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冈仁波齐的星星 > 第15章 第 15 章

冈仁波齐的星星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03:34:54 来源:文学城

扎西的摩托车在店门外刹住时,扬起的尘土在夕阳里打着旋。他拎着一个鼓囊囊的帆布包闯进来,脸色不像往日那般松快。

"县里的通知,"他把一叠文件拍在柜台上,纸张边缘都卷了毛,"限期整改。说驿站不符合安全规范,下一个转山季前要是还通不过验收,就要永久关闭。"

嘎玛丹增正在擦拭那盏铜酥油灯,闻言动作顿了顿,指腹无意识地在灯盏冰凉的表面多停留了一瞬。他没有立即去看那文件,只是将灯盏轻轻放回原处,才伸手拿起那叠纸。他的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打印出来的黑色方块字,下颌的线条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些。

甘谧蓝正在分拣新晒的红景天,听到这里,手指停在干燥的根茎上。他看向嘎玛丹增,知道那座古老的驿站,不仅仅是石头和木头垒砌的建筑。它立在转山道的要冲,承载着往来旅人的疲惫与祈愿,也承载着嘎玛丹增不愿轻易触碰的过往——

那里曾有他未能履行的、与至亲之人的约定。

"他们说要装喷淋,要改线路,"扎西挠着他那头卷曲的黑发,一脸愁苦,"可那是老石头房子,墙厚得能防狼,怎么打眼穿线?这不是要拆了老祖宗的心血吗?"

甘谧蓝放下手中的药材,走到柜台边。他拿起那份通知,仔细翻阅。条款确实严苛,对一座百年老建筑而言,近乎刁难。但他的目光在那些冰冷的条文间穿梭,建筑师的直觉却在寻找着可能的缝隙。

"也许……不一定非要完全照搬现代的标准。"甘谧蓝沉吟着,指尖点在一处关于防火间距的要求上,"我们可以用更巧妙的方式。比如,保留主体石墙,在内部采用防火板材做隔层,既不影响结构,又能提升防火等级。电路可以走明线,用传统的木槽包裹,反而能成为特色。"

嘎玛丹增抬起眼,深琥珀色的眸子落在甘谧蓝脸上,那里面有什么东西微微闪动了一下,像冰封的湖面被阳光照到,裂开一丝微不可察的纹路。

就在这时,门帘被掀开,带进一阵清脆的铜铃声。一个穿着桃红色藏袍的姑娘走了进来,袍角绣着繁复的卷草纹,腰间银饰叮当作响。她提着一只冒着热气的陶壶,脸颊被高原阳光晒出健康的红晕,眼睛亮得像雨后的黑曜石。

"嘎玛哥哥!阿妈新打的酥油茶,让你尝尝。"她的声音清脆,像溪水流过石子。目光却越过嘎玛丹增,好奇地、带着一丝审视落在甘谧蓝身上,"这位就是……大家说的那个,从很远地方来的画家?"

她是央宗,镇上小学老师的女儿,也是塔尔钦年轻人里最明媚的那朵格桑花。她从小跟在嘎玛丹增身后,心思如同雪山脚下的溪流,清澈见底。

"我叫甘谧蓝。"他微微点头,闻到酥油茶浓郁醇厚的香气。

央宗走近几步,大胆地打量着他,眼神里有藏不住的新奇,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领地守护者的警惕:

"听说你要动驿站的主意?那可是我们这儿最老的房子了,风吹雨打一百年,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你可不能乱来。"

嘎玛丹增接过陶壶,壶身还带着少女掌心的温度。他倒出一碗,推到甘谧蓝面前,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他心里有数。"

这句简短的维护让央宗愣了一下,长长的睫毛眨了眨,随即抿嘴笑起来,那点警惕瞬间化成了狡黠:

"嘎玛哥哥说好,那一定就是好的。"

等她像一阵彩色的风似的离开后,扎西凑到甘谧蓝身边,用手肘碰碰他,压低声音,带着促狭的笑意:

"看见没?咱们塔尔钦的明珠,心里可一直装着咱们的嘎玛呢。从小就想给他做新娘子的。"

嘎玛丹增一个眼神扫过去,没什么温度,扎西立刻缩了缩脖子,做了个往嘴上拉链的动作,嘿嘿干笑两声溜到后院去了。

甘谧蓝看着这一幕,唇角微微弯起。他并不在意央宗那点小姑娘的敌意,反而觉得这种鲜活又直接的情感,比都市里那些包裹在精致礼貌下的算计,要可爱得多,也真实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甘谧蓝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驿站改造的设计中。这不再仅仅是停留在速写本上的构想,而是需要落地、需要应对严苛现实挑战的具体方案。

他常常拿着皮尺和笔记本,在驿站里一待就是大半天,丈量每一寸墙壁,记录每一道梁柱的走向。石墙沁凉,阳光透过残缺的窗棂,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他会和嘎玛丹增讨论到深夜。油灯的光晕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放得很大。

"这里,"嘎玛丹增粗糙的指尖点着甘谧蓝手绘的草图,落在驿站东侧的一面墙上,"需要开一扇窗。不是为了采光,是为了让早晨诵经的声音,能更好地传向神山的方向。"

甘谧蓝立刻领悟。他拿起炭笔,在图纸相应位置仔细标注:

"东墙开窗,采用传统雕花木棂,朝向冈仁波齐。"

他理解这扇窗的意义,它连接的不是内外空间,而是信仰与天听。

这种无需多言的默契,让繁琐的设计工作变得顺畅。嘎玛丹增是这片土地孕育的魂灵,熟知风的脾气,阳光的轨迹,和每一块山石的记忆。而甘谧蓝,则像是一个虔诚的译者,用精准的线条和专业的符号,将这些无形的、古老的智慧,转译成可以被现代规则所接纳的语言。

有时工作到深夜,甘谧蓝累得伏在桌案上沉沉睡去。醒来时,身上总会多一件带着熟悉气息的厚重藏袍,桌角放着一碗用棉布仔细包裹着保温的酥油茶,温度总是刚刚好。

某个清晨,甘谧蓝在驿站旁的小溪边写生,捕捉晨光中建筑的轮廓。溪水淙淙,带着雪山的凉意。

央宗背着木桶来取水,看见他,脚步顿了顿,然后大大方方地走过来。

"你……是真的很喜欢他,对不对?"

央宗突然开口,声音不像往日那般清脆,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静。

甘谧蓝的炭笔在纸上顿住,留下一小片浓重的阴影。

央宗并不需要他的回答,自顾自地说下去,目光望着潺潺的溪水:

"我八岁那年,嘎玛哥哥刚从登山队回来不久,给我们讲雪线以上的故事,说那里的星星像碎钻一样撒在黑丝绒上。" 她的眼神变得悠远而柔软,"可是那场山难之后,他就变了。不再讲故事,很少笑,像一座被最厚的冰雪封住的山,谁也走不进去。"

她转过头,看向甘谧蓝,目光清澈得像这里的天空,没有嫉妒,只有一种近乎通透的理解:"但是你来了之后,我好像看见山上的冰雪,开始一点点融化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像是放下了什么:

"也许,雪山本来就不该被某一个人独占。它属于天空,属于阳光,属于所有愿意仰望它的人。"

说完,她利落地打满一桶水,稳稳地放在背上,对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转身走了。甘谧蓝握着炭笔,在原地怔忡了许久。少女的话语,像这溪水一样,洗去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的尘埃。

当晚,月色很好,清辉如水银般泻满院落。嘎玛丹增在检查甘谧蓝脚踝恢复情况时,指腹感受到他比平时更快的脉搏。

"为什么……是我?"

甘谧蓝轻声问,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嘎玛丹增敷药的动作微微一顿。他粗糙的手指,带着草药的清苦气息,轻轻抚过甘谧蓝脚踝上那圈几乎看不见的淡青色痕迹。那里曾肿得发亮,如今只留下时光和耐心治愈后的印记。

"第一次在店里见到你,"他的声音低沉,像远处隐约的山风,"你站在那儿,像一头在暴风雪里迷了路、伤了腿的年轻雪豹,眼神里全是戒备和空洞,可脊梁却挺得笔直,不肯弯下去。"

他的手指缓缓上移,抚过甘谧蓝的小腿,那里曾经因为疼痛而肌肉痉挛。

"后来在卓玛拉山口,风雪那么大,你伏在我背上,疼得浑身发抖,牙关却咬得死紧,一声都不肯吭。"他的指腹带着灼人的温度,停留在曾经最痛的那处旧伤疤上,"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心里藏着一捧火,再冷再大的风雪,也吹不灭。"

甘谧蓝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快要撞破胸腔,在静谧的夜里咚咚作响。

"再后来,"嘎玛丹增的额头轻轻抵上他的,呼吸交融,带着酥油茶和月光的气息,"你看那座破旧驿站的眼神,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他的鼻尖蹭过甘谧蓝的鼻梁,带着亲昵的占有意味:"你不是在打量一堆需要修补的石头木头,你是在看一个……需要被懂得、被珍重、被唤醒的沉睡的生命。"

他的吻落下来,不再带有任何试探,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却又充满原始占有欲的力道,攫取了他的呼吸。这个吻里,有青稞酒的醇烈,有草药的清苦,有风雪的凛冽,更有一种沉淀了太久、终于破土而出的滚烫情感。

"你是第一个,"他在唇齿交缠的间隙,用藏语和汉语混杂着,发出低沉而沙哑的誓言,"让我想要……从那个自己筑起的、冻僵的雪洞里,走出来看见阳光的人。"

月光从窗口流淌进来,将两人紧密相拥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仿佛本就该融为一体。远处不知哪家还在转着经筒,规律的吱呀声和着风声,像一首绵延了千年的古老祝祷,萦绕在塔尔钦的夜空。

甘谧蓝知道,选择彻底留在这片土地,意味着将要面对更多现实的重量——

远方亲人或许不解的目光,朋友可能持续的质疑,还有那个或许迟早会再次响起、来自南方都市的、代表着另一种人生可能的电话铃声。

但此刻,在这个男人坚实如大地、温暖如初阳的怀抱里,他触摸到了一种比任何精心绘制的蓝图都更加真实、更加值得坚守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