气地应下,转头吩咐手下的押班太监:“听闻是个急性子,先晾晾她罢。”

大纲和细纲都定了,先放一点点试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替嫁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