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耿季田野奇遇记 > 第174章 提醒

耿季田野奇遇记 第174章 提醒

作者:黑色的草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50:12 来源:文学城

气氛太过沉闷,耿季想了想提议道:“娘,明日我和大哥跑一趟镇上,再买些木炭和粮食回来。”

“好!多买点。”如今家里有些银子,邱兰还是愿意花钱买心安的。

回到家时间还早,除了程小月犯困回房睡觉去了,大家都聚在堂屋。落哥儿依旧忙着缝制皮褥子,邱兰则拉着秋哥儿帮她缝制棉被。

耿季两兄弟一个坐在炉子前打磨、安装自己的箭矢,一个搬出家里的农具打磨。

出发去府城时定的箭头,拿回来一直没时间弄,今儿闲下来耿季就拿出来自己鼓捣。平时上山打猎箭头是够用的,可他打定主意要教落哥儿他们学射箭,那就不怎么够用,索性就多做些。

他拿出一堆以前留下来的羽毛,里面有雁羽,也有鸡、鸭、鹅羽,都是他仔细挑选过的,拿起羽毛他开始处理,只留中上部分,其余的他都小心剪去,将修整后的羽毛从中间一分为二,再用放入炉子里的铁片小心烫平羽毛根,再次修剪,最后用炉子上烧开的蒸汽仔细熨烫每一根羽毛。

随着炉子里的铁片进进出出,小木板上打理好的羽毛越来越多,等到处理完羽毛耿季又拿起细长的竹棍或桦木棍开始处理。拿着木棍在炉子上面来回烘烤,一遍遍矫直、打磨,整个过程枯燥无趣却又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处理。

安装好箭头,再小心粘合羽毛,羽毛他是用自己熬制的骨胶粘合的,骨胶是他一年前用挑选好的骨头碾碎熬制而成。粘好羽毛他又拿来邱兰他们的绣线仔细缠绕在羽毛前后端,再小心处理好连接口,至此一根箭矢就此完成。

将完成的箭矢小心地靠在墙角,继续下一根。时间在手中慢慢流失,一根根箭矢慢慢在手中诞生。

落哥儿静静坐在一旁,一针一针缝着手中的褥子,偶尔抬头看一眼,亲眼见证着这些箭矢诞生在他手中。

他的眼里闪烁着带着笑意的亮光,这份笑意似会传染,慢慢地从眼睛传遍全身,手中的针线一下一下快了几分,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极至傍晚,耿季才处理好所有箭矢,一共四十根,整整齐齐摆在墙角。他起身活动筋骨,随着他的扭动,骨头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

“爽!”

程小月看着墙边一排做好的箭矢笑着夸赞:“二弟手艺真的是越来越好了,瞧着已经跟镇上卖的差不离。”

“是呢是呢!”耿夏连忙附和着自个媳妇。

邱兰眉眼弯弯地看着他们:“行了,拿碗吃饭吧。”他们下午炖了骨头冬瓜汤在炉子上,又把之前没吃完的包子、馒头热在上面,这会儿直接开吃就行。

饭都好了?耿季有些懵,看着邱兰敲开炉子上的锅盖,氤氲的白气里一堆包子馒头映入眼帘,他才了然地点点头。

“给!”落哥儿将洗好的碗筷递给他。

一家人围在炉子边一人端着一碗骨头汤吃包子馒头,啃掉的骨头随手丢给一旁早就候着的三只狗子。如今家里都没再拴着它们,由着它们在院里跑。

晚上躺在床上,落哥儿抬头看他:“你做那么多箭矢是要教家里人都学箭?”

“恩,先练吧,反正无事。明儿个我再做两弓。”所幸家里材料都有,不用冰天雪地上山找合适的木料,剩下的鹿筋做两把弓还是搓搓有余的。

想着自己好歹已经勉强能挨着靶子了,落哥儿重重地点头:“好!”他一定好好练习。

耿季突然想起沈君礼临走时说的话,无声地叹了口气,看来明儿得去镇上多买点东西回来。虽然家里粮食够吃,可也怕万一,多准备点总是没错的。

“睡吧!”明儿个又得早起,唉!

落哥儿悄悄挪进一点,抱着他胳膊乖乖闭上眼睛睡觉。被窝里太温暖了,他都有点舍不得睡过去,想一直感受着这份温暖。

翌日

天空的雪花不见小,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耿季扫完雪饭也没吃,叫上耿夏,两人就赶着骡子匆匆出发。

“把饼子带上,至少垫垫肚子!”落哥儿拿着包好的热腾腾的烙饼追上两人,“怎么这么急,饭都不吃?”

耿季接过来顺手递给耿夏,拉着落哥儿往回走:“说实话,我心里有些不安,一会儿我去村长家借牛车,多买些粮食、炭火回来,要是真的爆发雪灾,家里也有个保障。”

“你回去跟娘他们把地窖打理一下,买回来的粮食我打算放地窖。”要是真爆发雪灾,那可是要命的,他们家在村里亲朋好友也不少,到时候难免有人找上门来。想到这他心里一动,得去跟他们提个醒!

“别担心,我们只是以防万一。”说完他轻轻推着落哥儿后背,“快回去,雪这么大,一会儿淋湿了。”

看着他转身往回走耿季才回头追上耿夏,“哥,你先走,我去跟大陈、二狗他们打个招呼,还有三叔家。”

“好” 看着他跑走耿夏连忙喊道,“哎!饼!”

瞧着他已经跑远耿夏拿着饼长叹一声:“这都什么事啊!”抬头望着满天白雪他只能祈祷一切都是他们杞人忧天。

耿季拧着眉头加快脚步,他突然想起回来时跟落哥儿在河里看到的那具小孩尸体,他当时以为是附近村落的小孩,可仔细想想总感觉不对,那泡在水里的衣服不像他们这个地界的,颜色浅不说,还有连帽,他们这的衣服可都没有帽子。

而且那里的河段离汉溪河与悬明江的交汇处不远,想到这他脚下又快了几分。

他先去了最近的三叔家,郑重地叮嘱后又快速跑向大陈和二狗家。

“这…这…”李清荷半天说不出话来,片刻后才哆嗦着开口“不会是真的吧?!”

耿福眉头皱得死紧:“不管是不是真的,我们都得行动起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幸今年在砖厂赚了不少。”他咬咬牙转头看向耿爽,“我们也赶紧去镇上买些木炭和粮食回来。”趁着现在积雪还不深,也还能上山打些柴火回来。

说干就干,一家人因为耿季一句话慌乱、忙碌起来,同样的场景在村里其他几家也在上演。

等到提醒完交好的亲朋好友,耿季才匆匆前往村长家。

……

余峰颤抖着双手失声道:“你说的是真的?”

耿季眼里闪着沉重:“我不敢确定!但……”

未完的话余峰岂能不懂,他深吸口气缓缓坐下:“牛车你牵走吧”说完他摆手拒绝耿季递上来的铜板,“不用了,你这个消息比什么都重要,我得替村里人谢谢你。”

耿季眼疾手快扶住他:“村长,我也是村里的一份子,这是我该做的,只是这事村里能相信的怕是不多。”毕竟他们这好久好久都没发生过自然灾害,年年风调雨顺,人们一时半会肯定不会相信的。

“唉!我会好好跟他们讲的,至于信不信,有多少人信,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余峰长叹一声,脸上的皱纹随着眉宇间的愁绪越加深刻。

耿季闻言不再多说,接过余庭手里的缰绳告辞离开。

余庭看着耿季牵着牛车离开,转头看向余峰:“爹,如果真有雪灾我们家的柴火怕是不够,也得去买些木炭回来。”家里好几个小孩,可不能受冻。

“恩,等他回来,你们两兄弟也跑一趟镇上,不仅要买木炭,还要买些粗粮回来,棉花和布匹也买一些。”

余庭应声后跟他哥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都带着沉重。

牛车不比骡车,虽然拉的东西多,可速度要慢上不少,再加上他耽搁不少时间,等他接近镇上的时候他哥已经买好粮食和木炭已经往回走了。

“哥!”他跳下牛车撩起骡车帘子望了一眼。

“放心,我买的不少,买了四筐炭,还买了四百斤粗粮,肯定够的。”耿夏牵着骡子,站在雪地上保证道。

“好!”看着满满一骡车东西,耿季放下帘子叮嘱道,“路上小心!”

“哎!”耿夏应声的同时从怀里掏出俩肉烧饼递给他,“刚在镇上买的,还热乎着,赶紧趁热吃。”

耿季连忙接过咬了一口:“谢谢哥!”

温热的葱香肉饼充斥着整个口腔,引得他腹中回响阵阵,来不及开口,只能一边嚼着肉饼一边对耿夏挥手,看着他牵着骡子离开,耿季才拉着牛车慢慢往镇上走去。

粮食和炭他还得再买些,不仅要给外祖家送,家里也得再留些,家里一直吃的陈粮,一下子怕是吃不惯粗粮。如今家里不缺银子,何必委屈自己。

来到镇上,他不仅买了四百斤陈米,还买了五百斤没去壳的稻谷。煤炭也买了不少,还买了四坛烈酒,油盐酱醋糖也没拉下。

走出粮油店想起刚刚的场景耿季止不住冷笑。

他刚刚去到常去的那家粮油店,好死不死遇到了耿礼。如今他穿着光鲜的棉服站在柜台前好不得意,见他进来笑得跟山里张口的八月瓜一样,只是眼底的阴沉却怎么也遮不住。

“这不是季堂弟吗?要买点什么?看着兄弟情分上店里粗粮我都给你绕一文。”

耿季听他此言并未接话,只转头询问伙计陈粮的价格,谁知伙计还没开口耿礼就接着道:

“十二文一斤”

耿季闻言懒得废话,转身就走,牵着牛车去了对门的粮油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